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觀察日記

時間:2021-03-11 10:20:35 [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我要投稿

有關螞蟻觀察日記集合1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螞蟻觀察日記集合10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小小的螞蟻雖然身體矮小,但是它們非常團結。

  一天,我在自己家的陽臺上吹泡泡,吹著吹著,我忽然看見有一群螞蟻正在排著整齊的隊伍尋找過冬的糧食。我顧不著吹泡泡了,立刻停下來,找了一張椅子就坐下來,觀察起螞蟻來。

  在一條長長的隊伍中,有一只螞蟻非常突出,可能它是指揮官吧!指揮官揮動著它的一雙手,好像在說:“快,快一點,找不到糧食我們都要餓死。”

  我立刻跑到房間,拿出一顆糖,放在一個角落里,我想:小螞蟻們應該會找到糧食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有一只螞蟻離開了隊伍,來到了我放了一顆糖的一個角落。它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顆糖,它馬上召來了它們的兄弟姐妹。一起搬運著這一塊比較大的糖果。

  有幾只螞蟻在旁邊搬。幾只螞蟻又在旁邊。有十只螞蟻左右在前面、后面搬。有一只螞蟻卻站在這顆糖果上面指揮。它又說話了:“快,繼續努力,快把這一顆東西搬回倉庫去。”它們走了不遠,就迎面而來一個長長的隊伍,一個轉一個地把這顆糖果安全地送到倉庫里去了。

  接著,它們又繼續努力,不久,它們的倉庫就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了。

  如果螞蟻會說話,那該多好啊!它們是這樣的團結,努力啊!我們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互相扶持。“團結就是力量。”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我之前就對螞蟻有所耳聞,螞蟻是一種小型爬行類昆蟲,它分為身體、頭、觸角、眼睛和腿等部分,根據我的了解,螞蟻的眼睛是分辨不出來的東西的,而我又猜測,它是靠觸角來分辨的,因此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測試。

  我知道螞蟻喜歡吃甜食,就抓了一小撮砂糖和一小撮沙子,把他們分成兩堆分別放在地上,再捉來幾只小螞蟻放在兩堆之間,螞蟻會不由自主的走到糖的那邊去。為了證實我的猜測,我一只手拿著放大鏡,小指按著螞蟻,另一只手握著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了螞蟻的觸角,小螞蟻疼得打了幾個滾。我再把無觸角的螞蟻放在兩堆之間,螞蟻卻不知所措了,一會兒往左走,一會兒往右走……看到這里,我應該能確定我的猜測是對的了。

  我不只觀察了螞蟻的視覺能力,還觀察了螞蟻的聽覺能力,我在螞蟻面前大叫一聲,可螞蟻確無動于衷,依舊我行我素,我又拿來一只哨子,使勁吹了一大聲,螞蟻放佛終于聽到了,但它沒有四處亂跑,而是慢慢地移了幾步。

  最后,關于螞蟻我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螞蟻分辨東西是用觸角的,并且螞蟻的聽力很差。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教室里的弓背蟻可愛極了,有一對不到五毫米的小觸角在不停地搖晃,它的顎雖小,不過非常有勁,而且還是月牙形的。弓背蟻的頭非常大,幾乎和它自己的腹部差不多大了,它的腹部非常像蝴蝶的腹部,它的腹部有一粒大米那么大,腰很細,不到一毫米,最粗也只有兩毫米,是不是很細呢?

  它們挖洞時很勤勞。它先把自己的顎插到凝膠里,然后,用顎在凝膠上啃啊啃,啃了大半天,才啃下一小塊亮閃閃的“鉆石”,再飛快地把這塊“鉆石”搬運到洞口旁。接著再啃,再往上抬,它們就這樣齊心協力日復一日的干呀干,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個星期過去了,哎呀!小弓背蟻們挖出了好多和大拇指一樣寬的洞哩!我心里暗想:“這群小弓背蟻太能干了,我一定向它們學習!”

  多么聰明又能干的弓背蟻啊!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20xx.08.05 星期五 氣溫:28~31℃ 雨

  入住新家

  今天,我從網上購買的螞蟻工坊郵寄到了。我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容器,里面裝著綠色的凝膠,模擬出螞蟻的生態環境,創造了一個螞蟻生態園。由于事先看過說明介紹,我先用吸管在軟軟的凝膠上戳了四個深約1厘米的小洞(以方便螞蟻日后開工打洞),然后熟練地拿出旁邊兩個透明的塑料導管,裝在容器端口,它們就像兩架“天橋”,給這個生態園中的螞蟻出行活動帶來了便利。之后,拿出配送的小塞子堵住通風口,只留下一個孔等待螞蟻進入。

  螞蟻是裝在一個兩端塞著海綿并被釘緊的小吸管里,共30只。吸管上還扎有幾個小孔,以便螞蟻呼吸外界空氣。透過吸管可以看到,螞蟻們都很活躍。由于擔心把它們放入容器時會跑出來,細心的媽媽剪掉吸管一端,慢慢地拔出事先塞入的海綿,與此同時將此端口對準工坊的進口。螞蟻陸續歡快地進入了“新家”,但還有幾只似乎留戀舊窩,遲遲不愿進去。我們只好敲擊吸管,將它們“逼入新家”。

  進入工坊,螞蟻們都又活躍起來。起先在休息室里不停地爬來爬去,相互之間碰碰觸角,打著招呼,很是友好。很快地,有兩只最活躍的螞蟻離開休息室,通過“天橋”,爬到了工作室里。我以為它們要工作去打洞。誰知,它們只是來來回回爬了兩三圈后,又回到了休息室。

  媽媽說;“它們剛入新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去工作。”我想想也有道理,那就再等等吧。

  20xx.08.06 星期六 氣溫:28~31℃ 雨

  沒有打洞

  我購買的這些螞蟻都是工蟻和兵蟻,據說善于挖掘打洞,一般在12個小時之后就會開始工作。它們靠吃膠體維持生命。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渾身漆黑,比普通螞蟻的個頭大一些,跑得也快一些,體長最大的有1厘米多,最小的也有7~8毫米,長有粗壯的上顎,頭大,近三角形,前、中胸背板較平,有胸腹節,身體有一定光澤。通過網上查找對比,我判斷它們是日本弓背蟻,這種螞蟻在我國東北地區、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生存。

  可是今天我觀察了好多次,它們就是不開工,大多數螞蟻集聚在休息室里爬來爬去,相互問候打招呼,只有少數比較勤快的幾個沿著通道跑來跑去,偶爾在凝膠上嗅一嗅,停一停,似乎是在吸食營養,也許是在研究打洞事宜吧?

  20xx.08.10 星期三 氣溫:29~32℃ 雨

  還是沒有打洞,但是死亡兩只

  “這些螞蟻真是太懶了!”每天觀察螞蟻好幾次后,我都失望地感嘆。它們總是簇擁在休息室里,有時一動也不動,有時爬來爬去,就是沒有發現去工作。“它們怎么不打洞啊?”我總是問媽媽。媽媽想了想說:“工坊說明書上說螞蟻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20~30℃,也許天氣太熱了,再耐心等等吧。”

  嗯!有道理,最近氣溫偏高,一直都是30℃多,我們人類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這些小昆蟲呢。這不,今天就在休息室里發現了兩只螞蟻的尸體。可是,轉眼又想:中午太熱時,我不是也開著空調呢,這樣溫度應該也有25~27℃吧。唉!也許是濕度達不到螞蟻們活動條件吧!

  仔細想想,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購買的只是一些工蟻和兵蟻,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它們打洞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0xx.08.15 星期一 氣溫:29~33℃ 多云

  陸續死亡,同伴清理尸體

  天氣還是很炎熱,每天爸媽去上班,我就開著空調呆在房間里看書寫作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呆在螞蟻工坊旁邊,觀察螞蟻活動。但是螞蟻們仍然沒有一點要“動土”的樣子。這十天來,真是讓我很失望。你瞧!它們有的趴在綠色的凝膠上面,有的簇擁在一起,有的勉強爬動幾步,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休息室……就是沒有要打洞的樣子。真是折磨人啊!我簡直要失去關注它們的興趣了。

  突然,我發現工作區內有一小堆螞蟻的尸體,數了數,死螞蟻大概有十多只的樣子,都是斷開的,一節一節的。再看看休息室,前幾天陸續出現的幾只螞蟻尸體不見了。看來,是活的螞蟻將同伴的尸體集中清理,堆積在一起了。

  20xx.08.20 星期六 氣溫:28~35℃ 晴

  螞蟻尸體

  螞蟻還是沒有打洞,倒是每天都有一些螞蟻陸續死去。有時是死在休息室,有時是死在工作間。但每次在第二天早上,我都會發現尸體集中堆積在工作室的凝膠上面,慢慢地由一小堆變成了較大的一堆,尸體堆里還夾有一些凝膠。活著螞蟻照樣爬來爬去,或一動不動或積聚在一起,就是不去工作。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螞蟻不管死在哪兒,其它的螞蟻就會把尸體運到離休息室較遠的地方,集中堆積掩埋起來。它們很有環保意識,怕腐爛的尸體污染自己的家園。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運送尸體的嗎?那我就告訴你吧:它們先用大鄂把同伴的尸體咬成一節一節的,再把碎尸一點一點的清理運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室),堆積在一起,并銜一些凝膠進行掩埋。看到這些,我不由得對這群螞蟻產生了敬意:它們真是既講衛生又懂感情啊!

  關于螞蟻的死亡,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上網查詢,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只螞蟻死亡,就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其它的螞蟻聞到氣味后,會把這只螞蟻“安葬”掉。工坊內透氣性不好,這種氣味不能很快去除,其它的螞蟻身上只要沾染了這種氣味,就讓別的螞蟻錯以為它們已經死了,也會當作尸體來處理,但這些螞蟻是活的,當然不會任人“活埋”。于是也會發生螞蟻之間的互相撕咬和殘殺,然后就有更多的螞蟻死去。死去的又被活著的清理堆積,如此循環而已。

  20xx.08.26 星期五 氣溫:27~35℃ 晴

  終于打洞了

  早上剛剛起床,我來到螞蟻工坊旁,只見尸體堆又慢慢增大了一些,看來螞蟻又死亡了幾只,數了數,活著的螞蟻只有9只了,它們在最邊上那條事先戳的綠色凝膠洞周圍進進出出,似乎在忙碌什么。當它們相遇時,還不忘用觸須交頭接耳。再看看凝膠洞,啊!比以前變長了。我測量了一下,已經有2厘米多了。“螞蟻打洞了!”我高興地叫起來。

  我想:這幾天來,我把一直把螞蟻工坊放在空調房里,一定是在晚上氣溫較低或恒定時,螞蟻們陸陸續續工作了一些,只是因為進度不明顯,所以我才沒有及時發現。

  20xx.08.27 星期六 氣溫:25~31℃ 多云

  螞蟻只剩一只

  我好傷心啊!螞蟻現在只剩下1只了,看來這只螞蟻的生命力還是最頑強的。它體型較大,應該是只工蟻,而且是這群螞蟻中的領導。只見它孤零零漫無目的地爬來爬去,一會來到休息室,一會來到工作室。

  螞蟻尸體堆上不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周圍長出一層白白的、黃黃的東西,我用小棍撥了撥,似乎有些粘性,可能是長螨蟲了吧。有機玻璃容器周圍也蒙有一些淡淡的水汽。看來,隨著螞蟻們的死亡,這個生態園已經被污染了。

  20xx.08.28 星期日 氣溫:24~31℃ 多云

  清理工坊,總結經驗

  今天下午,最后一只螞蟻也死去了,它的尸體就躺在尸體堆旁,沒有同伴替它清理。看來,我對螞蟻工坊的觀察生活也即將結束了。我拿著工坊來到小區草地上,用小棍慢慢清理出螞蟻們的尸體,然后用土掩蓋好。

  通過這些天來對螞蟻工坊的觀察,我總結出螞蟻們打洞不太積極和陸續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凝膠質量較差,缺乏營養或者是營養單一。

  2、天氣炎熱,氣溫偏高,使螞蟻的生活習性受到影響。

  3、工坊內通風不好,死去的螞蟻不便及時清理出去,污染了生存環境,加速了其他螞蟻的死亡。

  4、螞蟻群中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集體活動組織性不強。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8月05日星期五天氣:晴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和六條細長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帶子支撐著螞蟻的身體。我曾經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因為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會被摔死了。看來它們也會利用降落傘方法,多聰明的螞蟻啊!別看螞蟻長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動物。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于螞蟻的故事,說螞蟻遇到森林大火時,它們會聚集起來抱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的螞蟻球從山上往下滾,在滾動的過程中,外面的螞蟻被大火燒得劈劈啪啪地響,被燒死后不斷地掉落下來,螞蟻球越來越小,但最終總會有螞蟻能成活下來,螞蟻就是依靠這種犧牲自我的方式使螞蟻家族得以存活下來的。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更加喜歡它們。也更喜歡去觀察它們。

  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的地方,一只螞蟻發現了,它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面包,又圍著面包轉了兩圈,好像在說:真幸運,這家伙好大喲,我得趕快回家報信去,于是它沿著來路回去,螞蟻鉆進窩后不久,就會出來幾只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須交談。因為面包較大,不一會兒,從螞蟻窩到面包之間就來了一個螞蟻“軍團”。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實讓人難以想象。

  螞蟻真實一種神奇得小動物,我很喜歡它!!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萬歲我終于發現了螞蟻的秘密啦!”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跟隨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在山村里,特別多蛇蟲鼠蟻,媽媽叫我小心點,不要弄得整身癢癢。我走了出來,來到大樹旁邊乘乘涼,低頭一看,有小東西在走,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大群小螞蟻在搬東西,他們好有次序的排成一行,走進樹洞里。我隨手拿起了一只,他順著我的手爬了上我的手掌,我覺得手掌癢癢的,又把他甩在了地上,我對這群東西產生了興趣,這么小的東西,卻那么團結。忽然,天響起了隆隆的聲音,天快要下雨了,心想:這些小東西整么辦啊,他們知道要下雨嗎?會不會自己找地方躲啊,萬一被雨沖走了怎么辦?正當我在替他們擔心的時候,天就下起了雨,我跑進了屋里,靜靜的呆著,心里還在想著小螞蟻的事。過了一陣子,雨停了,我又來到大樹旁邊,看看那些小東西,看見他們全都不見了,絕望了,肯定是被雨沖掉了,正當我絕望的時候,我又看見了一群螞蟻回來了,我想他們就是剛才那一群吧!經我細心觀察,原來螞蟻可以感到下雨,一下雨他們就搬家,他們真聰明。

  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好多道理。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10月21日星期六,陽光明媚。今天早上,我在院子里吃面包,面包屑掉了一地。我正要撿起這些面包屑,突然發現一只小螞蟻在其中一只周圍盤旋。這時,我的好奇心突然被吸引住了。

  看了很久之后,我注意到它們只有一粒米那么大,頭上有一對觸角。然后,我看到它不再被面包屑包圍,而是向另一個方向移動。我像著了魔一樣跟著它。過了一會兒,它停了。我醒來發現它來到了一個又黑又小的洞里。我想這應該是他們的洞穴。就在我想到它的時候,它消失在山洞的入口處,走進去了。因為洞又黑又小,我看不到他們在做什么,但我仍然耐心地等待他們再次出現在我面前。過了一會兒,小螞蟻和它的伙伴們出來了。他們有條不紊地朝面包屑的方向快速移動。我被成群結隊的軍隊震驚了。當它們到達目的地時,一只領頭的螞蟻像軍官一樣不停地命令它們,好像在說:“兄弟們,不要偷懶,我們必須……”于是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分成了小組。一組人拿著一塊面包屑,一些人拿著,一些人拿著,一些人拿著……他們一起竭盡全力,最后把所有的面包屑都搬回了山洞。

  看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盡管螞蟻很小,但不管它們做什么,它們總能粘在一起。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個真理:無論我們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們團結互助,沒有什么能打敗我們!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們在雕塑公園學無線電。中途休息時,我看見兩只 螞蟻從我身旁悄無聲息地爬過,我突發奇想:螞蟻是怎樣的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想抓幾只螞蟻進行觀察。

  我拿出我們科學課上用的飼養盒,往那兩只螞蟻身上一個“蓋 帽”,那兩只螞蟻都被我蓋住了。我好不容易把兩只螞蟻裝進飼養盒,蓋緊蓋子。心里可高興了。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從包里拿出飼養盒,謝天謝地,螞蟻還好好的,沒被我悶壞。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大顎, 還有一對觸角。觸角分成兩截,觸角尾部很粗,像一個大棒槌。我給它們都起了個名字,一只螞蟻可活潑了,我給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歡在瓶子里爬來爬去,你看,它又在亂爬了;另一只很懶,總縮在那里不肯動彈,還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睡大覺,我就給它取名叫“懶洋洋”。

  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我就放了一些白糖進 去。果然,兩只螞蟻開始飛快地在白糖堆上爬來爬去,好像在比爬得快似的,又像在打架,搶白糖吃似的。我不禁為“小猴子”助威,一會兒我又開始擔心“懶洋洋”會不會被打傷。我就輕輕地拍了拍瓶子,它們好像聽懂我的意思似的,兩只螞蟻立馬分開,各占一地。然后乖乖地、靜悄悄地在自己一邊的白糖堆上 我捉的兩只螞蟻真是又聽話又可愛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9月29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看到一群螞蟻在搬食物,他們有八條腿,身穿黑色戰甲,像要去打仗的士兵一樣。于是,我跟著螞蟻群來到了一個小洞門口,這就是小螞蟻的窩,還有小螞蟻從洞里鉆出來呢!我想:明天我再來觀察螞蟻。

  9月30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發現小螞蟻圍著一只千足蟲,千足蟲將身體圍成一團,小螞蟻見人手不夠就派一只螞蟻去搬救兵,每只螞蟻一人咬一口,于是千足蟲痛得一躍而起,試圖逃出困境,向深處跑去,小螞蟻在后面窮追不棄,千足蟲還是倒了下來,小螞蟻聚集更多螞蟻準備將千足蟲的尸體搬回洞里,一群小螞蟻一起用力抬起千足蟲的尾部,一部分抬中間和頭部,到處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螞蟻的身影,螞蟻隊長站在一邊喊到:你們搬穩點兒。小螞蟻們異口同聲地說:明白。小螞蟻們終于把千足蟲的尸體搬回了洞里,我說:小螞蟻可真團結,配合的那么默契。

  我覺得我們要多觀察身邊的事物,才能發現其中的趣味。

螞蟻觀察日記 篇10

  我打算觀察螞蟻,就拿啦半塊餅干,走到我們小區得草地上。我把餅干分成兩小份,但至少還相當于大約三十只螞蟻那樣大。

  過啦一會兒,機會終于來啦,我悄然無聲地把餅干放到一只獨自覓食得螞蟻面前,一開始,那只螞蟻看到餅干,像對我得餅干走火入魔般飛也似地沖啦上去,左嗅嗅、右聞聞,左扛扛、右推推。可過啦一會兒,它卻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為那只螞蟻不喜歡餅干,正要用手去拿時,螞蟻洞前突然爬出大約十只螞蟻——原來是剛才得偵察兵去向螞蟻總部報告啦。

  螞蟻小分隊爬到啦先前得餅干旁,立刻蜂擁而上,它們爬到餅干得邊緣,一起抬起餅干。可惜啊,可惜!它們人手不夠,力量不夠,餅干紋絲不動。

  只見三兩只螞蟻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來啦大約三十只螞蟻,急急忙忙爬向陣地,領頭得螞蟻觸角動得厲害,好像在說:“兄弟們,趕快增援,不然糧食要被其它動物搶光啦!”。

  洞里得螞蟻不斷涌出,只見越來越多得螞蟻一起搬餅干,餅干終于開始移動啦。螞蟻越聚越多,餅干越移越快,浩浩蕩蕩地向大本營方向凱旋而歸。

  螞蟻是渺小得,但它具有很好得團隊精神,螞蟻得力量就變得強大啦。

  “人心齊、泰山移。”正式具有無數優秀得科技人員得精誠合作,團結努力,“神七”號太空飛船出艙才能順利完成,從而贏得全世界注目。我們要學會合作、學會團結。

【有關螞蟻觀察日記集合10篇】相關文章: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集合九篇01-25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合6篇02-04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集合十篇02-09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范文集合7篇02-04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合集9篇12-31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合集10篇02-05

有關觀察螞蟻日記匯總10篇02-02

螞蟻觀察記錄日記03-14

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合9篇01-24

【推薦】觀察螞蟻日記集合10篇01-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在线观看日韩成人Av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