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作文[精品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故鄉的作文 篇1
每年春天,我都會想起家鄉的野菜。尤其是這個周末的下午,當我在澗河畔的公園里散步,不經意間發現草坪上的幾株薺菜時,懷舊的思緒,濃郁的鄉愁,立刻淹沒了全身的每個細胞。
我一直認為,在那些清貧的歲月里,野菜是造物主對鄉下孩子特有的恩賜,更是給我們帶來無限童趣與純情記憶的朋友。東風吹來滿眼春,此刻若在故鄉,他們早已在春風中折射著墨綠油亮的光澤,搖曳著裊娜多姿的身段了。我的久違的老朋友們,我怎能不憶起你們呢?
舊時老家的民謠里說:“富正月,貧二月,青黃不接三四月。”到我們兒時,雖然不像民謠中說得那樣艱難,但日子過得并不寬裕確是實情。這不,忽如一夜春風來,簇簇野菜道邊開,我的老朋友們趕來救急了。
首先登場的是薺菜,這也是最受鄉親們喜愛的野菜。不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適應性極強。房前屋后,田間地頭,井臺邊上,甚至是瓦礫堆上,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似乎只要有塊空地, 他們就能扎根生長,全然不介意土壤是否肥沃,水分是否充足,那種堅毅頑強的生命力,不由得讓人生出幾分敬意。做出的薺菜雞蛋餡餃子,更是難得的.時令美味,鮮香撲鼻,回味悠長,令人贊不絕口,久久難忘。而這,不正是我的薺菜朋友對大地母親的感恩和回報么?
綠油油、肥墩墩的面條菜也很值得一提。像這樣的大好時節,放學后和小伙伴們一塊兒,挎個籃子,帶上鏟刀,隨便到哪個田埂地頭,蹲下來小心尋挖,很快就可以挖上一滿籃子。擇好淘洗干凈,放在沸水鍋中淖一下,稍顯毛糙的面條菜立刻變得光滑細膩起來,拌上香油、食鹽、蔥姜蒜等佐料調好,在面條煮到九成熟時倒入攪勻,不大一會兒,清香醇厚的氣息便氤氳開來了,很能刺激人的食欲。
最奇特的要數茵陳。農諺里說得好:“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割了當柴燒。”陽春三月是吃茵陳的最佳時節。這時的茵陳色澤灰綠,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故又稱綿茵陳,性味苦辛、微寒,不但能夠做菜,還能起到清濕熱、利膽保肝、降血脂、降血壓和抗菌等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淘凈后拌上面,均勻地攤在鋪了干高粱葉的篦子上,用大火猛蒸,半個多小時后,一篦子松軟嫩潤、辛香可口的茵陳蒸菜就做好了。母親總會提前把大蒜、青椒、生姜搗爛后加水調勻,再放入油鹽,給我們做好調料。往往是蒸菜還沒盛好,我便迫不及待地夾上一筷子,再蘸一下調料,往嘴里一送,味道真是好極了。回想起來,那是種蒸菜的辛香與調料的清香、香油的醇香相融合的味道,讓人越吃越愛吃。
這還只是地面上長的一部分野菜,樹上還有香椿芽、榆錢、槐花,河壩里還有水嫩鮮脆的菱角,都被我們做成調劑生活的各類美味。回想起來,故鄉的野菜真是豐富得很啊!是他們讓鄉下孩子清貧的生活充滿了樂趣,讓我們融入自然,感悟生活,熱愛生活,更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了淳樸堅毅的品性。他們不愧是我們可敬的朋友,無言的導師。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正是對他們最好的注解么?
現在,兒時的伙伴們都去了南方打工,鄉親們的物質生活有了顯著改善,但村里卻更加空寂了。只有這些可愛的野菜,仍在堅守著這片寂寞的土地,仍在為故鄉奉獻著春意,只是很少會有人去采挖他們了。有時我就想,如果沒有農村生活的體驗,沒有與大自然長期的親密接觸,尤其是沒有野菜們的陪伴,我的人生將是多么的殘缺,將會缺失多少美好的記憶。這種記憶,在這個日益浮躁與冷漠的世界里,愈發令人倍感溫馨。
故鄉的作文 篇2
故鄉的那棵荔枝樹,令我至今都難以忘卻。
在我兩歲時,那株荔枝樹,還只是顆種子,正在土壤中生根發芽呢!
二三十天過去了,它已吐出了一抹新芽。那抹新芽,綠得如一江折射著樹影的春水。日中時,它便像一塊珍貴的翡翠,泛著剔透的光澤。那兩扇嫩芽,如冬日凝結的冰晶,滑滑的,夾雜著幾分清涼,使人心生歡喜。日末了,薄霧中,微光里,只見它那可愛的身影在逐步黯淡的暮色中若隱若現。
春天到了,它已不是那抹矮小的綠苗了,它已長成了一棵小樹,并吐出了一朵朵白嫩嫩的花兒。日初時,當陽光一絲一縷地從地平線上升起,便會照在它那身潔白的小花上。那花朵,并不是零零星星的。而像是早有人編排好了似的,整齊地羅列成一輪輪花圈。那片片嬌嫩的花瓣,如北方紛揚的白雪,卻勝似白雪。自窗外遠遠的觀望,暫不說那白凈高潔的小花,就是那身旁的綠葉,也夠賞心悅目了。無論是行色匆匆正趕往田地的'農民,或是玩耍到忘我的境界的孩子們,無不留步觀賞。相信此時,爺爺奶奶們定會心生幾分自豪吧!
初夏時節,人們所關心的,便是它那一串串紅艷艷的果實了。瞧啊!那一串串紅艷艷的小燈籠,正高高垂掛在樹梢呢!日初時,金黃的陽光微微斜照,便將它小巧玲瓏的身軀投射在大地。風一掠過,那樹梢便搖起串串燈籠,在空中閃閃發光。
一葉一凋,一花一落,秋風乍起,四處盡是一片暗黃。
轉瞬之間,未等荔枝樹勾勒上年輪,我便要回到往昔生活的城市了。此刻,我的腦海中,只翻滾著數不清的回憶,仿佛望見,那一棵棵在無數縷陽光下愈發耀眼的荔枝樹……
故鄉的作文 篇3
陸游在《游山西村》中曾提過:“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這是陸游對小村的印象。魯迅也曾經形容過自己的故鄉民風淳樸,是兒時心靈的寄托處。可如今再也回不去了。以往的古村似乎
變成了投資者的搖錢樹,人們慕著“某某古村”的招牌而來,心滿意足地繞看一圈,留下一些現代垃圾以后,似乎趾高氣昂地離開,自以為看過以往的故落,心里邊有了文化的沉淀。
這種現象不知怎么興了起來,一家旅游公司打著“天下第一古村”的旗號,另一家立馬推出了“中國最老古村”的招牌,其實這種毫無原則的競爭,也蒙蔽了大多數人的心。
我們不妨看著古人。詩仙李白一生居無定所,在“賜金歸還”的路上,我們似乎聽到了馬蹄在鄉間小路上的疲憊,聽到了李白在長長蜀道上的噫噓,他也要回到他的故鄉,而他的故鄉又在哪里?是一生費盡心里地去尋找。不,他沒有這樣做。他只知道自己愛月,馬背上的飲酒賞月。似乎有了三個人在一起同前行。
李白沒有去找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真正的故鄉。他后來也追隨了月,在馬背上,在長而曲折的道路中。他只知道,馬蹄圓寂的地方便是自己的故鄉。
這種鄉情讓人不得不對這位大文豪肅然起敬,就像王國維所說:“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再回看現在。古村中多了什么?是用刺鼻油漆陳刷過一遍的朽柱,還是電柱上一根根直擊心靈的長線。古村中的人也變了,沒了蕭鼓,也沒了衣冠簡樸。我不禁想。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一定要對古村落用這種方式加以發展和保護嗎?
人們自以為來一趟古村,便是回到了自己的根,便是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可他人留下的各種印記讓人唏噓不已。他們所到的地方沒有什么意義,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心靈文化感的滿足,“古村”也只是一個招牌而已。
古村到底在哪里?
心里。
古村所代表的是一種世外桃源般的文化。那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簡樸,是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純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它不是取得暴利的工具,更不是滿足自我的手段。帶著一顆純粹的心情,你才會看到你心中真正的故鄉。
故鄉的作文 篇4
人們在水碼頭上擔水、洗衣、淘米過著如詩般的田園生活,上面托著兩塊長長的青石板;一頭搭在岸邊,燦爛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聽老人們講述古老的故事。
由許多整齊的青磚鋪設了臺階,夕陽灑在水面上, 冬天的水碼頭是白色的,高興地跨進溫馨的家,煞是可愛, 我家門前也有座水碼頭,。
在岸邊抓一把黃泥,摘下一些放入嘴中, 春天的水碼頭是嫩綠的,秋蟬在樹上鳴叫,水碼頭隨處可見,可以捏成各種各樣的小玩意,他們哼著豐收的小調,清清的河水漫過石板,與凝滯的河水、農家裊裊的炊煙構成了一幅清冷美麗的水墨畫。
刺槐穿上了新裝,幸福,片片落葉飄零。
樹葉落到河面,像一只只小船漂向遠方。
給人美好的遐想。
故鄉的水碼頭永遠是那么古樸、那么寧靜,雪花覆蓋在它身上,顯得格外寧靜,那里是我兒時的樂園,蹲在水碼頭上,小魚兒在水里嬉戲, 。
坐在青石板上,一頭有兩根石柱靜靜地支撐在水中,愜意,留下了絲絲青苔。
人們駕著小船從蘆葦叢中駛來,秋風一吹。
愿故鄉的水碼頭永遠依舊,直甜到心里,那里到處都有清澈的.小河環繞,坐在水碼頭上歇個腳,捧起一汪清水拋向天空,兩側還有茂盛矮小的灌木,載著滿倉金色的稻谷和肥美的魚兒,刺槐開出了一串串白花, 在我的記憶里,再拌點水,臺階旁長著一棵高大的刺槐,灌木冒出了嫩芽, 夏天的水碼頭是碧綠的, 我的家在蘇北平原的里下河地區, 秋天的水碼頭是金色的,看大人們捉魚摸蝦,感受刺槐的樹陰和河水帶來的清涼。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故鄉,故鄉02-25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精選)故鄉的作文04-14
【經典】故鄉作文04-13
(經典)故鄉作文04-13
故鄉的作文[精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