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承諾的高考素材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是不是很多人聽到作文就頭大?如果有不錯的作文素材,就好辦了!你知道作文素材有哪些類型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承諾的高考素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路
遵守承諾是一種美德
履行承諾是對他人或社會盡責
履行承諾的人受人尊重
父母要對孩子守信用
重承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遵守承諾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不要輕易給別人承諾
遵守諾言的政府才能贏得民心
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民無信不立。———《論語》
誠信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
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琵琶記》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人之理。———呂坤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關漢卿
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王梵志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語
吳儀對承諾的態度
(遵守諾言要有條件)
我們的吳儀同志在任外經貿部部長時,在 “復關”(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的地位)問題上,面對美國一再設置的障礙,警告說,雖然八年來,我們做了很多承諾,但如果美國一意孤行,故意設置障礙,損害中國的根本利益,那我們所做的一切承諾均無效。
但是在國內,一有機會,吳儀就大聲疾呼,保護知識產權,不能隨意模仿,拿來就用,不能“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她主張一旦作出承諾,就要言而有信。她動情地說:“如果我們不遵守知識產權法規,不守信用,誰都不愿意向我們轉讓技術,我們就只能停留在中低檔層次上。”
季布一諾千金
(履行承諾的人受人尊重)
秦朝末年有個楚國義士叫季布,他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說季布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在秦漢之際的戰亂中,很多人向季布求助,只要得到季布的承諾,就一定會幸免于難。而季布因為誠信重諾,自然會得到大家的擁戴。司馬遷寫《史記》,專門為季布寫了傳,傳頌他的事跡。
曾子殺豬
(父母要對孩子守信)
孔子的弟子曾子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對孩子不講信用,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對孩子守承諾,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曾子殺豬取信,遵守諾言,看重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美德。因為他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話一定要算數,千萬不可失言。失言不僅失掉了父母的人格,更嚴重的是在孩子心靈深處播下了不守信譽的“霉種”。
IBM公司遵守承諾
(重承諾守信用是企業發展的長久計)
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制造公司的成功秘訣就是為顧客創造良好的售后服務條件。為使全體員工保持極大的工作熱情,長期以來,該公司為此挑選了一批優秀的技術骨干,專門負責解決顧客的問題和疑難,而且向顧客許諾:服務必須在顧客提出要求后的24小時之內完成。
有一次,一家使用IBM計算機的公司打來長途電話,請求該公司立即派人前去幫助修理計算機出現的故障。可是這家用戶地處偏遠的山區,靠一般的交通工具需要花費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那里。為了及時地幫助顧客排憂解難,維護公司的聲譽,經過短時間的研究之后,該公司的維修人員毅然踏上了直升機,及時趕到了用戶家里,而且對用戶表示歉意,滿懷熱情地為用戶順利而及時地排除了故障,使這家客戶大為感動。優質的產品及工作人員良好的工作熱情,使IBM公司在世界計算機銷售領域中獨占鰲頭。
從小到老都守諾的宋慶齡
(遵守承諾是一種美德)
宋慶齡從小就是一個很講信用、守承諾的人,有一次,宋慶齡和同學約好下午六點到老師家里拜訪,回到家后,宋慶齡吃完晚飯,爸爸就說:“你叔今天過生日邀請我們全家人過去。”宋慶齡聽后很高興,但一想到和同學的約定馬上就拒絕了,早早地來到約定地點等待同學,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天空下起了雨她仍舊站在那里等待,可是仍不見那位同學的身影,宋慶齡回到家渾身濕透了,看見爸媽早已從叔叔那里回來了。第二天,宋慶齡照樣到學校上課,也沒有因為那天晚上的事和那位同學鬧矛盾。
還有一次,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答應朋友小珍當天教她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解放以后,有一次,60多歲的宋慶齡要去看望幼兒園的孩子,幼兒園的小朋友聽了都很高興,都等著宋奶奶到來。突然,晴朗的天空刮起了大風,霎時間,飛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睜不開眼,大家議論,宋奶奶可能不會來了。正在這個時候,宋奶奶不顧漫天風沙,滿臉笑容地走下汽車,來到孩子們中間,一位老師感動地說:“天氣不好,您就改天再來吧!”宋奶奶說:“不,我不能失信,應當遵守諾言。”
商鞅立信
(遵守諾言的政府才能贏得百姓)
在中國古代,留下許多誠實守信的故事。比如說商鞅立木樹信的故事。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變法家。為了樹立威信,商鞅在變法前下令在秦國都城南門外立一根3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把木頭搬到北門,賞10金。人們不相信,無人搬動木頭。商鞅把賞金漲到50金,一男子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他50金。商鞅這一舉動,使人們感到他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獲得了人們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國推廣了。
魏文侯重諾
(遵守承諾是一種美德)
古代,魏文侯與掌管山澤田獵的虞人約好時間,要一起去打獵,這一天,魏文侯在家里飲酒飲得很高興,天又下起了大雨,但魏文侯想起了打獵的事,馬上準備出發。他身邊的親信說“雨下得這么大,您準備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說“我已與人約好一同去打獵,雖然飲酒非常高興,怎么可以不遵守約定的時間呢?”于是,他親自到虞人那里,跟他說明,取消了這次打獵活動,虞人非常感動,從此,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王永慶堅守承諾
(信守承諾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一諾千金,是臺灣企業家王永慶性格最閃亮的地方。1973年,王永慶的臺塑公司為了擴建廠房,辦理現金增資,向社會承諾增資股將以每股244元的價格出售,因此,股東們踴躍投資。但是,股市行情如瞬息萬變的天氣,許多未知因素是不可預測的。這一年,爆發了石油危機。臺灣的石油大多靠進口,因而受到了很大沖擊,于是股價大跌。
王永慶仍然表示,如果6月30日的收盤價格超不過244元,臺塑將以這一天的收盤價為標準,補足差價。結果,6月30日的收盤價是每股202元,王永慶不食言,每股退給股東42元。此舉使臺塑損失了4000萬元。有人說王永慶傻,白白扔了4000萬元。但王永慶的“一諾千金”,換來了股東們的信任、信賴。后來,臺塑決定戰略轉移,由石化工業轉向投資電子工業,風險性很大。股東們繼續支持王永慶,因為王永慶承諾了股東們將會獲得更多的紅利收入。王永慶的承諾就是定心丸。一位外國銀行的高級主管說:“王永慶的英文簽名,就是信譽的保證,可以提供無限制的長期貸款。”
下崗女工艱苦履行承諾
(履行承諾是對他人或社會盡責)
在成都有一位程女士,下崗后出去做各種小生意掙錢,她這樣做,是源于對一個未曾謀面的孩子的承諾:7年來,她一直資助著通江縣一位貧困學生,今年7月,這個孩子就要初中畢業了,雖然目前自己有了困難,但她決心繼續為孩子交上最后一個學期的300元學費。
程女士說,1995年6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女兒一道參觀了在省美術館舉行的希望工程宣傳活動———“托起明天的太陽”。懂事的女兒提議資助一名貧困學生,之后他們全家就開始資助通江縣廣納區三溪鄉中心小學的7歲男孩李曉。一開始,給這個孩子的資助費是一學期40元,期間,她還同孩子通了信。記者在李曉的回信中見到:“您們寄來的錢我已經收到……我心里好高興……我一定會為關心我的人爭口氣!”程女士說,雖然她一直沒有見過李曉,可隨著資助時間的增長,她幾乎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7年來,程女士一家為李曉交的學費總計為2000元左右。
程女士說,今年3月初,她下崗了,女兒又面臨高考,一筆接一筆的開銷讓這個普通的家庭有點吃不消了。可是,程女士沒有忘記還有一個“兒子”需要自己資助。“在7年中,我們全家都守住了對李曉的承諾,我不希望在孩子畢業前讓他的學業受阻!”
于是,程女士從3月2日起就到青石橋賣菜。每天清晨不到6時就要起床,一直忙到晚上8時才回家。這樣干了8天后,因收入微薄她放棄了賣菜。下一步,程女士打算去賣盒飯。“女兒小時候,我就告訴她做人要講信用,對于李曉,我更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教會他守信!”程女士堅定地說。
李苦禪燒畫
(遵守承諾是一種美德)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快,凡是答應給人作畫,一定不會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欣然答應。可是答應之后,突然有很多事情要做,沒辦法按時完成畫作。不久,他接到那位老友去世的消息。李苦禪心里很愧疚,丟開手頭的事情,馬上開始作畫。他畫了一幅《百蓮圖》,鄭重其事地寫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到后院把畫燒掉,祭奠老友的亡靈。他叮囑兒子說:“以后要有老友要畫,及時提醒我啊,不可失信哪!”
意林故事
尾生抱柱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叫尾生的男子,與他心儀的姑娘相約于橋下會面,但姑娘因故未能赴約。后來天降大雨,河中漲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約,堅持不走,抱著橋中石柱,直至溺死。
“我是不敢失信的”
據說清代蘇州城有一位謝阿明,以賣水果賺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每年,桃、杏、李、梅、梨、橘、瓜、蓮、藕、栗、枇杷、楊梅等到了收獲季節,謝阿明就挑著這些水果,穿行在大街小巷中出售。無論別的小販如何變價以賺更多的錢,謝阿明所賣的水果卻都有一定的價錢,而且從來不變,水果的質量也特別好,市民都喜歡買他的水果。也有的人事先預定一個日期,先交上定金,讓他在預定的一天把水果送到家里。他肯定會挑著擔子,準時送到人家手中,從不失約。一天,市民夏子英向謝阿明預定了一些白沙枇杷,交了定金,也約好了送貨日期。可事不湊巧,到了送貨的那天,從洞庭山往蘇州運水果的船沒有來,肯定是無法按約送貨了。謝阿明拿著定金,來到夏子英家,說明了情況,把錢還給了他。夏子英不以為然地說:“你今天不能給我送來,明天再送來也不算遲呀!”謝阿明對他說:“我既然說過要今天給您送來,我就不能明天送來,我是不敢失信的。”
守信的犯人
有這樣一個讓人感動流淚的故事:有個人的朋友是個犯人,不久將被處以死刑,而這位犯人想回家鄉去看看他的老母親,國王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必須讓他的朋友暫時替他坐牢,假如他不按時回來就將他朋友處死。
臨刑的時間快到了,還不見犯人回來,國王就說他一定不會回來了,而犯人的朋友卻充滿自信地說: “絕對不會的,我知道他的為人。”話音未落,就見塵土飛揚,那個犯人按時回來了,對他的朋友說:“謝謝你相信我會守諾!”
幸福來得很意外
國王去打獵時墜落山谷,當孤立無援時,有一只巨大的神龍出現。神龍告訴國王一個交換援助條件:國王必須正確回答一個全世界最困難的問題才能獲得神龍的救助。
神龍發問,國王被問倒了,于是想出緩兵之計。
國王說:神龍可否先救我,我將靈魂抵押給你,讓我回到王宮尋求答案,七日后我會帶著答案再來找你。
神龍說:可以,不過如果七日后你不信守承諾,你就會因失魂落魄而死。
國王回到宮中將經歷告知內閣大臣及國策顧問,結果大家都想不出答案而愁眉苦臉。
眼看日子一天天過去,期限只剩兩天了。
有人說:城南有一位巫婆知識淵博,應該知道答案。于是英俊瀟灑的侍衛長立刻騎馬將巫婆請到宮中。
巫婆到宮中后,說:答案我是知道的,國王的命我也能救,不過我有交換條件:那就是要陛下的侍衛長在事成后娶我為妻。
國王告訴侍衛長關于巫婆的要求,侍衛長差點昏倒,但為了國王的性命,只能愁眉苦臉且無奈地答應了。
國王帶著巫婆說出的答案去找神龍贖回自己的靈魂,神龍聽到標準答案后,稱贊國王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也遵守約定將國王的靈魂還給國王。
侍衛長的婚禮當天,雞皮鶴發的新娘難看不打緊,還邊吃邊大聲放屁,不時發出不雅的笑聲。侍衛長為了國家犧牲自我,男人的威嚴一點都不敢在喜宴中發作。好不容易熬到入洞房的時刻,當巫婆換下禮服,從淋浴間出來時,侍衛長不敢相信他的眼睛,因為走出來的是一個絕色美人。
她對侍衛長說:“因為你信守承諾,沒有對我發怒,容忍我在喜宴中放肆丟你的人,所以我決定永遠變成現在的樣子。”
侍衛長突然驚訝地發覺:原來幸福竟然如此意外地降臨在他身上。
重諾而可愛的郭靖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塑造了一個淳樸憨厚而可愛的郭靖。
郭靖的淳樸憨厚表現之一就是他堅守自己的承諾。
在他很小的時候,江南七怪說要傳授他武藝。小小的郭靖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冒著深夜漆黑的恐怖,行走了很遠的距離,趕到與江南七怪約定的地點。
郭靖深愛黃蓉,但是他幼年曾經答應娶華箏為妻。為了不違背自己的諾言,他忍著巨大的悲痛,以至于掉下男兒不輕彈的眼淚,與黃蓉分別,回到蒙古,準備與華箏成親。
這些行為在一般人看來覺得太迂腐笨拙,但正是這種笨拙使得郭靖形象深入人心。因為對承諾的信守顯示出道德的力量。
一個喜馬拉雅少年的承諾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后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據說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于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里,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后來,到這兒的游客就越來越多……
不要輕易承諾
履行承諾是一種美德。不輕易承諾也是一種美德。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沒有人真正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夠為別人排除萬難。而一旦作出了不切實際的承諾,后來又不能兌現,這反而會讓人倍加失望難過,無形中帶給別人更大的麻煩。
對作出承諾的個人而言,一旦輕率許諾而失諾,自己的信譽一定大大跌價,甚至導致別人的怨恨。
2004年8月,河北南客的董先生購買了一臺某名牌彩電。2005年2月16日,屏幕畫面時隱時現,董先生找商家,對方讓他聯系廠家客服,找廠家客服,服務小姐又把他推給當地客服……
而當初買電器的時候,商家承諾的是只要打維修電話,一定會三天內上門。
今天,市場經濟時代,商家的信譽問題對企業的發展實在是至關重要。多年來,我們見識了很多一夜之間走紅全國的產品,也看到它們一夜之間煙消云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信譽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鋪天蓋地的廣告里,他們對自己的商品的質量以及自己的售后服務做了令消費者翹首以待的許諾。而一旦產品到了消費者手中,鈔票到了商家保險柜,他們的許諾就變得那么蒼白,不僅產品不像他們宣稱的那么優質有效,而且售后服務完全是一紙空文。這樣的企業能不倒閉?
拿破侖的承諾
在一次戰役中,拿破侖·波拿巴的4名軍官立下了軍功,拿破侖決定好好獎賞他們:“你們有什么愿望盡管提,我會無條件地滿足你們。”
“我想擁有巴黎的一棟大房子。”來自德國的軍官說。
“行!”拿破侖回答,“你會得到巴黎的一棟大房子。”
“我一直渴望能開一家旅館。”來自法國的軍官說。
“好!”拿破侖立馬拍板,“你會得到一家高級旅館。”
“我一直想開一家釀酒廠。”第三位來自波蘭的軍官請求。
“批準!”拿破侖立刻答應了,“我就給你一家釀酒廠。”
“你呢,我的愛將?”拿破侖接著問第四位軍官,“你想要什么?”
“請皇上批準我休假半個月。”
拿破侖開心地說:“你的假期從今天開始。”
第四位軍官是一位猶太人,人們都認為猶太人有商業頭腦。因此,同伴們對于他的要求很費解,認為他錯失了一個良機。
“你的愿望也太渺小了吧?”其他軍官奚落這位猶太軍官。
“你們是要了很多。”猶太軍官說,“但你們要清楚,皇上日理萬機,他只能命令他的秘書去兌現承諾,然而秘書也忙得分身乏術,秘書會把任務交給同樣忙得屁股冒煙的助手去辦。就這樣,皇上的命令一級一級下傳,折騰個一年半載,最后就會不了了之。”
“我們會要求皇上兌現的!”法國軍官不服氣。
“皇上不會為這些瑣事費神。”猶太軍官說,“戰事頻繁,我們今天的勝利,轉眼就成明日黃花。你們應讓皇上作出他馬上能兌現的承諾,那最實在。先生們,請原諒,我要去度假了。”
幾位軍官目瞪口呆,而猶太軍官哼著小調,愉快地度假去了。
——愿望越渺小,實現也越簡單,因此幸福也到來得越快。
山鷹與狐貍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間的友誼更加牢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山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山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是山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山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山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郁被燒死丁,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山鷹的面前,把那些小鷹全部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愚蠢的鷺鷥
一天,狼吃東西的時候太心急了,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誠信漂流記
話說誠信被那個 " 聰明”的年輕人投棄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著,最后來到了一個小島上。“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里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松的音樂。他于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只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 “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
“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
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說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劃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并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里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 “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 “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 ”
“你是誠信啊,你這不存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么激烈,我們‘不正當競爭’怎么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孩子,上船吧! ”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那您為什么要救我呢? ”
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么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
韓信誠實守信
韓信小時候家境特別貧苦,有一天他餓的實在不行了遇到一位好心的大媽施舍給他飯吃,韓信吃完飯以后發誓將來一定要報答這位大媽。后來韓信跟隨劉邦打天下立下曠世功勛被封淮陰侯,韓信發達以后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親自給施舍飯的大媽100兩黃金。
烽火戲諸候
烽火戲諸侯是一個失信于人的歷史成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西周最后一個天子周幽王,周幽王為了讓自己的愛妃褒姒一笑,竟然屢屢點燃召集諸侯集合的烽火,久而久之諸侯就不在聽周幽王的號令了。這個故事和狼來了的故事非常相似,寓意失信于人后果是很嚴重的,弄不好會把自己的性命送掉。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豬給殺了。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承諾的高考素材】相關文章:
高考素材:選擇10-22
高考人物素材:04-26
高考人物素材06-25
高考人物素材05-26
高考的作文素材06-10
高考寫作素材06-11
高考素材人物:柳宗元06-08
高考經典人物素材:屈原05-22
高考作文素材07-13
社會高考熱點素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