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文作文1200字錦集五篇
感動文作文1200字 篇1
“教育是國之命脈”,人人都這樣說。在我們國家,即便是鄉野僻壤,也能看到“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標語。然而我們真是這樣想的嗎?上月30日《法制日報》披露了這樣一件事:湖南省炎陵縣大院農場,一所竣工剛一年的“希望小學”被強拆。原因是要在這里建一個“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炎陵縣副縣長說:“這個項目對整個炎陵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遠比一個教學點的作用要大得多。”可見在這位縣領導的眼里,項目比教育重要。而這座被拆學校,并非政府所建,是關注教育的社會愛心人士捐資建造的。當地政府居然毫無顧忌,豪不珍惜地把它拆了!這能不令熱心教育的人寒心嗎。
較之建國初期,我們的教育的確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城市里的學校,教室寬敞,設施齊全,連小學都有電化教室。然而農村呢?特別是一些交通閉塞的山區呢?聽說那里的教育還很落后,但究竟落后到何種程度?未必都知道。人們在“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的領獎臺上,認識了堅守在大山深處的夫妻教師——李桂林和陸建芬。從他們那里了解到,我們還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很落后。四川甘洛縣烏史大橋鄉的二坪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因條件太差,沒有人愿意去那里當教師。學校已經停辦10年了。1990年,那里的鄉干部找到了李桂林,動員他去當代課老師。李桂林決定去看看,他艱難地跋涉了10個小時,到達二坪村時,天已經黑了,村民們打著火把在山腰接他。他雖然知道這個地方條件差,但沒有料到會這么差。然而面對村民們渴望的眼神,他無法拒絕。決定留下來試試,這一試,就是21個春秋。
學校坐落在海拔2800多米的山坪上,5架40多米長的天梯,是學校與山外的唯一通道。沒有住房,沒有電。李桂林只能借住在村民的茅屋里,用一盞煤油燈,在破舊的木桌上批改作業。全校80名學生中,有20余名住在山下。山下的學生由李桂林負責接送,小的孩子,要背著他們上下“天梯”。一年后,隨著學生的增加,李桂林一個人已經顧不過來了。但這樣的地方,有誰愿意來呢?李桂林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陸建芬。他不顧父親的堅決反對,動員妻子和他一道獻身鄉村教育,妻子理解并支持了他。
1993年,當礦老板的陸建芬堂哥,見妹妹生活清苦,勸李桂林去他礦上當會計,每月工資入1200元。當時李桂林的月收入只有100元,可是他拒絕了。20xx年,在西班牙做生意的陸建芬的弟弟,請陸建芬過去幫他看孩子,月薪60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6000多元。當時陸建芬的月收入只有230元。同樣被他們婉言謝絕了。他們“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李桂林夫婦的事跡感動了全中國人,他們生活得很艱苦,但他們有許多機會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們是為教育才選擇了清貧,這就是獻身精神。李桂林說:“我們是平平凡凡的山村教師,貧困山區要想改變落后的面貌必須靠教育,如果沒有接班人,只要我能爬得動,就要在懸崖上教孩子們……”這話聽著就讓人心酸。如果沒有人接班,真的要讓他們爬著上講臺嗎!
感動之后,人們在思考。鄉村教育落后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窮,而是我們對教育的忽視。我們的政府少蓋一棟樓,我們的官員少配一輛車,二坪村的學校就不會停辦10年。“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只是貼在墻上的標語,只是喊給人聽的口號。
人人都說鄉村教育重要,但鄉村教育卻常常被忽視。人們都說鄉村教師偉大,但鄉村教師的待遇,卻卻少有人關注。教育落后這個包袱不能讓像李桂林夫婦那樣的善良人去背一輩子,讓這支照亮三尺講臺的蠟燭,在貧瘠的山粱上滴盡最后一滴燭淚!
感動文作文1200字 篇2
時令似流淌著的溪泉,川流不息地朝海的方向奔騰而去;世間恰似一幅七彩的圖畫,涂描著五顏六色的色調;空氣恍若一年的春夏秋冬,季節的交替不斷地變幻著,于不同季候里散發出不同的味道來;炫彩的記憶如今仿佛一汪清澈的海水,鮮亮于回憶里的清晰回眸。
歲月無痕,當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繁雜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無法忘卻,每當我們拾起它時,心里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
感動無處不在。曾經街頭,有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久久不肯離去,原來她在等待秋天最后一片樹葉落下,孩子的心是純真可愛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更替而感動。
然而,多日的匆匆中,多數人因為生活磨礪而變得粗糙,而漸漸冷漠,并也不愿停下腳步去傾聽心靈的跫音,也就更不愿去回味那感動帶給心靈的慰藉。曾經有段時間,我似乎也忘記了感動的滋味。
曾經朋友那純樸的慰問,讓我疲憊的心感受到溫暖,讓我冷漠的心逐漸融化;每當我怕遇到不順心的事,心情變得憂郁、沉悶,甚至不禁落淚,朋友的話語總是最好的一劑良藥。
那一瞬間,我落淚了,被朋友樸實的語言感動了。隨后我也嘗試著改變自己,并且也嘗試著去關懷別人,或許這只是一個眼神,或許那只是一句話,但他人卻可以從我這里獲得了安慰,從我這里得到了真摯的關懷,贈予我感激的微笑。那一剎那,我明白了,慰問與真情是可以相互傳遞的。
感動是什么?一千個人可能就會有一千個答案。但時,無論是誰的回答,這都無法對一個并無感情的人說感動的意義何在。我明白:感動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心來品的。
感動不是單純落淚,不是膚淺感時傷懷,而是一種內心的真情真意,是人與人之間心靈語言上的共鳴。
在生命的長河中,不,人生短暫,但每時每刻都有感動存在。
父母慈愛的目光,與他們一天一天憔悴的臉龐是我一生一世的感動;朋友的信箋,一張祝福的賀卡是溫暖心靈的感動;口渴了,同學幫我倒一杯水,這是無謂的感動;勞累了,相互之間捶捶背,這是無邊的感動;夕陽中,看著一對白發蒼蒼的夫妻相互攙扶著走向前方的彼岸,這也是感動……
或許,感動就只是是夏日一縷涼爽的清風,只是冬日里一輪暖暖的太陽,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熱茶……擁有了感動,我們的心開始變得明亮、寬敞、純凈。
驀然,往事歷歷,有些事注定會被時間和歷史銘記;有些人卻用奮起的行動記載著我們這個團隊的精神,那是見證團隊力量和團隊速度的精神,那是凝聚團隊信心和團隊宣言的力量!
行萬里路、交天下友,遠勝于埋頭書卷。
當我踏上人生奮進的旅程,驀然回首,我會由衷感到寶貴的友誼恰似那枝葉茂的常青樹,歲歲更新,猶如滾滾的長江水……那些事,令人鼓舞,催人奮進;那些人,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感動,你就住在我心底。
有多少悲壯激烈,就有多少感動;有多少夢想期望,就有多少光榮,一次次的感動無不銘記在服務人的心里,寫進了服務社的歷史畫卷。
感動如海,你我通行,用感動編制成愛的話卷,是天邊的云,是身邊的天,有感動,信感動。
生命的驟然飄逝。
生活的瞬間脫軌。
平淡的一切。
正常中的變異。
被救與救人。
任何人都在被強烈感動震撼的靈魂同時為思想理念的起始起又開始新思慮生活、思索人之間有好關系的完美結構。
世風中,愛與感動是信念;人海茫茫,此乃輕舟!
感動,紛飛的里程,異常的感動,組成了流逝歲月中的無限思戀,淡泊明麗地印記于我的腦海深處,真摯地貯存于我的那片心海,時段、場合,暖情放映,回憶掀起了記憶無味的那一縷,愛走著每個人心靈路程的邊緣,鋪設著歲月、如歌……
回想幼年時的點點滴滴,艱難,這一路,太多的感恩,太多的酸楚,卻始終羞于表達,我想詮釋!
我的熱,我的韌,我的魅,享受著,感染著,分享著。帆是何?舵是何?我雖身無彩鳳,但我愿意去勾勒我的那一片藍天。
遙望未來,有何意氣?激情?并進?相依?信任?支持?
風雨兼程的路有何不能走?又何不一起披荊斬棘;颶風大浪,又何不一起攜手承當。
憶往昔……
感動文作文1200字 篇3
朋友,當你看到一個殘疾人坐在輪椅上面帶微笑為大家唱歌,為大家提供藝術享受的時候,你是否會深深地感動?你是否會深受啟發——和他(她)相比,我們為社會和他人做了什么?奉獻了多少?
007年4月22日晚,愛心萬里行殘疾人藝術團來我校演出,我有幸觀看了演出并深受感動,一種強烈的震撼讓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當手拄雙拐和坐著輪椅的兩位主持人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當他們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遞自信的時候,我感動了,我相信現場感動得人不止我一個,不信嗎?請聽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主持人告訴我們,他們想用拼搏的精神和對藝術的追求來證明雖然他們身體有缺陷、他們是殘疾但不是殘廢。的確,接下來的每一個節目都展示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追求,他們的演出,讓在場的每一個人深深感動。
第一個節目是舞蹈,演員們全是聾啞青年,雖然他們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思想,不能用耳朵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但他們用優美的舞姿展現自己的生活,用對藝術的追求詮釋自己的人生。在閃閃的燈光掠過他們臉龐的時候,我看見一張張自信的臉上掛滿了舒心的微笑,掛滿了幸福。這微笑和幸福讓所有觀眾陶醉,讓我們感到慚愧,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尚且為觀眾帶來精神上的享受,用另一種方式為他人和社會作奉獻,而我們為他人做了多少,為社會做了多少。一個殘疾人尚且對生活充滿了熱愛,而我們是對待自己的生活、對待自己的人生,又是怎么樣的一種態度。
接下來的節目是歌曲演唱。一個坐著輪椅的女青年歌手滿懷熱情地唱了首《感恩的心》,她說她要用自己的歌聲來感謝觀眾對她們的支持。其實我們也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她們,感謝她們給我們的精彩演出以及帶給我們的感動。她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的積極態度。上場的還有樂器獨奏、魔術以及雜技,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名叫《高椅》的雜技表演。一個聾啞青年在舞臺上放了一把椅子,在椅子上面表演平衡技術,表演完后再在椅子上面加一把椅子,一直加到有六個椅子。每加一把椅子他都會在上面從不同的方向表演不同的平衡技術。每做完一次表演,全場觀眾便爆以熱烈的掌聲。好多人在他表演的時候忘了放下鼓完掌的雙手,目不轉睛的盯著他表演。我當時繃緊了全身的神經,為演員捏了一把汗,我甚至希望他不要再表演下去了,畢竟太危險了。可是他平穩地、沉靜地做完了表演,而且做得那么完美。他的表演就像人的一生,從生活的底線起步,經歷坎坷、經歷荊棘,一步步走向輝煌,走向成功。同時我也看到這個殘疾演員用他的平衡表演展現他的理想,展示他對生活有一個平穩的把握。
最后一個登場的是舞蹈《千手觀音》,演員們用整齊劃一的動作給觀眾描繪出一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形象。我想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被看作是菩薩——在場的觀眾作為菩薩支持殘疾人的事業,舞臺上的演員們作為菩薩的代言人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用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來感化觀眾,帶給人們深深地啟示。
節目完后,觀眾用最熱烈的掌聲對殘疾人藝術團致以最為崇高的敬意。我想站在舞臺上的聾啞演員雖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聽到到這熱烈的掌聲,但是他們一定能用心感受到人們對他們的熱愛與尊敬。不信嗎?請看他們臉上燦爛的微笑。
演出結束了,卻有一種感動在人們心頭升起……
感動文作文1200字 篇4
前些日子,婆婆做白內障手術,得到了醫院的特殊關照。從院長到主任,從主治醫到護士各個關懷倍至,體貼入微。其他患者是護士給上藥,而婆婆卻是主治醫親自上藥。手術那天,主治醫一直守護在婆婆身邊,手里拿著藥水隨時上藥,其他的患者就無此待遇。在醫院住院的這幾天,每天醫生要查幾次房,噓寒問暖,婆婆很受感動,多次讓小姑子請他們吃飯,以示謝意。婆婆為什么能受到如此的關照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姑子與醫院領導是同學關系,說穿了就是醫院的大夫和護士是沖著這種關系,才對婆婆進行特殊照顧的。無論是什么原因,婆婆必定得到了關照,說真話,我們非常感謝醫院的大夫和護士。
如此我開始反向思考:如果小姑子與院領導沒有同學關系?如果小姑子的同學不是院長?如果不在該醫院治療……那么,會怎么樣呢?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社會關系是一種無形財富,同時還是一種生產力,能量巨大。乍聽起來,沒有什么道理,但細細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當今社會,無論辦什么事情都要托關系,走后門。本來按國家的政策應該正常辦的事情,通過正常渠道就是辦不通。非得找熟人,找朋友才能辦明白。否則就刁難你,不是辦事的人不在,就是蓋章的人不在,最次也要讓你多跑幾次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家對下崗職工出臺優惠政策,4050人員可以享受到保險和醫療補貼。按政策符合條件的都應該享受,但需要辦手續。從企業到主管部門,從社區到街道,從就業部門到保險公司,一套煩瑣的手續,有熟人的一次就可以辦完,沒有熟人的要排隊,得跑幾天才能辦完。熟人,關系成了辦事的首選。
大學生就業就更要托關系,找門路。除了被聘到外資企業和私企的憑自己的能力和學問外,到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上班的都要靠關系才能安排,名義上通過考試,實際上是誰門子硬誰就能安排。沒有門子,沒有關系你想進機關和事業單位上班,那是天方夜潭。你有天大的本事,沒有很接洽的社會關系也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當你得到了滿意的工作,你要感謝誰呢?
提升職務更離不開關系,有關系有背景的人和沒關系沒有背景的是天壤之別。有關系有背景的人能得到大領導的關照,大領導的一句話,比你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干十年,甚至二十年,或更多時間的工作成績有用。
最近研究一下幾年來新提拔的干部,走正常途徑提拔的很少,多數是大領導有話。組織部門培養的后備干部就得站著排隊,排到年齡大了自然就淘汰了。古代有句話“朝里有人好作官”,現在仍然是這樣。沒有人提攜,你想干什么都沒用。提攜靠什么?靠關系鐵不鐵。
以人為本的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社會關系也越來越復雜,加之銅銹的熏陶,使社會關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華。同學、老鄉、戰友、同學的同學、戰友的戰友等等能套上的關系盡情地往上套,尤其是聽說某君當了大領導了,套近乎的人就更多。社會關系的巨大作用顯而易見,不可小視,精明的人都在交朋友拉關系。
我的一個男同學最近得到了提升,做為同學自然要祝賀一下,因為同學在事業上又上了個臺階,簡單地說又成功了一次。對同學們的祝賀,我的那位男同學應當表現出高興和感動,但我們看出他心里的無奈,還是同學的愛人說出了隱情:官是當上了,一臺捷達驕車卻沒了
任何人都能讀懂她的話,可是我聽來卻極不舒服,一臺捷達驕車十多萬元,他的成功是花十多萬元買的嗎?也許同學的愛人和我們調侃,我還是相信她沒有說瞎話,因為她沒有理由和我們說瞎話。
感動文作文1200字 篇5
春暖花開的季節如何不令人感動?風是溫暖的,迎面而來像一層紗,流水般滑過指尖,溜過發隙,踩著露珠跨過花叢;雨是溫柔的,詩一般地縹緲,舞著揚著,深情地擁抱每一寸土地---看那還沒長出幾片葉芽的枝頭上已經擠滿了桃花;看那輕盈的燕子不知疲倦地在柳條間歡快地忙碌……你是否體會到涓涓流水感動魚兒的深情?你是否體會到朵朵流云感動月兒的浪漫?
在這如癡如幻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叫薇薇的女孩幸福地戀愛了,不知她是否做好準備,對未來對命運是否充滿信心,面對父母的期盼朋友們的祝福,卻時常表現出一種無奈的羞澀……是的,愛情不是山盟海誓,不是空幻沖動,不是浪漫時光,不是言語承諾,不是……愛情是真誠用心的付出,是一種感動心靈的震撼。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人,有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我們每天都在感動與被感動著---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或平平淡淡或轟轟烈烈---為人民的幸福而感動,為陽光的恩澤而感動,為英雄的義舉而感動。
感動相對幸福短暫,但是比幸福容易得到。
我們的生命少不了感動,是因為感動能夠讓我們記住過去體味現在憧憬未來。不是嗎?生活中,一個小小的關心,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都會讓我們得到一份與眾不同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浪漫。所以我們不必去思考生命緣于何止,只要正視所擁有的年年歲歲分分秒秒---握一縷陽光,感動于它普照萬物;吸一口空氣,感動于它支持蒼生;擁一捧清水,感動于它是生命之源。
一位德高望重年近六十的老師,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事,但再多的“應酬”他都可以不去,每天要雷打不動地親自為89歲的老母親做飯樂樂呵呵聽母親翻來覆去地“嘮叨”,小心翼翼地給母親洗腳捶背---那是一個孝子的拳拳感恩之心。我為之而感動更為之而妒忌,因為,在我18歲的時候我的年僅40歲的母親就病逝了,從那時起那些所有所有的“美好”都化作夢中那一串又一串苦澀的淚珠。于是,總是癡癡地在心里吟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感動是一種發現,于人于自然;感動是一種感激,于理解于關懷;感動更是一種動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動。
因為感動,人世變得脈脈多情,多姿多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天地泣鬼神---“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愛人情人的關懷令人感動---“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友人兄弟的思念令人感動---“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因為感動,山水變得情深義重,纏綿悱惻。江山如此多嬌,人心因而寬廣博大,在自然的滋澤下成長,純潔無瑕,清麗脫俗。
因為感動,所以感激所以回報。
因為感動,所以幸福所以友愛和諧。
感動是水,它滋潤每一顆鮮活的心靈;感動是風,它拂去世事的繁雜和生活的紛紛擾擾;感動是山,蔥蔥郁郁,給人心顫,博大巍峨的氣勢;感動是海是路是船是帆是槳……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澄澈而又明亮;感動如熏人欲醉的海風,純凈而又寬敞;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安靜而又平和。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在你我的心底流動……”,一個容易被感動的人,是幸福的善良的純潔的。
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動,而是缺少一顆發現感動的心。發現感動,是一種能力,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這種能力時,我們的社會將會溫暖如春。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么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感動文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熱門感動文作文09-28
感動文作文700字03-05
學會感動敘事文03-15
感動文作文400字九篇06-21
感動文作文1300字五篇03-25
精選感動文作文1300字4篇03-22
感動文作文1300字四篇03-22
感動文作文1200字3篇03-20
感動文作文1200字4篇03-20
感動文作文1200字四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