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故宮的作文匯編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游故宮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游故宮的作文 篇1
早上八時許,我們一行人徒步走到奉天街,朝陽路的世界文化遺產:清故宮……
故宮于后金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那時候建造的。雖說不想北平天安門那樣宏偉、雄壯。但也是非常古樸典雅,擁有滿漢結合、滿漢一心的建筑思想。
我們參觀之前,聽我們在導游處聘請的導游姐姐說:“故宮的結構是西——中?——東的。”
進了里面,十分之九建筑師黃色的琉璃瓦鋪在表面;再用綠色的琉璃瓦表在房檐。黃色代表這熊熊火焰;綠色代表著在遠離女真族領地當皇帝的人眷戀他們的草原。還有剩下的十分之一的是用綠色琉璃瓦鋪表,綠色琉璃瓦鑲邊。這間房子是冬巡的皇帝用的書房。綠色鑲邊還是與其他一樣,但是綠色鋪表就大為不相同,黃色代表火焰,書房里不可有火,所以用代表著清新的竹子的綠色來代替。
在八旗亭上面是大和殿,只是用來擺宮宴的。在龍椅旁,有兩個琺瑯香爐,兩頂鶴燭,香爐上還有香灰,仿佛在龍椅旁還繞著青煙呢,真氣派!
我們還去了清初所有妃嬪在這住的地方,以及皇后的寢宮(清寧宮,也就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壽終正寢的地方)和了解了清后宮人(包括太監)的生活習慣。
游故宮的作文 篇2
我在北京已經五六天了,昨天叔叔說今天要帶我去故宮玩兒,但是,如果要看升旗的話,就要早上5點多起來看升旗,我給叔叔說算了吧,我明天也起不來呢么早。
今天早上,我七點多起來了,一切都準備好后,便出發了。我們坐上地鐵,地鐵真的很快,不一會就到了。到了故宮,我們買了票,進去了。對了對了,還有一件事,我在故宮門前見到很多外國人,有非洲人,還有美國人 。經過幾扇門之后,我們來到了太和殿,那里是皇上上朝的殿,所以到處都是黃金珠寶,很氣派。但不過不對外開放。對外開放的只有,妃子們的住的地方,有儲秀宮,景仁宮,延禧宮,寧壽宮,景陽宮,等等,還有大殿之類的。有趣的是,有一口井叫珍妃井。珍妃是光緒帝的寵妃,她同情并支持光緒帝的變法維新的主張,慈禧太后扼殺變法后,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珍妃則被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倉皇出逃,行前命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后來,人們為了紀念珍妃,就把它遇難的這口井叫珍妃井。
我講的珍妃井的由來是不是很有趣呢?哈哈,如果你也想去故宮,要找個導游咨詢哦!
游故宮的作文 篇3
今年暑假,我和爺爺一起去北京旅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游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上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子,精雕瑰寶處處可見,顯盡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超技藝與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光彩。
走過太和門,故宮的宏偉建筑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墻黃柱,琉璃金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展現著昔日皇朝的奢侈與輝煌。要想包攬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觀,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里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么古代的戰袍,冷熱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天文器械無所不有,然而讓我驚嘆的便是那個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看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么特別的。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贊嘆,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仿佛鏤空的一般。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美輪美奐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那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更是美麗,聽導游說,這大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作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它是明清兩代皇上舉行大典的場所。皇上的登極、大婚、冊立皇后和每年的春節、冬至節、皇上生日以及公布進士黃榜、派將出征、宴會等大的慶典活動都在這里舉行。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檐下設中和韶樂,太和門內設丹陛大樂,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于丹墀內陳設“品極山”的御道兩旁。皇上出宮御太和殿,午門鐘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內外香煙繚繞,氣氛莊嚴肅穆,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這太和殿真不愧為世人皆知的“金鑾殿”呀!
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出神武門,回頭望望“故宮博物院”那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不禁自豪于自己是龍的傳人。
游故宮的作文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我姓王,現在就由我帶領大家去游有名的故宮。
故宮占地72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還有寬52米的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精美的角樓。
大家抬頭看,現在我們就身在午門,進入午門,大家往前看,那就是內金水河,它從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后面,有一個巨大的云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刻。這制作十分精美,是難得的石雕作品。
故宮氣魄壯麗,還有許多美麗的宮殿,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繼續瀏覽宮殿吧!
游故宮的作文 篇5
故宮,位于我國首都北京的中心。以前,我只在書刊、電視中見過。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親眼目睹了故宮的雄姿。
那天早晨,晨光熹微,我們進入故宮的正門——午門,來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從地面到屋頂高35米,占地面積2377平方米,梁楣上畫著“金龍和璽彩畫”,角檐上畫著10個馱著仙人的小野獸。殿內屋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的一條浮雕蟠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仿佛要從上面飛下來。殿的中央是用楠木鏤空雕龍紋的金漆基臺,基臺上設著九龍金漆寶座。寶座上的龍東張西望,兩邊的龍一邊的頭朝東,另一邊的頭朝西,互相呼應,好像在保衛著皇帝的寶座。太和殿到處雕有龍。這萬龍競舞的氣勢使它顯得氣勢磅礴。
出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御花園。我們腳下踩著用鵝軟石鋪成的小路,上面還有各種圖案,有些寓意“吉祥如意”。我們走著走著,“哇!”我不禁叫出了聲,一座古典雅韻的亭子映入我的眼簾,它站在魚塘上,水里的魚顯得頗有靈氣。我們一路游玩,觀賞了許多奇珍異寶,見識了許多金碧輝煌的大殿,真是收獲良多!
故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世界藝術文化的一部分。它象征著中華民族歷史中延續了20xx多年的皇權制度;象征著壯麗絢麗的華夏文明。看故宮就是看我們的歷史,值得我們慢慢地品味!
游故宮的作文 篇6
這座宮殿,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明清先后24位皇帝在這里統治了中國約5個世紀,是世界皇宮之牛耳。對,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我懷著仰慕激動的心情,和家人一起游覽了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
過了午門,穿過故宮城門,就來到了太和殿。我順著兩旁的漢白玉臺階,一階一階的向上走去。看著階梯中間那精雕細刻的云龍石雕,我情不自禁的驚嘆那時的人們是怎么制作出這巧奪天工的云龍石雕的。
離開了太和殿,經過乾清宮時導游耳機上傳出聲音:“乾清宮是清康熙前的皇帝在此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處理政務。”哦,怪不得在電視中經常看到很多乾清宮的特寫,原來它是一處這么重要的地方呀。路過交泰殿時又聽到:“交泰殿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我不由得感慨:"原來古人連起個房子名都有這么多的含義啊!”
最后我們來到了坤寧宮,看著那古色古香的大床,我不由想起:當時的`人們為什么要用長方形的枕頭呢?這使我非常不解。一扭頭,就看到了古代時用的夜壺,這時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古裝劇:慈禧太后在宮殿里建造了現代的廁所,慈禧太后身邊的太監上前請湊使用廁所,太后允許。他進去了好大一會,一出來全部的人都笑了,滿臉黃色的東西。太監不解的說:“這廁所是怎么用的啊?我拉完,就去拉上面的繩子,結果半天也不出水沖,后來我就爬到那看,結果水一下子沖我一臉,哎呀,惡心死了。”聽完太后就哈哈大笑起來。我想著想著便咯咯地笑出聲來。爸爸老媽問我笑什么,我便把這個故事告訴了他們,他們聽完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我游覽過蘇州園林和麗江古城的庭院,我欣賞過古村鎮四合院里典雅古樸的擺設,卻從來沒有見過像故宮那樣陳設地精美別致,美奐美輪,栩栩如生。我不由得對我國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手藝驚嘆不已,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此感到驕傲與自豪!
游故宮的作文 篇7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古代皇帝建造的一座皇宮。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呢!那么古老的建筑群能那么完好地保存下來,真是非常地不容易啊!
進入故宮所要經過的第一座城門樓市——天安門。天安門城樓紅墻黃瓦、雄偉壯麗,再加上兩根漢白玉華表,這就是新中國的象征。走進天安門,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城墻。
這就是午門。午門有三個門洞,在古時候,只有皇帝才能走正中間的那一個最大的門洞。在午門之后就是整座故宮的核心部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座宮殿了,皇帝的一家就生活在這三座宮殿之中。這三座宮殿和天安門城樓一樣紅墻黃瓦、雕梁畫棟,顯得十分華麗。即使是以現代的水平都很難建造出一座這么華麗的宮殿,真不知道古代的人們是怎么樣建造出來的。古代時期皇帝穿的龍袍與坐的龍椅也都在這些寶殿中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來。
游覽了故宮之后,我才知道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的悠久。我下定決心要多看歷史方面的書籍,揭開更多中國古代鮮為人知的秘密。
游故宮的作文 篇8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里繼位,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游用三個小時時間去游覽,現在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說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后,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定時間內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手機。第三,不要亂扔東西,講衛生。第四,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了。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僅次于北京故宮最完整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傳統,集漢、滿、蒙族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歷史和藝術價值。
大家看,這座占地六萬平方米古建筑群始建于625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清朝進關后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形成今日規模。
大家看,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清寧宮,古樸典雅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宮高殿低”建筑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沈陽老城內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布詔書、隊伍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現象,體現了創業初期君臣平等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君臣平等延續。到了入關后,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形成了高高在上君王。
中間高聳建筑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煙囪。故宮里每一個房間炕火都從地下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囪里,這是他們一統天下思想象征。這個煙囪共有11級,最上面一級只有三塊磚構成。導游說,這個一統天下煙囪反而成了清朝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宣統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預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天下煙囪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后在這里準時集合。
【游故宮的作文】相關文章:
游故宮作文07-21
游故宮作文07-14
游故宮作文05-05
又游故宮作文10-26
游故宮作文08-21
游故宮作文08-21
游故宮的作文01-29
故宮游作文09-17
游故宮作文08-17
游“故宮”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