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雙把家還歌詞
黃梅戲唱段《夫妻雙雙那家還》,唱腔清秀、優美、典雅,結構嚴謹有序,具有黃梅戲唱腔的“依字行腔”的特點,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夫妻雙雙把家還歌詞,一起來看看吧!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比翼雙飛在人間
附: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的特征與意義
一、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的風格特點
(一)黃梅戲唱段《夫妻雙雙把家還》的唱腔和語言特點
黃梅戲唱段《夫妻雙雙那家還》,唱腔清秀、優美、典雅,結構嚴謹有序,具有黃梅戲唱腔的“依字行腔”的特點,展現了黃梅戲的“音韻美”,唱詞的語調與音樂的旋律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安慶人日常講話就像在唱黃梅戲,而《夫妻雙雙把家還》中就有幾句既像在唱又像在念白的樂句,如第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旋律起伏較小,近似在用安慶人的語調在念唱,由女生來唱,唱腔甜美,有點像西方歌劇中的宣敘調。該唱段以現代音樂創作方法創編唱腔,使唱腔別具黃梅戲劇種的聲韻特點,同時又展現聲樂曲目創作的一般規律,曲調優美且易上口,聽著聽著就不知不覺的會唱了。
黃梅戲的咬字特別講究一個字的歸韻,有點類似漢語拼音的拼讀練習。如:“綠水青山綻笑顏”中的“笑”字,要按照x-i-ao慢慢地展開,最后在“ao”字上著重歸韻。整個唱段音域跨度只有11度,幾乎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來唱。《夫妻雙雙把家還》富有地方戲曲的語言特征,即“以安慶方言為基礎,唱念都具有安慶人的說話語調”.從唱詞與旋律的“對位”上來研究,絕大多數唱詞都是“一字對一音”,較少的出現“一字對多音”的'情況;“一字對一音”相對于“一字對多音”唱起來要更易上口,也許這正是許多人喜歡唱的原因之一。在唱詞的咬字上,絕大多數唱詞都是標準的普通話咬字,在個別字上凸顯安慶地方方言的咬字特征。如第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中“的”在這里唱成“di”,而漢語拼音標聲調應該是二聲,這屬于安慶地道的方言特點,在安慶方言中“的”字都是念作“di”.第二樂句“綠水青山帶笑顏”中的“綠”在這里唱三聲“lu”,“綠”字在安慶方言中有兩種讀音,分別是三聲的“lu”和三聲的“lou”.第三句“隨手摘下花一朵”中的“摘”字讀“ze”.第9樂句“寒窯雖破能避風雨”中的“避”字唱成“bei”[2].只在個別字上保留安慶地方方言的咬字特點,如“從今再不受那奴隸苦”中的“奴”字就直接唱成“奴”,而沒有唱成安慶方言“nou”.這種保留部分方言咬字的唱法既凸顯了黃梅戲的風格特征,又可以脫離地域限制,讓更多人都能聽懂,以便有利于全國范圍內傳唱。
(二)黃梅戲唱段《夫妻雙雙把家還》的音樂風格
黃梅戲唱段《夫妻雙雙把家還》曲調優美且簡單、易學,唱段開始采用的是人們非常喜歡的男女對唱的形式。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女生唱的,只在這兩句的第二小節做了一下“加經過音”旋律裝飾處理,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加花處理,不僅保證了旋律的統一性,還保證了其鮮活生動性。男生樂句第二句和第四句則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旋律重復。就整個男女對唱部分而言,基本上是:旋律不變,通過唱詞的變化或者旋律的較少變化來演唱,一字一拍,旋律簡單易學。
在唱段最后的高潮部分,安排了兩句復調式的男女二重唱,這種方式有別于傳統的對唱,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有利于推動唱段高潮的到來。在旋律創作上,一改前面對唱部分的旋律的重復,對旋律做了大幅度的調整,但在樂曲結束的最后3小節又男女旋律一樣,這樣就保證了唱段的統一性和完整性,配合了夫妻間的那種“齊心協力把家還”的思想感情。全曲旋律起伏較小,只在11度音程內(小字組的b至小字二組的e),符合安慶人的語調的特點,同時也降低了傳唱的難度。在整個唱段的旋律走向和歌詞語調上基本是保持一致的,如第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中的“樹上”就是一個音程的下行,與“樹上”這個詞的基本語調基本保持一致;還有就是“夫妻雙雙把家還”的“雙雙”,只是一個下行的二度級進,這也正好符合詞語語調的聲調特點。唱段的曲式結構方整,符合大眾的審美習慣,具有雅俗共賞性的風格特征。
【夫妻雙雙把家還歌詞】相關文章:
還是夫妻插曲歌詞05-16
《永遠的家》歌詞03-23
我的家歌詞08-14
家后的歌詞10-04
我愛我的家歌詞07-17
還是家溫暖的歌詞12-29
給心靈找個家歌詞09-02
你我一家的歌詞03-27
家后江蕙歌詞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