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觀后感:《懸崖之上》觀后感八-700字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二觀后感:《懸崖之上》觀后感八-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懸崖之上》是由張藝謀導演最新上影的諜戰片,由于電影是改編自原創故事,所以影片中的角色在歷史上是沒有故事原型,但是張藝謀對人物塑造卻能讓觀眾感受到切實存在的情感沖動,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愛人,自己的親人,看到了自己身邊那些鼓足勇氣向生活發起挑戰的.普通人。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譯率領的“烏特拉”小隊為了完成任務與敵人展開生死斗爭,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哈爾濱城,有多方勢力割據角力,整個城市被肅殺的黑色建筑分割著,影片的黑白色調也預示著光明與黑暗無處不在的斗爭,這也是張藝謀一貫善用的色彩藝術。張藝謀也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動與靜的對比,凸顯了氣氛的緊張和危機,比如火車上那場群戲,就是在平靜中暗藏生死攸關的較量,動與靜之間的對比,更加體現了一種對峙氣氛。然而就是這種氣氛下,更能渲染大家的情緒,讓人在觀影中心情跌宕起伏。
戰爭是殘酷的,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生死前途都是隨機的未知數。片中格外打動人的一幕是,張譯和秦海璐約定,“活下來的去找孩子”。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體現出真實到讓人心痛的悲情,雖然經過蘇聯特訓的間諜,他們會壓抑住本能的情感,秦海璐直到最后一刻才爆發出的眼淚,讓我突然發現,他們也是會傷心會流淚的普通人,在那些孤軍奮戰的時刻,誰也體會不到他們內心的煎熬。
《懸崖之上》與其他諜戰片的區別在于,張藝謀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極致,看向孩子的眼神,躲在廁所里無聲的哭泣,走向敵人時的決絕,是那個年代真實的情感,是殘酷的事實。每個年代都有這樣的無名英雄,我們其實只需要靜下心來感受生活中來自家人和朋友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勇敢面對生活,我們也可以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初二觀后感:《懸崖之上》觀后感八-700字】相關文章:
初見懸崖作文02-25
忠犬八公影片觀后感01-26
《功勛》八個單元觀后感01-19
觀后感06-27
美麗的大腳觀后感-觀后感01-23
《忠犬小八》觀后感3篇01-26
《忠犬八公》觀后感_1000字01-21
伴你高飛觀后感700字-觀后感01-23
《八佰》的觀后感1000字-觀后感01-22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1200字_觀后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