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改寫古詩作文匯總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公元二零七年八月,秋高氣爽。
渤海之濱,碣石山下,萬馬駐立。
秋風夾著北方特有的蕭殺之氣沖擊這支外來的軍隊,戰旗被吹得嘩啦作響,隨風狂舞。戰士們迎風肅立,目視前方。
曹操騎著他的血汗寶馬,來到隊伍前面的一處高地,如炬的目光投向眼前的這支勁旅。
“弟兄們——辛苦了——”曹丞相聲如洪鐘。
“丞相辛苦了——”將士們齊聲應答,氣勢如山,巨大的聲浪向四面八方擴散開去,沖擊著天地間的一切。
風更大了,帶起巨大的海浪,海浪撞擊著山下的巖石,仿佛是在回應著這支隊伍的喊聲。
嘩——嘩——
曹操很滿意地看著這支隊伍,目光在前排的士兵身上一一掃過,他們有的年事已高,有的面黃肌瘦,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的面上呈現出絲毫的疲憊之色,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叛逆就在前方,有沒有信心消滅他們?”
“有——”
“好,滅烏桓,所有將士加俸三個月,擊烏桓者記頭等功。”
“殺烏桓——殺烏桓——殺烏桓——”
聲聲吶喊震人心肺。
“哈哈哈——我曹某人有諸位將士舍身相隨,此生足亦。”
懷著滿腔的激情,曹操掉轉馬頭,躍馬揚鞭,沖到碣石山頂,府視著山崖下的大海。大海在狂風中咆哮著掀起一層層的巨浪擊打著巖石。
呼啦——嘭——
呼啦——嘭——
飛沫濺起,好像下了一暴雨,落在他的身上。
曹操很坦然地接受著海浪的洗禮,他在享受著這澎湃的氣勢,在感受大海的力量。
山島上的樹木在狂風下烏烏作響,與海浪應和著。
佇立良久,一個信念在曹操的心中慢慢堅定起來。他猛轉身,對著將士們喊道:
“此戰必勝——”
將士們都高聲回應:
“必勝——必勝——必勝——”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第一步:讀懂古詩,看一看古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第二步:根據詩句把當時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圖畫,畫面上應該有什么?
第三步:根據畫面具體想一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四步:適當地加入一些情節,再加入環境、語言、表情、動作描寫,把你想到的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詩,有哪些事物?
想一想,送別時候會做些什么?
送別
在草長鶯飛的三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飛回了北方,大地換上了一件綠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黃鶴樓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兩邊,無言地飲著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緩緩地舉起杯,說道:“仁兄啊,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會,多保重啊。”說完,便將酒一飲而盡。孟浩然也舉起杯來,眼中含著淚,注視著李白,一仰頭將酒喝了下去,緩緩地放下酒杯,說道:“我這一去揚州,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賢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體啊!”說著,滴下了淚珠。李白垂下頭,看著杯中的酒,眼圈也紅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揚州之后會怎樣,不知我們兩何時才會再坐在一起飲美酒啊。
這時,船工走了進來說:“客官,不早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趁著天亮,趕快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視著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緩緩站起了身,依依不舍地往船邊走去,時不時回頭看著老朋友。眼看船就要開了,孟浩然已經泣不成聲了,他哽咽著對李白說:“賢弟,后會有期啊。”李白站在江邊不停地揮著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駛越遠,消失在天地之間,只剩下無情的江水咆哮著,拍打著兩岸的沙石,仿佛在為他們兩人而哭泣著。
李白望著遠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們兩人在春天一邊賞花一邊吟詩,夏天一邊飲茶一邊論詩,中秋節時月下相互勉勵,冬季對酒談古論今,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珠。
改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純粹翻譯詩句。
(2)改寫的內容不能脫離古詩詞原來的意境。
(3)在符合古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可適當地進行想象、創新。
(4)行文過程中適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可令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
(5)描寫人物可適當運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6)補充背景材料。在改寫一些古詩時,還可以根據詩的內容特點和自己的理解情況,適當地補充季節特征、天氣狀況、地理環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能進一步使改寫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總的來說,在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只要能恰當地翻譯出詩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領略詩的意境,和諧地融入人物的感受,并自然地添加有關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寫出的習作具體、生動。雖然改寫后已不再是詩的體裁,卻仍然充滿詩意,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夕陽的余輝灑在原野上,使得它更顯得嫵媚動人。草兒們也染上了一絲金色,綠金交錯,還帶著一點小金點。牧童回來已是黃昏之后了。
夜幕降臨,夕陽毫不留情地把所剩無幾的光輝帶走了。天空中此時展示的是星光燦爛、繁星滿天的景象。群星眨眼,但最為明顯的,還是那皎皎明月。原野廣闊無垠,一片蔥蘢。月光似輕紗一般,多么柔美,多么自然,照在原野上,原野立刻變身為銀白色的。聽,是什么在歡唱?知了、紡織娘等眾多歌手在開演唱會。它們的聽眾們,也就是打著一盞盞小燈籠的螢火蟲。它們高高低低地飛著原野上到處是他們的身影。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覽廬山。因為,他們聽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并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床,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么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著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著爬著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說:“橫著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可爬著爬著景色怎么變了?你們看,側著一看廬山是高聳入云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說:“是啊,是啊。你看從遠處看像一群群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繞,神秘莫測。”接著,他的妹妹說:“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么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后,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蘇軾說:“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為我們就身在其中。”
游覽完廬山后蘇軾便在西林寺的墻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已經是寒冬時節。在簡陋的小木屋里,我身上連可以御寒的衣服都沒有,還能做些什么呢?深秋時,鳥兒都已經飛向溫暖的南方了,只剩下我獨自留在這里,讓寒冷把內心所剩不多的熱情毫不留情的澆滅。我找不到什么有意義的事來做,乏味的消磨時間成就了我的余生。偶爾,我會想到一件溫暖的事,但微微一笑過后,便是悲傷。
這兒早就沒有一個人影了,靜的好像沒有活著的東西。其實活著與死亡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沒有誰會在意我,沒有人會需要我,更沒有人會重用我!我柳宗元平生清白,為官盡職,為什么有人會陷害我,把我貶到永州做司馬?人與人真的不平等嗎?一部分人真的會被另一部分人壓迫嗎?
只有在這深山老林之中,才不會有人繼續欺騙我、不公正的'對待我吧?我就在這里住下,度過余生,一切都讓它隨風去吧。
突然,我看到山腳下白茫茫的江面上,出現了一個人影。他披著一件蓑衣,砸開凍結的冰,似乎在垂釣。可是,嚴寒冬季里能釣到什么呢?只有“孤寂”無處不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寂靜的夜晚,詩人張籍在小院前,抬頭看著漸圓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默默地俯視著大地。想想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人月團圓的日子,自己卻孤身一人客居洛陽城,不禁感慨萬千。
一陣瑟瑟的秋風吹來,令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回到屋里,拿出臨行前母親給他縫制的棉襖。不禁想起年邁的母親,想起了離別已久的家鄉。濃濃的思鄉情緒,深深地縈繞著他。
提起筆想給家人寫信,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下筆。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傾訴,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張籍終于落筆行書,盡情地講述著自己與家人的離別之情。信寫好了,張籍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夢里,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鄉,見到了年邁的母親……。
第二天,日出東方,張籍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信差處,將信交到信差手中。并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將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里。正當送信人準備啟程時,忐忑不安的張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開,仔細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這才小心地將信交給信差。
信差側身上馬,揚鞭而去。張籍目送著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際。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僅僅一夜,大雪覆蓋著山峰,天地蒼茫,一片白銀世界。四周圍見不到一只飛鳥的影子,一條條小路,都被積雪籠罩著、覆蓋著,小山路上也都沒有人的足跡。整個大地都是茫茫白雪,銀裝素裹,萬籟具寂。只有一個穿著蓑衣、戴著雨笠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
十月寒冬,北風呼呼地刮著。風雨交加,雪花這六角的精靈、紛紛揚揚飄灑而來,山川大地,成了一個白色的世界。樹上滿是一層厚厚的積雪,枝上掛著晶瑩的冰柱;河里的水也結成了冰,游魚潛伏、躲在水底下。簡直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天籟清寂。群山似銀耀眼,村子變白。往日嘰嘰喳喳的鳥兒聲消失了,哪兒有一只鳥兒的蹤影。一條條山路白茫茫一片,沒有人走過的足跡。啊,天氣太冷了,人們或許窩在家里,烤火取暖,所以四周圍看不到一點人影兒。
在寒冷的江面上,北風橫行肆虐,雪花狂舞。這時,老漁翁獨自坐在一只老舊的小船上;他砸開冰口,將魚桿拋進水中。他靜靜地等待魚兒上鉤。
在這寒冷的天氣里,老漁翁不懼天寒地凍、風雪狂飛。他也許忘記了這一切,正在忘我地垂釣。他形體清瘦,顯出一種超然物外的高傲,凜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令人欽佩。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天地蒼茫一片,猶如銀色世界一般,柳宗元登樓遠望,見江邊雪景十分美麗,便打踱步去看雪景。
他走在雪地上,一棵棵枯黃的樹木上沒有一絲綠色,雪花伴隨著小雨紛紛飄落,一個小東西無力地掉在地上——一個廢棄的鳥窩,抬頭遠望,天空中沒有一只鳥兒,許是飛到了遠方過冬了吧。
柳宗元不免覺得寂寞,他想起以前和朋友一起談笑風生的日子,想起他們推杯換盞的情景,他不由得想念他的朋友了。這時,一滴冰涼的雪花落進他的脖子里,將他扯回到現實,環視四周,哪里有人在?白茫茫的銀世界,條條小路上,除了他,哪里還看得見人的蹤跡?
站在雨雪中,柳宗元漫無目的地往江邊走去,只見一個棕色的小東西在江中移動,那空白一片中的一縷顏色清晰里掩映在他的眼簾中,他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那是一葉棕色的孤舟,一個老翁正在江上垂釣,雨雪漸漸變大,那老翁從舟中拿起了竹編的蓑衣,動作利索地一晃,頭一低套上了蓑衣,他又從船中拿出斗笠戴上,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坐在江邊垂釣。
柳中元凝神遙望,看了許久也不見那老翁釣到什么魚,恐只是在獨釣一江大雪罷了。
這時,那老翁轉過身來,看見了他,便輕快地搖著槳,劃到了岸邊……
船上,柳宗元微笑著坐在孤舟上,打量著這位老翁,他約莫六十多歲光景,黃色的斗笠遮蓋了住了他的白發。
群山中,大江上,仿佛廣闊天地中只有他們二人。
柳宗元不由得有感而發,便吟詩一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傍晚時分,雪停了,老翁搖著槳與他揮手告別。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在古代,有一個稱作‘酒仙’的詩人:李白。李白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名叫:汪倫,他也是個有名的詩 人。 有一天,李白收到了汪倫的書信,書信上寫著:
李白,好幾日都沒看見你了,今天,我想邀請你到我的家鄉。那里有許多桃花潭,特別美麗,希望你快快 來我 家。 ——汪倫
李白看見了字,就乘著舟到了汪倫的家鄉。李白看見了風景,就陶醉住了。岸邊有許許多多像戰士一樣筆 直的 桃樹,粉嘟嘟的桃花盛開著,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粉色的彩霞。風娃娃輕輕一吹,好幾瓣桃花順著風飄落了 下來 ,好像數只粉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湖水很清澈,就像一個鏡面一樣,在草地上有幾棵柳樹,風娃娃又吹 了吹 柳樹,柳樹甩著自己淺綠色的辮子,好像在為李白表演。李白羨慕極了,羨慕的是汪倫家有許許多多漂漂 亮亮 的桃花潭。
一個聲音喊著李白,原來是李白最要好的朋友汪倫來迎接他了。李白下了舟,跟著王倫來到了他的家。王 倫的家離桃花潭不遠,他們在一起喝酒,一起做詩,一起到桃花潭的路上散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就這樣, 過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李白心想:不能再住在汪倫家了,不能讓汪倫累著,家里還有很多事要做呢。于是 ,李白趁汪倫熟睡的時候悄悄地把行李收了回來,上了舟。
李白剛要上舟的時候,他聽見岸邊有用腳踏地唱歌的聲音,就看了看,原來是汪倫給李白送別呢。李白很 感動,他望了望深千尺清澈的湖,心想:深千尺的湖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他感動地望著汪倫模糊的身影遠 去了。李白回到家里,提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把詩送給了王倫,汪倫收到了信,打開看了看,王倫看完了信,熱淚流了出來。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賀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家喻戶曉。從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里,他三十七歲的時候考 中了 進士,便離開故鄉,來到京城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家鄉了。
有一天賀知章正坐在井邊休息,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家鄉口音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兩鬢已經花白了,賀知 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經老了于是就辭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點回到故鄉,一天又一天 過去了,他終于來到了故鄉,他在家鄉的小路上溜達,邊看看家鄉有沒有變化,家鄉的美景依舊。遠處一排排 高山高聳入云,山下的青草碧綠碧綠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干干凈凈,整整潔潔。
這時他看見幾個孩子正在村口玩游戲,賀知章走過去,小孩看見了一個陌生人很奇怪,就笑著問:"您是 從哪來的呀?"賀知章有點傷感,心想:看來我真老了,連自己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賀知章回到家寫了一 首詩"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一直流傳著,直到現在 。
【改寫古詩作文】相關文章:
改寫古詩的作文11-09
改寫古詩《清明》作文04-02
所見古詩改寫的作文06-06
把古詩改寫成作文05-27
改寫古詩詠柳作文11-06
改寫古詩作文08-11
古詩改寫參考03-30
古詩《秋思》的改寫03-29
改寫古詩《池上》05-23
《秋思》古詩改寫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