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你好,李煥英》有感(精選13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你好,李煥英》有感(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1
“下輩子咱倆還做母女……”
這句話就好像一根帶刺的針,扎進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真希望賈曉玲和李煥英下輩子可以再做母女,但人又怎么會有下輩子呢?
在我的印象里,親情便是最重要的感情,也是我最容易忽略的感情,與母親的相處模式也是相愛相殺,也總是把家人對我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從未想過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當我看完這場電影,我有些慶幸自己可以和母親一起生活很久很久,也有些內疚自己總是讓母親操心,生氣。
以前一直都對與父母相處時間沒有什么概念,一直是走讀生,天天都可以見到父母的面,天天都可以吃上母親做的飯,自然沒有什么顧慮。但當我上了高中,第一次住校,與父母一別便是大半個月后,我終于感受到了在父母身邊的幸福。
一學期下來,猛然發現自己在家里待的時間竟不足一個月,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面交流的時間甚至比通電話的時間還短,我知道,以后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將會更少,我應該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不要像電影里的賈曉玲一樣,等到沒有了母親后才懂得珍惜,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也只能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罷了,并不能換回再與母親李煥英相處的日子。
現在的我雖然已經上高中了,但與周圍的同學相比,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不僅沒遠反而更親了,不知為何,我總喜歡和媽媽打嘴仗,喜歡聽她對我指指點點,我也總能精準的預判到她下一句要批評我的話語,在學校的我也一定會每天抽出時間來給媽媽打個電話,反正和媽媽聯系一下就能讓我一天都精神飽滿,媽媽就是我的精神支柱,那我可不得更加珍惜?
電影中的李煥英常說不管女兒有沒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女兒可以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就好,雖然這確確實實都是每個母親的心里話,但作為女兒,如果自己變得有出息,讓母親開心了,豈不是更好,這樣也算是對母親的一個回報,也算是珍惜親情的一個方式,對嗎?所以還是努力學習吧!要對得起母親對我的付出。
下輩子會怎么樣我們無法決定,但我們可以努力過好這輩子,珍惜這輩子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吧,不要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如果真的有下輩子,我也還要做我媽媽的寶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2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你好,李煥英》
今天早上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映并受大眾好評的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
我在看之前,有在朋友圈中了解了一些觀眾的感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感動到哭,大喜大悲,而且好評如潮,因此我抱著極高的期望去看了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也聽說這部電影是賈玲用來紀念她和她母親十九年的感情,我也抱著好奇,十九年?為什么是十九年,難道她媽媽在她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嗎?
這部片子主要是講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個淘氣不太爭氣的孩子,她從來沒做過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情,但她的媽媽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行了,在她高中畢業那年,她用假的錄取通知書騙了媽媽,可是媽媽還是跟她說,相信她以后會有出息。也許老天就是這樣,用一場意外來換取她的懂事和成熟,車禍讓她失去了媽媽,她用回到媽媽年輕時的這種方式,想要讓媽媽高興一回,想去彌補她沒在媽媽生前的遺憾,作為賈玲自己,她在很多和媽媽的對話中就哭的不行了,也許是我還有媽媽,所以有很多不太理解的感情。
整部電影的前大段都以幽默來表現,到了后面從她開始說:“她以前不會縫,”就把感情帶到了高潮,我在這里跟自己的邏輯掙扎了一番才醒悟,這時候淚水也開始在眼眶里打轉,特別是她以第三視角來回憶媽媽對她的愛的時候,讓人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媽媽。
這部電影表現的一種感情,一種偉大而細膩的愛。
看完這場電影,我覺得感觸挺大的:很多東西都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如果不想讓自己遺憾,那就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愛人。
我的媽媽雖說不到四十歲,但頭上的銀絲也早已數不清了,然而,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是因為我們才變成個中年婦女的。
我也是第一次當兒女,所以會有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您見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3
走出影院,我呆呆地看著手中浸濕的紙巾。
《你好,李煥英》是最令我感動的一部電影,它值得我們流下的這些淚水,以及我們為之付出的感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故事:女孩賈曉玲的母親李煥英遭遇了車禍,生命垂危。她很后悔自己小時候很調皮,總讓母親操心,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很開心的事。
直到訣別的時候,她才想起去珍惜那些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帶著遺憾,她意外地穿越回了1981年——李煥英還年輕的時候,她決定去做一些讓母親開心的事,幫母親改變她的未來,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她才發現,原來母親也穿越了過來,默默地愛她、守護著她……
從賈曉玲為了李煥英有更好的未來,明知改變歷史就不會有自己,還要撮合母親和別人成婚中,我看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從李煥英堅持要按照歷史和賈曉玲父親結婚時,我看到了偉大的母愛;
從母親穿越回去,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第一反應就是要接住她時,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軟肋;
從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堅持不懈地追回比分,廠長不由自主地感慨道:“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中,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言傳身教……
母愛就是一陣風,吹起了孩子心頭的漣漪;
母愛就是一首詩,吟出了孩子臉上的淚痕;
母愛就是一朵云,為孩子遮風擋雨;
母愛就是一首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夢……
“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這是李煥英及千萬母親的心愿。
子欲養而親不待,又是多少子女的遺憾呢?
可能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才會如此扣人心弦、讓我們感動不已。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4
大年初一我和姥姥去電影院看了賈玲自導自演的《你好李煥英》。搞笑而感動,讓我感觸很深。
電影主要講了賈曉玲母親去世后穿越到了母親的年代,和母親以姐妹的形式,讓母親過得更快樂,甚至讓自己消失,也要讓媽媽以后過得快樂,自己彌補那段遺憾的時光,最后一幅幅和母親的動人畫面出現在賈曉玲腦中,和母親含淚告別。
賈玲真實經歷和我姥姥的很相似,在回家的道路上,姥姥哭著說出她的遺憾。真是“子欲孝而親不待”。我想趁著“一湖還在,讓它流動”,我一定要讓母親幸福,不辜負她,我聯想到自己有時也很任性,不聽話讓母親生氣、傷心,通過這個電影,我不能讓這親情留有遺憾,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的乖女兒
“母為水,潤土為泥。母為光,耀子為榮。”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5
這是一個關于母親的電影,一個平凡的工人,一段普通的人生,折射出平凡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她們也曾年輕靚麗過,但是她們付出太多時間和經歷,陪伴著,呵護著孩子們的成長。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被銘記的英雄偉人,也有許多名揚四海的明星,但更多的是普通人。這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寫照。小人物演繹出大生活,我們也會想起兒時和鄰居玩伴們一起玩耍的模樣,那是一個單純的年代。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后悔的渠道,珍惜身邊每一個關心你的人,父母也好,朋友也罷,戀人也可,有時候失去便是永遠。
電影很好,劇情感人,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珍惜身邊人的美好時光。平凡鑄就偉大,偉大來自平凡,愿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最好的陪伴。
季羨林說過,“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
老舍說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6
昨天晚上媽媽買了票,要求我和她一起去看《你好,李煥英》。
我本有點兒不情愿,我可想去看哪吒再世,哪有什么心情去看《你好,李煥英》,況且這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我都不知道。
我把我的疑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這個電影是關于母愛的,不會有什么血腥的場面。
我聽了媽媽的話,滿懷高興的來到電影院。
剛剛一開始我們大家都被笑逗了,出現的是一個女孩兒才七斤半了。第二個女孩兒咚的一聲,一上來九斤八兩,這么重的女孩兒。
之后又一種極其幽默的方式訴說了她從幼兒園一直到現在的囧事,她一直沒人媽媽高興過一次,有一次她跑步得了第一名,回家打開門呀,把她從頭到腳灰頭土臉的樣子仔仔細細的放大了一遍,她的褲子上都破了好幾個大洞,在場的人大多都笑了起來,但她的媽媽心靈手巧,在她破洞的褲子上縫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
她為了讓媽媽高興一次,做了一個偽造的本科大學錄取書,在升學宴上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但是她的姨想多給她一個紅包,在爭搶過程中,她的那張真的錄取書被拿了出來。
但她的媽媽并沒有在意,還快快樂樂的和她商量以后要買些什么東西,結果一輛大貨車駛來,自行車被撞扁了,畫面一轉來到了醫院她的媽媽傷痕累累的躺在病床上,她在哭泣。
之后不知道為什么,她來到了1981年。她想通過對未來的一切認知,改變她媽媽以后的生活。
她和她的媽媽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讓她的媽媽買到了廠里的第一臺電視,讓她的媽媽參加了排球比賽。
可是最后她意外的發現,她的媽媽也是穿越回來的,她的腦袋里不停的浮現著她和媽媽小時候的事情,一件件讓人淚目。
我轉身看向媽媽,媽媽的眼里泛著淚光。
影片結束,這果然是一部讓宣揚母愛的電影呀!以后我也要更加愛我的母親。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7
我在隨筆中知道不少同學都看了《你好,李煥英》這個電影,于是我也決定看一看。
通過同學們的隨筆,我了解到《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有著很高的淚點,于是我也提前準備好了紙巾。不過,我猜應該沒有什么大淚點吧,因為在這部電影的那些演員中,有不少的喜劇演員,所以應該是笑點比較多一些吧!
在看之前,我還知道了《你好,李煥英》和《夏洛特煩惱》一樣,是回到過去。不過《夏洛特煩惱》是回到了自己的過去,而《你好,李煥英》則是回到了母親的過去。滿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開始觀看這部影片。
在剛開始看影片的時候,賈玲那滑稽搞笑的語言確實令我笑了起來。后來,當她們母女被一輛卡車撞上時,我多么想去提醒他們一聲,讓她們避免被卡車撞上,可我不能,從那刻開始,影片在賈曉玲便失去了母親。再后來,隨著電視的聲音,賈玲回到了母親年輕時那個年代,還砸在了年輕時的李煥英的`身上。再往后,賈玲的堅持與執著,讓我在大笑的同時又十分感動:她的做法令我有些想笑,他的想法又令我感動。
到影片最后才揭示,其實李煥英的體內也早已換了個靈魂,那便是后來的李煥英。所以,當賈玲從空中掉下來時,李煥英才會立刻上前接住她。而賈玲也看到了從前的那些事情,而那些她們母女兩個相處的畫面中,最后一個畫面,最令我感動:賈玲要坐車去大學,李煥英和賈玲一同坐車來到車站,而當李懷英回去時,卻毅然決定自己走回去(那是一個大雪天)。結尾處,賈玲趴在李煥英的腿上哭時,我也忍不住跟賈玲一起哭了起來。
這也許是一對平凡的母女,但她們之間的親情卻是偉大的。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8
一場車禍喚醒了賈玲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人們對母愛的不解。
《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融了悲劇,亦融了社會各象,更多還融了愛與溫情,又不乏遺憾。一票難求的電視機,熟悉而親切的綠皮大衣,喚醒了我對兒時母親的回憶。
劇中賈母因車禍離世后,原本被封存的記憶,逐漸被泛起。懵懂的玲兒每每遇到了“危險”她的母親李煥英便挺身保護女兒,并帶她去看電影。似水的母愛悄無聲息地蔓瀉,濕潤雙眼。這母愛,多么可貴且珍惜。為了讓孩子開心,賈母奉獻著,傾盡了她的所有去愛自己的寶貝。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岳母刺字。
床前,岳飛向母稟明自己將要踏入戰場,衛國殺敵。岳母掠過一絲溫暖的微笑,她愛國,更愛子。亦愿子為國家獻力,岳母將這袋母愛,則親手刺在了岳飛的背上。
中有賈母愛女,外有母疼女孝。
海倫·凱勒自幼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里摔打吵鬧,哭笑無法自控。她的母親溫柔地按摩著她的頭發,她愛女,亦愿女能拋掉枷鎖,重新擁抱生活。海倫母親這袋母愛,傾注在請來沙莉文老師上。開朗活潑的沙莉文,是海倫受到的母愛。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孟母三遷。
孟子聰明穎慧,卻不分是非美丑,樣樣模仿。孟母焦慮地皺起眉頭,她愛子,亦愿子能學有所成。孟母搬離屠場,搬離墓地,她這袋母愛,傾注在學校旁邊的家里。散發書卷氣的學堂,是孟子受到的母愛。
人間母愛種種,舉不勝舉!母愛,潺潺流淌,汩汩成溪,但終因有魚蝦在其中愉悅玩樂,這汪水才富有了生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年輕的朋友們別再等,趁早,還來得及。你專屬的那袋母愛,更值得你去珍惜。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9
假期,我隨媽媽去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既充滿搞笑氣氛,又令人感動痛哭,看完后,眼淚汪汪,久久無法止住。
這部電影是由賈玲的親身經歷所改編的,主要講述了在2001年的某一天,賈曉玲考上了大學,終于為母親李煥英長臉。但母女倆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車禍,母親受傷住進了醫院,賈曉玲在母親的病床前埋頭痛哭。在情緒極其崩潰的情況下,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并與自己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形影不離,還想試圖改變母親的人生,讓母親再有一次重生的機會。但是最后的結果令我們所有人都驚訝不已。賈曉玲知道自己的母親手笨,什么都不會縫,但卻給穿越時曉玲穿的那條破洞褲,縫了一個小狗圖案,針線細密,一點都不像賈曉玲口中那個不會縫補的李煥英。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媽媽也穿越到了這里,可為時已晚,穿越的時間已經到了。看到這里我的淚瞬間就流了下來。得知真相的曉玲瘋了似的跑,只為找到李煥英。轉眼間,她從1981年又回到了病床前,李煥英的心臟指數也變成了零。
電影的前一個小時非常搞笑,我的嘴幾乎都沒有合攏過。但在后面的一個小時中,我的情緒也跟隨著電影起起落落,眼淚也情不自禁的從眼眶里流了出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賈曉玲從來沒有做過一件讓李煥英開心的事,還總是給媽媽丟臉,因此曉玲很自責,就借著這次穿越能讓母親高興。她幫助媽媽買下了廠上的第一臺電視,令全廠都羨慕不已,并且賈曉玲還幫助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
電影結束的時候,賈玲對自己媽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讓她穿上那件綠皮大衣。整部劇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李煥英在劇中說的那句話:“我的女兒啊,我只求她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就好!”每一位母親都是第一次做母親,都會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可無論怎樣,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呀!
看完整部電影,我已哭成了“淚人”。內心感慨,時光流逝,曾經的花季少女已經老去。我只愿我的“李煥英”眼角永遠帶著笑,容顏永年少。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10
李煥英,這個名字既屬于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藝人賈玲一生都忘不了的一個人,于是為了緬懷她,便有了這么一部溫情但又有趣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而我也有幸在今天早上觀看了這位母親傳奇的一生,以及她對孩子們滿滿的愛,并發表了這篇感想。
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相信賈玲對這句話一定深有體會,畢竟親人的離世,生命的一去不復返,唯有經歷過才會明白,賈玲的母親在她上學后的第二個月便因意外去世了,當時的賈玲不愿相信這個事實,跪著求車上的每個人借給她手機,讓她給家里打電話。但天不由人,李煥英還是去世了,可賈玲卻只能夠“袖手旁觀”,既不能讓故事重來,也不能再為對方做任何事,只能靠想象來彌補這份心中的遺憾,相信這種想法便是賈玲她拍這部電影的理由吧。她也為這部電影起了一個十分單純,但又包含著那種對母親的不舍與懷念的一個名字——《你好,李煥英》(《hi,mom》)。
其實當我們回看時可以發現李煥英這個名字在電影里被叫了很多次,只可惜沒有一次能得到真正的回應,不過我在看電影之前并沒有發現這一點,同時我也一直沒能明白,為什么這部電影會起這樣的一個名字。但現在想來這部電影的名字,不也是同母愛那般看似簡單卻又飽含深度嗎?有時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句話里面都包含著媽媽對孩子滿滿的愛,在電影中李煥英哪怕是死前的最后一刻,都從未有過后悔,沒有后悔自己生下賈玲,沒有后悔自己沒有嫁到好人家里去,她只認為只要能讓自己的孩子過上開心的生活,自己便死而無憾,還能心平氣和的說出:“我這輩子過得很幸福,你咋不相信呢?”這種話,賈玲幾乎沒有為李煥英買過任何東西,除了一件有點小了的綠皮大衣,不過李煥英也只是說這件綠皮大衣要再綠一點就好看了,她也從來沒有怪過賈玲從未讓自己開心過,在這位母親的心里,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也一直都覺得賈玲是一個值得她驕傲的孩子。也許大多數母親都是這么想的吧,即使生活過得再累,過得再苦,孩子再不省心,也難以放下心中的那份愛。
在電影的最后,賈玲開上了給媽媽承諾要買的敞篷車,在現實生活中她也當上了夢寐以求的明星,并成為了導演,但仍是喚不應李煥英這個名字,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呢?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11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這是電影《你好,李煥英》結尾部分的一張黑白照片旁出現的一行字。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主演和導演的一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賈玲對母親的追思和感激。2001年,考上大學不久的賈玲得到了母親意外去世的噩耗,未來得及與母親進行一次告別。二十年過去了,賈玲是用這樣的一部電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與母親相遇,然后告別。
電影里,賈玲穿越到1981年。那時,李煥英是與賈玲同齡的少女,熱情開朗的李煥英與“表妹”賈曉玲,仿佛形影不離的閨蜜一般。來自2001年的賈曉玲想要彌補母親后來經歷的種種遺憾,并試圖改變母親的命運,“讓她開心”。但結果卻讓賈曉玲自己都無比意外。
電影的前半部分與大多數喜劇電影并沒有太大差別,電影院里笑聲不斷。電影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賈曉玲和年輕的李煥英喝酒。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沒有做過一回讓母親高興的事情的的賈曉玲,帶著醉意對李煥英說:“下輩子咱們必須做母女,但是得我做媽。”但年輕的李煥英卻回答“我的女兒,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下輩子還是我當媽。”但臨近結尾,賈曉玲偶然明白年輕的李煥英其實是早自己一步穿越過來的母親時,當她滿眼含淚跑向年輕的李煥英時,那一幕讓太多人動然和感動,我也沒忍住淚如雨下。
原來,穿越過來的李煥英一路配合著賈曉玲去“彌補”自己的種種遺憾,買了電視機、參加了排球賽、與廠長的兒子相親、笑著看了賈曉玲的現場表演并開懷大笑……快速閃過的一個個鏡頭里,全是不斷給母親惹來麻煩的賈曉玲:摔倒了抱著包子的賈曉玲、尿褲子的賈曉玲、考上省藝校的賈曉玲——過往種種,逐漸變老的李煥英始終展現給賈曉玲的,是一張張溫暖的、不變的笑臉。
我們在一天天長大,而我們的父母卻在我們尚未發覺時,歲月已在他們的身上留下了痕跡,不經意間,他們逐漸白了雙鬢、彎了身軀。我們的父母都遠比我們自認為地更愛著我們,而我們卻只是習慣著去索取財物、發泄情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12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開放,采一朵,送給我小小的姑娘,陪著你長大了再看你做新娘”。賈玲將《萱草花》作為電影的片尾曲,在張小斐悠揚舒緩的歌聲中,道出了全天下每一位母親對孩子最深的愛與牽掛,溫情脈脈,感人至深。
影片是以回憶方式展開的。從一個九斤多重的女孩兒呱呱墜地到她高中畢業。賈曉玲成長過程十分的笨拙,經常被老師叫家長,但即使是這樣也絲毫沒有影響母親對女兒滿滿的疼愛。隨著女兒慢慢長大,她體會到母親的辛苦,生活的艱難。為了安慰母親,她用一張假通知書哄母親開心,結果弄得啼笑皆非。雖然她讓母親大失顏面,但母親仍沒有去指責她,在回家途中,悲劇驟然降臨,發生了車禍。母親身受重傷,深度昏迷,賈曉玲追悔莫及,痛哭不止。賈曉玲帶著遺憾穿越到了1981,以表妹的身份,竭盡全力的讓李煥英高興。穿越可分為倆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讓李煥英更高興”展開,先是幫她買下了全廠第一臺電視機,其次是組建了排球比賽,其中在排球比賽中還告訴了我們:“人只要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第二部分則是以“試圖改變母親命運”展開,試圖撮合沈光林跟李煥英,但最終沒有成功。在冷特母親生病之后,他說:從小到大,我都沒做過一件讓我媽高興的事兒。此時的冷特好比賈曉玲,他們有相同之處。在沈光林和賈曉玲表演二人轉時,我想,在賈玲出名之前,她的母親一場演出也沒看過,這也許是賈玲內心永久的遺憾吧。
影片的精彩之處就是讓你笑著笑著眼淚就奪眶而出了,在末端,賈曉玲發覺異常,邊哭邊回憶日常。看到這時,我聽到了周圍同學們細細碎碎的抽涕聲,這讓我想起來上次在母親節我的一篇《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聽的同學們淚流滿面;其實電影也好,作文也罷,感人只能算其微不足道的一面,更多的是情節內容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有其共鳴。影片很好的詮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酸,更是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人眼前時,遺憾可能會成為永久。叛逆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過程中你并沒有成長。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篇13
昨晚,羅姐約“五棉君子”一同看電影《你好!李煥英》。在手機和電視泛濫成災的時候,在影院里正襟危坐真有些不習慣。不曾想電影一開場,電影畫面就把我的目光緊緊抓住,在捧腹大笑之余,更多的是一絲酸楚。
是呀,誰都是父母的孩子,而后又成了孩子的父母。在成為孩子的父母之前,我們都曾有過絢爛的青春,無憂無慮、浪漫至真。初為人妻、十月懷胎,誰都不能預見腹中的小寶寶是否健康。直到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在產床里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初為人母的喜悅充斥了一生。
“生”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小時候只是洗洗屎褲兜,管飽就好,咿咿呀呀學語、逗得大人再累都開心地笑。
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叛逆的倔強少年,沒有一樣省心。叛逆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到高中,有的甚至到了大學。可叛逆期始終是更年期陪伴的,在生活無比充盈的陪伴中,孩子進入大學,也讓他們養成了過于自我的情感意識。
目送著孩子走遠,一顆負重的心卻空落了下來……本想著孩子上大學了,就有時間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兒女大了,父母卻老了,兩鬢間白發苒苒,步履蹣跚,好多事情都力不從心了。雖然如此,可一想到寒暑假孩子就可以回來了,心里依然是充實的。雖然一生辛苦,為孩子操勞,可是人生不就這點念想嘛!只要心里有孩子為念想,內心就是快樂的。
人生余年,不求孩子飛黃騰達,只盼孩子一生健康快樂,幸福平安。由于生存的壓力、就業的競爭成幾何式增長,在孝敬好老父老母之余,還要努力養好身體,盡最大努力支持孩子一把。所以,作為人父人母的自己還真不能病倒呀!否則,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能心安?
電影的許多情節雖然有不少喜劇色彩,然而電影所表達的意義卻是令人震撼人的。當孩子們走進影院之前,在歡聲笑語中一定感受不到父母的不容易。通過電影的洗禮,之前的歡聲笑語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對電影所表達的真實情感的思考。隨著影片結尾女兒對母親的懷念,我們也在體味著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的長大,他們也會懂得感恩!
“你為什么而來?為你的快樂而來”這句經典的電影臺詞一直充盈著我的內心,就像潮汐一樣久久不退。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精選13篇)】相關文章: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熱門】03-11
你好李煥英口碑觀后感03-11
【精】你好李煥英觀后感03-11
【薦】你好李煥英觀后感03-07
【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03-07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推薦】03-06
【推薦】你好李煥英觀后感03-05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精選8篇03-09
感人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03-16
關于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