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作文

時間:2022-04-19 12:05:39 國學 我要投稿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九篇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國學經典,是一首悅耳動聽的歌,唱不盡人性是非善惡,喜怒哀樂;國學經典,是一杯香茗,茶淡雅幽香,寧靜至此升華;國學經典,是一幅畫卷,繪不盡人間悲歡離合。

  每當我手里捧著《唐詩》時,都仿佛置身于其中,千百年前古老的畫卷在我眼前展現開來。

  那是你嗎?迎著春風彼岸而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鮮花是你那絕麗的笑容;“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翠**流的小草是你那靈動的雙眸。“春風又綠江南岸”,和煦的春風是你烏潤和順的發絲;“春來江水碧如藍”,碧水是你那俊麗的櫻桃小嘴。

  春之美,即是唐詩之美。

  每當我的手中捧著《宋詞》時,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被我翻開,我感受到了它那永不磨滅的豪情壯志,并被深深地鼓舞著。仿佛是一首歌。

  那是你嗎?踏著秋風落葉而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那難言的凄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滿月是你對親人的思念;“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那對沉默的無奈;“衡陽雁去無留意”,北燕是你思鄉的苦澀。

  秋之悲,即是宋詞之悲。

  每當我的手中捧著《元曲》時,我都仿佛品到了一杯香茗,在寧靜中感受它徐徐升起的芳香。

  那是你嗎?迎著瑞雪豐年而來。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雪花是你那凄涼的情感;“自修官清煞陶家,為調羹俗了梅花”,寒梅是你那人情中的冷與暖;“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梨花是你那憔悴的痕跡;“絮飛飄白雪,口香荷葉風”瑞雪是你那善良的根本。

  冬之嘆,即是元曲之嘆。

  走進國學經典,如暢飲沁人心脾的甘露,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澄澈而明亮;走進國學經典,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風,我們的內心會變得純凈而寬敞;走進國學經典,如領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們的內心會變得安靜而平和……

  走進你,我看到了唐詩之美,宋詞之悲,元曲之嘆。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

  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里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的吟誦中成長。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

  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

  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

  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穿越兩千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

  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

  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為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

  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時代。

  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系。

  《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

  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干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

  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里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貧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修身養性,德行人生。

  細讀《論語》,頗有感觸。

  《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坐標。

  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論語》中關于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斗:而到血

  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

  一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

  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制自己,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快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淫逸,游蕩忘返,宴飲荒淫為快樂,對人則是有害的。

  這些言論,簡潔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己,應該說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于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著學生的現在,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并成為國家的棟梁。

  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因此,教師必須修身養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象的誘惑。

  (二)學習《國學》,讓我懂得如何學習和如何教育學生。

  《明儒學案》曰:“古人之於學者,其不輕授如此,蓋欲其自得之也。

  即釋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師不輕易的傳授知識就是想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即便佛教傳經也最忌諱完全說破,因為那樣學生就會輕松獲得而把學習當成玩樂。

  現在的教學,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鴨式的方法了,寓教于樂才是教師的'首選。

  “師者,善于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矣。”老師要善于傳授道理教授學業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學業不精湛,學生有疑惑卻不能解答,這算不上老師。

  所以,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參加學習和培訓。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滿斛水。

  (三)學習《國學》讓我學會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為了國家。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

  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

  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同時,也為學生做好榜樣,教育學生尊老,愛老,愛護弱小,讓中華的優良傳統得以傳揚。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只有接續《國學》薪火,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和光大民族精神,一定要從國學開始。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且種類繁多,比如書法、古詩、國畫和經典文學等。《論語》教我們做人正直磊落,《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范,《大學》教導我們格物致知……

  我最喜歡經典文學,它里面有非常多的分支,比如:醫學中的黃帝內經,詩詞中的唐詩、宋詞、元曲。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和經典的故事吧!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書,媽媽經常逼我背唐詩宋詞,我特別不樂意!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好好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我不耐煩地答應了,可拿著書本翻了幾頁,就玩起了iPad游戲,根本沒認真復習。第二天,我拿到卷子就有好幾句詩不會默寫。情急之下,我想起了《論語》里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溫習,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從此,我對經典的看法大大地改變了!當然,這其中也有我們親愛的吳老師的功勞。她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給我們上國學經典課,慢慢引導我們,讓我們了解了越來越多的國學知識。看了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我知道了什么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漸漸地我愛上了國學經典。

  現在的我會時不時地蹦出幾句詩詞,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哈哈,我現在也是有內涵的人了!《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國學經典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會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讓我受益終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

  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

  這個暑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覺得《千字文》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據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于一夜間編成的。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并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書中還有關于學習的,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于《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后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胡同,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我先讀《王泰讓棗》,知道了不能和兄弟姐妹搶東西吃,要懂禮儀,知謙讓。第二篇是《曾子避席》,我的感受是求學的態度要端正,像茶杯一樣,只有自己的位置低,茶壺才能給你倒滿水。

  第三篇是《孟嘗君請學》,我明白了對老師要尊敬,這是一個學生對待給自己傳授知識和道理的老師的最基本的尊重。第四篇是《隔籬偷學》,我懂得了不能因為經濟困難就放棄求學,要像賈逵一樣,求知若渴,才能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國學經典能帶給我這么多的知識和道理,以后我一定要多讀多學,成為一個儒雅博學的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最近,我正在看一本書,書名叫《國學經典》,讓我知道了深刻的道理。

  第一篇叫《君子寓于利,小人寓于利》讓我知道了:君子追求的是正義和友誼;而小人貪圖錢財,為的是利益、而且是自私自利的人。我知道我做不了君子,但我可以學習君子的好習慣,追求君子身上的正義感。

  第二篇叫《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意思是,君子懷著一種美德,一種光明正大的精神:而小人圖錢財,圖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有王法,而小人心中不但沒有反而很不道德,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我知道了人要光明磊落、正義的人,如果你去做那種偷雞摸狗的事情,就等于你不該來到這世界上,你說是不?

  還有一篇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君子交談的時候很小聲,生怕打擾了他人,而小人交談時,目中無人,很大聲的交談。我覺得君子很有禮貌、講文明,而且很光明磊落、正義,我想小人說:“我知道你們有身不由己的苦衷,但你們知道一句話嗎?那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我已經領悟到一半的道理了,還有一些道理等著我去學習,對了,書還沒有看完,不跟你說了,我去看書了!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我們的中隊會,我們中隊會的主題是《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

  中隊會開始了,首先看紅領巾廣播站的節目,里面介紹了一些名人的書,比如:《大學》、《論語》等,里面也說了有一位小孩兒,為了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就在學校里里開展了一支小隊,他們用課余時間做了一些工藝品,拿到外面去買,然后把得到的錢,捐給有困難的人。然后一步步進行著,慢慢的就到了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我知道了一些關于國學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鑿壁借光……,還有一些有關國學的名言,還有一些有關國學的詩歌等。

  在這次中隊會,我明白了應該怎么做才是一個美德好少年,要懂禮貌、講文明、樂于助人、尊敬長輩、懂團結等,我知道了見到長輩要問好,在家里要為家人分擔一些家務活,看到別人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們,在學校的時候,要團結合作,互相幫助,還有見到垃圾就要撿起來,在公共場合的時候,不能隨便吐痰,在電影院的時候,不能大聲喧嘩,要保持安靜。

  著這一節課里,我懂得了很多,我要最一個美德好少年。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盡管現在家里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于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復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專家點評:

  本篇議論文圍繞“國學伴我成長”進行了論述,運用《三字經》引入論題,通過一系列豐富的道理論證進行了富有說服力的闡述。語言流暢而極有感染力,內涵深刻,發人深省。

國學經典作文 篇9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夸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復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于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里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熏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為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7篇04-18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五篇04-16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六篇04-12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6篇04-12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六篇04-04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匯總5篇03-26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三篇04-17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9篇04-13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三篇04-08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四篇03-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套图 | 久久偷拍免费2020 | 一级中文字幕片 |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