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五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暑假里,我去奶奶家玩,我特別興奮,因為我可以看到很多新鮮的事物。
奶奶家的大樹旁邊有一群貪吃的螞蟻,只要有食物掉在地上,螞蟻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跑來,把食物一起抬回家。
有一天,我正在吃餅干,忽然一塊餅干不小心從我的手里掉了下來,過了一會,我發現一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朝著那塊掉在地上的餅干爬去,螞蟻們抬著那塊餅干轉來轉去,我從螞蟻身上拿起那塊餅干,有一只螞蟻就順勢爬到我的手上,嚇得我“哇哇”大叫,使勁往外甩,螞蟻掉到了一片枯樹葉上。我繼續看螞蟻,發現螞蟻已經大部分回到洞里了,我又丟了幾塊餅干屑放在洞口,等著螞蟻們來抬食物,不一會兒,螞蟻們從四面八方跑來了,每一個螞蟻站在不同的方向,齊心協力,又把餅干抬回了家。
這一次觀察,讓我知道了: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做好一件事!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動物界有許多“之最”,比如袋鼠是跳遠冠軍,螞蟻是舉重冠軍等。今天老師布置了這篇習作,我就想寫一寫螞蟻以及我觀察到它們的動態。
前天上午,天氣異常悶熱,我到樓下去玩,發現在草叢里有一隊黑壓壓的螞蟻。我蹲下來,仔細看看這群螞蟻。螞蟻們正在搬運一片葉子,葉子對于它們絕對是一個龐然大物,一只螞蟻肯定搬不起。但是螞蟻很團結,很快就來了許多螞蟻,齊心協力搬運樹葉,它們走在簽名,我在旁邊看著。我覺得洞穴就在前面,于是搜索起草叢,終于找到了一個小裂縫,許多螞蟻在進進出出。
我以為它們只有這一個洞,可是不久發現又有一群螞蟻。我用一根樹枝插在1號洞上,然后跟著那一群螞蟻,竟然又找到了一個洞。這個洞在1號洞前面的大樹樹根處,而1號洞有許多螞蟻在往2號洞運食物,看來很快就要下雨了。
聽說螞蟻是大力士,能搬走比身體重十倍的東西,這是真的嗎?我拔了一根很小的草,把它放到一只遠離蟻群的螞蟻身上,只見它搖晃了一下,然后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它便走了,草跟著它,有時候還停一停呢!
螞蟻是什么樣的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螞蟻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大多數是黑褐色的。
我又跑下樓,天已經有些灰蒙蒙了。2號洞外的螞蟻都差不多進去了,一只比普通螞蟻和工蟻大很多倍的大黑蟻從一只洞出來,嚇得我往后跳了一步,原來是蟻后來了。蟻后是專門生產螞蟻的,身體的節數多達八節,比其它螞蟻大也重很多,壽命幾乎和一個人一樣,長達50多年呢!
螞蟻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我上網查了一下,螞蟻既不能說是害蟲,也不能說是益蟲。白蟻是食木心的,對于人們不好,而螞蟻又可以吃一些死蟲的尸體,如果沒有螞蟻,大自然的環境又維持不下去了。
通過觀察,我了解了許多關于螞蟻的奧秘,這讓我覺得大自然真是好神奇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20xx.08.05 星期五 氣溫:28~31℃ 雨
入住新家
今天,我從網上購買的螞蟻工坊郵寄到了。我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容器,里面裝著綠色的凝膠,模擬出螞蟻的生態環境,創造了一個螞蟻生態園。由于事先看過說明介紹,我先用吸管在軟軟的凝膠上戳了四個深約1厘米的小洞(以方便螞蟻日后開工打洞),然后熟練地拿出旁邊兩個透明的塑料導管,裝在容器端口,它們就像兩架“天橋”,給這個生態園中的螞蟻出行活動帶來了便利。之后,拿出配送的小塞子堵住通風口,只留下一個孔等待螞蟻進入。
螞蟻是裝在一個兩端塞著海綿并被釘緊的小吸管里,共30只。吸管上還扎有幾個小孔,以便螞蟻呼吸外界空氣。透過吸管可以看到,螞蟻們都很活躍。由于擔心把它們放入容器時會跑出來,細心的媽媽剪掉吸管一端,慢慢地拔出事先塞入的海綿,與此同時將此端口對準工坊的進口。螞蟻陸續歡快地進入了“新家”,但還有幾只似乎留戀舊窩,遲遲不愿進去。我們只好敲擊吸管,將它們“逼入新家”。
進入工坊,螞蟻們都又活躍起來。起先在休息室里不停地爬來爬去,相互之間碰碰觸角,打著招呼,很是友好。很快地,有兩只最活躍的螞蟻離開休息室,通過“天橋”,爬到了工作室里。我以為它們要工作去打洞。誰知,它們只是來來回回爬了兩三圈后,又回到了休息室。
媽媽說;“它們剛入新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去工作。”我想想也有道理,那就再等等吧。
20xx.08.06 星期六 氣溫:28~31℃ 雨
沒有打洞
我購買的這些螞蟻都是工蟻和兵蟻,據說善于挖掘打洞,一般在12個小時之后就會開始工作。它們靠吃膠體維持生命。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渾身漆黑,比普通螞蟻的個頭大一些,跑得也快一些,體長最大的有1厘米多,最小的也有7~8毫米,長有粗壯的上顎,頭大,近三角形,前、中胸背板較平,有胸腹節,身體有一定光澤。通過網上查找對比,我判斷它們是日本弓背蟻,這種螞蟻在我國東北地區、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生存。
可是今天我觀察了好多次,它們就是不開工,大多數螞蟻集聚在休息室里爬來爬去,相互問候打招呼,只有少數比較勤快的幾個沿著通道跑來跑去,偶爾在凝膠上嗅一嗅,停一停,似乎是在吸食營養,也許是在研究打洞事宜吧?
20xx.08.10 星期三 氣溫:29~32℃ 雨
還是沒有打洞,但是死亡兩只
“這些螞蟻真是太懶了!”每天觀察螞蟻好幾次后,我都失望地感嘆。它們總是簇擁在休息室里,有時一動也不動,有時爬來爬去,就是沒有發現去工作。“它們怎么不打洞啊?”我總是問媽媽。媽媽想了想說:“工坊說明書上說螞蟻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20~30℃,也許天氣太熱了,再耐心等等吧。”
嗯!有道理,最近氣溫偏高,一直都是30℃多,我們人類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這些小昆蟲呢。這不,今天就在休息室里發現了兩只螞蟻的尸體。可是,轉眼又想:中午太熱時,我不是也開著空調呢,這樣溫度應該也有25~27℃吧。唉!也許是濕度達不到螞蟻們活動條件吧!
仔細想想,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購買的只是一些工蟻和兵蟻,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它們打洞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0xx.08.15 星期一 氣溫:29~33℃ 多云
陸續死亡,同伴清理尸體
天氣還是很炎熱,每天爸媽去上班,我就開著空調呆在房間里看書寫作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呆在螞蟻工坊旁邊,觀察螞蟻活動。但是螞蟻們仍然沒有一點要“動土”的樣子。這十天來,真是讓我很失望。你瞧!它們有的趴在綠色的'凝膠上面,有的簇擁在一起,有的勉強爬動幾步,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休息室……就是沒有要打洞的樣子。真是折磨人啊!我簡直要失去關注它們的興趣了。
突然,我發現工作區內有一小堆螞蟻的尸體,數了數,死螞蟻大概有十多只的樣子,都是斷開的,一節一節的。再看看休息室,前幾天陸續出現的幾只螞蟻尸體不見了。看來,是活的螞蟻將同伴的尸體集中清理,堆積在一起了。
20xx.08.20 星期六 氣溫:28~35℃ 晴
螞蟻尸體
螞蟻還是沒有打洞,倒是每天都有一些螞蟻陸續死去。有時是死在休息室,有時是死在工作間。但每次在第二天早上,我都會發現尸體集中堆積在工作室的凝膠上面,慢慢地由一小堆變成了較大的一堆,尸體堆里還夾有一些凝膠。活著螞蟻照樣爬來爬去,或一動不動或積聚在一起,就是不去工作。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螞蟻不管死在哪兒,其它的螞蟻就會把尸體運到離休息室較遠的地方,集中堆積掩埋起來。它們很有環保意識,怕腐爛的尸體污染自己的家園。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運送尸體的嗎?那我就告訴你吧:它們先用大鄂把同伴的尸體咬成一節一節的,再把碎尸一點一點的清理運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室),堆積在一起,并銜一些凝膠進行掩埋。看到這些,我不由得對這群螞蟻產生了敬意:它們真是既講衛生又懂感情啊!
關于螞蟻的死亡,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上網查詢,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只螞蟻死亡,就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其它的螞蟻聞到氣味后,會把這只螞蟻“安葬”掉。工坊內透氣性不好,這種氣味不能很快去除,其它的螞蟻身上只要沾染了這種氣味,就讓別的螞蟻錯以為它們已經死了,也會當作尸體來處理,但這些螞蟻是活的,當然不會任人“活埋”。于是也會發生螞蟻之間的互相撕咬和殘殺,然后就有更多的螞蟻死去。死去的又被活著的清理堆積,如此循環而已。
20xx.08.26 星期五 氣溫:27~35℃ 晴
終于打洞了
早上剛剛起床,我來到螞蟻工坊旁,只見尸體堆又慢慢增大了一些,看來螞蟻又死亡了幾只,數了數,活著的螞蟻只有9只了,它們在最邊上那條事先戳的綠色凝膠洞周圍進進出出,似乎在忙碌什么。當它們相遇時,還不忘用觸須交頭接耳。再看看凝膠洞,啊!比以前變長了。我測量了一下,已經有2厘米多了。“螞蟻打洞了!”我高興地叫起來。
我想:這幾天來,我把一直把螞蟻工坊放在空調房里,一定是在晚上氣溫較低或恒定時,螞蟻們陸陸續續工作了一些,只是因為進度不明顯,所以我才沒有及時發現。
20xx.08.27 星期六 氣溫:25~31℃ 多云
螞蟻只剩一只
我好傷心啊!螞蟻現在只剩下1只了,看來這只螞蟻的生命力還是最頑強的。它體型較大,應該是只工蟻,而且是這群螞蟻中的領導。只見它孤零零漫無目的地爬來爬去,一會來到休息室,一會來到工作室。
螞蟻尸體堆上不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周圍長出一層白白的、黃黃的東西,我用小棍撥了撥,似乎有些粘性,可能是長螨蟲了吧。有機玻璃容器周圍也蒙有一些淡淡的水汽。看來,隨著螞蟻們的死亡,這個生態園已經被污染了。
20xx.08.28 星期日 氣溫:24~31℃ 多云
清理工坊,總結經驗
今天下午,最后一只螞蟻也死去了,它的尸體就躺在尸體堆旁,沒有同伴替它清理。看來,我對螞蟻工坊的觀察生活也即將結束了。我拿著工坊來到小區草地上,用小棍慢慢清理出螞蟻們的尸體,然后用土掩蓋好。
通過這些天來對螞蟻工坊的觀察,我總結出螞蟻們打洞不太積極和陸續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凝膠質量較差,缺乏營養或者是營養單一。
2、天氣炎熱,氣溫偏高,使螞蟻的生活習性受到影響。
3、工坊內通風不好,死去的螞蟻不便及時清理出去,污染了生存環境,加速了其他螞蟻的死亡。
4、螞蟻群中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集體活動組織性不強。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下午,我頂著大風來到公園涼亭——螞蟻的家。
螞蟻的身子就像3個小球連在一起。它的頭比較大,面著兩只觸角,嘴好像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兒;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后面。
離螞蟻穴不遠的地上有一塊小小的炸饅頭的片,上面盯著密密麻林擁擠得數也數不清的螞蟻。順著饅頭片望去,嗬!好長的一窩螞蟻的嘴里都銜著一塊同自己的頭一般大小的饅頭渣兒,它個一個挨一個蹣跚地爬行著。
從螞蟻穴返回來的螞蟻,正急急忙忙地奔走著,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標的準確性,真令人吃驚。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今天上午,天氣非常晴朗,螞蟻們都從洞里尋找食物,它們成群結隊,像一條黑色得長龍。媽媽說,螞蟻出洞是要下雨得預兆。螞蟻能預測天氣嗎?我有點半信半疑。
我好奇得蹲下來,仔細地觀察螞蟻要干什么。原來它們在搬家呢!你看,前面得螞蟻已經進入樹洞里,而后邊得螞蟻還有成千山萬,像一條黑色得長龍在前進,我看見一只黑色得小螞蟻掉隊啦,這時一只大螞蟻跑過來,好像對小螞蟻說:“快點走吧!等下雨得時候,雨會淋壞我們得。”小螞蟻就跟這大螞蟻跑回隊伍。
螞蟻隊伍在行進途中,碰到啦一只半死不活得蒼蠅,幾十只小螞蟻就把蒼蠅團團圍住,三只“大力士”就把蒼蠅搬進洞里。我把一個吃完得蘋果扔到洞口,它們聞到啦甜味,馬上跑出來,圍著蘋果吃啦起來。
過后不久,天果然下起啦大雨,我才相信螞蟻真能預知天氣。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9篇01-31
實用的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6篇02-05
實用的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9篇01-29
【實用】觀察螞蟻日記模板5篇02-04
【實用】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合五篇02-07
【實用】觀察螞蟻日記模板合集6篇02-07
關于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八篇01-23
【必備】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八篇01-12
【推薦】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8篇02-04
實用的觀察螞蟻日記模板匯編10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