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反思作文

時間:2022-10-20 16:30:55 反思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反思作文匯總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反思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學反思作文匯總九篇

小學反思作文 篇1

  “嗒,嗒……”屋外安靜極了,但全身心投入在游戲中的我卻并未發現,時針在一圈一圈地向前轉動。

  “該死!又被擊中了!”一聲大吼打破了夜的寂靜,屋里正和幾個死黨玩得熱火朝天。鼠標和鍵盤的敲擊聲在屋里不停地回蕩。

  終于,電腦屏幕上顯示出“復仇”兩個醒目的大字,這時我似乎才心滿意足。

  “暴,我走了!”

  “額,明天重來玩!”

  “嗯!”說完便麻利地回了家,嫻熟地打開家門,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寂靜無比,家里的燈都滅了,唯有媽媽的房間里透射出一絲亮光。

  我大步走了進去,迎接我的卻是媽媽那張嚴肅怕人的臉,看見我后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還知道回來?看看都幾點了?”說著就把手機扔在了我的面前,我拿起手機,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1:00!接著便是媽媽無休止的訓斥。

  “咯吱!彪S著門聲的響起,我的“救兵”來了,爸爸聞聲走了進來,馬上為我解了圍。

  我逃也似的跑到自己房間,認真地反思自己的過錯,媽媽的批評是正確的,她批評我是為了讓我更好的成長。原來,電子游戲已在不知不覺間蒙蔽了我的眼睛。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我狠下心來,在鍵盤上一陣拍打后。“你確定要卸載CF?”慢慢地把鼠標移到確認上,輕擊鼠標左鍵。“卸載成功!”

  成長過程中,我們定會有許多錯,但只要認真反思,它們便會成為不竭的成長動力。

小學反思作文 篇2

  在這一大周里,我們舉行了風箏放飛賽、數學月考這些項目,在這里面我最要反思的是數學月考。

  在數學月考中,我認真仔細的答題,做了一面后,我就有點松懈了,就開始有一點兒不認真了,有一題我錯了,那一題我讀了讀,哪里有小短語批注,上面說用乘法分配律寫出等式,而我只讀了一下大概的意思,便開始做題,考完試后,一直等到分批出來為止,老師仍我們班的任宗琦念分數,我是我們班第一名,老師說:“第一名和第二名還相差三分呢!”,我心里就非常高興,試卷發下來了,老師讓我們自己改題,老師并沒有給我說哪里錯了,我回去自己讀了一遍題,變就把正確答案寫出來了,連我們班非常聰明的任宗琦都不會做,改完后,我就給老師看,老師就問我:“我沒給你說,你怎么就寫錯了!蔽揖筒怀雎暳,老師又問我別的,我就說:“我沒有認真看題!被厝サ臅r候,我想:如果我那時候認真點的話,我就能考滿分了。我心里很后悔,下次我一定要認真答題。

  這個教訓我一定要記住。

小學反思作文 篇3

  下午第三節,大家都在班里面玩,似乎連上課都沒聽見,仍然盡情地追跑著,打鬧著,教室中的吵鬧可想而知。

  我并沒有像他們一樣,那樣的不成熟,沒滋沒味,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坐在位置上看書沒有把身旁的事放在眼中。

  過了一會兒,張老師氣沖沖地進來了,從我身旁過去了,我馬上收起書來。只見張老師把書狠狠地一放,說:“你們還上不上語文課了!”大家立刻安靜了下來。

  當然,隨著而來的是一頓厲聲的批評。聽著老師的訓斥,感受著老師的苦心,自己不禁心中有一絲的涼意。

  老師也是很辛苦的,大家不應該這樣對她!一次,給老師送作業時,看到一桌子是我班和二班的子夜。加起來,也有上百本了。這么多,老師什么時候改。∽鳂I的辛苦可想而知。

  而我們,卻在火上澆油,有些同學不守紀律,不完成作業,這是很可惡的,這是不尊重老師的行為,是沒有人德的!

  我們不能這樣對待老師,只要大家好好寫作業,給老師一個開心的心情去改作業,開心地去工作,不管工作有多難,老師都會愿意做的。

  自己就應該在平時尊敬老師,這也是學習的一大關鍵!

小學反思作文 篇4

  當清脆的讀書聲響徹校園時,一天的學校生活開始了,少兒天真活潑的氣氛充滿了整個校園。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擺在貧困山區小學教師面前的是作文這道難題。由于山區學生所見有限,經濟基礎薄弱,他們在學習中只有學期初發的那幾本教科書,只有在上課時才利用上它,放學后收在干癟的書包里;丶液,小朋友成了父母的小幫手,沒有機會讀課外書,一提起寫作文就頭疼。

  素質教育發展到現在,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動腦去思考,動手去操作。到了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作文,這時期是作文的起步階段,教師引導得好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學生則易產生厭倦作文的心理,鑒于以上情況,根據自己在十多年教學中的一點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抓學生字詞的積累。從現在的教材看,一年級起就開始了大量的識字教學,教師應特別注意拼音的教學,使學生正確認讀拼音,區別出聲母、韻母,然后掌握好拼讀方法,從而把每天學習的字加以記憶,日積月累,儲存了豐富的字詞之后,接下來便進行說話訓練。能夠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為作文打下基礎。

  自己看的圖畫或生活中遇見的事情記下來從小學二年級起,可讓學生加強說話訓練,把說話內容用一段通順的語言寫下來。同時,根據圖畫內容,練習看圖寫話,能談多少談多少,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與動手能力。再把每天所學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加以記憶,靈活掌握,在寫話的過程中會用恰當的詞語和好的句子,這樣,看圖寫話就有血有肉了。

  在分析課文的時候加強日記練習。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找出文章中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人物的形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等環節。利用日記把當天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一件事記下來。如果能用日記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自己的情感在日記中得到展現,天天積累,作文時就有話可說了,寫作的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學生難道還怕作文嗎?

  綜上所說,如果教師引導有方,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起步作文就順理成章了。反之,我們的作文教學將無從著手。故此,正確引導學生,抓好起步作文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小學反思作文 篇5

  要寫好讀后感,關鍵在于把握好“讀”與“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結合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在教學中,我發現了學生寫讀后感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第一、“讀”和“感”分離。有些同學寫讀后感,只寫“讀”而不寫“感”,成了這本書或這篇文章的“內容簡介”。也有同學寫讀后感,只寫“感”而不寫“讀”,成為無根底的隨意而發的感慨。

  第二、“讀”和“感”在讀后感之中兩分天下,這也是不對的。前邊的“讀”實際上是寫文章內容簡介,后邊發一通感慨。

  第三、不會結合實際,。感想很空泛。

  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我做了如下的指導:

  1、精心細讀課文。

  首先要指導學生用心地“讀”,理解地“讀”,有情感地“讀”。沒有這樣的“讀”,不可能有“感”。

  2、要選好“感點”。

  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的讀后感,可“感”的點很多,要寫好讀后感,必須選好“感點”。感點是由書中某一個地方的內容引起的,引發我們體會的地方,它不是憑空產生的。一篇文章,給學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說學生從中得到的體會不止一個。面對眾多的感點,我們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于寫的一個或幾個感點,作為自己寫讀后感的切入點,不可面面俱到。

  3、聯系實際談感受。

  讀了一篇文章,產生了對現實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問題的思考,于是激發了“感”。首先,是聯系個人實際。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沒有情感的讀后感蒼白無力,有情感的讀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跡觀點,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人物言行,這樣的讀后感才是有價值的讀后感,這樣的讀后感才是真實感想。

  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的差異

  教學中出現了幾處與預設不同的情況:首先是學生對所選文章讀的不夠透徹,對文章整體把握有所欠缺,導致了敘述過程中的不盡如人意。其次是在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習作過程中,沒有安排好,使得在講評過程中沒有出現某篇文章的完整讀后感。

  總之,寫讀后感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可以先敘述文章內容,后集中談體會,這種寫法適于只談一點體會。還可以邊敘邊談體會,“讀”和“感”交叉寫,這種寫法可以談幾點體會。不離開文章的內容,要真切聯系自己的實際抒發感想,聯系實際一定要實事就是,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想。

小學反思作文 篇6

  作文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小學生作文教學反思。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作文教學的難點其實在于學生無素材寫。無素材可寫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把作文教學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在兩千年前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不觀于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于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于海上,何以知風波之患”。孔子的話形象生動地闡明了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知識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生活是作文創作的源頭活水。作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

  一、作文教學要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是新課程的一大特點。貼近生活,讓語文教學生活化,是重塑語文教學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具生命個性的教學層面,是具有個性的學習主體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放飛情感,表明態度,實踐人生價值的體現。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谶@一理念,我認為,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敢于表達的能力,要解除羈絆于學生作文情感的條條框框,為學生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學生讓學生在開放中放膽作文,弘揚人性,放飛情感,寫真實的生活,述生動的情感。

  二、讓生活成為習作的源頭活水

  生活,永遠是作文創作的源頭活水。在日常生活中聽、說、讀的活動總陪伴我們左右。我認為引導學生“多讀、多聽、多想、多說、多記”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生活化,就是強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關注生活,擴大信息接受量,讓源頭活水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學習作文、應用作文!吧钐幪幗宰魑摹,報刊雜志要看,廣播電視要聽,中外名著要讀,名勝古跡要賞,山川河流要游。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從看電視廣告到看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讀、多聽、多說、勤寫生活隨筆”,努力把習作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廣闊,習作就有多廣闊。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會,在這其中學生品嘗了成長過程中的苦樂酸甜,也體味到了親情的可貴。然而,許多學生認為每天都和父母接觸,實在沒有什么讓人激動的事情。在這時,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去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讓學生動情的東西。如讓學生回家參加家務勞動,學習勞動技能,和父母一起體會勞動的甘苦;父母節日或生日的時候,給父母送上自己親自做的禮物等等。體驗親情,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讓學生和父母每周談一次心,把成長的困惑告訴家長,把成長的成果和家長一起分享。學生在與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親情,也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礎,同時也積累豐富的習作材料。有了豐富的習作材料,學生將必克服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難題。

  三、讓語文教學生活化

  作文是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語文是否學的好、學的扎實,是作文成敗的前提!罢Z文教學生活化”就是把語文教學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學好語文。四五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高了,并學會了做讀書筆記。在每節課的組織教學時間里,我指名一、二位學生將課外書中抄錄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給大家聽。。一方面,更多的學生主動去閱讀課外書,另一方面,寫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目的在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為寫作提供素材。漸漸的,學生在生活中養成了會聽、會想、會說的習慣,作文指導《小學生作文教學反思》。充分利用班級舉行的各種活動學習語文。如班委選舉,上臺作競選演說;運動賽場,小記者在行動;新年到了,讓學生寫《我設計的聯歡會》……班級的這些活動“語文化”,真可謂一舉多得:學生既是在實踐語文,又是在搞班級建設;教師既是在進行語文用法訓練,又是在進行班級教育。每月學生獨自出一份手抄報。由于學生平時能留心班級生活中的閃光點,一篇篇感情真摯,內容鮮活的文章,由此誕生了。對學生而言,這些手抄報是他們小學時代的成長紀念冊;對老師來說,則是班級生活與語文素養和諧統一的結晶。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和參照吧,同時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去關注生活,獲得各色人生經驗,品味各色別樣人生,書寫心中的篇章。

小學反思作文 篇7

  學生對寫景作文往往抓不住特點進行描寫,順序錯亂,文章缺少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的文章難免文章空泛。因此我在教學中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作文教學。

  首先,要抓住景物描寫的特點,重點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藝術手法以及景物的特點。寫景抒情散文最主要靠寫景來抒情,緣情寫景,以景襯情。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這一特點,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景物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歸納概括。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我們在教學中要辨別梳理作者的聯想,這一點很重要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擴展有非常大的啟發性。如,六年級第一單元課文《山中訪友》一文運用聯想訪問山里的朋友,表達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那么就此可以開導學生在作文時在描寫主體時不妨要進行聯想。語文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閱讀與作文”我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習一篇課文學生首先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要弄清文章主要內容;作者的寫作順序怎樣,他為什么要這樣寫;走進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方法。走出文本,想一想,我為什么要讀這篇文章,通過學習我學到了些什么?然后把自己的學習收獲寫一篇小練筆。

  第三,要注重文章的誦讀,語文教學離不開誦讀,要讀出文章的情感和韻味,要學生仿佛身臨其境。

  第四,沒有必要對文章的結構層次做深究,寫景抒情文章重點是

  寫景和抒情。但我們在教學時要梳理作者的聯想片段,對聯想片段進行分析和闡述,反襯作者的喜愛之情。

  最后,寫景抒情散文教學需要師生互動,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設計好有啟發的問題進行開導,亮點可以在重點部分出現,注意教學要開合有度,高潮部分要高漲讓學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事實證明,作文教學平時要加強積累,教師要多訓練。培養學生想象力,使學生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這是本學期作文教學閃光點。

小學反思作文 篇8

  黃金周,本是度假旅游的好日子,可是——一位幕后殺手卻把我們的興致掃了個精光。

  原本,我們看上了塊“風水寶地”——美麗的福州左海公園,由于我軟磨硬泡,媽媽奈不住我,終于點頭了。正當要下車時,只聞見一陣陣惡臭從腳下撲鼻而來,綠頭蒼蠅三五成群地轉來轉去,令人“目不暇接”,往前走幾步,只聽“啪嚓”一聲,我意識地低頭,哇,場景可謂壯觀: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均勻”地分布在各個地方,垃圾滿地都是,臭氣熏天,一些玻璃渣如防“賊”似的,像寶劍一樣立在地上,不知來源的污水滿地都是,還夾雜著一些污垢。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和我們同行的旅客在那咒罵著。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站臺不知被那位“英雄好漢”首先改成了垃圾場,每天店鋪、居民們爭先恐后的往這扔,而有圍墻的垃圾場卻在前面不遠處,人們為了圖方便,隨手將垃圾拋了出去,而自己卻若無其事,揮袖而去。這是多么下流的行為。

  再往前去,我正想去附近的河邊玩時,我愣住了: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被搞渾濁不清了,還是垃圾浮在上面,汽油、工業污染物全聚集在這,似乎要搞個“大團聚”黑色的水靜靜流淌著,這一剎那,我分明聽見原本歡快唱歌的小河現在正痛哭流涕,向人們傾訴著,埋怨著,可是,又有誰會去聽呢?

  世界正在劇烈的因環境而變化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珠穆朗瑪峰年年在下降……這多么可怕呀!人們涸澤而漁,有沒有想這樣做下去的話后果會怎么樣?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為了我們的家園不再受損,為了我們的環境不再被破壞,為了我們的地球不再流淚,向全人類呼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希望人們對這個“垃圾車站”進行反思。

小學反思作文 篇9

  隱憂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尺度。課改的不斷深入,已使傳統的閱讀教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作文教學依然未見有像閱讀教學一樣的大舉突破,原因較多。作為一線教師,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從教師功利的思想來說,作文的地位在應試中的逐漸頹弱已是現實。特別是統一閱卷流水作業時,大面積的作文只是被看了個大概就打了分,且作文分數參差較小,要想通過作文占據優勢不如通過強化基礎知識和閱讀能力來得輕松直接。其二,從教師非功利的立場來說,作文的訓練涉及師生多種能力的整合,其繁瑣程度不亞于其它方面的教學,且作文指導見效慢,周期長,好多老師不愿意花過多時間和精力用于學生的作文指導。這就造就了為了省事的“先進經驗”——一味地、頻繁地讓學生背作文、抄作文,既無老師有效指導,又無自己靈活借鑒,但抄得多了,總有幾個類型、幾個事件可以“信手拈來”,考試的作文還居然都是高分,(很多時候,閱卷老師明知批閱的.是抄襲的作文,但因為種種原因,還不好下手扣分,總不能在閱卷場上被人索要證據吧)。殊不知,學生不愿自己思考,同一題材的事可以從四年級寫到六年級甚至初中;學生抄的習慣成了自然,考試時,作文可以不假思索,篇篇字數達標,文句通暢,表達優美,看似有真情實感,夾敘夾議甚至頗有哲理,實則是無病呻吟,莫名空嘆!寫人必定是“高、大、全、空”;寫事必定會“真、善、美、假”,看到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被弄得這樣無趣,讓人擔憂;想到我們是一個還沒有培養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家,無盡悲哀!

  思考與對策

  如何才能讓老師們重視作文教學并重新審視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病,除了改革評價方式,(專家已多有論斷,這里不再贅述。)我想還是要從老師的觀念入手,摒棄過多的功利思想,真正回歸到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來,從教學策略上下功夫,一切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從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指導學生學積累素材,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學會修改,樂于展示;堅持批判地借鑒,堅持原創,堅持我手寫我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發掘作文訓練的效益等等。下面就小學高段作文指導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做法和淺薄見解,望批評指正。

  策略一,生活是習作最廣的源泉,培養興趣是首要條件。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讓學生樂于書面表達!比ツ杲拥陌,別看已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還經常為寫什么愁眉苦臉,提起筆找不到素材或是切入點,急得抓耳撓腮,一說到寫500字就仰天長嘆,對老師提到的例子、片斷、技巧、思路,好多學生感到只可欣賞,不可模仿……第一次作文課我就先敗下陣來。我認識到這些孩子沒有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沒有用作文這種方式表達對生活的思考與感動的愛好,沒有用文字展示自己風采的信心和樂趣。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觀察生活,讓他們練就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創造機會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不管以何種方式,首先要他們開口!于是我設立了悄悄話信箱,愿意寫就寫,時間自由,形式無限,寫一些只想告訴老師的事,未經作者同意絕不分享。剛開始幾天里僅收到了幾張紙條,后來逐漸多了起來,甚至還有孩子深夜難寐,寫家庭離散、親人逝去、悲恨相續,寫愛恨哀愁、郁結于心、不吐不快……教學之余,我讀著孩子們的“悄悄話”,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悲傷著他們的悲傷,鄭重對待他們寫的每一件事。在后來的幾次練筆中,曾經被我批改的“悄悄話”竟然成了學生作文的素材,以至于有個孩子邊寫邊嘆,淚眼潸然。如果事先沒有讓學生有意識地觀察、留意、積累,寫出來的文章必定是泛泛而談,沒有真情實感。

  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我們就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興趣;確定好主題,適當增加練筆次數是好事,但學生必定不是高產作家,有些老師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完成一篇日記,我相當不贊成。理由很簡單:第一,老師沒有那么多時間批改,如果只是批個“閱”或是“很好”,沒有具體的指導意見,學生還是不知好在哪里,得不到有效指導;第二,學生沒有那么多素材可寫,勉強寫一點不痛不癢的事,即使寫了也難以深入,每天的日記極易變成每天的痛苦與敷衍。我只讓學生寫寫周記,且上交作業時間可以“談判”。每周一就將周記要求解釋布置到位,余下幾天學生可以嘗試著思考,并與我交流,我常說:“有空有心情的時候你就寫寫吧!”結果敷衍的少,精彩的多。加之我在批改、評講時不吝惜對學生的贊揚鼓勵之辭,學生寫作的興趣就日漸高漲。

  策略二,指導學生學會積累素材,培養學生寫作技巧,學會修改,樂于展示

  首先,借助生活經驗,積累素材,讓孩子“言之有物”。

  直接的經驗需要立足生活“親歷”。去年,我既上語文課,又上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要求寫熱愛祖國的演講稿,作文前,我就先讓孩子們在辦手抄報,在《品德與社會》書上找材料,開展辯論會等積淀材料和語言。我上品德課,每兩周要給學生布置實踐作業,例如:給父母洗腳讓父母寫下感言貼到班上張貼欄;用30元給家里操辦一頓周末午餐,從采購到煮飯、飯后洗碗都是自己干。在后來的作文中這些都成了素材,在孩子言行中能見到這些活動的影響深遠。

  間接的經驗可以立足書本“經歷”。我校開展的書香校園工程,廣泛、深入開展的課外閱讀、親子共讀活動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提升了廣大師生的涵養。參加興趣小組活動、讀書、看電影成了我班學生的最愛。素材多了,就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

  其次,借助文本的研習,在閱讀課中滲透作文技巧的傳授,讓孩子“言之有序”。

  對于作文技巧講授的有關問題,一直引起人們的注意,有人認為“文無定法”,學生作文的提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對于這種看法,我不能完全茍同,我覺得,作文雖無定法,卻有規律可循,這規律就需要講授出來,否則,一味多練,免不了走彎路,浪費時間。那么,作文如何講授?每周的作文指導課只有兩節,要想通過這兩節課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那顯然是不可能的。鑒于此,我認為,作文講授的觸角,不僅要伸向作文課,而且也要伸向閱讀課。在閱讀課中,重點詞語的分析、幾組詞的比較、仿寫句子等都是交給學生如何字斟句酌,如何遣詞用句;在閱讀課中,因文而異,設計一些課堂即興練習。如:擴寫——補足細節,補足對話;改寫——變換人稱、變更順序、將古詩改成記敘文;續寫——順著文路寫下去,編一個意料之中的結局,以此訓練學生求同思維,逆著文路寫下去,編一個意料之外的結局,以此訓練學生求異思維。今年在教了童話故事《去年的樹》以后,我讓孩子們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將鳥兒為了一句話的承諾追尋樹的故事改寫成“樹等鳥”的版本。通過這些聯想和想象的小練筆,教給了學生思維的方法。在訓練中我還注意強化了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訓練,每一篇作文經老師批改后,再進行小組內交流,評講后還要進行班內交流,學生每次讀別人的習作不少于三篇,現在作文交流傳閱已蔚然成風。

  策略三,教師要拓展作文教學的視野,縱向繼承,橫向借鑒,堅持原創,堅持“我手寫我心”。

  我們很多老師常常感嘆不知該怎樣上作文課,所以我們先要繼承傳統作文教學中的寶貴經驗——習作訓練措施的多樣性,傳統作文教學中訓練的基本途徑:從說到寫;從述到作;從仿到創;從部分到整體;從課內到課外。然后看一看不同作文教學流派的獨門絕招,比如李吉林“情境教學法”;余同生“童話引路作文起步訓練” ;丁有寬“讀寫結合法”;吳立崗中段作文“課內素描”;劉中和“片段訓練與快樂作文”等等。都特別強調讓學生的作文能夠保持新鮮,流露真情實感,透出那份與他們實際相符合的童真童趣。有道是:“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笨扇缃窈⒆觽冊诳荚囍袨榱俗非笞魑母叻郑毡榇嬖谥f假話、寫空話、講套話,而且寫作材料也如此雷同:深夜突然生病,媽媽背我去醫院;系著鮮艷的紅領巾扶盲人過馬路,得到了盲人的夸獎……怎么辦?我們教師必須要做到收放自如,還給學生一個自己的空間,當學生的思路慢慢地被生活的大門打開以后,才適時向他們提出習作的具體要求,規范學生在習作時應當寫什么,這是“收”;再放手讓學生去寫自己想到的、認識到的、要表達的事物,想怎樣表達就怎樣寫,可謂“放”,只有教師做到了“收”、“放”自如,才能點燃學生思維好火花,作文才能流露“真情實感”。

  策略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發掘作文訓練的效益。

  用聊天的時間打自己的優秀作文并發到老師的郵箱,是大多孩子引以自豪的事;期末全班來合編一本精美的作文集并請我來寫序,是我們開心的事;推薦優秀作文評獎更是讓我們無比興奮的事……有了活動的進一步延伸和拉動,作文教學的效益就挖掘得更深了。

  總之,作文教學無難事,只怕遇到有心人;認定目標,努力去做,終有回報!

【小學反思作文】相關文章:

反思小學作文12-13

反思小學作文08-06

學會反思的小學作文08-02

考試的反思小學作文09-08

考試反思精選作文小學10-21

小學教學反思作文09-22

小學作文考試反思10-09

小學考試反思作文07-28

反思自己小學作文12-10

小學作文的教學反思01-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看h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一区 | 台湾中文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Aⅴ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