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觀察日記范文(通用20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蝸牛觀察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蝸牛觀察日記 1
媽媽舉著個鐵盒子給我看,我好奇地往里一瞧:鐵盒子中央豎立著一個咖啡色的螺殼,點綴著黑色條紋,像是“固體咖啡”。難道是海螺殼?再湊近細看,怎么殼底下還有條細細的白邊?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位無名氏是白玉蝸牛,是小史送給我的。
白玉蝸牛軟綿綿,就叫“綿綿”。
綿綿初來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縮著身子,露出條白邊。這次,我終于忍不住了,綿綿,就犧牲你了,我必須立刻看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嘿喲!嘿喲”這綿綿的吸盤還真粘,要把它拔離盒子簡直比拔蘿卜還要難。好不容易把綿綿提到了手中,綿綿害羞地把吸盤粘到一起去,就像個白白胖胖的球兒。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綿綿終于把觸角緩緩地伸了出來,就好像是層層疊疊的皺褶慢慢舒展開來,稚嫩的小胡須也從凹陷處舒展。這模樣,還仿佛是一位長須白眉的長者,這家伙,是不是“還童返老”啦?
我把綿綿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盒子上,盡管我的動作是如此的輕柔,但觸覺敏感的綿綿還是不見了腦袋,殼前只剩下了一小塊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來看!綿綿把觸角伸出來了!”我立馬像被閃電擊中一樣,“騰”的.一下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移到了鐵盒旁邊。只見,綿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只觸角,那觸角上上下下地挪動著,仿佛在探測附近有沒有敵情。緊接著,綿綿試探性地伸出了另一只觸角。一旁的媽媽偏偏就是那么“調皮”,用食指輕輕地碰了一下綿綿的觸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咱們家膽小的綿綿就又變成一團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綿綿時它正準備從盒子里面鉆出來。綿綿的整個身子全部舒展,趴在墻壁上,向外眺望。兩只觸角猶如天線一樣伸向半空,圓滾滾的小腦袋環顧著外邊的風景,搖來晃去,十分愜意。還以為你只會像小姑娘一樣文靜,專會打盹兒,沒想到還有膽子想翻墻而過。我狠狠地把綿綿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綿綿屢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終于恢復成“正常的蝸牛”,而不是縮在殼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綿綿這個新成員,它一會兒膽小如鼠,文靜如處子;一會兒膽大包天,調皮如脫兔。真叫人又愛又憐!
小蝸牛觀察日記 2
上完牛津英語興趣班,媽媽還沒來,我就在路邊等著……
因為昨天下了一宿的雨,今天天還很陰,空氣很潮濕,我轉過頭看見路邊灌木叢的樹葉被昨晚的雨水沖洗得碧綠碧綠。我蹲下身來,看見土壤很濕潤,草葉子上還掛著水珠呢!“咦!這里有一只蝸牛!”我驚奇地叫了起來,接著就很有興致地觀察起來。
這只蝸牛身上背著螺旋型的貝殼,對它而言顯得很大,像一座小屋子,它天天背著小屋子爬來爬去的也不嫌累?嘿嘿,真有趣!“叮鈴鈴,叮鈴鈴”,熟悉的自行車鈴聲響起,媽媽來了,我對媽媽說:“媽媽,快來看蝸牛!”媽媽也蹲下來和我一起觀察起蝸牛來。
我們發現,蝸牛頭上有一對觸角,觸角頂端是一雙小小的眼睛,四處張望著,身體軟軟的,在它爬過的.葉子上留下一條亮晶晶的痕跡,看它爬行真是讓人等得著急,怪不得人們在形容一個人動作慢時,總是說:“這個人走路這么慢,活像蝸牛爬!”真是太形象了!“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了!”我便請求媽媽讓我把小蝸牛帶回家繼續觀察,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回到家里,我特意打開電腦,上網查尋有關蝸牛的資料,我知道了“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怪不得我在今天這樣的天氣里看見了好幾只蝸牛呢!
媽媽告訴我,蝸牛如果爬到菜地里,就會去吃蔬菜的葉子、幼芽、花、多汁的果實,農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們趕走。可是有些人類養殖的蝸牛,比如白玉蝸牛等,就是人們餐桌上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美味珍饈、保健佳品。
嘿嘿!沒想到在小小蝸牛身上有這么多奧秘!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留意身邊的細小事物,發現大自然更多的奧秘!
小蝸牛觀察日記 3
“走,我們去抓蝸牛吧!”我對夢宇說。“好呀!”夢宇高興地答應了。
“你從那邊找,我從這邊找。”吩咐完之后,我便來到一處非常陰暗、非常潮濕的地方,因為蝸牛最喜歡生活在那里。大概找了六七分鐘,終于,我在墻角的一塊泥土下找到了一只小蝸牛。我的夢宇把小蝸牛帶回家去觀察。
我們先為這只可愛的小蝸牛制作了一個小房子。我們先拿來一個裝香皂的小盒子,然后,在里面裝滿泥土,再把蝸牛放進去,最后,把小盒子放在一個陰暗的墻角邊。這樣,小蝸牛就擁有了一個自己的家,像我們人一樣有了個家。
中午,我打開盒子,一看,小蝸牛把頭和脖子伸到殼里,正在呼呼呼地睡大覺呢。過了一會兒,小蝸牛好像睡醒了,又把頭和脖子伸了出來。原來小蝸牛真和書上說的一樣,頭和脖子都是白色的。我輕輕地摸了摸,“好粘手呀!”我不禁地大聲喊道。
“佳辰,過來一下,幫我拿一塊軟布來。”我聽到媽媽的'叫聲,連忙跑到客廳里。可是我太馬虎了,走時,忘了把盒子關上。我幫媽媽干完了事情,又跑到了我的小臥室里。“咦,小蝸牛呢?”我驚奇地喊道。我還在小盒子的周圍找了找,可是連個影子也沒有找到,就更別說是一只活生生的小蝸牛了。就在我放棄要找的時候,突然我墻上我發現了這只小蝸牛。奇怪,蝸牛怎么會上墻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觀察了一會兒,終于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靠脖子粘著墻,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沒辦法,小蝸牛爬得太高了,我夠不著,只好出去玩一會兒了。我叫上我的小伙伴們,玩紅燈、綠燈、小白燈這個游戲。當我回到家時,竟意外地發現小蝸牛又回到了盒子里。
好可愛的小蝸牛呀,我太喜歡它了!我真想把它留下來,做我永永遠遠的好伙伴。可是沒辦法,它畢竟是屬于大自然的。沒有辦法,第二天,我又把它放回了大自然里。
小蝸牛觀察日記 4
晚上媽媽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菜葉里有一只小蝸牛,媽媽拿著小蝸牛,小蝸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動,我找了一個塑料瓶,把小蝸牛放進去,然后放了一些水和菜葉子,我在瓶蓋上扎了幾個眼,這樣小蝸牛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小蝸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寫作業邊觀察它的動向,小蝸牛也許想出來,一直往上爬,但看見菜葉它又忍不住停下來,兩個長長的觸角,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回去,還有兩個觸角短短的,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出來。小蝸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對著它我小聲地唱給它聽,希望它能明白這首歌。
小蝸牛真小,背著那重重的殼,能爬的很遠也可真了不起,雖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終爬到它要去的地方。
小蝸牛觀察日記 5
今天雨過天晴,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無意間發現了路邊有幾只蝸牛。對了,我們馬上就要上“蝸牛”這課了,何不捉幾只回家呢?于是我便拿出一張白紙捉了幾只蝸牛。回到家里,我便迫不及待把它放在桌上,想研究研究它。只見蝸牛在桌上慢慢的向前爬,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條濕濕的線,不一會兒那濕線又變成了白色的“絲線”了。真奇怪,那是什么呢?等上科學課的時候問老師吧,我想。對了,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我問媽媽,媽媽說她也不知道。什么,媽媽居然也不知道,我想我不如做一個實驗吧。
說干就干,我火速的'拿來了肉、面包、熱狗、落葉等食物放在面前,可是蝸牛面對這些豐盛的食物無動于衷,難道蝸牛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突然,我想起老師似乎說過蝸牛吃食時,周圍應該非常安靜。于是我決定去做作業,一會再來看就知道蝸牛喜歡吃什么了。等我做完作業回來一看,那些食物還是原封未動,那些蝸牛卻滿捉的爬著我想蝸牛是不是挑食呢?我又把所有的食物來了一個“七十二”變:把肉變成木頭,把熱狗改成面條,又到廚房去拿來了一大把小白菜。等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就躲在一個既能看得見桌子,又能把我自己掩藏起來的地方,悄悄的觀察起來。不一會兒,我便看見有幾只蝸牛停在了小白菜葉上,津津有味的吃著菜葉呢。呵呵,原來蝸牛喜歡吃新鮮的菜葉啊。蝸牛會游泳嗎?我帶著這個疑問開始了我的第二次實驗。我將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放在桌上,把一只蝸牛放入水中。只見那只蝸牛在水中把柔軟的身體拉得老長老長,觸覺也伸得老高老高的,那東倒西歪的樣子好像在太空漫步的似的。糟了,蝸牛不會游泳!會被淹死的。我連忙把它撈起來放在桌上,還好還好,它仍然安然無恙,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后來在科學課上,我知道了蝸牛爬行時留下的“白絲線”是蝸牛分泌的黏液。呵呵,好有趣的蝸牛啊!
小蝸牛觀察日記 6
我和家人坐著汽車,到市場里買東西。我們坐在座位上,天下著雨,雨水打在車頂上,滴滴答答的響。爸爸在前面專心的開著車。
過了不久,雨停了。我看見一只可愛的蝸牛,趴在車窗上,多么漂亮啊!它的觸角是亮晶晶的.,身體帶著一些金色,比金龜子還美麗,它還有一個五彩繽紛的殼。
它什么時候爬在這里的呢?它安靜的停在車窗上,不知它停了多久。它趴在那里,是在看什么東西嗎?難不成它要與我們一起去市場里買東西嗎?
我正想著,它突然快速地爬了起來,沒一會兒它就不見了。我向車外看去,他正向路邊潮濕的泥土爬去。
哥哥告訴我,這是一只可愛的蝸牛。哦,這只蝸牛把我們的車當成了出租車,坐著車回家了!
小蝸牛觀察日記 7
小學生活一眨眼過了四周,在第四周里,老師讓我們去捉蝸牛做實驗,女生們當然不敢摸,只好拜托男生,我也捉了不少的蝸牛,等待著做實驗的到來。
在實驗之前,我給他們做了一個正方形舒適的窩,好讓他們安居,我捧著蝸牛去實驗室,老是個我們準備了放大鏡,好觀察他的器官,還為我們準備了實驗活動。實驗課開始了!我拿其放大鏡仔細的觀察蝸牛的各個部位,我一不小心碰到蝸牛的黑觸角,發現它的觸角立即收縮,過一會才出來,因此,我知道了生物是有激性的,但有些卻沒有;我又觀察他的足部位,發現他的足總是分泌白色黏液,我想為什么會要在走過的地方分泌黏液呢?我們請教老師,老師說道:“他這樣做是為了讓其它蝸牛知道這里是他的地盤。”現在是最后要觀察的'器官口,聽老師說他的嘴是扁的,這讓我想起了扁嘴倫,我們還看了它吃東西的樣子,讓我們訝然一驚,感到惡心,我們在這節課上學到很多,還知道蝸牛有嗅覺,視覺等等,就是無聽覺,這節課就這樣完滿結束。
我們便將蝸牛放回大自然中,繼續好好生活。
小蝸牛觀察日記 8
在春節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想知道是什么嗎?那就讓我慢慢道來。
在春節的時候,我與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玩,爸爸當心我在奶奶家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只蝸牛給我玩。我仔細地看這十只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只蝸牛的殼是“右旋”的,而另外三只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與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
我放了幾片菜葉給它們吃。可是,只有一只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他蝸牛卻碰都不砬一下,我帶疑問去問爸爸。爸爸二話不說,拿起一塊雞肉放在食槽里,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一頭霧水的我,解釋到:“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犖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犖素不均呢!“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
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只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爸爸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于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里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另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
小小的一只蝸牛就有那么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小蝸牛觀察日記 9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想知道它們吃什么。沒有腳怎么爬?你怎么呼吸?
我用放大鏡觀察它的外觀。它的眼睛像兩顆長著長長觸須的黑色小珍珠。嘴巴像一個小圓圈一樣卡在天線下面。它也有一個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和遮擋風雨。
我發現了很多葉子,甚至卷心菜葉,并把它們放在它的前面。我一放下它們,它就慢慢向卷心菜葉子爬去。當它到達樹葉時,它開始吃東西。它吃得津津有味,非常喜歡!我明白了,它喜歡吃卷心菜葉!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么爬?我把一只熟睡的蝸牛放在透明玻璃里。一旦進入玻璃,蝸牛就匆忙地轉了一圈又一圈。我發現蝸牛爬上玻璃,在它的肚子上爬行。它爬過的地方都有痕跡。我檢查過了,原來它的.皮膚很脆弱,而且有點潮濕,所以它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如何呼吸?我檢查了蝸居入口處有兩個小洞,一個是呼吸的“鼻子”,另一個是排便的“肛門”。如何區分鼻子和肛門?這很容易處理。平時開閉的小孔是鼻子,因為它必須保持呼吸,而經常關閉的是肛門,因為肛門只有在排便時才打開。
我發現了一只蝸牛。它喜歡吃卷心菜葉。當它爬行時,它用腹部和腳爬行。當它呼吸時,它用它的鼻子。當它排便時,它用它的肛門。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蝸牛小小的身體里有很多秘密。
小蝸牛觀察日記 10
我們家又添了兩位新成員,它們是小巧的、動作緩慢,就這么說吧,“它天天背個房子走,經常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它就是蝸牛先生!
蝸牛是爬行類動物,也是軟體類動物,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張嘴巴,一雙眼睛,背上是很厚很重的殼,還拖著條短尾巴。我的蝸牛身體是淡棕色的,有一塊一塊、小小的突起部分,最上面的那對黑色的觸角長長的伸出,上面有一雙小小的眼,殼的顏色和身體的.顏色相近,就這樣慢悠悠的走著,讓我覺得它活像一個小小的旅行家,天天在風景名勝地暢游!
蝸牛是一種非常害羞的生物,只要一有什么動靜,碰一碰它,動一動它,它就立刻把身體縮進“房子”,顯得老實厚道,與世無爭。
蝸牛有強烈的感光能力,我做了個實驗:一個盒子,一邊用紙擋住光線,另一邊無遮擋,將蝸牛放在中間,蝸牛會爬向哪一邊呢?只見蝸牛慢吞吞地從殼里伸出,伸出蜷縮了的頭,頭慢慢舒展開,再伸出兩對觸角,它開始爬了!它先伸長脖子,脖子盡量往前挪,再拉動“房子”,收回尾巴,頭一搖一擺,觸角但凡碰到任何東西,就會立刻收回,就像含羞草的葉子一般。無論多長的路,它都會有堅強的毅力,背著那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走過的路途上,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痕跡,一條透明的“路”,老師說它可以減少摩擦力,難道這樣不是為了能找回回家的路嗎?
蝸牛的嘴巴很小,小的幾乎用肉眼看不見,可是,你別小瞧蝸牛那小小的嘴巴,它的嘴巴里可別有萬千呢!聽老師說,它嘴雖小,卻有25600顆牙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人認為把蝸牛四腳朝天仰翻過來,它就翻不過身來,其實不然,它能以頑強的毅力,用頭費力地支起身,使足氣力一側身翻過來,它又舒展起足繼續前行!
蝸牛雖小,但它的頑強毅力和耐力,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小蝸牛觀察日記 11
雨后的傍晚,天空出現了美麗的晚霞,空氣變得格外清新。閑來無事,我便下樓跑到小區院里來回溜達,突然發現墻角處有幾只蝸牛在慢吞吞的爬行,于是便蹲下來仔細觀察起它們。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了長長的觸角之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大又圓的“房子”,卷成圓卷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之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只能慢慢往前爬著。
我用手去碰了一下它的長觸角,長觸角就縮回去了一點,過了一會兒它又伸出來。我感到很好奇,來回觸碰了它好幾次。回到家,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原來蝸牛的'長觸角就像盲人的拐杖,遇到危險時,就會縮進去,在安全的環境下它又會重新伸出來。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蝸牛的長觸角為什么會縮進去。
小蝸牛觀察日記 12
前幾天,我發現了一只小蝸牛。于是,我就把它帶回到家里觀察。
小蝸牛的外殼上有一個像棒棒糖形狀的圖案,一圈一圈的,漂亮極了。小蝸牛的身體黏黏的,它爬過的地方就像被膠水涂過一樣。小蝸牛的觸角很長,就像兩根天線,每根“天線”的頂端都有一個小黑點。媽媽說:“這個小黑點是小蝸牛的眼睛。”在小蝸牛的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小蝸牛的嘴像針尖一樣細。我想,蝸牛的嘴巴這么小,應該沒有牙齒吧。媽媽說:“蝸牛不但有牙齒,而且還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據說,它有26000多顆牙齒。這些牙齒大部分都長在舌頭上,被科學家‘齒舌’。”
媽媽的回答,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不斷地向媽媽提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媽媽一一為我解答。媽媽說:“蝸牛的一般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它是一種農業害蟲。蝸牛的壽命一般為2到3年,不過它的天敵有很多,雞、鴨、鳥、龜、蛇、蟾蜍等都是它的天敵。”最后,媽媽又說:“蝸牛雖然對農作物的危害較大,但它卻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現在已為人們所重視。”
想不到,我通過對蝸牛的觀察了解,卻學到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以后我要不斷地觀察身邊的事物,積累更多的知識。
小蝸牛觀察日記 13
昨天,好朋友送給我一只白玉蝸牛。
我打量了一下蝸牛,它的殼像一個大海螺,弱小而柔軟的身體躲在這個“大海螺”里,它有兩對觸角。一對長的觸角上長著它的眼睛,好奇地張望著世界。
蝸牛的身體軟軟的、粘粘的。要是你摸摸它的觸角,你就會發現——它的觸角收回去了,過一會,又伸出來了。
蝸牛沒有腳,所以只能帶著它的“房子”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向前爬。我真的有點兒同情它了呢!它從一片樹葉到另一片樹葉是這樣爬的——它伸出粘粘的`前半身,粘在樹葉上以后,慢慢地、輕輕地,把后半身和沉重的“大海螺”挪到葉子上。蝸牛背著殼很辛苦,但也有好處——它不用為住哪兒發愁了。
給白玉蝸牛吃什么呢?我給蝸牛吃的東西是買的一種粉末狀的食物。我把食物放進箱子,在箱子頂上的蝸牛立刻快速地爬到箱子的最底部,比平時快多了,我想是因為它太餓了吧。它爬到食物旁,張開嘴巴,狼吞虎咽地吃著,沒過一會兒,食物就被它吃了個干干凈凈。蝸牛消化極快,我今天只能一邊寫作文一邊清掃它的“便便”了。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啊!
小蝸牛觀察日記 14
今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于是,我一回家就提著飼養箱去捉蝸牛,可這蝸牛好象在和我捉迷藏,不管我是翻遍了石頭,還是找遍了菜地,它就是不肯現身。爺爺告訴我,蝸牛喜歡潮濕,現在都幾天沒下雨了,所以蝸牛是不會出來的。
啊,原來是這樣啊,我一邊說著,一邊拿著飼養箱垂頭喪氣地回家了。第二天晚上,竟然稀里嘩啦地下起了雨,我想這真是天助我也啊。第二天一早,我就拉著爺爺去抓蝸牛了。不料,剛走出不遠,就看了許許多多的蝸牛,有的在樹枝間來回爬動,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著菜葉,還有的在石頭上睡大覺。
只見我往一棵樹上一捉,一只又肥又大的`蝸牛就被我捉了下來,我給它取名“大寶”;我又發現石板上有一只蝸牛,便隨手一捉,可沒想到這只蝸牛吸得還挺牢,不管我怎樣捉都抓不下來。我只得使出吃奶的力氣,使勁一拉,嘩,這只蝸牛總算被我拉下了來,我給它取名“強強”。
這時我朝飼養箱一看,已經有兩只蝸牛了,于是我準備回家了。可這時我發現馬路上有一只蝸牛,正慢騰騰地走著,我的媽呀!這只蝸牛膽子也太大了吧!爺爺看著我吃驚的樣子,笑著說,現在已經不下雨了,蝸牛要重新爬回到潮濕的土壤里去了,所以才會不顧一切地在大馬路上爬來爬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捉起地上的蝸牛給它取名“鬼大膽”,然后把它入飼養箱,滿載而歸。
第三天我回家,在飼養箱里鋪上一層細沙,再放上幾片菜葉,一切準備停當,再把蝸牛放在上面。噢,對了,爺爺說蝸牛是喜歡潮濕的動物,于是我拿起礦泉水往飼養箱里倒,可沒想到蝸牛卻開始往上爬。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上網去查資料,原來蝸牛是喜歡潮濕,但也不喜歡水淹,啊,原來蝸牛也是挺挑剔的呀!
第四天早晨,我一醒來,就去看蝸牛,我發現昨天完好無損的菜葉,已經變得所剩無幾了。科學課上,周老師告訴我們,蝸牛有2500顆牙齒呢!怪不得吃起菜葉這么快!蝸牛的足叫“復足”,粘附力非常強,難怪“強強”能在石板上吸得這么牢!原來小小的蝸牛藏著大大的學問啊!
第五天今天有趣的蝸牛課已經結束了,我應該把蝸牛放回大自然了,雖然我給蝸牛們布置了一個舒適的家,但這個家永遠也比不上大自然的,于我把蝸牛放到了花壇,我望著蝸牛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笑了!再見,我的蝸牛朋友們!
小蝸牛觀察日記 15
下過一場雨后,一只只蝸牛鉆出來,在葉子上、花壇里、藤蔓上、墻面上爬來爬去。我和同學們有了驚奇地發現——一只只蝸牛變成了我們的“掌中寶”。
小蝸牛真可愛呀。
瞧!它們的殼硬硬的,呈螺旋狀,讓我不禁想起了一篇課文《蝸牛的獎杯》,難道蝸牛的殼真的.是它們的獎杯嗎?它們的身體軟軟的,呈淡黃色,摸起來就像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果凍。腹足底部扁平寬大,在爬行時向后方伸展,像一條長長的舌頭。我找來放大鏡仔細一瞧,蝸牛的頭部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只有針眼大小。
看!蝸牛從殼里出來了。它們小心地露出頭,四個觸角左探探、右探探,感覺沒有危險后,才小心翼翼地往前爬。爬著爬著,身后邊拖出了一條透明閃亮的“絲帶”,小蝸牛呀小蝸牛,你們是記性太差,記不起回家的路,所以要留著粘液做記號?
聽!“沙沙,沙沙!”這是蝸牛用齒舌舔食物發出的聲音。你知道蝸牛有多少顆嗎?告訴你吧,最多有25600顆。它們吃一切能找得到的食物,特別愛吃蔬菜,是農夫的“眼中釘”!
蝸牛雖然是害蟲,但是它們可愛的模樣卻把我們都得哈哈大笑,真是我們的好伙伴!
小蝸牛觀察日記 16
我家養了五只蝸牛,我給它們取名叫金,木,水,火,土。
我把最大的一只拿起來,在它身上發現了一個小孔,老師說:“這是呼吸孔,蝸牛是通過呼吸孔拉糞便的,而且糞便的顏色是綠色的.。“很奇怪吧?那是因為蝸牛喜歡吃菜葉,青瓜等綠色植物的緣故。我用鉛筆輕輕地戳了一下它們的殼,它們就會把整個身子都縮進去。每只蝸牛吃菜的時候,都會把菜葉吃了一個大窟隆,它們在吃菜葉的時候,我用手在它們前面晃了幾下,可是它們卻一點反應都沒有,蝸牛難道是瞎子嗎?帶著疑問,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蝸牛在光線強的地方會看不清楚,反而在光線弱的地方能看到20厘米。
每次養金魚,沒過幾天,它們就會死去。所以我特別擔心,它們也會很快地離開我們。還好書目 上說蝸牛能活五到十年,這下我不用擔心了。
我很喜歡蝸牛,我想探索更多關于蝸牛的故事。
小蝸牛觀察日記 17
這些天,每當有空的時候,我父母都會陪我去找蝸牛。
我們搜索了社區的花壇,文科學院的草坪和城市周圍河邊的草坪,但是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蝸牛。當我得知我的許多同學發現了蝸牛時,我非常難過,想知道為什么我沒有發現它們。我的運氣太差了嗎?
媽媽笑著對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更差,但也許我們在尋找錯誤的地方和方法。如果我們能在菜地里尋找,如果我們能照看好雨水,如果我們能更善于觀察,也許我們能找到蝸牛。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是的,我不能僅僅因為我做得不好就責怪運氣不好。這是不對的。
就在我沮喪的時候,今天早上我和父親在黃金時代廣場附近的干草堆里意外地看到了一只蝸牛。那時我非常興奮。不幸的是,這是一只沒有窩的蝸牛。我想知道為什么它不像蝸牛殼一樣呆在巢里。然后我可以帶它回家幾天。蝸牛有長長的脖子和長長的尾巴。它的眼睛就像觸手上的兩盞探照燈。它爬得很慢,但一直向前爬行。
我沒有趕蝸牛回家。我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保護它免受風雨。
小蝸牛觀察日記 18
今天觀察蝸牛,想知道蝸牛吃什么。沒有腳怎么爬?如何呼吸?
我拿著放大鏡觀察它的樣子,它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須上,像兩顆黑色的小珍珠。嘴巴卡在觸須下面,像一個小圓圈。它也有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可以遮風擋雨。
我找到了很多葉子,甚至卷心菜的葉子,放在它的前面。他們一放下,就慢慢爬到了白菜葉子的另一邊。當他們到達樹葉時,他們開始吃東西,他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特別喜歡吃。我明白了,它喜歡吃白菜葉子!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么爬?我把一只正在睡覺的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當我鉆進玻璃杯的時候,蝸牛在著急。我發現蝸牛爬上玻璃來創作,它用它的胃和腳爬行著。它爬行的每個地方都有痕跡。我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比較細膩,有點滋潤,所以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是怎么呼吸的?我查了一下,螺螄屋門口有兩個小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肛門。怎么區分哪個是鼻子哪個是肛門?很好處理。平時開合的小孔是鼻子,因為要保持呼吸,經常閉合的肛門是肛門,因為只有排便的時候才會打開。
我發現蝸牛喜歡吃白菜葉子。它們爬行時,用肚子爬行,用鼻子呼吸,用肛門排便。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蝸牛小小的身體里有那么多秘密。
小蝸牛觀察日記 19
今天早上,爸爸說:“菜地里有很多蝸牛,把青菜吃得花花的。”我一聽,便讓爸爸捉幾只回來放在玻璃盒里,順便放幾片菜葉,我要仔細地觀察蝸牛。
蝸牛的顏色是深灰色的的,背上有個“小房子”。它是螺旋狀的,看起來挺漂亮。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它的身體軟軟的',好像沒有骨頭,總是躲在“房子”里頭。蝸牛的身體濕濕的,粘粘的。它爬過的地方有一條長長的線,干了的時候是白色發亮的。資料上說這是蝸牛肚皮上的小點流出來的,這是它的腹足,蝸牛是靠它爬行的。蝸牛爬起來非常慢,難怪我們會用蝸牛來比喻動作慢呢!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蝸牛,想看看它是怎樣吃菜葉的,他卻一動不動。于是我就回房間看了一會兒電視,等我出去的時候,菜葉上已經有一個洞了。看來它吃得倒挺快的嘛!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吃得,看來蝸牛身上有更多的奧秘等待我去發現。我以后要更加仔細地觀察這個可愛的“小家伙”。
小蝸牛觀察日記 20
蝸牛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今天,我在菜葉里發現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我把它放在飼養盒里,開開心心地喂它菜葉。
我仔細觀察,發現跟科學老師說的一模一樣。它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觸角上長著一對“黑珍珠”似的眼睛。它的嘴巴就像一條縫隙,你可別小看它的嘴,科學老師說蝸牛有兩萬五千六百顆牙齒,吃起東西來可快了,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蝸牛是靠腹部行走,人們叫“腹足”,走路就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再伸著長長的身體,像個匍匐前進的戰士。每當它走過的`路,都有一條像膠水一樣的粘液,粘液有兩種作用:一是保護自己的身體,二是減少摩擦力。
蝸牛的殼有兩種,一種是左旋,一種是右旋,右旋的較多。你知道為什么把它的頭放進水里不會死嗎?因為它的呼吸孔和肛門都在殼上。蝸牛的背上背著一個精致漂亮的“小房子”,就使它爬得這么慢吧!當你碰到它的觸角時它就會縮回去,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它感到安全了又伸出來,繼續往前爬。
科學老師說:“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在16℃到31℃。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動物,怕光,晝伏夜出,是一種害蟲,喜歡吃農作物的葉、莖、花、果等。因此農民伯伯都討厭它。”
蝸牛雖然是害蟲,但是我贊美它的精神,雖然背著沉重的包袱,邁著艱難的步子,卻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小蝸牛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小蝸牛觀察日記(11篇)01-13
小蝸牛觀察日記(精選20篇)12-17
小蝸牛觀察日記11篇01-13
小蝸牛觀察日記匯總20篇11-20
【必備】小蝸牛觀察日記23篇10-30
觀察小蝸牛作文02-20
觀察小蝸牛的作文02-10
觀察小蝸牛作文02-10
蝸牛觀察日記06-29
蝸牛的觀察日記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