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

時間:2022-01-29 19:06:12 高一作文 我要投稿

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600字

  【第一篇】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

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600字

  《烽火弦歌》——集美學校抗戰內遷歷史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一批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抗戰時期,集美學校克服校舍、經費、師資等重重困難,堅持辦學、為國育才的光榮歷史。

  陳呈對一組老照片印象頗深:在福建山城大田縣的均溪上,數名光著膀子的小伙依次從簡易的跳臺上扎進水里。這是集美水產航海學校遷址大田的一幕教學場景。

  “均溪太淺,不要緊,在水深流緩處再深挖5米,水深夠了,就可以再造一個跳水高臺。”盧溝橋事變后,集美學校為保存中華文化血脈和閩南教育精華,其所屬師范、中學、商業、農林和水產航海學校輾轉遷往福建內陸的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地堅持辦學。

  實際上,當時中國沿海的水產航海學校不止一座,可是在日寇的進犯下,幾乎所有中國的沿海學校都已停辦。“抗戰爆發后,集美學校培養的幾百名航海英才,成為戰后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各航運公司的骨干和萬噸遠洋輪船的船長,避免了航海人才的斷層。”陳呈說。

  據展出資料記載,在長達8年的內遷山區辦學歷程中,集美學校師生部分捐助款項累計62萬國幣元(抗戰時期的貨幣單位)。僅1944年11月至12月初,就有267名師生簽字報名從軍。

  不僅如此,集美學校師生還通過刊物、漫畫、標語、晨呼等宣傳方式,將抗戰救國呼聲傳遍校園內外。其中,《血花日報》是出色的代表之一。在該報的影響下,印尼僑生黎韋、緬甸僑生胡明、越南僑生魯、馬來西亞僑生陳耕國等一批集美學校學生離開學校,幾經周折,奔赴延安抗日前線。

  陳呈表示,“集美學校創辦之初,嘉庚先生就為學校定了校訓,‘誠毅’——誠以為人,毅以處事。這種嘉庚精神深深融進了集美師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第二篇】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

  鰲園位于集美東南海濱,原為鰲王宮舊址。1950年陳嘉庚為紀念集美解放修建,歷時10年而成。鰲園占地面積8990平方米,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陵墓三部分。

  門廊長50多米,兩廂墻上有鏤刻著歷史人物和傳統故事的青石浮雕40幅,形象生動。園中央矗立著28米高的集美解放紀念碑,通體以花崗巖砌成,正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撰寫的碑文。紀念碑有四層基座,三層八級,頂層三級,分別象征著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基座四周環以青石欄桿。紀念碑南側,一道屏風式的石墻后是陳嘉庚的陵墓。陵墓是陳嘉庚生前親自設計的,墓形作馬蹄狀,頂蓋以13塊水磨青斗石拼鑲而成,呈壽龜形。墓碑為水磨花崗巖砌成,碑上鐫刻著鎏金隸體文字。墓的左右及后面以青石屏壁為障,上有15幅表現陳嘉庚重要經歷的浮雕畫像。墓前的祭亭和墓后照壁均以青石砌成,典雅莊重。

  鰲園的石刻形象逼真,千姿百態,富有生活氣息和閩南風格,有閩南石雕博物館之稱。石刻分為浮雕、沉雕、鏤雕、線雕、圓雕、影雕多種,內容有工農業生產、文教體育、名勝古跡、歷史故事和連環裝飾圖案五類,取材廣泛,包羅萬象。影雕利用黑白明暗成像的原理,在玉昌湖青石板上用特制的鋼釬雕琢出無數個程度不同的小點,相聚成像,層次分明,立體感強,而且不退色、不變形。在紀念碑周圍的石雕坊柱上,還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題贈的稱頌陳嘉庚先生的詩詞對聯,共有題刻50多幅。

  廈門海岸國際酒店周邊有公交總站及快速公交BRT總站,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鰲園,領略華僑典范陳嘉庚先生的不朽精神。

【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相關文章:

弘揚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900字08-18

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800字08-16

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700字08-18

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1000字08-18

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3000字12-02

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1200字08-18

廈門精神征文:嘉庚精神08-19

發揚嘉庚精神征文08-19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08-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日本熟女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