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河南省滿分作文九篇
1 認識美麗
請別以為哪個最漂亮,哪個就是您的孩子 題記
烏鴉送飯
一天,烏鴉先生給兒子做了一些好吃的東西,準備往學校送。但學校由于某種特別情況禁止一切外來人員入內,烏鴉先生只好央求門崗黑貓給送去,并再三囑托要送給那個最漂亮的,那個一定是自己的兒子。
結果是:黑貓一邊想烏鴉怎么會有這么漂亮的兒子,一邊把美味午餐送給全校第一帥哥孔雀公子。
烏鴉先生的眼里,最漂亮的是小烏鴉,但在門崗黑貓和其他人的眼里中,只有孔雀公子才最帥。
遲來的午飯
小烏鴉知道爸爸要來送飯,一直等了一個鐘頭,還不見午飯送來。孔雀公子接到午餐,孔雀想了想,然后問黑貓,這飯是誰送來的。黑貓說是穿著一身黑衣服的飛行員,要把飯給“最漂亮的兒子”。
孔雀想,這個飛行員一定是烏鴉先生。他這個人平時辦事情總是很片面,總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那個“最漂亮的兒子”一定是小烏鴉。
小烏鴉從孔雀公子手里接過飯,感動得連說幾聲“謝謝”,并問他是怎么猜出來的。孔雀公子說我是從預習政治課本的知識中得到的。
政治課
“上課,起立!”
“老師好!請坐下!”
“下面我們來講哲學。哲學是一門研究人與自然、主觀和客觀的基礎學科,這其中,認識論對我們廣大同學很有幫助,它可以教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根據表面現象形成正確判斷,使我們對事物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理性認識!”
講臺下一片掌聲,同學們都給貓頭鷹老師鼓掌,高呼“太有哲理了”。
放學后小烏鴉回家里,對烏鴉先生說:“爸爸,請別以為哪個最漂亮哪個就是您的孩子,您應該從實際出發,處理好主觀與客觀的關系。那時,您就會知道,孔雀才是最帥的!”
后記
小烏鴉在貓頭鷹先生的教導下,致力于學習科學知識,已經拿下哲學博士學位,正在讀情感學博士,以期為森林王國奉獻全部力量!
2感情與認知
感情是陣陣涼風,為我們帶來絲絲涼爽。同時,感情也會吹皺我們的雙眼,使我們看得不再那么透徹、明白。
我們當然要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但我們也要不為感情而迷失了一貫的清醒。
(一)感情如茶
感情是一杯濃茶,飄著怡人的茶香。輕呷一口,頓覺滿口的苦苦的香味彌散到全身每一處神經,感覺是那樣的舒暢。感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感情也正如茶香那樣給我們帶來種種好處。但不要忘記,茶香中還滲透著那淡淡的苦味,它也使我們想到,尊重彼此的感情可以,但不能讓感情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再那么清晰、透徹。濃茶的香氣遠遠勝過一杯淡茶,但濃茶也要比淡茶苦澀得多。感情親密更要我們不要感情用事。
感情如茶,有清香,也有苦澀。
(二)感情如風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一陣涼風襲來,頓覺涼爽許多。感情正如這絲絲涼風,為我們平添些許涼意。但這風中也會有點點塵土,雖然一般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大的麻煩,但一旦進入我們眼中,就會使我們痛癢難耐,流淚不止。因此,我們不能只把感情當作涼風,還要注意它也可能傷害我們,F實中,人們總愛意氣用事,不是去對事物進行認真的認知、判斷,而是拿感情去衡量事物,用感情親疏去看待每一個人。
感情如風,能帶來涼爽,也能帶來灰塵。
(三)感情如琴
感情是一把古色的琴,但也不乏現代氣息。人們在對待感情上,要像彈琴該輕輕該重重,這樣才能奏成一曲和諧的音樂。否則的話,一味地彈,不分輕重地彈,恐怕早晚都會弦斷曲終,得不償失。
感情如琴,只有好好地彈,認真地彈,才有可能越彈越美妙。在事物的認知上,不是不要感情,更不是一味地感情用事,這需要像對琴弦一樣,不能過輕,不能過重。
感情如茶,如風,如琴,感情的親疏不能模糊了我們對事物認知的雙眼。
3 情駐四方
難道我會因為自己的兄弟是株垂柳
而去鄙視白楊樹那筆直的身軀嗎
不 歷史作出詮釋
凡真正的英雄
都有白楊樹的身軀
難道我會因為自己的姐弟是塊美玉
而去鄙視碎石那其貌不揚的外表嗎
不 社會作出評價
凡高尚的品質
都如碎石般的默默無聞
難道我會因為自己的親人是座高山
而去鄙視山谷的低洼不平嗎
不 大自然直抒胸臆
凡完美的人生
都像山谷般崎嶇不平
難道我會因為自己的家族是個大海
而去鄙視小溪的微乎其微嗎
不 山間的樵夫說
凡甘醇的清泉
皆是這綿綿小溪的化身
難道我會因為自己的家族是盆牡丹
而去鄙視芍藥花的奇形怪味嗎
不 醫生告訴我
凡效用好的草藥
都如芍藥般礙眼苦口
我曾為自己的兄弟姐妹自豪
但更為那些奉獻著的陌生人而驕傲
雖然你我非親非故、素昧平生
雖然你我差別甚遠、種族不一
然而我們都有一顆為人民奮斗終身的心靈
在跳動
我們都有一腔獻身祖國四化建設的熱血
在流淌
只有打破血與種族的界限
“和平與發展”的主題
才能被世界人民化為永恒
4 哥倫比亞號 我為你哭泣
消息稱,美國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發生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我先是一驚,接著便是巨大的陰影壓在我的心上。一種怪怪的感覺在蕩漾,是惋惜,是傷心,是同情?我不清楚。但當我看到有人拍手歡慶時,我憤怒了。
我質問那人,你在做什么?他笑著,吃了一驚,又笑了,說:“看你那傻樣,我高興唄。”“死了人,你還高興?你有病啊!”“又不是你死了,是美國人。”“美國人怎么了?他們是科學家!”我覺得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但他們還是美國人啊!美國人搞霸權主義!”他理直氣壯地說。
“啊?”我吃了一驚,比剛聽到消息時還吃驚。因為恨霸權主義,所以恨所有的美國人?杀!為人類探知宇宙做出巨大貢獻的“哥倫比亞”號發生爆炸是人類科學探索上的巨大災難,卻滿足了這些人的復仇快感!
“哥倫比亞”號,我為你委屈,我為你哭泣!我向這7名偉大的科學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的心里一片昏暗,對于他們的“幸災樂禍”我實在無話可說。
我們可以想一下,他們也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就在這場災難中,他們離開了。我們就不能感受一下死亡的悲哀嗎?他們也有家人、親友,我們不也是嗎?我們自己或我們家人親友不也會出意外嗎?我們是那么關心他們,現在是別人,但我們又怎么好把自己的良心扔在一邊去發笑呢?固然,他們是美國人,但他們是科學家。科學無國界,我們享受科學的成果,難道不該去關注一下為科學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嗎?比爾-蓋茨是美國人,可中國一樣有3500萬人用Windows視窗;哈佛是美國學校,可每年都有人擠破了頭想去那里留洋?茖W無國界,它帶給人類幸福。而這次科學探索的災難,不也是全人類的災難嗎?
霸權主義是全人類的對立面,但我們應該理性地對待不同的事物,決不能戴著仇視霸權主義的眼鏡去看待“哥倫比亞”號,人是有感情的,但不能憑感情的親疏去判斷事物。否則,我們只會犯錯誤!
“哥倫比亞”號在天上飛了二十幾年,現在不幸離開了,我們應該向它志哀,向機上7名宇航員志哀!敬禮!我們為你驕傲。
5 八戒破產記
話說唐僧一行四人修得正果后都被封了個不大不小的官當著。八戒呢,唉!懶人有懶福,封官當天就把美女嫦娥搞定了!還辦了個什么“美眉電影公司”,聘請孫悟空當經理……
手機鈔票裝口袋,軟香溫玉抱在懷,八戒整天樂得屁顛屁顛的,領著那嫦娥住總統套房,開勞斯萊斯、吃日本料理、穿巴黎時裝,真是清景無限、好不風光!悟空倒也義氣,替他兢兢業業打點公司,沒有一點怨言。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八戒哪知道那嫦娥還給吳剛有一腿,他們早就垂涎八戒的億萬家產,于是用了一招“美女計”,想要放長線釣大魚,一步步奪過家財。暗地里,嫦娥盜取公司的經濟情報,不斷挖公司的資金,存入吳剛的賬號上……
“呆老豬”整天被香水味泡得軟酥酥的,根本沒有發現嫦娥背地里的勾當。可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總經理孫悟空用他那火眼金睛早就看穿了嫦娥的詭計,急速向八戒報告。開始八戒說什么也不相信,對悟空說:“你弟妹一個弱女子,怎會這些卑鄙下流手段?我說猴哥呀,你可不能對她有偏見就誣告她呀……”孫悟空見八戒不聽自己的,心里明白只有找到證據才能讓她醒悟。于是經過明察暗訪、順藤摸瓜終于掌握了大量證據,還拍到了嫦娥和吳剛約會照片……
面對這些事實,八戒不得不相信;丶液笈c嫦娥鬧了個天翻地覆,可是在嫦娥一哭二鬧三上吊后,他的決心開始動搖了:“我憑什么相信外人而不相信自己的妻子呢?那個孫悟空,尖嘴猴腮的,一看就不是善類。說不定是他自己想要謀得我的財產,霸占我的夫人呢!”想到這,他終于在嫦娥“你到底愛我不愛我”的嬌聲中軟化了,答應解雇孫悟空……
悟空真的很傷心,自己“好心被當作驢肝肺”,但他還說:“八戒,有朝一日你潦倒了,到花果山找我,我永遠都會幫助你的!”說罷騰云而去……
當八戒回到家時,家已被洗劫一空。原來嫦娥怕事機敗露,抽走他的所有資金與吳剛私奔了。八戒一下子傻眼了……
八戒坐在空蕩蕩的房子里悔恨著:“猴哥,都是我的錯,我感情用事相信嫦娥那個婊子,讓我怎么有臉再去找你呀……”
天空中,幾朵流云浮著,那可是八戒悔恨的淚凝成的嗎?
6 換一種眼光看世界
抬眼天空,看微云如畫;俯身檐下,聽溪水如歌。打開小窗,是峻嶺含綠;關上小窗,有高柳鳴蟬??這樣優美的畫卷自然學家肯定喜愛,而經濟學家未必欣賞,因為他們的感情對自然風景有親近有疏遠。
股市上跳躍的熒光屏,精心繪制的經濟發展狀況的比例圖表,一定大受經濟學家青睞,但自然學家可能對此無動于衷。
在我們紛紜多彩的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件事物,在一些人眼里是珍寶,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卻平淡無奇。
并不是如畫的美景不美麗,也不是比例圖表不準確,而是人們感情的親疏造成了對事物不同的認識。
為什么有這樣的認識呢?因為我們只憑一種眼光看事物。而我們的眼光往往受到自己感情的左右。感情上親近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感情上疏遠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在這樣的感情驅使下,我們視野中就會出現很多“盲點”,由感情的親疏而造成的錯誤判斷確會使我們眼光的準確度大打折扣。
對于音盲來說,貝多芬等于不存在,更何況他的《田園》、《英雄》、《第九交響風》呢?
對于畫盲來說,達-芬奇并不存在,而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并不迷人。
對于只讀流行小報,追求輕虛浮華的人來說,從古希臘的荷馬到現代海明威的西方文學寶庫將蕩然無存,而從先秦孔子到為民族吶喊的魯迅的東方精神殿堂也形同虛設。
所以,單憑主觀好惡,只用一種眼光來看世界,或許只有兩種??你喜歡的世界與你厭惡的世界。
如果只用一種眼光看世界,狄更斯的《雙城記》可能并不動人;莎士比亞的戲劇并不美妙;而托翁筆下的人們并不惟妙惟肖,娜塔莎-瑪絲洛娃可能不會因善而美;塞尚抽象景畫在一種眼光中并不美,摩羅的文字可能也不會溫和至善。
只憑一種眼光,只憑感情上的親疏遠近,世界并不完整,你的“盲點”會很多。
換一種眼光吧!請你換一種眼光來看世界,擺脫感情上的誤導,你就會像羅丹所說的那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發現原來世界真的很美。
7 與你同行
他們一路同行,一個汲著水,一個負著火,形影相隨。在他們攜手共進時,就產生了智慧。
寫在前面。
理智與情感戰爭,從亙古到如今;
情感與理智同行,由滄海,至桑田。
每天每年,我們在這樣的戰爭中整編記憶,每日每月,我們在這樣的同行中梳理我們總也凌亂的靈性。辨著火的腳印,火的足跡……
他們似乎不共戴天。凌云壯志中夾雜了兒女情長,就好像總也難逃西楚霸王的悲劇,四面楚歌仍時時在歷史深處回響;純粹的情感中摻拌入世俗務實的因素,終將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墜入泥淖,紅樓遺夢,終難掩那原應嘆息之聲。水,難與火同行……
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熱中誕生。在火熱的情感中錘煉,在靜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復蘇??火后,它獲得了情與理的新生。
與你同行??愛是智慧的眼睛,它會將一切嫉惡所難尋的真理剝離在智慧的面前。
與你同行??理是智慧的頭腦,它要把一切虛妄的、表象的、在智慧中過濾。
千年萬載的人們,都陷入感性與理性的困惑。自然為感性的人提供征服與探索的余地。
一路走來,誰與同行?
人類最豐富的情感,在情理交界中延伸;人類最可怕的念頭,是千方百計為情感所牽絆的錯誤尋找合理的借口;人類最殘忍的生存方式,是將感情封存,只迷信理智所能帶來的物質哲學。
也許,一個截然相反的判斷,不來自情境的不同,只依賴于與對方不同的情感。
也許,一個最理性的抉擇,卻基于對真與美的無情地屠殺,他對此,毫無感情可言。
這樣的認識中,只有對人情世故的親疏,只有對財富俗華的迷戀,沒有智慧與他們同行。
情感的死角即是認知的誤區,永遠看不到美好的人,只有把自己捆綁在偏頗與猜忌的十字架上,永遠難以企及智慧的圣餐。
讓水與火同行,情與理同行。
堅持愛與美的真理,讓沖動與成見在你的足下沉淀,帶上淬火后的智慧與你同行!
8 與智子疑鄰者書
先生愚哉!先生愚哉!仆非先生世交故友,亦未有半面之緣,然每念及先生,思先生之舉實為不智。仆未償不扼腕嘆息,情遂不可抑,乃有此書,幸先生一覽之,則仆幸甚至哉!
向者聞先生之事:天雨壞墻,毀先生之家,子曰:“不修,則必有失矣。”鄰翁亦如是言耳,先生竟放任不修,以有失焉。而先生何以竟智子而疑翁邪?
先生之不智甚矣!
天雨壞墻,非為異事,先生大可修之而后安,而先生竟不修,致有所失焉。斯已為不智。既有失,而先生不悔棄鄰翁之先言,而竟智子疑鄰,為天下百世之人恥笑不亦宜乎?
先生之子,與先生情近,先生之鄰,與先生情遠,情近而親,情遠而疏,親而智之,疏而疑之,先生其不明事理乎?先生其不辨是非乎?先生雖物富而思窮乎?
仆嘗聞,古之忠臣智人,“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其無志報仇邪?其不知避嫌邪?然其外舉仇而內舉子,為天下所敬,雖百世而流芳,名列青史,何哉?以其不以情之親疏處事也!
先生聞此不愧乎,先生聞此不慚乎?
先生惑于情親而蔽于情疏竟以處事,智子疑鄰,仆雖不才,知其不智,而況于先生為乎?先生之為天下百世所笑,亦無怪矣。
夫人之處世,當明辨事理,分清是非,然后乃能正道直行,竟忠盡智,以而方可為世所以許。
昔者包龍圖鐵面無私,六親不認,不以皇親而縱,不以下民而鄙之,乃得民稱其“青天”,其不以情之親疏處世,故當此“青天”之名無愧矣!
先生自比于此,能不愧怍乎?
仆,一介書生,竟不能抑情而為此書,望先生聞過則喜,知而改之,善莫大焉,先生之為笑柄亦可由此而一洗也,則仆俱感欣慰矣!
先生戒之!
先生戒之!
切不可以情之親疏處事也。
仆再拜!
9 超越感情,理智面對
日月星辰,此起彼伏,斗轉星移,四季更替。自盤古開天辟地,世間的萬事萬物就遵循著冥冥中的安排,建立起來親疏遠近的感情。有句詩吟道:“似水流年,變的是年齡,不變的是感情。”這常會引起我們的思考,亙古不變的感情會影響對事物認識的正誤深淺嗎?
我想,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認為,感情的親疏遠近會影響到對事物認識的正誤深淺,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
自然界有這樣一個令眾多生物學家迷惑不解的現象。在太平洋底部,生活著海癸和寄居蟹,它們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特殊的關系,在生物學上稱之為互利共生。顧名思義,海癸從海洋中吸取營養物質供寄居蟹生長,而寄居蟹則釋放一種遞質指示海癸應在何處攝取營養。但是,當海癸快要走到生命盡頭時,寄居蟹就會義無反顧地把與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同伴吃掉。這種現象令人愕然!自然學家給出的解釋是,海癸和寄居蟹的關系是相當親密的,就在它被對方吞噬的那一刻,可憐的海癸們還認為是別的動物所為,因此它們也從不提防寄居在自己背上的伙伴。于是,它們就在這樣的認識中延續著早應改變的生活習性?磥恚H密的感情會影響到對客觀事物的正確的認識。
自然界的如此,人亦然。
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物發生后,美國人瘋狂了,極度的恐慌和不安使他們歇斯底里地把戰火燒到了原本就不太平的阿富汗國土上。美國的轟炸機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悍然投下了無數顆炮彈。頃刻間,本就貧窮落后的阿富汗成了廢墟,無數難民流離失所。僅因為阿富汗政府曾經多次公開反對美國的決策,遭到了美國當局的嫉恨。在恐怖事件發生后,美國人沒有經過嚴密的調查,想當然地認為罪魁禍首非阿富汗人莫屬,于是在一片指責聲中,還是一意孤行發動了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我們必須承認,反恐是必要的,但美國僅僅因為和阿富汗的關系疏遠,得出錯誤的結論,隨即作出愚蠢的舉動,這不可得能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和贊同。
美好的世界,需要感情為其錦上添花,但這不應成為我們認識事物的依據,超越于感情之上,學會理智的思考,才是我們的正確的人生態度,不是嗎?
【高考河南省滿分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滿分作文]高考滿分作文05-12
高考滿分作文08-20
高考滿分的作文要點02-19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09-22
高考滿分作文07-26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03-29
高考滿分理想作文01-26
高考滿分作文:誠信01-29
高考滿分作文【熱門】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