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觀后感

時間:2025-01-23 10:10:42 詩琳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師傅》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傅》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傅》觀后感范文

  《師傅》觀后感 1

  又在接受電視劇的教育了,不過這僅僅是五一的收尾,《師傅》是從五一假期開始看的,今晚算是劇終了。

  看它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放假了,在網上漫無目的的搜尋著,不知在何處覓到了《師傅》的簡介,應該說是李幼斌三個字吸引了我。想來無聊,便看之解悶,隨即從百度開始搜,搜倒是能搜到,可打開一看,真能把人氣死,網慢得像蝸牛,看一下網速,1KB/S,當時心里就涼了一半。心想看個電視都不讓人痛快,越是這樣就越想把它看完,無奈用盡了方法,還是一個慢,只能讓它慢慢緩沖,還好白天的時候網速快些,能看了,一到傍晚又回歸了本來面目。后來終于發現,晚上十一、二點以后網就快了。于是,在第二天晚上下載,余下的部分全部下載完畢。

  說起"師傅"這個詞,大家既那么熟悉,又是那樣陌生。熟悉是因為大家耳熟能詳,陌生是我們很少能用到,也許我們只有在看電視的時候才有師傅這個概念,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已經習慣用"老師"這個稱謂了,不過這個稱謂遠比不上"師傅"的那種內涵,正如劇中所言,拜師可不是小事,放在以前那是要敬茶叩頭的。莊重程序不同,當然老師對學生的重視程序也就不同了。記得劇中老鐵有句話,我只收兩個徒弟,不過最終他收了三個。他對自己的徒弟確實是用心,工作上教技術,生活上教做人,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給徒弟們做了一個好的榜樣。

  老鐵身上有一種正氣,這種正氣被工廠的所有職工所信服,所稱贊,被廠長都稱為"廠神";從心不良之人,想到他,怕他。他最常說的四個字,有"工人階級",他以身為工人而自豪。不自覺的就被老鐵身上的.那種正氣所折服,被他的智慧所吸引,當然這多多少少有導演的一份功勞,但這絲毫不能減弱對我的影響。

  看《師傅》自然會想到我們的老師,回想起來,從小到大,教過我們的老師很多,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卻不多,主動想到的就更少了,是學生的事?還是老師的學生太多了,我們的老師也太多了?有句話叫,物以稀為貴,人也是如此吧。但是如果仔細想想,老師多少會在我們身上留下一些記憶,這些獨特的記憶或許是被教給我們的知識所覆蓋了。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會了學長,學姐這個稱呼,讀研的時候發現,師兄\師姐,由繞口叫得順口,一個教研室的人才是接觸最多的人,導師也就是"師傅",雖然平時交流不是很多。

  小時的作文,我們經常能讀到"師生情"的文章,想到這里,覺得"師生情"好像沒有那么深厚——師徒如父子。這種情感也許早已離我們遠去了,離我們的社會遠去了。

  《師傅》觀后感 2

  我們大多數人看慣了香港武俠片玄乎其玄的特效,諸如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中人人會飛天遁地,排山倒海,殺人必是血肉橫飛。而這些電影的結局一般讓人捉摸不透,以至于讓人們不曾知道也不想知道,真正的武林是怎樣的。最近上映的《師父》打破了這種模式。

  《師父》是由徐皓峰的小說改編,講述了天津武術界的恩怨情仇。民國初年,詠春拳小荷才露,很少有人去練。而此時天津十八家武館相互勾斗又排外,暗潮流動。作為南派拳種傳人陳識,要開館立足,收了位品行惡劣的青年,計劃在三年內踢館,以教真拳。卻未想一場轟動武界之事來襲。

  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師徒二人情感。當時的武林已是一片暮氣沉沉,武行把絕技掖著,不傳真學。武館成了賺錢買賣,師父利用徒弟,徒弟成為一枚棋子,隨時可以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而犧牲。就在師父陳識按著計劃進行的時刻,師徒之間的`情感也悄然而至,此時即將“一站成名”的徒弟臨走前,師父便對他說了句“你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寄予希望。但就因為鄭山傲的徒弟林副官,半路殺出,破壞了合謀,把耿良辰以規矩之外的方式殺了。

  就這樣師父獲得了開武館的機會,而開館當天,他去了徒弟的租書攤,猛然覺醒,用自己的方式突破規矩,放棄了到手的成功。一個講規矩、論成敗、要地位的人,不顧一切,要推到重來,打遍天津所有武師。他一直在講成敗,最后關頭卻講了情義:他選擇以反抗強權的方式終結這個合謀,來完成對徒弟當初無情利用的補償。

  而其中還有個暗藏之理,面包免費,但要先點菜。原本準備要毀了一個天才,成就一個門派的`陳識,到了徒弟犧牲的時刻,卻又不忍心了,從而想到耿良辰是塊好料,開武館又不真傳。沒有了菜,再多面包又有什么用?

  陳識傷人不傷命。先前已是埋下伏筆,比如他打掉鄒榕的扣子,意味著能取你的扣子,就能割破你的喉嚨。但鄒榕追殺到小巷時,是處處往死里逼,無有留他之意,但陳識卻沒傷他人性命之念。

  《師父》講述了在現代槍炮文明的挑戰下,傳承武俠道義的迷失和回歸,以及對未來傳承的困惑。

  《師傅》觀后感 3

  自古以來,中國都推崇無規矩不成方圓,尤其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民國時期,大家的思想都還未真正的打開,對于“規矩”這個詞,又是何等的重視。南方一代宗師“陳識”為了完成把中國武術“詠春”傳承下去,機緣巧合的北上來到了中國武術核心地“天津”,然而對于一個外來人來講,想在天津立足,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天津的規矩重重,想要踏破一道道的規矩防線,談何容易。在天津這個地方,想要開武館,必須得按規矩來,那就是徒弟必須要來了踢八家武館,師傅才可以開館。然而就在這時,挑戰人性的難題來了,師傅陳識為了傳承“詠春”,不得不想出一個下策,收一個有武術天分的徒弟,然后利用他的犧牲來幫助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

  “耿良辰”就是師傅“陳識”的最佳徒弟人選,有天分,有骨氣。古語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在這部戲里,人性遇到了死板板的規矩,最終,還是人性戰勝了規矩。在電影中師傅陳識從剛開始的利用耿良辰,到后來的有了師徒道義,到最后的和死板板的規矩決裂,都充分顯示了當時中國的慘烈癥狀,為了所謂的`江湖規矩,不惜拿鮮血去一次次的血祭。電影里的雛館長,無疑就是民國時期的死守規矩的那些人的代表人物,對于那個時代來說,規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規矩最初是屬于那些強者和聰明人的。

  師傅陳識為報師恩。北上楊名。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建武館。在天津站穩腳跟。為此他極為隱忍。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初和他達成協議的武行頭牌鄭山傲成了一個位置變量。他的變化使得陳識陷入了另一個陰謀。徒弟意外被殺,自己無意中成了殺人兇手。看不清局勢,空有一身本事也是無可奈何。所以我覺得師傅這個角色很耐人尋味,雖然平淡,但是卻別有深意。

  總體來說。我覺得本部片子的'動作我覺得也很到位,主角陳識在和別人比武的時候,鐵器相碰,鏗鏘有聲,語言也很是干練,很有武俠小說的味道。蔣雯麗扮演的角色雛館長,帥氣干練,還有干凈利落的功夫,短小精悍的臺詞,都很凸顯武俠小說的風味。

  總體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用干練的語言和動作展現了一個時代的某些片段,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真的拍得很好。

【《師傅》觀后感】相關文章:

師傅對徒弟的寄語300句06-07

貓師傅和老虎徒弟06-10

寫給師傅的一封信03-22

修車師傅寫人作文(通用35篇)10-09

感恩有你,我的師傅作文(通用15篇)08-07

教師師徒結對師傅寄語徒弟的話04-29

【熱門】師傅給徒弟的一封信2篇03-05

康師傅快餐面工廠參觀之旅作文600字12-26

《奪冠》觀后感-觀后感07-06

《鷸》觀后感 鷸觀后感0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最近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