基因傳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因傳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基因傳讀書筆記1
讀《基因傳》前我對基因的認知少之又少,雖然會常常驚嘆于生活中某些家庭成員外貌、性格、行為的高度一致性,但是從來沒有深究其原因,也沒有意識到科幻片出現的基因變異怪物離我們并不遙遠。悉達多·穆克吉在這本書里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未來,也花了大量篇幅介紹基因理論發展背后科學家們的斗爭、合作與艱辛。
基因理論的起源
在基因理論萌芽前,歐洲一直信奉神學,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就連當時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達爾文也不敢公開質疑物種的起源。但是達爾文在非洲考察收集動植物樣本后,發現物種的多樣性,同一品種的鳥類為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逐漸進化成外表差異顯著的物種。進化論的提出反應了當時人類已經開始思考“who am I ?”。
與達爾文同時期的孟德爾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與名望,每次參加高校教師職級考試都以失敗結束,可以說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典范了。然而,就是這個職業生涯被命運捉弄的神教工作者揭示了偉大的遺傳定律。孟德爾通過培育各種特征的豌豆,幾十年如一日,記錄不同性狀的豌豆雜交后的特征,有些性狀是顯性遺傳,有些則是隱性遺傳,孟德爾歸納總結得出:存在某種不可分割的最小因子決定著生物所有遺傳特性,這個最小因子就是基因。
基因理論的發展
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像打開了生物學大門的鑰匙,一大批科學家開始涌入生物學領域,生物學研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格里菲斯通過肺炎細菌轉化實驗證明里DNA是遺傳物質,沃森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的中心法則,桑格發明了DNA的測序方法,一些科學家通過遺傳疾病定位到突變基因。
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一定也會存在壞的一面;蚶碚撛灰恍O端分子扭曲利用,對一些無辜者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美國在20世紀曾大肆鼓吹“優生學”,無知的政府、學者認為優秀的父母必定能夠生出優秀的孩子,而那些沒有受到多少教育、精神狀況不好的父母所生的小孩智商一定不高,并且以后小孩的精神狀態也會跟他的父母一樣,他們信奉遺傳學中的“馬太效應”。美國有些洲竟然將“優生學”編入法律法規,對某些婦女及其子女進行了絕育手術,殘忍的剝奪了他們的生育權。德國的納粹分子也是極端基因論的產物,他們試圖通過種族滅絕的方式避免自己的“高貴”血統被“污染”;虻陌l現帶來了生物學的革命,而革命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
基因理論的未來
人類認識到基因在遺傳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很多家族遺傳疾病是由于染色體中的基因發生突變引發的,部分遺傳領域學家已經可以定位到某些遺傳疾病的致病基因,理想的情況下只需將致病基因切除掉,替換成健康正常的基因就能治愈困擾了幾代人的家族遺傳疾病。然后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將違背倫理,如果人類可以自由修改自己的遺傳基因,幾十萬年的進化可能只需在一天內完成,美好遠景的外衣下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基因技術將帶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雖然基因技術現在仍然面臨著很多爭議,但是我相信先進的技術總是在不斷摸索、犯錯、修正中螺旋式前進的,科學家們將為我們揭示更多基因的奧秘,我們人類也將能夠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運!
基因傳讀書筆記2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稍微改善了一下筆記方法,就是閱讀四十到五十分鐘,剩下的時間回翻kindle書簽并做關鍵事件與詞語的摘錄。(其實是因為邊讀邊記磕磕巴巴不太爽
上一次閱讀到孟德爾,而短短數十年間“基因已從植物學實驗中的抽象概念演變為操縱社會發展的強大工具!泵绹行┲萆踔亮⒎ㄟM行絕育手術,將無辜的女性統一收容,“只要行為、意愿選擇或者外表超過人們接受的準則,那么他們就會被劃入這個可怕的怪圈!泵乐薜姆N族凈化甚囂塵上,1936年歐洲的遺傳清洗活動也不甘示弱轟轟烈烈開展起來。這中間的一些文學作品,比如《時間機器》,描述了近親繁殖并且選育后留下的孱弱未來人類種群,《人猿泰山》則堅信雖然生長環境與教育缺失,高貴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基因仍然會帶來聰慧與美好品質。忍不住想起蘇聯時期著名反烏托邦作品《我們》中的“母親標準”和“父親標準”,雖然原著意在諷刺過度標準化的社會,但是在基因選育方面異曲同工。(不知道現在矯枉過正的政治正確和這些歷史有多少關系?)
在摩爾根的果蠅實驗帶來基因連鎖、基因互換、顯性遺傳圖譜等概念后,遺傳學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多基因遺傳的研究也補足了孟德爾理論在人類遺傳性狀呈平滑的鐘形分布方面無法解釋的不足。
作為一個閱讀量很少并且不怎么讀歷史的人,萬萬沒想到看一本基因歷史書還能看得心潮澎湃,基因發展的抽絲剝繭真如同一本推理小說。
基因傳讀書筆記3
眼間離開工作崗位一月有余,原來工作的時候,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思考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如何使自己脫穎而出,沒有閑工夫閱讀和思考與財務無關的書籍和知識。真的很難想像我是如何在三天的時間里閱讀完這本54萬字的《基因傳》,也許正是因為過往的專注與偏執,反而是禁錮了思維,沒有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斕和神秘莫測。
《基因傳》買回來數月一直塵封在小書柜里,當初買這本書是因為有人推薦,因此附庸風雅罷了。買回來后被厚厚的大塊頭嚇到,于是迅速插到小書柜里視而不見,直到12月回家休養身體后,因無聊至極而隨手抽出來準備胡亂翻閱一下。讀完封面內側的作者簡介,頓時被驚到,原來一直秉持術業專攻的理念,被作者的經歷顛覆,真沒想到,人生的跨度竟然還可以這么的寬泛。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印度裔的美國醫生、腫瘤專家,曾就讀于牛津大學、并在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同時他還是一位知名科普作家,他于2010年出版的`《眾病之王:癌癥傳》竟然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我很難想像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領域是如何在一個人身上被觸及的,于是我帶著好奇心開始閱讀本書,想看看科學工作者是如何運用文學的語言來給普羅大眾科普基因知識的。
本書從回憶作者的家族史開始,以家族病史為引言,以遺傳學的研究與發展為主線,向我們揭示了神秘的基因是如何主宰人的一生,科學家們又是如何與基因缺陷抗爭從而期望使人類不斷優化,實現完全控制人類自身發展目標的。讀后感·作者分別介紹了家族中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堂哥,患有躁郁癥的三叔,以及精神失常的四叔,因為這些家族病史的出現,作者也無時無刻不在擔心這種遺傳病可能在未來某個時間對自身以及家庭造成不良影響。
那么,我們的身體和性格真的是受基因控制的嗎?基因是如何作用于我們的身體,控制我們的行為,影響我們的生老病死的呢?這些肉眼看不到摸不著的小玩意多么的神奇,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去探個究竟,去了解我為什么會成為現在的我,是什么在控制著我,主導我人身的發展?我將研究基因的發展進程擬成了一張圖表,探索基因研究的歷史線索。
這本書帶我領略了科學的神奇之處,也讓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我是怎么來的,我怎么會變成現在我這個樣子的。由此開啟認知自我的奇妙旅程,同時憧憬人類將不斷進化的美好未來。
【基因傳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03-13
最新《名人傳》讀書筆記04-18
岳飛傳讀書筆記15篇03-14
中學《水滸傳》讀書筆記02-22
岳飛傳的讀書筆記感悟02-18
拿破侖傳讀書筆記8篇02-08
名人傳讀書筆記800字04-18
名人傳讀書筆記20篇02-28
《水滸傳》讀書筆記20篇02-23
關于岳飛傳的讀書筆記心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