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觀后感(通用2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剛川》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剛川》觀后感 篇1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帶我到綠地雙子塔金逸影城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金剛川》。這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的電影,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
電影中有一位特別的演員,名叫鄧超,他就是南昌人。他飾演的高連長,在與班長發生沖突時,用江西話來了一句我聽得懂你哇子,讓現場觀眾都會心一笑。不過,我聽不懂南昌話,后來爸爸告訴我才知道。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美國戰斗機一直在轟炸志愿軍搶修的橋體,炸了又修,修了又炸,最后實在修不了了,戰士們就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人橋,讓后續部隊順利通過。這座用血肉筑成的生命之橋,讓很多觀眾流下了眼淚。
戰爭是殘酷的,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金剛川》觀后感 篇2
影片從鴨綠江邊美麗的風景開場,平靜美麗的自然風景隱蔽著數萬中國戰士。前期略輕松的節奏還有一些笑點仿佛這只是一部披著戰爭外衣的喜劇片,然而這片美麗的土地一開始郁郁蔥蔥的樣子,最終卻將燃燒彈投放半小時后江面兩邊無數焦尸與炭木的場面凸顯得更為凄涼壯烈,幾分鐘前還在和你開玩笑的人下一秒已然犧牲,最后煙霧彌漫的漆黑橋面仿佛一條通往天堂的路
平靜美麗的鴨綠江和不斷犧牲的中國戰士產生巨大的反差感,然而這里并不是某一處主戰場,這里只是支援部隊必須通過的一道關卡,美軍起初只安排了偵察機損壞橋梁,那個時候的我們在美軍眼里只是用樹枝吃飯的部落。然而他們最終低估了中國速度,美軍以榴彈炮,延時炸彈,六顆燃燒彈,犧牲兩名空軍為代價攔截我軍過江,最終失敗。
《金剛川》觀后感 篇3
那段歲月,他們用血肉書寫了一段奇跡。
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瀏陽市博物館的影音室,我的內心激動不已,《金剛川》到底發生了什么?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電影開始,敵機的掃蕩轟炸令我心中緊張難耐,眼看著一個個士兵犧牲,我仿佛箭刺胸膛,但卻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目睹他們慘烈的局面,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金剛川甚至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而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之所以有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盡管時間在流逝,歲月在變更,但抗美援朝精神仍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疫情當前,無數逆行者秉承著“拋小家,為大國”的理念,舍身為國。有人堅守崗位,治療感染病人;有人日夜奮斗,研制抗疫疫苗;有人驅車萬里,捐贈醫療物資;有人自覺在家,防止疫苗擴散……全國14億人民聽黨指揮跟黨走,將疫情的影響最小化。
河南洪水突然爆發,被困者在迎來被救希望時,仍能保持鎮定的喊出“讓暈倒的人先走,讓女士先走”。已經被困5個小時了,毫無疑問他們是害怕的,他們是想要盡快遠離生死邊緣的,但他們依舊做出了先保護弱小的決定。
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人民,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平凡而又偉大。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不是自私的活著,而是想著身邊的人。中國人的身上,無時無刻都體現著無私奉獻,舍己為人,舍身忘死的愛國精神。感人的故事不計其數,但每一個故事都足矣讓人潸然淚下。
《金剛川》觀后感 篇4
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愿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網絡上有一篇關于抗戰英雄張振智的文章,主要就是講金剛川的故事。
金剛川是一條河,金城戰役打響后后勤物資需要通過橋運到前線,張振智等人受命要在這里架起稱重橋。他和戰友們利用敵人炸斷的木料,七天七夜真的建好了,可敵人出動了飛機,把7孔橋炸得只剩下了兩孔,橋不能用了。張振智帶著全連冒著槍林彈雨修橋,在這次任務中,敵人在載重橋周圍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彈,還有2500多發炮彈,可全連一直堅守到運輸車通過為止。
這是之前了作文解過的,可是當最終進入影院后,跟敘述的不一樣,但是一樣感覺蕩氣回腸,為中國軍人點贊!
電影中人物細節的描寫特別到位,吳京飾演的老關,看似是一個不守紀律的老兵,確有一股當兵的韌勁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張譯飾演的張飛,從唯唯諾諾到有自己主見再到夠來的英勇抗敵,他用生命詮釋了英雄的含義。
一個普通的班長,帶著戰友的相片抗戰,本想捧一座獎杯給戰友,可是看到的確是自己的戰友一個一個死在自己眼前,最后站在那里在跟美國人宣戰,敵人的燃榴彈根本炸不悔他必勝的心。
從他們一個個的眼神中,我讀懂了,視死如歸,無私奉獻,大無畏的斗爭精神,精神在,中國肯定會越來越好!
《金剛川》觀后感 篇5
那個一塵不染、晶瑩透明的深秋午后,我和媽媽在開闊的電影院里觀看著電影《金剛川》。
那悲壯的畫面展現在我的眼前:張排長滿腔怒火,大聲怒吼道:“來啊!”他要點燃箱子,吸引美軍的飛機,這個胳膊和腿都被炸斷了的英雄,仍然頑強地爬到炮位,他一個人竟然完成了六個人的操作,以驚人的毅力把敵機打了下來,完成了自己的終極使命,張排長光榮的犧牲了,他臥在那高高的炮臺上,犧牲的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這是怎樣的鋼鐵之軀啊,可以為了朝鮮一片土地的安寧,可以為了自己深愛的祖國人民的平安,視死如歸……“謝謝你們!”我緊緊握著媽媽的右手,感動得淚水奪眶而出。
戰爭年代他們可以為了守土保家這樣的無畏,那和平年代同樣如此吧!清楚地記得爸爸給我講到有一群戍邊的年輕人的感人故事,當我們忙著合家團圓,玩著趣味十足的游戲,看著花樣百出的綜藝節目的時候,這群站如松行如風的人,在守護著我們的平安喜樂。有四位戍邊英雄埋骨青山,正是為了守衛小家和大國!當一切靜好,我們面對雪山齊聲致謝:“謝謝你們,保衛山河為國拼命!”從爸爸的深情講解中,我被深深地感動著,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大英雄,還有我們身邊那些樸實的平凡人,風雨疾來之時,總有人為我們遮風擋雨,誰也不是鋼鐵俠,他們也怕疼,也會想家。他們,銘記在我心中,伴我成長著,我覺得我是一個最幸福的中國娃!
《金剛川》觀后感 篇6
今天也湊熱鬧去看了金剛川。自己對于電影的欣賞水平十分有限,要不就是像信條那樣看不懂,要不就是像奪冠那樣困意頓生,所以經常剛看過就不知道講了什么。不過,今天這樣的場面片,不用仔細想的片,倒是迎合了我的偏好,喊打喊殺,槍炮突突,兩小時無尿點。
電影的制片,音效,情節如何,千人千言,也不用我這個水平不高的人瞎扯。這部排片很猛的電影要傳達的訊息,也正因為全程只需跟著劇情來回反復,變得非常地通俗易懂。
老美那邊周四晚上辯論,雙方打某張牌其實都挺弱的,篇幅很少(當然用詞還是很難聽)。當然這不是說變得很友善,而是都已經說得很狠了,再說也不會加什么分。你說我開賬戶交稅,我說你和你兒子收錢,口水亂噴,標準動作而已。但是,對于這一話題的刺激減少恰恰代表了老美精英層經過這些年不間斷的努力,已經在民眾心中種下了種子,還發了芽,不用再強調了。那邊最近的好感度民調也是一個佐證。
以前咱們還是挺克制的,的確也經常反擊,但是核心意思都是你霸道,你雙標,你沒道理,你簡直無理取鬧。不過后面還有一句,惹了我你就慘了。我看算是說出來了。
制作電影需要時間,不過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電影播出日子不似國慶那般一定得是正日子。什么時候放還是可以斟酌的。
戰場上,武器裝備和意志決心都得有,也都得準備。
還是得說,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body has one.
《金剛川》觀后感 篇7
電影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愿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動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戰力,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無數先烈的鮮血,浸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里,我們看見了先輩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斗里,創造了偉大的功勛,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將士們即使灰頭土臉也掩蓋不住臉上的稚嫩,即使身體破殘也要修補好大橋,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體搭建成支撐大橋的橋梁。看到那一個個站起來的身影,不少觀影者都止不住的淚流。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大橋的直立,而是中國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更加能夠深深體會到《義勇軍進行曲》中的`“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的真正含義!
讓我們銘記那些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印在我們的心中,英雄的事跡將千古流傳,作為后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金剛川》觀后感 篇8
它是一部電影,它叫《金剛川》。
它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時期,志愿軍部隊要去金城參加最后一役,卻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動的金剛川擋住了去路。為了保證大部隊能按時渡江,工兵連的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怕犧牲,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抵御美軍戰斗機的狂轟濫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最后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軀搭起人橋,讓作戰部隊按時順利過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戰士們搭人橋這段。只見他們從水底到水面一層又一層,一邊咬緊牙關,忍受傷痛扛起橋板,一邊要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可為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為了祖國的未來,他們沒有退縮,面不改色,齊心協力筑起這世上最堅固的“橋”,堅持到最后一刻。看到這里,我熱血沸騰,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才是世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才應該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時,銀幕上出現了一隊隊整齊的儀仗軍莊嚴地捧著蓋著國旗的骨灰盒,當影片中的志愿軍幸存者肅立敬禮,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軍遺骸回家”的字樣時,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濕潤了。正是有了志愿軍戰士們在無情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才有了現在的中國。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們行隊禮致敬。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好自己,長大后為祖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金剛川》觀后感 篇9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的志愿軍在對己方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的英勇故事。
在抗美援朝末期,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金剛川戰役,志愿軍們為保證前線物資的輸送,必須通過金剛川上的水里通道——巖石橋,才可以成功。在那個時候,中國沒有飛機,而敵方美國恰巧就在空中領域中獨占鰲頭,他們從空中扔下的炸彈,對陸地上志愿軍構成了重大威脅。
但中國人民不會為此而退縮!
敵軍在空中扔炸彈,中國軍人就在地面用炮轟炸彈,沒有因為被炸傷就放棄抵抗,而是一直堅持著,為修橋爭取時間。敵人的炸彈到處亂飛,金剛川上的巖石橋一次又一次被炸毀,志愿軍們一次又一次得修補,為的就是等橋修整好后,能讓去前線送物資的軍隊順利通過金剛川。
有人的任務是通過那座橋,讓輸送物資的軍隊過橋。
美國人的飛機每一次炸彈的投下,志愿軍就傷亡慘重。在陸地上與美軍做斗爭的中國人民在努力反抗著,一發發從陸地上飛起的炸彈中總有擊中敵人飛機的,一旦飛機被炸下來,我們就會贏得一次修補的時間。
一次次被炸毀,一次次重新修補,總計七次,意味著中國人是不會被輕易打垮的!
為了能讓物資快速的運輸,那些志愿軍站在水里,肩膀扛著木板,讓軍隊從他們的肩上跑過,一個接一個,腳踩的是修橋志愿軍的肩膀,而他們身上背負著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希望。
中國人,加油!
《金剛川》觀后感 篇10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影片落幕,寂靜之下,一個深情的女聲,悲愴而激昂的唱起片尾曲《英雄贊歌》。我的心情激蕩,在敬意、心痛、感動中久久不能平復。
“金剛川”,歷史上一座真實的大橋。也是我們志愿軍工兵連,曾經用血肉之軀扛起的那座橋。回顧這部震撼人心的電影《金剛川》:抗美援朝時期,我國志愿軍要渡過北漢江,到達金城主戰場。可是當時美軍的力量更強,一直派戰斗機來阻撓,用各種炸彈,一次又一次的破壞這座橋。可每到下一批人馬需要渡江,工兵連就能迅速的修復,部隊還能踏橋而過。到后來,敵軍用燃燒彈把橋炸斷,只剩一些木料漂浮在江面上,我們英勇的志愿軍仍然不放棄。時間緊迫,材料不夠,最終工兵連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支撐著木板橋面,讓部隊踏著,又一次通過了金剛川大橋。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排長張飛,左臂和左腿都被炸斷,可依然拄著木棍,拖著殘破的身軀,穿過玉米地,爬上炮臺,盡自己的全力上膛炮彈,轉動炮臺,瞄準了一架與我軍周旋許久的敵機,一發入魂,將那架飛機射了下來……
一想到那個畫面,我就熱淚盈眶。可敬的志愿軍戰士們,用他們的奮勇剛強,用他們的血肉筑起了長城,撐起了新中國的防線,守護了人民的安寧,才有我們祖國的發展,和現在的繁榮、強盛。正是如此,我們才要更加發奮學習,長大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幸福出一份力!
《金剛川》觀后感 篇11
2020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中國人民志愿軍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共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
走進電影院,作為新時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們不能忘記,現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的流血犧牲。影片中他們以血肉之軀,筑起精神長城,誓死做到人在橋在的誓言。故事分四個部分,用不同的視角對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但最終的結局是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運用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歷史事件,轉變常規的敘事角度和順序,使我感受到電影中那句臺詞的深切含義:"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
電影講的是犧牲,層層遞進和升華其核心主題——犧牲。在戰場上,面對流血和犧牲,不畏生死只為心中的共同理想。志愿軍戰士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用犧牲精神筑成堅固的長橋。其中《高炮班》的張排長和吳班長的呼哨,一方面是傳遞信息,另一方面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著自己攻擊,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贏這最后一戰,這一戰他們在心里早已做好準備了。
最終這一切又回歸了橋面,這一段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擊不倒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松柏長青,英雄常在,吾輩自強,篤定前行。
《金剛川》觀后感 篇12
金剛川戰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場大型戰役,主要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不為人知的渡江戰役。金剛川是本次戰役中非常重要的軍事通道,搭載著的巖里橋卻被敵方反復損毀。我軍為了搶占軍事先機,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斗,但是卻因為敵方的頑強抗擊,橋梁一次又一次被炸毀。敵方的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向橋梁扔下無數枚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略通道,直至最后的勝利。
《金剛川》片子里沒有特別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通過幾個人物,一個情節,多角度的反復演繹,讓觀眾通過不同的場景,深入了解我國志愿軍戰士用血肉之軀,與美國鬼子的鋼鐵飛機、炸彈之間的浴血奮戰。
最感人的就是張譯飾演的張飛角色,他失去了一只手和一條腿,用一根樹枝做拐杖,憑借著強大的意志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吳京飾演的班長之前堅守的陣地,把志愿軍戰士不怕死的頑強精神演繹得出神入化!
抗美援朝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物資資源都遠遠落后于美國人的志愿軍,但愣是用不怕死的精神,將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打得坐到了談判桌上。這不得不說是我國史上的奇跡。
這場戰爭,讓中國人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強權,為國家和人民爭取到了尊嚴和威嚴。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句歌詞,直抵人心,給了我心靈上無限的震撼,《金剛川》用還原真實場景的形式告訴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軍人用生命的代價和血肉之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一份光與熱!
《金剛川》觀后感 篇13
一部電影,語言樸實,卻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這是中國志愿軍用鮮血與生命譜寫的一段悲壯、感人的歷史,這就是《金剛川》。
1953年,抗美援朝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動的最后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內向金城前方戰線投放更多戰力。而通往前線的道路卻被一條洶涌的大江擋住,唯一能渡過去的僅僅只是一座簡單的工兵橋。然而在前進的過程中美軍為了阻止志愿軍大部隊挺進,24小時全天候派飛機輪番炸橋,又一次次被我軍奇跡般的修復,美軍被我軍逼得惱羞成怒派出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摧毀的僅僅只是一座木橋,卻絲毫沒有動搖志愿軍的意志,最終工兵連的戰士們舍身搭成堅不可摧的人橋勝利完成任務。
那是怎樣的一座人橋啊!是一張張灰頭土臉,傷痕累累也掩蓋不了的稚嫩臉龐,是一具具血肉模糊、身體殘疾的身軀支撐起來筑成的堅如磐石的大橋。看到這一幕,我們不禁潸然淚下,這是一條通往勝利的紅色通道,更是一股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犧牲、義無反顧的革命英雄氣概……今天我終于領會到國歌中“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深層含義。
無數先烈的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旗幟。浩蕩的歷史洪流中,我們仍能看到先輩們偉岸的身軀。雖然還有許許多多的戰士遺骸仍在異國他鄉,帶回來的只有一個冷冰冰的名字,但是先輩們偉大的紅色精神卻永垂不朽,為我們中華民族鑄就了不屈的脊梁。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是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吾輩當自強,篤定前行之。
《金剛川》觀后感 篇14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這首志愿軍戰歌,就讓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贊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11月12日,有幸在公司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金剛川》。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奉獻的故事。
有人說,最美麗的畫卷描繪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最動人的詩歌頌揚的是祖國萬紫千紅的春天,最純潔的感情是對祖國真摯的愛戀。如今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我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為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贊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為磅礴的“中國力量”。
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將國家情懷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工作動力,認真投身到日常的工作中,勇擔使命,履職盡責,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干,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攜手并肩、同心同德,為包鋼鋼聯物流有限公司事業發展增磚添瓦,為“鋼聯物流夢”的實現貢獻一己之力!
《金剛川》觀后感 篇15
“非是金剛無鐵骨,敢教血肉駕長城”,這或許就是金剛川的最真實寫照。或許我不曾看見過那永不摧毀的橋橫渡千里,但我相信,我已經看到了永不屈服的國家尊嚴屹立不倒。
連長滾滾的熱血在服從命令中的義無反顧,“修橋不是打仗?”,這就是軍人的天職與血性方剛;那個四川士兵從萬般不理解到身先士卒地走上山頂、扛著圓木怒吼獨行,這就是每一個最可愛的中國軍人的信仰:背后是千萬小家,心中是泱泱華夏。當老兵訴說著自己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叫個啥,只知道我們是戰友,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了。除了犧牲,還能有啥”,不禁淚濕眼底。每一個踏上抗美援朝的士兵的歸宿不是回家,而是他鄉破敵萬里、馬革裹尸、魂系中華。
再到后來,我看到了一片最美的喀秋莎流星。流星劃過天際,燃亮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希望與自信。當敵人陣地被精準打擊,內心是不盡喜悅;但當的士兵們以十當一,前仆后繼,內心又是難忍惋惜。“轟炸機飛得高打不著,偵察機飛的快打不著“一句話道出了幾代革命先輩的可惜與期盼。現如今戈壁灘的龍吟震響天地,東風快遞精準直達,我們才敢無所畏懼地挺直脊梁,我們才深切感受到: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國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回想如此,中東的槍鳴仍在耳畔。我們不曾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只是幸運地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很感謝前輩們只為中國的清澈的愛,他們血染的諾言“后代人的幸福要靠我們每個人去拼的“,也的確實現了諾言。而今,你我終將接過這歷史的接力棒。生命的安寧本是幸運,如此深知:劍鋒之上,才有尊嚴;射程之內,皆是真理。
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致敬,每一個英雄兒女。
《金剛川》觀后感 篇16
“不問萬古流芳,但問此心敢勇。”
電影《金剛川》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三階段“金城戰役”前,志愿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這部電影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以不同的視角講述著同一時期的同一個故事。戰爭中一名又一名的戰士前赴后繼,他們的堅毅與擔當震撼人心,他們的犧牲換取了勝利的曙光,使中國東北邊疆得到鞏固,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更提醒著我們當今和平的來之不易。
曼德拉曾道:“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覺不到畏懼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懼的人。”我不禁感嘆,意志往往是可以創造奇跡的,志愿軍戰士在金剛川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即便面對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他們用血肉之軀迸發出了比鋼鐵、比自然更為強大的力量——沒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七年前,志愿軍英雄以這樣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打破了常人所無法想象的困境,破局而勝。而今,學業上大大小小的困難就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戰勝的對手,我們仿佛像戰士一般,在參加一場只有一個人的戰斗,“夫戰,勇氣也!”便是古往先賢教授給我們的應戰檄文。這里的勇氣就是我們的學習態度——一種勤奮、執著、不懈探索的精神,它來源于對知識的渴求。荀夫子說過,“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昌黎先生也講過“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當我們用勤奮和執著來武裝自己投入學習,我們就是不可戰勝的巨人,學習上的艱難挫折只是一次次的磨礪,他讓我們更加勤于學習、勇于面對、善于解決,這時我們就是強大的。
《金剛川》觀后感 篇17
當新中國成立的聲音響徹全球,華夏兒女欣喜若狂之際。那美帝心中躁動著的,對于中國這頭雄獅的畏懼,化為魔鬼催促著發動戰爭。當友鄰之國危亡旦夕,當人民幸福岌岌可危,我們知道,這場仗,我們不是觀眾,我們必須打。
《金剛川》講述了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們在勝利果實近在眼前之際的經歷,在激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以血肉之軀敵飛機炸彈,用人力筑就志愿軍的生命線。在國家的安全面前,在他們心中,一切都顯得那么脆弱,那么廉價,甚至于自己的生命。整個影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從先遣部隊的視角描繪戰爭的殘酷,當天空成為敵人的娛樂場,地上的戰士們是那樣無力,那血肉橫飛的場景仍然深刻于腦海,觸目驚心。第二部分從外國駕駛員的角度描寫這場陸空戰斗,當這個駕駛員可以憑著一己之力將我們志愿軍兩個對空平炮陣地毀滅,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嘆,落后就要挨打呢?我仍無法忘記,那兩個班的戰士們,這么多人換得的,竟然是一架戰機,一個敵人。第三、四部分是整個電影的高潮與精華。耳邊那熟悉的歌詞回響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當炸彈將希望毀滅,當燃燒彈將生命線燃盡,是我們可愛的人,那些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筑成新的長城,正如國歌歌頌的那樣,他們用血肉筑起鋼鐵的橋梁。
我不會忘記那老大哥關磊,一腔熱血;不會忘記那一聲長呵,不惜此身的張飛,不會忘記他們的每一段深情,不會忘記他們的每一個故事,因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心中的戰神。
《金剛川》觀后感 篇18
影片從鴨綠江邊美麗的風景開場,平靜美麗的自然風景隱蔽著數萬中國戰士。前期略輕松的節奏還有一些笑點仿佛這只是一部披著戰爭外衣的喜劇片,然而這片美麗的土地一開始郁郁蔥蔥的樣子,最終卻將燃燒彈投放半小時后江面兩邊無數焦尸與炭木的場面凸顯得更為凄涼壯烈,幾分鐘前還在和你開玩笑的人下一秒已然犧牲,最后煙霧彌漫的漆黑橋面仿佛一條通往天堂的路
平靜美麗的鴨綠江和不斷犧牲的中國戰士產生巨大的反差感,然而這里并不是某一處主戰場,這里只是支援部隊必須通過的一道關卡,美軍起初只安排了偵察機損壞橋梁,那個時候的我們在美軍眼里只是用樹枝吃飯的部落。然而他們最終低估了中國速度,美軍以榴彈炮,延時炸彈,六顆燃燒彈,犧牲兩名空軍為代價攔截我軍過江,最終失敗。
《金剛川》觀后感 篇19
今天我觀看了《金剛川》這一部電影。電影內容讓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
一九五三年的最后電影講的是:在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個階段,“金城戰役”,當我軍支援部隊趕到了金剛川。但是這條河水急,4米以下是暗流,要度過條件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橋。由于當時我國新中國剛成立,一窮二白,僅有的戰機,都在一線上,而我們的行動卻在美軍的眼皮子底下,稍有一點響動就會遭到美國的轟炸。而然,盡管如此,我軍依然決定做橋。終于橋做好了,大隊部過河,結果,敵機飛來轟炸,再修再炸,就這樣七俢七炸,不久,高炮兵老關就被敵機盯上了,在這生死關頭時,老鴰關發射了信號彈,瞬間整個天空亮起來,使隱藏炮位的炮兵張飛發現了敵機,但是老關卻犧牲了。張飛發現敵機后急忙開炮,但是只是把其中一架打下了,另外一架卻沒有打下,這時我方的喀秋莎遠程轟炸美軍陣地。不一會兒,剛才的戰機又一次回歸。要為剛才落下的那條飛機上的人報仇,原來那是他的徒弟。張飛發現后迅速準備開炮,但是好幾炮都沒打中,最終對失去了戰友。僅二人得以生存,他和小胡,他失去了一條腿一只胳膊,而小胡不見了蹤影,但是強烈的責任心使他來到了老關的炮位。決定為老關報仇,因為老關是他的師傅。張飛困難的塞下幾只炮彈,點燃了火,再一次把那架戰機引來,一同來的,竟然還有一輛轟炸機,張飛一邊吼著一邊開炮:“姓張名飛字冀德,萬古流芳,莽撞人哪!”隨即三發炮彈發射,瞬間把美國的王牌飛行員打死,但是燃燒彈已落。不久,大火轟炸完了橋體,戰士們死亡無數,張飛也在大火中犧牲了,但是雖然,大火燒完了,一切但卻燒不完中國人的團結。不久河上筑起了人橋,一個人搭著一個人,上面的人頂著木板。剩于的志愿軍們踩著木板過河,打贏了這場比賽。
看了這部電影,我十分感動,因為其中許多細節都打動了我,首先是戰場上的“劉關張”三人雖不是兄弟,但情已勝似兄弟。更讓人感動的是張飛與飛機大戰的情景,張飛為他的師父報仇,王牌飛行員為他的徒弟報。看到兩人的對戰,我既為兩人感到擔心,又被兩人的報仇心理感動。還有一個讓人感動的地方,是最后一部分,一位老兵(小胡)回憶:“我還記得那股糊焦味。”屏幕上出現的正是小胡,與大家一起搭起了人墻。評論中的人們說:“想打敗中國,除非上帝戴著鋼盔親自參戰。”“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卻創造了奇跡。”是啊,如果中國沒有這樣的人是絕對打不贏這場戰爭的,盡管中國窮,中國落后,中國什么也不好,但是中國人團結,團結就是力量,中國人最后還不是憑著這個贏的嗎?我覺得,如果世界上沒有團結和關愛,那么,人類很有可能不復存在。沒有團結,人們只會自顧自的管自己。沒有關愛,人們只會自相殘殺。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去年的疫情,軍人好比戰疫中的醫生和護士。雖然平凡,但是都很團結;雖然有生命危險,但是依然奮斗。我想這部電影所揭示的道理應該就是這些吧。我建議大家也可以看一看這部電影,相信你也會受益匪淺!
《金剛川》觀后感 篇20
金城戰役,是我國在朝鮮戰場上進行的最后一場大型戰役。這場戰役雖說基本沒有美軍派兵支援,但是美軍的飛機和炮火仍然猛烈,而《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是介紹了在金城戰役正式開始的前段時間,主力部隊要趕到既定位置的經過。
在電影的開頭,就是主力部隊準備過江的畫面。想要度過金剛川,必須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大江,這一條大江水底全部是暗流,是不能游過去的。所以,大部隊想要渡過這一條江河,必須要修橋。而美國人的飛機就在天上飛,修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雖然有高炮,但是炮彈很少,并且飛來的只有飛的很高的轟炸機和飛得很快的轟炸機,一般來講是根本打不著的。后面渡河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橋必然是修了炸,炸了俢,但是修橋的速度哪里有炸橋快,并且工兵連人數有限,被轟炸機炸死的也不少,修橋的速度漸漸跟不上了。這還不說,有一架裝備了武器的偵察機被我們的高炮給激怒了,一直對我們的高炮加以攻擊,導致高炮傷亡慘重。但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一批次來的轟炸機中,裝的不是炸彈,而是大型燃燒彈,將周圍的田地以及樹林燒了個七零八落,當然橋和人都好不了。人還好說,但是橋是徹底廢了。當一名美國飛行員帶著十分不情愿的情緒來觀察破壞狀況的時候,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志愿軍戰士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人橋,從而讓大部隊過河。這可真是把美軍飛行員驚呆了原本申請了飛機轟炸的這位飛行員卻一反常態,對指揮部說大部隊已經過河,再次轟炸是沒有意義的。
最終,大部隊成功過河,順利阻擊敵軍,成功順利完成了任務,為打贏金城戰役贏得了基礎。
【《金剛川》觀后感】相關文章:
金剛川觀后感07-26
《金剛川》觀后感10-14
金剛川觀后感08-25
《金剛川》觀后感500字09-02
金剛川觀后感800字08-16
金剛川觀后感3篇10-24
《金剛川》觀后感3篇10-24
《金剛川》觀后感1200字12-14
《金剛川》觀后感(精選33篇)02-17
《金剛川》觀后感(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