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互聯網時代》有感

時間:2021-08-16 12:39:42 觀后感 我要投稿

觀《互聯網時代》有感

  雖然一直在從事互聯網工作,但對于互聯網還真的一點也不了解,看到央x《互聯網時代》紀錄片,非常的生動,認真的看完還是打算寫些文章,來加強對于這部紀錄片的理解。

  今天一個時代的理所當然動搖了

  今天那些可在任意自己喜歡的地方和時間工作的人們正描繪出新時代的工作樣態。這些靜態中的奔忙;這些與娛樂、游戲難以區分的專注的時光;這些孤獨中深處世界的人生遠離我們曾關于遠近、多少、有無的經驗,建構著我們辨別他人和了解自己的新認知。在溫柔的沖刷下正在消退的老常識是一個時代的力量塑造的。

  阿帕網(互聯網)的來源

  最開始聽說計算機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計算導彈軌道而發明的,而紀錄片中提到,因為蘇聯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史伯尼克”,造成了美國的恐慌,才提出建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簡稱‘阿帕’互聯網之父羅伯特.泰勒就是前阿帕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主任,當時的計算機非常昂貴,而且每臺計算機都使用不同的系統,者帶來了巨大的浪費,羅伯特.泰勒說:“我想要做的就是實現這些系統的在線連接,那你在某個地區使用一臺系統時還可使用位于另一個地區的其他系統,就像這臺系統也是你的本地系統一樣。”

  讓互聯網誕生的那些人和他們的理論

  曾參與發明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科學家萬尼瓦爾.布什1945年就提出了記憶延伸的概念展望了關于信息檢索,網絡建設的可能前景。

  泰勒的前任利克里德在1960年發表了題為《人機共生》的文章預言人們通過機器的交流將變得比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更為有效。

  保羅.巴蘭提出“分布式通信系統”理論,也就是網的概念的來源。

  羅伯特.卡恩和溫頓.瑟夫,他們將成為人類史上涉及面最廣的一份文件TCP/IP協議的起草者。

  克蘭羅克,他懷揣著信息塊也就是日后分組式交換的智慧的鉆石。

  蒂姆.伯納斯.李發明了‘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和‘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

  互聯網中“網”的理念

  拉里.羅伯茨說:“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分布式網絡,如果建立一個中心節點把所有機器連起來那中心節點總是會出問題的,中心節點會過載并崩潰因為流量過大支持不了,不能建造那樣的網絡。”

  這是怎樣一張網?每個交匯點都是平等的,每個交匯點到另一個交匯點有著一張網所有的連接提供的無限途徑,于是每個點都是重要的而每個點都是不重要的;這是怎樣一張網?伴隨節點的增多網絡的擴張,每個新加入的都會讓已有的節點和網絡的能量得到相應的擴張,所有的‘你’都讓‘我’變得更強,所有的‘我’都讓‘你’變得更有效;這是怎樣一張網?在人類信息交流的世界里處于特權地位的中心被解構了,每個普通個人與每個恢宏的機構劃時代地擁有了平等的地位,當然所謂社會結構扁平化的未來還沒進入創始者們當時的視野中。

  TCP/IP協議,人類至今共同遵循的網絡傳輸控制協議

  人類科學技術的全面發育為互聯網出現準備了充足的條件,但整個人類的觀念意識并沒做好迎接未來互聯網的心理準備。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領域一個國家內不同的地區畫地為牢的小圈子一個個出現,這些或被稱為科研網或被成為校園網或被稱為法國網、英國網的網絡們如同16世紀的歐洲大陸‘公侯遍地’,如何讓這些操著不同語言遵循著不同戒條的邦國敞開門扉互相接納形成統一的網絡——互聯網,需要一個規范‘電子設備如何連入數據’、‘如何傳輸’的共同標準。

  互聯網之父TCP/IP協議聯合發明人羅伯特.卡恩說:“IP地址可讓你在全球互聯網中聯系任何一臺你想要聯系到的計算機,讓不同的網絡在一起工作,不同網絡上的不同計算機一起工作。”

  人的集團之間的協商總比人與機器的協商耗費的成本更高,歷時十年在眾多各有堅持的網絡通訊協議中阿帕的TCP/IP協議最終勝出。這里所耗費的時間是發明計算機互聯技術所用時間的三倍。1983年1月TCP/IP成為人類至今共同遵循的網絡傳輸控制協議。

  HTTP和HTML讓互聯網進入普通人的生活

  互聯網之父萬維網發明人蒂姆.伯納斯.李說:“在那之前人們一般能接觸到并使用電腦,但每臺電腦上的系統都各不相同,因此我認為應該存在一個假想的虛擬空間使得不同的系統能交換數據。”

  此前人類已創造的關于文字、聲音、圖像的不同文本在電腦硬盤的底層深處依然是無法溝通的不同符號世界,但在這里它們被共同的協議駕馭了那就是所謂的超文本鏈接。此前新生的網絡世界里只有專業人士才能通過復雜的代碼程序前往特定的地方捕捉特定的信息,但伯納斯-李編寫的網頁編輯程序使普通人也不會迷路。伯納斯.李貢獻的超文本瀏覽器及相關協議就是我們每次鍵入網址時出現的http,伯納斯.李命名的World Wide Web就是人所共知的www,中文譯為萬維網。于是網頁的概念出現了于是所有人的登錄開始了。這是新時代的敲門聲這是新生命的呼吸和心跳這是全人類的你、我、他。

  蒂姆.伯納斯.李說:“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和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就是電腦之間交換信息時所使用的語言,也就是說當你在電腦上點擊一條鏈接時你的電腦就會自動進入你想要查看,之后它就會利用這種電腦之間的語言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溝通。”

  互聯網是一個時代

  “我們確實進入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階段,我們從物質為基礎的社會以黃金為基礎的社會進入了以能源為基礎的社會進入了以信息為基礎的社會”——英國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教授盧恰諾.弗洛里迪

  “與其說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不如說是一場社會革命。”——《連線》雜志高級制作人《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我們將進入從未見過的未來而我們也才開始應對這樣的轉型。”——英國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教授盧恰諾.弗洛里迪

  總結

  人類社會運動階段性的重大變化背后總是伴隨著相應的某種重大技術的誕生,那些重要技術的出生不約而同地成為我們把握過的歷史地標。就像蒸汽機之于工業革命,讓人類的生產力提高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伴隨著海量信息幾乎無成本地全球流淌,伴隨著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囊括一起的連接,人們有理由預見,財富、生活、交往、創造、觀念,立體的又一輪激烈變革就在眼前。

  身處一個時代開啟的黎明時刻,人類未知的遠遠大于已知,無論如何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其中。

  一些關于互聯網的趣聞

  1、因為最開始的阿帕網是由國防部提供經費,但這一研究并不是針對某項任務或者軍事研究,80年代時互聯網的資金來源由阿帕變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之后也把阿帕網改名互聯網。

  2、1969年10月29日晚十點30分。克蘭羅克和助手在洛杉磯的這個房間里落座,另一端斯坦福研究所研究員比爾.杜瓦在五百多公里外等待著他,事實上落座歷史關頭的人們表達的雄心極其有限,他們只準備以新時代的方式從洛杉磯向斯坦福傳遞一個包含五個字母的單詞LOGIN,意思是“登錄”。’

  3、倫納德.克蘭羅克說‘我們就鍵入“L”,對比爾說“L”有了么?他說有了;輸入“O”,有“O”了么?有了;輸入“G” 有“G”了么? 死機了...’

  4、1987年9月20日20點55分按TCP/IP協議一封以英德兩種文字書寫的意為“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從中國到達德國。

  5、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成為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第77個國家。

  6、萬維網大功告成時伯納斯.李放棄了專利申請將自己的創造無償貢獻于人類,如果伯納斯.李為萬維網申請專利他將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雖放棄了專利,但他成為了精神最富有的人。

【觀《互聯網時代》有感】相關文章:

觀互聯網時代有感11-24

2016觀《互聯網時代》有感「優秀」04-05

觀《互聯網時代》后有感3篇05-04

互聯網時代的觀后感受10-16

互聯網時代觀后感09-07

《互聯網時代》觀后感01-11

互聯網時代觀后感06-15

《互聯網時代》觀后感范文08-26

互聯網時代觀后感「優秀」01-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