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故宮的作文錦集七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宮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的作文 篇1
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我魂牽夢縈,當腳踏上那宏偉尊貴的城墻時,我知道腳下是五千年歷史在無聲奔涌,那屬于炎黃子孫的熱血在胸膛中滾動著。我終于來到了無數次在夢中游蕩、惦念著的皇家宮殿。
永樂年間,當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那一刻起,故宮開始了它輝煌的歷程。一夢六百年間,此間,它漠視著明清兩朝的興衰,經歷過八國聯軍的掠奪,目睹過日本侵華的慘事,也注視過新中國的成立,等待了新中國的騰飛。鮮血染紅了城墻,那是炎黃子孫不變的心聲?寧愿死也不后退一步。
紅色城墻一如往昔,忘不了那些厚重的歷史,世事的滄桑,瞬間的感動。
仰視故宮,富麗堂皇,金碧輝煌,沒有想象中的華而不實,只是一種讓人瞻仰的霸氣,讓中外每一個參觀者為他所蘊含的中華文化歷史建筑的精髓和神韻而折服,讓每一個自命不凡的建筑師都會低下高傲的頭顱,這就是中華五千年的古韻在閃耀,鬼斧神工,這是華夏不變的輝煌。
午門為紫禁城的正門,隨著人群擠了進去,看著故宮不知是暗紅色還是朱紅色的墻,一種壓迫感油然而生,指尖輕輕地在宮墻上跳過,貌似有一點理解所謂的“一入宮門深似海”的感覺啦。這一墻分割了宮里宮外,多少愛恨情仇,勾心斗角就不由得知了。多少個故事隨著時光逝去消失在清冷的紅墻銹色間,黯然無存。紅墻如血,誰還能得知這里曾經的悲歡離合,歷經浩劫。逝去的時光不要再提,何必揭開塵封的歲月,追究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呢?還是讓它不為人知的好。
路過了太和殿,越過了乾清宮,看過了坤寧宮,順便繞過了交泰殿,終于到達了位于紫禁城中軸盡頭的御花園。經過了一個又一個巍峨冰冷的宮殿,我重于可以長舒一口氣,那種死寂的氣氛和拍照的聲音以及擁擠的人流讓我沉悶的心情也愉悅了幾分。園內亭榭館閣,殿堂皆按主次相輔,東西對稱的格局排列配置,期間點綴著嶙峋的松柏和奇花異草,水池疊石等。自然能想象出當初的鶯歌燕舞,群妃爭寵的局面。最后順路也見到了珍妃井,據說珍妃為光緒最寵愛的妃子,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慈禧太后帶光緒皇帝西逃,臨行命太監將珍妃推入此井,因此將其命名為“珍妃井”。依稀中有一張照片,她一笑傾城,可最終還是沒逃過一個凄涼的下場,紅顏禍水,自食其果。還好,有人知道,有人紀念,人活一生,無枉就是為了在歷史上留個名,好也行,壞也罷,也算萬幸,匆匆走過,不想太多。隨人群涌出了故宮……
最后再望一眼故宮,心知多少人多少事,就算有人羨慕,也未必幸福。只能塵埃再去尋找當年的輝煌。這一路走來,我也不曾刻意去記住宮殿的名字,我感興趣的只不過是歷史那杯滄桑的濁酒,如今已經將一些看到或聽到的能觸動心弦的記在心中,無枉來過一次。忘不掉的,種種因果、人物、事跡。最后眷戀的看一眼故宮,可惜我還沒有看透過,有緣終會再見。
別了,故宮,我想用筆將你銘記,可在浩如煙海寫你的文章中,只不過一泛輕舟,我想用心去抒發對你的感悟,卻僅能寫出只言片語,說不出一二。六百年已逝的歲月與時光,歷史用滄桑的塵埃為你創建種種謎團,何時才能解開你的面紗,一睹真容?罷了,讓我遙望你便好,給心中留一份期待,一種向往,希望我們還能再相見。六個世紀,風雨間,你仍佇立著,耀出了我們華夏兒女不屈的靈魂。故宮,你是我不變的信仰,每一位華夏兒女不變的驕傲!愛你,祝福你,再見了,故宮!
故宮的作文 篇2
北海公園的九龍壁,高五米,長二十七米,寬一點二米。在影壁的正反兩面,用七色的琉璃磚瓦各鑲嵌成九條巨龍。它們色澤鮮艷,形態逼真,真好似騰云駕霧,要沖出影壁,飛向夭空。
你看,一條黃龍和一條紫龍正在爭奪一個火球。它們瞪圓了雙眼,怒目而視。黃龍叉開四爪,伸出了鋒利的尖爪;那條紫龍也不甘示弱,傲慢地擺動著尾巴,輕蔑地瞟著對方,仿佛說:“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較量嗎?”
這對巨龍正在挑戰,那對巨龍已經開仗了。只見藍、白兩條龍,翻滾在洶涌澎湃的碧濤之上,穿梭于險峻的山峰之間關這一場惡斗,真是驚心動魄啊!
故宮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
我們先到了天安門廣場,廣場大極了!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朝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傳說,玉皇大帝有10000個宮殿,而皇帝為了不超越神,所以故宮有只修建了9999個宮殿。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現辟為“故宮博物院”。這里曾居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往太和殿內一看,太和殿內金光閃閃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
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就來到太和門前。再走過太和門,就能看見太和殿了。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殿外的欄桿是用漢白玉雕刻的,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宮里最中央的一個宮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宮殿閣樓中最壯觀、最精致的。在太和殿的屋頂上,龍的九子之一—嘲風,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頂的兩個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門,就來到乾清宮。這是皇帝的寢宮,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乾清宮既然是皇帝住的地方,就一定不會比其它的宮殿差了。乾清宮是故宮內廷正殿,內廷后三宮之一。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殿內也鋪滿了金磚,讓殿內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在殿內的正中央,有一個金色的寶座,寶座后面有屏,而在屏的兩邊,設有兩根粗粗的金柱。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
御花園。園內建筑多數倚靠著圍墻,只有少數精美造型的亭臺搭建在園中。園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鋪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圖案,沿路欣賞,趣味無窮。在古代,這里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這里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臺樓閣、嶙峋山石的美麗而聞名遐邇。
故宮還有許多許多的宮殿閣樓,如:儲秀宮,咸福宮,永壽宮,鐘粹宮,千秋亭,萬春亭。走進故宮,你就已經置身于她最宏偉,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宮殿群中。
故宮的作文 篇4
明朝第三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公元1402年,朱棣繼承了之位后,下詔在城營建紫禁城。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包括樓在內的建筑共786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森嚴,又是禁地,所以稱為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先后有24位在此居住,紫禁城的屋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只比天帝的一萬間少半間,據現代古建筑物專家的科學統計,故宮大小宮、殿、堂、樓、閣等共有屋8700多間。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稱金鑾殿,現在人們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廣場3萬多平方米,是登基、大婚等重典的地方。盛典時,文武官、儀仗隊近千人在此整齊地排列等待謁見,由于過于寬廣,大臣們可以說完全看不到在殿內的,使和眼前的金鑾殿越發顯得神秘莫測。
向太和殿延伸的臺階,雕鑿著云和龍的紋樣,這樣的臺階只能允許一人通過。就是中國民間所說的金鑾寶座。寶座正上方有“盤龍藻井”。藻井上雕刻著一條龍,龍嘴下面叼著一個晶亮的圓球,稱為“軒轅鏡”。據說它是中國古代祖先“軒轅氏”制造的,可以分辨天子,袁世凱登基時,因為心虛害怕軒轅鏡會掉下來砸死自己,于是將龍椅往后移了若干寸。永樂帝在營建紫禁城時,將處理各種政務公事的場所外朝和的個人生活場所內廷分開了,在保和殿的`北側是內廷,也就是的住處。內廷的進出口乾清門前,放置著雌雄各一只金獅。盡管當時的永樂帝把造得異常高大,十分森嚴,甚至想用這些銅鑄石雕猛獸懾服他的臣民,但公元1911年辛亥震動了全世界,也改變了紫禁城的命運,宣統溥儀成為了在紫禁城的最后一個,也被稱為末代。紫禁城位于市中心,今天人們稱之為故宮,意為過去的。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河水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墻,墻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墻上有4個門,南有午門,西有西華門,城墻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縝密布局舉世無雙,堪稱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宮處處體現中國文化。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不可不看的外朝主體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高的巨大上,總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賜宴和殿試狀元的場所。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就是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是皇室人員游玩之所。
明朝和清初的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活動的場所。清朝后期,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起,這里就成為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余年。
故宮的作文 篇5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們來到故宮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城墻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毛。
我們到了故宮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么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故宮的作文 篇6
8月2日爸爸和我跟著旅游團去北京玩。 第一站當然是故宮啦。我們跟著導游走進了故宮。首先進入午門。在這同學們可能會想到一句話,那就是“拉出午門外斬首。”其實這是個誤會,斬首的地方是在北京的菜市口。午門只是在那里打死過十幾個官員,后來民間流傳出那句話的。 過了午門參觀的是三大殿中太和殿,他是三大殿中最大的。這里是皇帝處理公事的地方,也是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地方,在太和殿的南面是一個廣場,那個廣場大都是用漢白玉鋪的。
但上面沒有一棵樹,聽導游說是因為古代人信奉五行風水。再往北走,就是三層漢白玉的臺階,上面就是太和殿。由于為了保護文物,里面不讓進。我擠進人群,把頭探進去,看見中央是皇帝的龍椅;龍椅的前面是4個香爐樣的物件;上面是很多個小格子,里面畫的都是龍。然后再往北走就要去三大殿的中和殿了。
中和殿和太和殿完全是筆直的,用現代科學也沒有發現多少偏差,那古代的人們是怎樣弄的呢?這個是目前人類的科學所無法解釋的。中和殿里面同樣也有龍椅,地上也是用玉鋪成的,可以見得皇帝是多么的奢侈。再北面就是保和殿,它是用來舉辦登基儀式和一些活動的地方。后來我們就沿著故宮的中軸線一直游覽,去了乾清宮、皇帝的御花園……最后從神武門走出了故宮。
故宮實在是太大了,傳說有9999.5間房,其實有8200多間。我們從南到北走得很累. 但是我們有這樣的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自豪!游玩了故宮,我深刻領悟到了古代太子們為爭奪皇位不惜同胞兄弟勾心斗角,互相殺戮,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故宮的作文 篇7
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城市,現在,我終于來到了北京,并且開始了我第一天的旅程——北京故宮一日游。
我們來到了故宮,我放眼望去,故宮的氣勢蓬勃,金碧輝煌,我恨不得馬上就飛進去。我們買好票,走進故宮內。
第一站——太和殿很快就到了,只聽那位導游姐姐說:“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鑾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那么,太和殿是干什么的呢?”我問道“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哦——原來是舉行大典禮用的。
很快,我們就走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中和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后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后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導游姐姐停了停,說“保和殿于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故宮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故宮的作文:走進故宮09-23
故宮的精選作文11-22
故宮的作文01-19
故宮的作文09-20
故宮作文06-18
故宮的作文11-04
故宮游記|故宮游記作文08-10
游故宮作文:難忘的故宮之旅04-08
關于故宮的作文:故宮_750字07-30
故宮游作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