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迷路的孩子》有感范文
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
《迷路的孩子》這部微電影時長不到15分鐘,我之所以看了N次不是這部微電影拍得有多好,而是我在秋老師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屏幕中那些可圈可點的細節總讓我情不自禁地思考"愛"這個話題,觀《迷路的孩子》有感。
大學生秋恬去山村支教,面對這些"野孩子"她總是茫然無措,時刻想著逃離。隨著鏡頭的推入,伴隨著"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讀書聲,教室門上釘著兩塊木牌,一塊寫著二年級,一塊寫著三年級……一個小男孩讀著課文將手指頭伸進嘴巴吮吸口水滴答流,不到下課卻打報告要拉尿喊著‘我憋不住啦’。面對這些"野孩子" ,秋老師滿臉嫌棄的表情,滿口不耐煩的語氣。
可愛的孩子惹人愛,有各種問題的孩子總是讓人愛不起。如果我不是老師,我或許會覺得這個細節是微電影的一個笑點。因為我是老師,我卻無法做到僅僅把這個細節當成笑點,更多的是面對問題生如何去愛思考。我有17年的教齡,一直在村小任教,像二三年級坐在一個教室上課這樣的"復式教學",我上了五年半。那時的我還是個只有職業高中的文憑代課老師,課余為自考而看書,習慣每天寫日志激勵自己……影片中的秋老師也是一邊教書一邊看"考研"書,喜歡寫日記。那時的教學生活和秋老師要面對的是何其的相像啊!不同的是我是土生土長的村姑,沒有任何的不適,每天打了雞血似的和孩子們打成一片,總感覺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和快樂在一起。有著相似的教學場景,熟悉"復式教學"之難,所以我不認為秋老師的表現有多差勁,因為偏愛優生是老師的通病。作為老師,我們無法選擇學生,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當茫然無措的秋老師被善良淳樸的"野孩子"感動后,她與孩子們相處時露出的燦爛笑臉讓我相信:當老師的愛如同陽光般普照學生時,學生定會如花兒一般亮出盛開的理由。
"你來這里支教是為了方便考研,還是真心教育這里的孩子?孩子徹夜不回,就是為了幫你找一瓶花露水,你不配去讀研究生,更不配當老師!"
影片中校長出現了四次:送書給秋恬、火根一夜不見來教室了解情況、奪過火根手里的錄取通知書訓斥秋恬、帶火根來教室向秋恬道歉,觀后感《觀《迷路的孩子》有感》。校長對秋恬說話一直溫煦有禮,唯獨見火根拿著錄取通知回來而對秋恬進行了傷人心的訓斥。
眾所周知,獲取教師資格證的條件是:大專或大專以上的畢業證、普通話過關、教育學合格證、心理學合格證。來山村支教準備考研的大學生秋恬無疑具備了當老師的資格。如果單從"……你不配讀研究生,更不配當老師"這句話來理解,我會覺得校長不通人情嚴厲有加。配不配當老師豈是一個山村校長能論斷的?但把這句臺詞放在總部微電影中一次次回放,我更會覺得校長是在為老師為家長為社會代言。——如果你不是真心教育孩子,你就不配當老師!這里的"真心"表現一個"愛"字,是師德中的"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最好的詮釋。現實中有多少老師在教學生涯中磨練成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單單疏忽了師德中"愛"的修煉?又有多少專家教授在追名逐利中忘了初心被百姓戲稱為"磚家教獸"?影片中的校長讓我想起了我校的葉校長。葉校長從教30多年至今沒有教師資格證,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用"愛"從教的典范。不必說他的學生期末統考成績總在全鎮名列前茅,也不必說他是如何贏得了"葉校長是全鎮最好的校長"這樣的口碑,單是以"一個老師一個班,種菜煮飯靠大家" 的條件還能讓老師對紅光小學戀戀不舍的事實就令我肅然起敬。
在山村小學,有千千萬萬像影片中這樣的校長。他們評價一個老師是否合格不單單看教師資格,更加看重教師是否真心對待學生。為山村小學的校長點贊!
"大多數人認為,支教志愿者如同福音般地為大山深處的孩子們點亮希望,為他們指明前行方向,但我的支教故事恰好相反,樸實的孩子們教會我放下功利,真誠生活。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就像是我的指南針,當我在人生道路上迷路時,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空蕩蕩的教室,一本《教師博覽》靜靜地躺在講臺上,隨著鏡頭的推入,先以"迷路的孩子"為題的文章定格在屏幕上,再切換了幾組秋老師和孩子們開心相處的畫面,最后以風兒輕吹翻動《教師博覽》定格"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的文章標題上。伴隨著這組唯美畫面的旁白就是以上這段話。個人以為:這段話是對微電影《迷路的孩子》內涵的高度概括,也是宣傳《教師博覽》的點睛之筆。
初識《教師博覽》是在十幾年前的黎村小學,黎村小學的古校長獲得了教育部頒發的"燭光獎",隨之而來的福利是一年的《教師博覽》。"讀《教師博覽》,做教師博覽"這樣的話在那時就深入我心。《教師博覽》對我影響深遠,它使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光有"愛"還不夠,還要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等我拿了自考的大專文憑,轉正為公辦老師后,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就訂閱《教師博覽》。每到一期《教師博覽》都是我的節日,每篇文章我都會去細讀,讀到有所觸動時也會偶爾提筆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還記得那時縣教育局下發的評職稱的通知,通知上的一個條件闡述不明,引起眾多老師的爭議。恰好負責聘職稱這塊的陳主任來我村小檢查工作說到此事,我立馬拿到《教師博覽》刊載的內容讓他看并說了自己的理解。陳主任高興地點頭認同了我的看法,還讓我將這段內容剪下來讓他帶回中心小學作為參考。看著被自愿剪下后留下的空白,我還心痛了好久呢!可以說《教師博覽》是我的教學幫手,是我理解教育政策的一個窗口。
學校有圖書室、村部有農家書屋、家里有電腦、手機有"掌閱"……太多的免費閱讀讓我忽視了曾經珍愛的《教師博覽》。后來在QQ群看到邱益蓮老師轉發的原創《慢火熬煉出的優秀》,知道這篇文章刊發在《教師博覽》原創版2016年1月。心里很納悶——《教師博覽》還分原創不原創?和邱老師Q聊后心里亮堂了許多,在她的推薦下關注了《教師博覽》微信公眾平臺,訂閱了《教師博覽》(原創版)。空閑之余翻看,心里頭滿是失而復得的歡欣。我想對自己說:做一個有"愛"教師,《教師博覽》你值得擁有!
《迷路的孩子》這部微電影最大的漏洞就是"錄取通知書".前一天秋老師還在寫日記說"離考研就近了一天",過了一個晚上,火根就拿到 了秋老師的"錄取通知書".試問:秋老師是何時考研的?再說,"錄取通知書"這么重要的東西豈會最先落到火根的手上?
看了N次《迷路的孩子》,不是因為它有多完美,而是因為它有"愛".而"愛",恰恰是師德的最高境界!
【觀《迷路的孩子》有感】相關文章:
觀迷路的孩子后有感04-12
觀微電影《迷路的孩子》有感01-21
迷路的孩子高中作文06-14
觀《跑吧孩子》有感05-08
觀《念書的孩子》有感01-08
觀《天使的孩子》有感04-30
觀天堂的孩子有感10-13
觀《不想長高的孩子》有感08-22
觀電影念書的孩子有感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