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對于文章或者小說,讀完之后的一種感悟,或者是對于原文的中經典句子的摘抄。讀書筆記與讀后感類似。yuwenmi小編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一】
命運就像一座圍城
每個人都想獲得自己人生的自主權,想要掐住命運的咽喉,去擊敗自己的命運。而我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命運的不可知我們才無法預知命運,那又何談改變命運?也許此刻你所做的所謂改變命運的事,恰恰就是命運本身。這是一個不可解的悖論,命運就像一座圍城。
作家錢鐘書的筆下生活就是一座無窮盡的圍城,從一座圍城到另一座圍城,方鴻漸扭曲了自我,變成了一個悲哀的存在。
方鴻漸的軟弱
方鴻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軟弱”,軟弱就意味著妥協。從“克萊登大學”到遇見蘇文紈、唐曉芙,再到情敵趙辛楣、妻子孫柔嘉,這一座座城捆住了軟弱的他。
”沒有夢,也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在最終失去孫柔嘉時,萬念俱灰的他走向了麻木,喪失了生命最基礎的感覺,可那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座圍城呢?我們從一座城逃向另一座城,生活的盡頭是一座死亡的城堡,永遠困住我們。
從全書第一章,從方鴻漸坐船回到家鄉江南某鎮的1937年開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是失敗的。他最大的性格特點是軟弱,說得好聽點兒也可以叫做“善良”,然而于他的一生而言,這樣的性格特點毫無用處。他對愛情軟弱,他對事業軟弱,他最終一無所有,成了最最平庸的人。是平庸,不是平凡。方鴻漸是個平庸的人,在婚姻,在事業,在人生的圍城里苦苦掙扎又無能為力。
方鴻漸軟弱,他放棄了愛慕自己的蘇文紈,卻也沒有勇氣追求自己深愛的唐曉芙。方鴻漸被動,他去三閭大學教書時在“信任危機”出現后沒有堅持自我,而是被動挨打,最終遭到眾人排擠,含恨離去。方鴻漸無能,在香港和孫柔嘉結婚后,他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沒有辦法調和孫柔嘉和自己家庭的茅盾,最終令孫柔嘉無法忍受方家的“古板”而獨自離開。之前的種種都為方鴻漸最終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這樣一個生活在夾縫中的人,也許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他的圍城。
沒用的人
在人生的圍城里,方鴻漸這個小人物就像社會的多余人一樣,生活在一座孤島上,這本身就是圍困他的最大的一座城。好朋友趙辛楣說他“是個沒用的人”。他為此很生氣,可事實就是如此,方鴻漸確實很沒用,善良有余、堅韌不足,一事無成。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方鴻漸是一群被扭曲的人的群像。作家錢鐘書以細膩的筆觸在講述一代人的真實生活狀況,生活的圍城緊緊地捆住了一群人。可是,又能怎樣呢?掙扎過后呢?也只是從一個圍城到另一個圍城里去。
書里除了方鴻漸,還有幾個女子,她們各具特點,卻同樣在命運的圍城里浮沉。方鴻漸是被孫柔嘉騙進了婚姻的。這個既柔又嘉的女孩子掌控了生活,事業,婚姻,也掌控了方鴻漸的生活,事業,婚姻。婚姻是方鴻漸的圍城,可又何嘗不是孫柔嘉的圍城?他們拼盡全力,只不過換了一個囚禁自己的籠子。方鴻漸是個好人,除了唐曉芙這個虛無縹緲的單純女孩,方鴻漸是書里最好的男人了,可正如趙辛楣所說他也是個最沒用的人。可是孫柔嘉還是選擇了方鴻漸,生活就是這樣處處充滿了奇妙。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盡管《圍城》里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可我覺得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座圍城。我們拼命來到這個世界上,可是來得第一天我們就哭了,所以這一生注定了要受苦。然而人們即便知道活著艱辛,可還是會為了活著弄得遍體鱗傷。而死亡卻像是人生最大的一座圍城。我們從一座圍城里逃到另一座圍城里,而最終都是要邁向死亡的圍城。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二】
關于婚姻,我印象很深的是跟我一起上班的有個老人家,他跟我們閑聊時經常重復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婚姻、命運最后都靠他的運氣。”命運我不知道,但婚姻就是一場賭博,結果卻要在兩人生離死別后才能知道。
看完《圍城》,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上初中、高中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擴展知識面給我們列了一堆書單,《圍城》就赫然在列。我現在就在想,可能老師自己也壓根沒看過這本書,它確實有“知識”,只是當時的我們哪能理解。
我倒覺得這本書最適合給那些經歷過婚姻的人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究竟怎么了,但你看著別人的故事就像看著一副刺繡,沒經歷過婚姻的人只能看到刺繡的正面,美好而華麗。只有那些經歷過的人才能看到刺繡的背面,丑陋但是清晰明了。
還沒看的時候我就擔心,那個年代的人寫的書,而且又是“名著”會不會跟我們有代溝,會不會枯燥乏味的讓我看不下去。但是沒想到書里的內容沒有一句話是累贅的,錢鐘書的諷刺簡直針針見血又讓人覺得好笑,現在的段子手估計也沒人能比得上他。
第一次碰到一本書里面,竟然沒有一個讓我喜歡的人物。最讓我厭煩的是男主角,也是唯一的主角。為了面子買假學歷,一邊享受著一個女生的追求,一邊又跟另一個女生發生關系,貪得無厭不懂感恩,自負又愛斤斤計較。好像作者故意只刻畫人物的陰暗面,里面的每一個角色都“丑陋”的一無是處,但真實。最后男主和一個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愛不愛的女人結了婚,然后兩人就像鐵籠里的困獸,痛苦但迅速的解決了戰斗。
我聽到過對婚姻做出最好的闡釋來自蔡康永,他的大意是“很多人做了錯事犯了法,但可笑的是我們對他們的懲罰竟然是把他們關進牢籠里,然后給他們吃,給他們穿,給他們治病不讓他們死。這是因為我們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辦法來對付他們。婚姻也是如此,我們也想不出兩個人在一起還有別的更好的方式。但我相信這不是人類終極的婚姻制度,未來也許會有別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于婚姻制度也是一樣,我們相比過去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我們也能更理智更冷靜的思考和反省。但就像古時候的一夫多妻,寡婦不能再嫁,這些愚蠢的行為只能等到數百年之后才能否定它。現在的我們就像在考場上完成考卷,至于最后的結果只能交給時間。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三】
故事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那個時代典型的舊式文人,也就自然擁有文人所具有的普遍特點,更準確的說是共性的缺點。他軟弱、優柔寡斷、自命清高,有時又天真到難以置信的地步,他在別人面前更多表現出的是自卑,但有時潛藏在靈魂深處的自負因子又會悄悄冒頭,這種極度復雜,甚至矛盾的性格正是造成他愛情和事業悲劇的罪魁禍首。
先來談談他的愛情吧,曾經出席在他生命中的四個女人,鮑小姐是短暫的過客,蘇紈文是個意外,唐曉芙是錯過的摯愛,孫柔嘉最終成為他的妻,卻并非心中所愛。
鮑小姐,可以說他們有緣卻無分。有緣,因為他們相識在黑夜的海上,因旅途的寂寞而彼此親近,方鴻漸自覺愛上了這個女人,因著她的活潑、樂觀與開朗給他寂寞的旅途增添了安慰,就好像被黑夜包圍的人,在百無聊賴中發現了一顆璀璨的流星,為它的光芒所吸引,情不自禁的選擇靠近,然而這美麗的光芒轉瞬即逝。在黑夜的海上相遇的兩條船,終歸是各有個的方向。他的潛意識里清楚的知道,這個女人并不屬于他,她有自己的愛情與生活,他們的交情不足以使彼此放棄各自的生活而相濡以沫。于是,他們在短暫的相依后就離開了彼此,就如兩條直線,相交后又朝著各自的方向延伸,永不回頭。沒有人會對這次錯過感到可惜,包括方鴻漸自己,因為他從未對這段感情認真,也就不會為鮑小姐的離去感到絲毫遺憾。
第二個出席在她生命中的女人是蘇紈文,一個官家出身的小姐,留洋回來的女博士,求學的經歷耗掉了她最寶貴的青春時光,令人艷羨的博士頭銜卻沒能給她帶來好的姻緣,恰恰相反,高的學歷反而讓很多男人對她敬而遠之。這個年近三十的女人,抱著大女恨嫁的心態,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之后,選擇鴻漸當做理想的結婚對象。而后者卻對著意料之外的追求表示出模棱兩可的態度,一方面,他不愛蘇紈文,鴻漸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另一方面,他不想傷害這個女人,本著“道德上的懦夫”所應有的仁義,他始終未曾明確的拒絕她,卻承受著心靈上的痛苦與愧疚,并最終為自己的軟弱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明曉真相的蘇紈文選擇了報復,方鴻漸為此失去了他的摯愛,而獲得了蘇紈文一生的仇恨。哪怕多年后,當初的一代才女已變得庸俗不堪,沒有了當初的才氣與才情,仍無法對這段過往感到釋懷。
其實,拋開愛情不說(因為愛情這東西無法強求)蘇紈文未必不是一個理想的配偶,她與方鴻漸是大學同學,雖非相知甚深,至少知根知底。她的學歷與鴻漸相配,官家的出身,更能為鴻漸謀一個好前程。本著虛榮的角度來說,這個女人的相貌無可厚非,帶出去并不會丟男人的臉。至于她的年齡,更不值得介懷,因為每個女人都會有青春逝去的時候,而沒有哪個男人會有那樣的時間與精力,在妻子不再年輕后選擇離婚再娶。或許多數有錢有勢的男人會選擇找一個或多個年輕貌美的情人,卻不會選擇與糟糠之妻離婚,并非他們有多長情,只是精明的男人會權衡得失,不想承擔離婚所付出的名譽上和金錢上的損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未必不是女人的勝利。然而,當初少不更事的鴻漸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未經愛情洗禮的他將愛情看的太過重要,認為兩個人相愛是相守的必要條件。若是當初他選擇了這個女人,雖不會獲得令人羨慕的愛情,但至少會有一個與眾相同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令人羨慕的遠大前程。可惜,光陰從不會倒退,否則,這世上便少了多少憾事,多了多少圓滿。
與蘇紈文同時出現的是唐曉芙,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學生,鴻漸理想的夢中情人,他為這個女孩子的美貌與青春活力所吸引,并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這段感情中。然而,他們受到了命運無情的捉弄,因為蘇紈文的離間和彼此的誤會,他們最終成為了對方生命中的過客。這段感情的失敗使方鴻漸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為此而無比痛苦,并選擇遠走他鄉而忘卻這傷痕。其實,愛情只是生命中短暫綻放的煙花,能陪你走過一段已然很好,又何必奢求太多?他們沒有相守到白頭,假若他們真的結婚,是否能幸福圓滿,仍是一個未知數。傷痕深深的烙在鴻漸心底,感情卻未能維系一生,他對這個女孩子的印象,由刻意的回避變成久而久之自然地忘記。此生,他再未見過唐曉芙,正如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的錯過,遺憾總是不可避免,宛如鮮血淋漓的傷口,即使愈合了,不痛了,疤痕卻還是會留下,并最終融為生命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離。
至于孫柔嘉,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美麗的容顏,沒有過人的才華,甚至沒有一點引以為傲的資本。然而她最終卻成為了他的妻,并非因為他有多愛這個女人,只不過在某一天,他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有個家,而她,恰好在那時出現。他們的婚后生活也自然向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風花雪月,只有柴米油鹽,曾經所有對愛情的美好幻想歸于平靜,選擇用一座名叫婚姻的圍城將自己圍困。
這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都曾年少輕狂,對愛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摯愛的人,而多數人發現這一點后,都選擇走進婚姻,他們將他作為愛情的延續,卻不知婚姻與愛情本是毫無關系的兩件事,就好像一對異卵雙胞胎,雖則出自用一個母體,其五官和脾氣秉性卻是千差萬別。既然找不到愛的人,又何苦找一個陌生人陪你共度一生?不走進婚姻的人,他的愛情也許會一直沉睡,但永遠不會死亡,因為它始終埋藏在心底的某個角落,與人的軀體一同生長、綻放、衰老,直至消亡,最后一同深深的埋進泥土,直孕育出永不消亡的美麗。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07-26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09-24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精選5篇)01-31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精選5篇)03-19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之好詞好句08-07
錢鐘書圍城讀書筆記(通用13篇)01-21
錢鐘書是怎樣做讀書筆記的10-13
錢鐘書的名言警句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