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讀書筆記

時間:2021-09-16 11:31:58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王陽明》讀書筆記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陽明》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陽明》讀書筆記

  得道之人是可以達到不為是非左右的境界的,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對事物,從而得到一種超然的自由。這種“不為是非左右的境界”就是淡泊。中國人不僅傾慕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還欣賞他的淡泊人生觀,常常借用他的一句話“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來自我勉勵。

  王陽明提倡淡泊的心態。淡泊名利是王陽明家族的“傳家寶”,他的六祖王綱性情淡泊,文武皆通,但是為了躲避亂世,他便往來于山水之間。

  王綱和劉伯溫是好友,但他對劉伯溫說:“老夫性在丘壑,異時(你)得志,幸勿以世緣見累,則善矣。”以此可見其淡泊的心境。

  只有對生活瑣事的淡泊,才能讓我們有時間和精力去實現我們遠大的理想,也只有能夠安靜地坐下來,我們才有時間去思考人生。

  戰國時齊國有位賢者,名叫顏蜀。齊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進宮來。顏蜀走進宮內,來到殿前,就停住了腳步,不再行進。齊宣王叫他上前,顏蜀不僅一步不動,還叫齊宣王下來迎接他,還說:“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面前,說明我羨慕大王的權勢;如果是大王走過來,說明大王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齊宣王生氣地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蜀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腦袋的,就封為萬戶侯,賞金千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腦袋還不如一個死了的士人的墳墓呢!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多,是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不務實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齊宣王聽到這里,才覺得自己理虧,于是對顏蜀說:“聽了您的一番高論,茅塞頓開,希望您接受我拜您為師。今后您就住在這里,飲食有肉吃,出門有車乘,您的家人個個衣著華麗。”顏蜀卻說:“玉,產于山中,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寶貴,但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享有利祿,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饑餓了才吃飯,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做乘車。平安度日,并不比權貴差。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顏蜀說罷,向齊宣王拜了兩拜便離開了。

  在大富大貴面前,顏蜀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做人的確需要幾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達地面對人生的得失。王陽明提倡心中以良知為主宰,不以當官為榮,不以不當官為辱,坦坦蕩蕩,心無困擾。所以說,淡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

  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寧靜、更加自由,不再受外物羈絆。淡泊是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糾纏,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時仍有與花相悅的從容,淡泊是別人都忙于追名逐利時仍然保持恬淡。只有淡泊,才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體驗歡樂,在淡泊中充實自己。古往今來多少名士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淡泊的心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算得上是個淡泊者;錢鐘書學富五車,閉門謝客,靜心于書齋,潛心鉆研,著書立說,留下曠世名篇;齊白石晚年謀求畫風變革,閉門十載,破壁騰飛,終成國畫巨擘。

  在人的生命歷程中,轟轟烈烈是暫時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平淡中度過。只要懷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棄的追求,才能獲得生活饋贈的那份幸福和快樂,擁有成功賦予的那份慰藉和樂趣。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一级大片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