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通用7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
20xx年12月8日,新冠肺炎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疫情由此爆發,沒有硝煙的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剛聽到出現不明肺炎傳染病時,大多數人對此不屑一顧,不以為然地認為,這不過是一場小打小鬧,掀不起風浪,但出乎全部人意料的是,這卻是一場不遜于17年前SARS的天災。
20xx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正式發布通告,確定新冠肺炎的發病原因與食用野生動物相關。
20xx年1月18日,84歲老院士鐘南山教授身先士卒,義無反顧地前往一線。經過鐘南山教授一夜未眠的奮斗,終于確定了肺炎人傳人的特性。各級部門正式進入一級戒嚴,才得以使病情未更進一步的惡化。而與此同時,來自天南海北的醫護人員毅然放棄了除夕夜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為病情的控制獻上自己的力量。他們是逆行的英雄,星夜奔赴,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擔起守護社會安定的脊梁。
除夕之夜,全國各地人們沉浸在團圓的氣氛中時,湖北,卻是眾生沉默。無數醫護人員星夜不眠,奔波在戰場;無數百姓守望家中,每一聲長號聲中,都在悲悼一個生靈的逝去。毅然執筆,寒夜寂寞,未敢忘國,一捧丹心,愿報華夏,縱然前方荊棘叢生,也愿提起手中筆,握緊心中刀,這無法阻擋我想要成為醫生的愿望,未來,無論如何,我希望我在一線。
醫生,這個職業,無疑是承載了無數榮光的,這些榮光的背后,無不是一次次奮戰最前線的浴血得來的,每一絲榮光都需要醫生用生命的代價去維護。
在前線的醫生都在拼命和死神搶人,而我們每一個還未出現癥狀的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盡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不要讓新型肺炎繼續傳播,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這不單單是關乎個人的健康,還關乎著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我們要眾志成城,抗擊肺炎。
武漢加油,祝愿武漢人民安然度過此關;中國加油,祝愿中國順利度過此關!我們的心一直在一起,我們與你同在!武漢加油,等你贏了,我們一起吃一碗熱干面!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2
本周老師組織我們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中我認識了許多人物,如:物理學家楊振宇、國家運動員蘇炳添、抗美戰士朱彥夫等。
可令我敬佩的還是那對殘疾夫婦,他們雖然身體殘缺但精神是豐滿的,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他們兩人加起來只有兩條腿一只胳膊卻撫養了兩個孩子,多么厲害啊!李國秀說我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把衣服用腿夾住,再套給孩子穿,扣扣子時,就用嘴,往那兒一撇,就扣住了。平時抱兩孩子,就是用腿夾著或讓孩子躺著。聽到這兒我淚目了,寫觀后感時我越寫越堅定。
張順東裝了個假腿,生活仍在繼續。張順東的女兒光瓊考上了師范大學,但李國秀的腳因勞累而潰爛。這讓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但還好,苦難都是暫時的。村子里的人聞知夫妻兩人的事跡后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的生活沒有那么艱難。我們有健全的四肢,有時還覺得生活艱難。而他們卻從未想過放棄生活。他們不為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為自己的生活扛起了一片藍天,我相信他們以這種態度堅持下去,一定會生活的更好。
夫妻二人的事跡讓我感動,悟出了只要你在困難時不折不撓,遇到挫折不要放棄,用積極、勇敢的態度來消滅生活中的攔路虎,用努力換來美好幸福生活的道理。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3
從古至今,我中華民族就有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本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中,又出現了許多令我們敬佩的偉大人物。
張順東先生和他的妻子李國秀身殘志堅,自立自強,用他們自己那勤奮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他們照顧年邁的老人,撫養失去雙親的兩個侄女和自己的兩個孩子。幫助全村人走向脫貧的道路,用辛勤勞作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為我們展現了“踏出脫貧路,撐起半邊天”的一個感人故事。
江夢南,雖然她的耳朵什么也聽不到。但就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用自立自強的精神,努力學習唇語、看老師板書。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自學考上了吉林大學藥學院,之后繼續在吉林大學攻讀完研究生學位,并且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并且獲得了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白求恩醫學獎等榮譽。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令我們敬佩的人。生活中,他們也有著自強不息、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就是我的感悟。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才有了今天美好的中國、幸福的我們。你們是我們祖國的驕傲,同時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謝謝你們,向你們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4
我縱觀歷史一看,從未缺少胸懷大志之人、報國立功之人、為民請命之人……他們雖未在史書上留下鮮明的足跡,但他們都是帝王的治世之才,華夏的脊梁。
靜林悠深,云嘆月,誰嘆梨花雨涼;孤燈似火,星似茫,回味盛世大唐。我們曾感受到“萬國來朝”的盛世,也曾感受到“七下西洋”的遠行,也曾感受”安史之亂”的動亂和西方殖民的入侵,曾有過盛世也有過衰落。但是,我們的歷史依然延續下來。
為什么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其余三大古文明滅亡并未得以延續,而華夏文明仍薪火相傳且生生不息?那是因為我們經歷過文明的興盛,擁有著根蒂深固的文化認同,渴望對文明延續下去的那一份責任。
巍巍華夏族,揚揚中國運。在今天的中國之下,那些為民請命、以身報國、為國奉獻的人們,他們正在以自身特殊的方式對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有笑對生活的張順東夫婦,有意志如堅的江夢南,也有亞洲飛人蘇炳添……那些巨人們支撐著中國,屹立于東方,俯視著世界。所以說,我們生在華夏,是何其幸運!
在新時代,我們出生在華夏,沐浴在和諧的春風里,目光所及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故土。新時代的我們要有遠大的目標,堅韌的毅力,學習那種“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的那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5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感動中國”現場,沒有設置觀眾席。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頒獎典禮。
面對來自全國人民的關心,他笑著感謝大家:“我的身體狀況比一年前略有一些好轉,正在嘗試中醫治療,主要是推拿按摩和現代康復方法,走路稍微平穩一點。”隨后,他還樂觀地告訴大家:“我可以踩自行車了。”
現在回頭看去年,是一段什么樣的日子?張定宇說:“我是一個醫生,是一個醫院的院長,那是我們拯救病人的一個崗位。我最慚愧的,是患病的妻子在最危難的時候,不能陪伴她。但是,醫院有800多人需要我去帶領,還有這么多病人等著我,我不能這會說我不行。沒太多取舍,也不需要我做取舍。現在回頭去看,盡管壯烈,但也很平常,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是你應盡的這份職責。”
但,白衣為甲的張定宇,同樣也是一名與死神賽跑抗爭的病人。關于自己的漸凍癥病情,張定宇早已豁然:“我思考過這個問題,幸運的話,生命會給我8到10年以上時間,不幸的話,最多5到6年,我會用好這些時間。”
他說,在我坐輪椅之前、在我真正躺下來之前,當你有那種時間的緊迫感時,就會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情。“能夠幫助到別人,你不覺得很幸福嗎?”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6
庚子鼠年,注定不平凡,一場新冠肺炎,輕施魔法,便使所有人戴上面具,無法聚會,無法工作,不能擁抱。可是人們的心始終是連在一起、渴求溫暖的.,關愛不會消失,
希望永待萌芽。就在這一刻,關系著民族興衰的關鍵時刻,有一群戰士,似天使,從天堂趕到,純白的戰衣,雖厚重卻無法阻擋拯救生命的決心。一層層防護服后面來回奔走的身影,濃縮著對生命的挽留,對病患的擔憂,唯獨沒有恐懼,這是對愛的最好的詮釋。
人又怎會不害怕,可他們卻說著“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就干不了事情了。”說著,“我很渺小,卻絕不會逃跑。”所謂白衣天使,也不過是一群剛剛工作的青年人啊!他們依然有著稚嫩的面容 ,卻學著大人的樣子,奮不顧身地從死神手中爭分奪秒地搶人。天使們啊!真的抱歉,你們從天堂降臨,卻吃了比別人多數倍的苦。我們都期待著,花開之際,疫情不再。告別口罩的桎梏,可以自由地呼吸。那時的你們,最好的你們,可以被全世界溫柔以待。
一張張寫給上級的請戰書,一封封寄給親人的撫慰信,見證了危難關頭你們心中的人間大義。冒著感染的風險,卻一同擔起“救人”‘“不停救人”的生命信念。守在一線,無法吃飯,無法方便,不敢松懈。心中有大愛,這些艱難便因對生命的執著而消失殆盡了。及腰的長發不再,可容顏愈發美麗,只因心中明亮。手掌被消毒水浸泡,失了往日的細嫩,隱隱作痛,可是沒有人道一聲辛苦!
若你問我何為中國速度?歷時10天便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就是最好的答案。他們沒有軟肋,只因他們心中承載著對人民的熱愛!全中國凝聚在一起,八方捐贈醫療物資,生活物資。 創造出一個個不朽的奇跡,我們獨有的中國奇跡,這就是中國力量。
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可是依然井然有序,溫暖的笑臉幻成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暖陽終將帶走漆黑冰冷的冬夜。天幕即將破曉,所有的苦難、挫折都會過去。
我們將那束光稱之為愛,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是困難來臨之際華夏兒女的團結一心;是白衣天使不顧自己舍身救人;是可包容萬物,驅散黑暗的勇氣與力量;更是所有人對生命之可貴,大愛之無私的最好理解。我們堅信有愛就會贏。你們有多美?你說,視自身安危于不顧只愿造福他人的人有多美!你們生而平凡,卻又偉大得似是朝陽照亮人心。大愛無疆,有愛便勢不可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相關文章:
2022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啟示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0-08
《感動中國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1-08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的觀后感范文07-11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薦」01-10
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有感10-15
感動中國2017頒獎盛典觀后感02-14
感動中國2017年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2-27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2-31
感動中國2017年頒獎盛典觀后感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