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鄉的作文 推薦度:
- 故鄉作文 推薦度:
- 故鄉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故鄉的作文優秀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的作文 篇1
筍干,我們家每年都會曬一點兒,如果我們沒有曬,爺爺奶奶就會送我們一些。制作筍干的工序很復雜,但曬出的筍干可是很美味的。我對做筍干的工序也只是略知一二,不過大概過程就是這樣了
。首先,把整個筍剝去外面的一層殼,洗凈以后,把他們都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把切好的'筍片和冬芥菜一起放在鍋里煮,大約煮一個鐘頭吧!鍋里散發出了陣陣香氣,我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過去,打開鍋蓋,香味頓時撲面而來,我夾起一塊筍片防在嘴里。啊!好燙呀,可我馬上被這美味的筍片奪去了燙的感覺,它的味道非常鮮美,吃起來還很爽口。我不由地贊嘆道:啊,這真是人間美味呀!
最后,把煮好的筍片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天,直到變硬后放進袋子里。筍干就做好了。筍干有很多用處,比如說:在湯里可以加一點兒,讓它的味道變的更好。也可以放在粥里當作過飯菜吃。我喜歡筍干,就像我喜歡看書一樣。它就像是我的一部分,它給我帶來了無限快樂。
剛剛煮好的筍干,吃起來軟軟的,是一塊塊長方形的。等曬干以后,筍干就會變的很硬,而且會比原來剛煮好的時候要小一些。
筍干雖然沒有臭豆腐那么有名,也沒有山珍海味那么昂貴,雖然它樸素無華,但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華麗的。不管我以后身在何處,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的故鄉,更不會忘記那故鄉的筍干。筍干對于我的回憶,就像一條潺潺的小溪,不斷的流動著。
故鄉的作文 篇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每次讀到這句詩,就不由得引起我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客居在英國留學工作的我,離開故鄉已經整整二十年了。無數個月圓之日,揮之不去的就是故鄉曾經的點點滴滴,少年的玩伴、年老的父母,我迫切地想回家,看看母校,看看西湖。
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帶著助手,我在無人駕駛的飛機操控臺上打上中國杭州市長河小學,沒過多久,飛機帶我們來到了我日夜思念的母校。現在的.學校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示范學院,培養了許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全方位人才。走進校門,機器人給我一個熱情的擁抱,連聲說著“welcome back” ,拔地而起的10幢教學大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如茵的草地一望無邊,生活大樓設施齊全,從小學部到大學部,分東南西北四面毗鄰而建。在這里,我有幸看到了當年505班同學的集體照, 37張笑臉帶著憧憬和希望,是那樣的充滿活力。我當年要好的同學傅來萊在擔任高中部的英語老師,她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和我記憶中的形象變化不多,我們猶如年少時,來三下“石頭、剪子、布”,二十年前快樂無憂的學習、生活仿佛就在眼前,談起老師,說起同學,大家意猶未盡。以前通往冠山的一條小徑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季大道”,冠山附近家里的老房子也拆遷了,大家都搬進了規劃有序的公寓房。
傍晚時分,我敲響了自家的房門,慈祥的母親正在廚房里忙乎,耳鬢斑白的父親在電腦前瀏覽新聞,我雖然鼻子發酸,但是看到父母都還健康,又覺得釋然。我有個心愿,以后有空一定經常回家來看看。共進晚餐后,我們全家一起夜游了西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西湖景色如夢,讓我這個游子感到深深的留戀。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離別是為了以后的相逢。我又要離開故鄉了,一顆眷戀祖國的赤子之心卻留在了這里。
故鄉的作文 篇3
記憶中的故鄉,美得像夾在經典著作中的一頁頁篇章,寂靜、樸素、暗藏哲理。
小時候,我的好奇心爆棚,每天都吵著要和爺爺一起上山種地,爺爺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我的請求。于是他便到竹林里找來一根很短的竹子,但是很粗,拿在手里就好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般,然后又到集市上買了個小小的鋤頭。敲敲打打半天之后,一個特殊的迷你小鋤便做好了,我試著揮了揮,十分的稱手。
第二天我便跟著爺爺上山了,我站在田壟上望向一片待耕的土地,對于第一次“種田”躍躍欲試。我奮力提起手中的鋤頭學著爺爺的樣子向田里鋤去,東鋤鋤,西鋤鋤。不管什么我都拿起我的“武器”去打它,有時爺爺剛種下一棵苗,但是我便學著奧特曼打怪獸一樣把它鋤折了,但爺爺并不會因此罵我,而是每次用那我“極其嫌棄“的粗糙雙手托著我紅潤的'臉蛋笑著說:“你個小搗蛋鬼。”現在再想起來這幅場景,忍俊不禁。
家門口的那棵“高大威武”的李子樹也是我小時候難忘的記憶。它可不一般,打爺爺開始建造這棟房子起就扎根伸枝了。如今歷經了一個世紀的風吹雨打,使得它比同類的樹要高出許多,這也使得它看起來如此高大威武。但是一到春天,它的威武之氣卻全然不見了,只留下那滿樹的白花,染白了樹葉,染白了地面,也染白了天空,仿佛置身天堂一般。清晨你也會驚訝于它那醉人的花香,將你從美夢中喚醒,開啟清新的一天。每當李子花開之時,我天天都爬到李樹上仔細觀察著花瓣,想要快快的看到那誘人的果實。這也許是我想回到故鄉生活的原因之一吧。
這棵李樹同時也是我們家的寶貝。常在吃過飯后,爺爺奶奶都會拿著一把小的竹凳坐在樹底下下乘涼,嬉笑著談論往事,分外有愛,而我最看重的是它所結的誘人的果子。等到果實成熟的時候,我便著了魔似的追著爺爺求他給我摘果子吃,但大部分請求都被回絕了,有時也會成功幾次。這時爺爺會從家中找來一根長長的竹棍伸進樹葉之中一頓敲打,就好像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一般惹得樹上的鳥驚飛,還伴隨著天上的李子雨,我也快速的抽出口袋的布袋子將地上掉的李子一掃而空。等到每次晚飯過后我便會鉆到桌子底下,從小暗格里拿出我的這些“寶貝李”與大家分享。如今這樸素的一幕卻成為奢望了。
至今,過去這么多年了,那個鋤頭,那棵李樹早已消逝,我卻沒有一個與其有關的物件,有的只是發黃的記憶!好在心靈的底片上,許多記憶猶新。仿佛雨過天晴的菜園里沾滿露水的花朵永遠鮮活在我的心里。
故鄉的作文 篇4
大抵從我記事以來,耳邊一直縈繞著那清遠,而又綿長的笛聲。好似母親的手輕撫著我入睡,身邊的孩童都會吹一些斷斷續續的曲子了。我也有那樣一支笛,一直放在書桌的的筆筒里,翠綠色的笛身,充盈著明亮的光澤,修長且筆直的笛身上分布著幾個微微大的圓孔。尾端是一節白玉,好似一位清透的佳人,還懸掛一個賦有意義的中國結,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書桌上就有了。媽媽說那是信物,是閃爍在我夢中的影子,是來自故鄉的夢。
追尋著這樣的夢,我越發渴望悠揚的笛聲是我口中響起。看見俊男靚女們整天拿起笛子瀟灑若仙宛轉纏綿,我羨慕不已。便央求著媽媽教我,初次吹笛,凌亂刺耳的笛聲竟也感覺有了絲竹悅耳之聲,長的譜子是那樣的神秘。拿著這清秀生香的'笛子,料想它定是異常珍貴,也生怕褻瀆了它。常覺那些隱居逸士,著一身長袍,在茶海竹林中吹起笛來,那綿長的笛聲也是帶著一股儒雅的清香。那笛聲有的醇厚,好似一杯甘甜的美酒;有的清遠,好似風吹山林不絕于耳。不摻一絲俗氣。
它的身后代表的也一定是那些清雅的人士,有時被譏諷亦或嘲笑倒也不與那些俗子計較了罷。我倒也欣賞這種氣質,一種超然度外的灑脫。我愛它的清香,我愛它的綿柔,我愛吹起它來仙逸塵凡的氣質。生活無形,竹笛有形,形形相應,虛實相生。它,舒暢,渾厚,圓潤,屬于我自己。
早在古代,梅、蘭、竹、菊就被喻為“四君子”,我現在看來倒也不為過。那令我日夜心念念的笛聲竟是竹子所發出的,只對那竹情有獨鐘。竹用它的包容給笛子帶來了生命,竹用它的氣節給笛子帶來了活力。中國魅力悠久的文化倒也恰似它清遠的笛聲,而你所喜愛的某樣物品也造就了你的某樣氣質。我想,我定是那樣灑脫的人。而墜在尾端的中國結也同樣意義非凡,那是姥姥生前最愛編的結,她說:“掛在上頭好啊,能消災避難。”這也是一種信仰了,中國結是極富有韻義的物品,它所蘊含的是一種渾厚的民族精神,紅紅火火的生活狀態。隱藏著它背后的是中華魂。笛子與它,倒也不失為絕佳的組合。兩者合二為一,不顯得突兀反是相得益彰。恰好地融合了兩者的長處,促成一種曠世絕倫的美。
我愛它清雅的美,也要學它身上儒雅的品質。我會將它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因為它身上寄托著我太多的情感。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經典)故鄉的作文09-11
故鄉的作文(經典)09-05
故鄉的作文(經典)08-10
故鄉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