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做活動作文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活動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做活動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例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卻是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圓節”,顧名思義也就是月亮最圓的一天。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很多,有賞月、吃月餅、一家人坐在圓桌旁吃團圓飯等。
為了能在晚上賞月時吃到我親手做的月餅,我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叫媽媽起床做月餅了。媽媽和我準備好了做月餅的材料,我們要開始做月餅了。首先,媽媽拿出發好的面,把面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樣子,我則來將它搟成面皮。面皮搟好以后,我和媽媽包上伍仁、豆沙、棗泥等餡,將它封口放入模具之中,壓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月餅就制作完成了。
媽媽又將做好的生月餅放回了面缸中,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咱們不是得把它放進烤箱里嗎?”媽媽笑了笑說:“這月餅得等到賞月時才能吃,這么早烤好,不都放涼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后,心想:這要是到賞月時才能吃那得等到什么時候呀?于是,我對媽媽說:“媽媽,要不咱們先烤兩個嘗嘗鮮?就兩個,媽媽。”媽媽聽后,摸摸我的頭說:“小饞貓,如果月餅不在賞月時吃,那可就不好吃嘍!”我嘴上應付似的說了聲:“知道了!”,可是心里卻無時無刻都在想著那些美味的月餅。
一開始,我每隔三五分鐘就要去廚房看看有沒有偷月餅的'小偷來偷我們家的月餅。可是,我往返了將近十次,那些月餅一點變化都沒有,于是,我就心想:應該沒有月餅賊吧?所以,我就改為每隔十分鐘去看一次,因此,我一整天下來什么都沒有干。
我終于等到吃月餅的時候了,我看著新鮮出爐的月餅,不禁垂涎三尺。我趕緊拿起一塊月餅,咬上一口,真是叫人回味無窮啊!我疑惑地問媽媽:“媽媽,這么美味的月餅是誰發明的呀?那個人一定是一名美食家吧!”媽媽聽后,笑著回答我:“不是,這個月餅啊,是后羿發明的。是后羿為了紀念嫦娥而發明的。”
我聽后,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看來我以后還要多多學習呀!”大家聽了我說的話后,都笑了。
做活動作文 篇2
今天,我差點兒錯過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今天下午,我來到學校,推開班門一看,咦?怎么教室里空無一人?我四周看看,見旁邊也沒人,我還是到其他地方找找吧!
我跑得氣喘吁吁,路過小實驗室,不經意瞥了一眼——似乎有點熟悉,定睛一看——全班同學都在里面。奇怪!下午明明沒有科學課呀?先看看再說吧!于是,我走進了教室。
教室講臺上站著一位我從未見過的人,他手里擺弄著一個什么東西,一邊擺弄一邊給我們講解。同學告訴我,他在教我們做“果凍”蠟燭,我還以為真的是用可以吃的果凍做的。后來一聽才知道,“果凍蠟燭”并不是用真的果凍做的,而是因為它很像果凍。講解完后,每個人都發到了一套材料。里面有彩沙、各色小石子、貝殼、海螺、一根蠟燭芯和一條塑料小魚,每個人還發了一個小海星和一個玻璃杯。玻璃杯有兩種:一種是小小的高腳杯,一種是啤酒杯,我拿到的是啤酒杯。我還沒反應過來,許多人已經開始做了,我也只好跟著別人做了起來。
我先學著大家的樣子,像做雞尾酒似的把一種種不同顏色的沙子層層疊放。由于每個人只有三種不同顏色的沙子,而且每一套材料又有不同顏色的沙子。所以大家就你給我一點,我給你一點地分起彩沙來。不一會兒,我已經有了紫、綠、藍、白、黃五種顏色的沙子了。我用最深色紫色做底,再小心翼翼地把好不容易得到的綠沙和藍沙輕輕地撒上。再把我富余的黃沙毫不留情地從袋子里一倒,就把那袋用剩的黃沙“交公”了。
全桌的人只有我有白沙,為了拿到更加珍貴的藍色、綠色的沙子,我便把白色的沙子分了很多給其他的同學。一張桌子六個人,一小袋白沙在他們手里傳來傳去,很快就要所剩無幾了。我連忙把那袋早已是輕飄飄的白沙收了回來,全都撒在黃沙上面。沙子全撒好了,但是我覺得黃沙太單調了,于是我用小勺子把白沙撇了撇,露出了一點黃沙,我再在上面撒了一些零星、細碎的、夾雜著好幾種顏色的沙子,一下子把生硬的黃白兩色變得活潑起來。我再用海星和三顆彩石往上一壓,一下就把主題——沙灘和海洋表現了出來。
接下來是注膠,注膠就是往做好的造型上面倒上膠,讓它凝固起來。我們為了讓玻璃杯里的小物件像海里一樣:有的.浮起來,有的沉下去。所以要先注一層,再注一層,少則兩三層,多則四五層。旁邊的人很多都已經注了一次膠了,可是我仍然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注膠呢?我擺得好不好?那個海星是靠在杯子內壁上還是放在沙子上?那個小石子要換一個白的……我一邊想,一邊一會把小石子換一個,一會再拿筷子挑挑海星……后來我想,還是看看同學們做的吧!于是我一個接一個地看了起來:有的同學嫌自己放彩沙放得不好,于是就用一根小筷子把彩沙一股腦地攪了個昏天黑地,結果做出來暗淡無光,還沒原來的好看;有的把彩沙胡亂搭配了一下,搭配出來也沒一個好的;還有的把彩沙的顏色調配得艷麗而不俗氣,已經注了一次膠了。除了他們,剩下的就是我這種舉棋不定的了。
我一見大部分人都沒我做得好,連忙歡天喜地地轉身回去,卻一不小心,把鄰座那還沒有注膠的玻璃杯弄倒了,一些沙子灑了出來。鄰座的同學偏偏又在這時回來了。他一見這情形,立刻殺氣騰騰地趕了過來:“不會小心點嗎?真是的。”說著,把杯子拿起來看了看,之前放的沙子一層一層平平坦坦的。現在一倒,黃色的沙子由原來的厚度平均變成了一邊全是黃沙,另一邊只有一點。而其他顏色的沙子也都變成了波浪形,無意中增添了一點曲線美。鄰座見這架勢也說:“算了,你一碰倒也挺好看的。不過可不許碰第二次了。”看來我還是挺幸運的。
長舒了一口氣后我回到了座位上,準備把我剛才放的造型再改一下,可不料我一回到座位上就發現,我的杯子里已經被注了一次膠了,那些彩沙里、海螺里、海星里都在緩緩地冒著泡泡,海星冒出來的泡泡極小,看起來像在冒煙,同時我也被氣得冒煙,大聲責問到:“是誰叫人來注膠的?我還沒弄好呢!”后來我才得知是那個注膠的人是“自找上門”的。我心想反正我把底下也做得差不多了,也就不再“冒煙”了。
由于倒進去的是滾燙的液體,所以我必須等到膠凝固后,才能再在上面放飾品,然后再注一層膠。我等啊等,從下午第一節課等到第二節課。好不容易等到杯中的泡泡不動了,我立刻興奮地用小筷子輕輕捅了捅。咦!竟然還是半凝固的!筷子上沾了點膠,一頭仍是連接著杯子里的膠。我像扯蛛絲一般地把膠扯斷,那“蛛絲”卻一彈彈到我手上,燙得我直甩手。
雖然是這樣,但我早已是迫不及待了。我現在還有一大一小兩個貝殼,一個海螺,一條塑料小魚和一根燭芯。我在那個大貝殼上面用筆畫了一個人臉:綠豆小眼,大鼻子,嘴上掛著微笑。我把它放在了中間,旁邊再放上一個小貝殼和小海螺。我想讓那條小魚變得好像真的游起來一樣,于是,我把它靠在杯子的內壁上,接著把燭芯立起來,我用一根筷子橫在杯口,把燭芯的頭搭在上面,這樣它就不會倒了。做完這些后,就可以注第二次膠了。
可是這次注膠我就沒有上次那么幸運了,上一次是“上門服務”的,這一次我可得“千呼萬喚”了。因為要注膠的人太多了,整個教室都是此起彼伏的呼喚聲:“加蠟——加蠟——”(他們管注膠叫加蠟)不管怎么樣,到頭來膠總算是注上了。雖然膠注好了,但還是不能走。因為膠還沒有凝固,如果被別人碰了一下,或是出了什么差錯,那這兩節課的心血就要白費了。
雖說現實如此可怕,但還是敵不過我的好奇心,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最終我還是決定去看看其他的人做得怎么樣了。于是我就離開了我的座位。
盡管我決心堅定要離開,但我仍僅僅是在自己小組的圓桌上轉轉,在看別人作品的同時,也不忘不時抬頭望望自己的杯子。呀!我抬頭看看自己杯子的同時,突然發現我旁邊那個同學正拿著筷子把他剛剛做好的果凍蠟燭攪成了一鍋粥!邊攪邊說:“我做得太爛了,我不要了!”攪完了就把那杯子一推:“你們把里面的東西拿走吧!”可左右圍觀的人犯了難,都不知道怎么才能把里面的小物件取出來。這時,我往那杯子里一掏,再用力一揪,一大團泥巴似的東西就被扯了出來。這時我才知道,里面加的根本不是什么蠟,而是一大坨橡膠!
我剛把那坨“泥巴”揪出來,馬上就有人去這扒扒、那扒扒,結果一條魚給人挖走了,兩個貝殼因為被那同學一個寫上了他的姓,另一個中間被涂黑了,變得像蒙面強盜,所以沒有一個人要,那個海星因為被折斷了一只腳,也被扔在桌上沒人動。
看完了熱鬧,我又回到我的座位上。等到杯子里面的膠快要凝固了,我想試一下它有沒有成型,這回我膽子大了。不用筷子,直接把玻璃杯一倒,結果因為還沒有完全凝固,那膠從原來的水平狀變成中間凸起來一片,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大海,但隨著我把杯子正過來,它也漸漸消失了。而燭芯因為失去了筷子的支撐,沉下去了不少,那條小塑料小魚也由原來往杯子內壁靠變成了傾向另一邊的貝殼去了。
但是不管怎么樣,我總算是把“果凍蠟燭”做好了,我拿起還散發著余熱的杯子細看:那條小塑料魚把那個大貝殼上畫的眼睛擋住了,那個大貝殼的尾部可能因為太燙,冒出了一絲絲的煙,呈現出英文字母N的形狀,可惜貝殼和魚在增添色彩的同時,卻擋住了已經被泡泡“包圍”得很密的海星。黃色的沙子和白色的沙子中間有一道縫隙,搖晃時沙子會動來動去。雖然如此,但因為我做的很明亮,不像其他同學,注了四五層膠,每兩層間都撒上了沙子,結果一層層的像海底水晶宮,漂亮是漂亮,但如果泡泡太多就看不清里面的東西了,而且小魚也只得被“塞”在夾層中。而我因為只在底下放了一層沙子,所以很明亮,而且我再一細看,發現那藍色的小石子因為藍色是染上去的,所以在那些膠還是液態的時候掉了點色,那些顏色在膠冷卻之后卻被凝固了,就像那塊藍色的石頭在發光一樣,真像極了一塊被遺忘在海里的藍寶石。這給明亮的海里無形中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我再去看別人的“果凍蠟燭”:有的人把海星的一面涂黑,把貝殼寫上字再放到玻璃杯里注膠;有的人雖用的是高腳杯,但也注了三四層膠,撒了很多層沙子;還有的把最上面也撒了一層沙子。那些在兩層中間撒沙子的同學有的因為來不及凝固就在上面撒沙子,所以中間一部分的沙子都往下沉,就像一個個的石鐘乳,而有的則像龍卷風。更有甚者,因為沙子里不免會冒出空氣,有的多,有的少。就有個同學的作品中間有一個很大的長泡泡,看起來就像一個連接上下兩層的管道,帶了點科幻色彩……
大家都做完了,我們一同碰杯,真像是一次同學聚餐。這時,下課鈴響了,像是在為我們祝賀。
今天的活動真是給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做活動作文 篇3
前幾天,我從《異想天開》節目上看見用圓柱形的紙筒建了一座大橋,連汽車都可以從上面開過,而且安然無恙。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心想:許許多多的廢紙都可以做成一座橋,還可以從上面開汽車,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突然,我又轉念一想:對了,科學老師教給我們的環保科技小制作還沒有著落,不如就做一個紙拱橋吧,反正也挺環保的。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倆(路修遠和黃靖弢),他們一致贊成,并約好2月17號上午到路修遠家做制作,我攜帶相機過去攝影。
制作的材料有:廢紙、剪刀、透明膠、橡皮泥。一切工作準備就緒,我們便手忙腳亂地干了起來。首先把一張廢紙的一角向對邊卷過去,一定要卷得又細又緊。這看似容易,可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卷好了一根,再把它在展開處粘上事先扯好的一小段透明膠,一根紙棒就做好了。大概做了三十多根紙棒,我們就開始選長短差不多的紙棒了。首先用一本書將紙棒的一段頂著,再把紙棒另一端往書邊推,從而選出合格的紙棒。
開始搭橋了,我們聽取了路修遠的意見:先將中間一根與旁邊兩根位置固定好,再半邊半邊的做。再粘貼旁邊的兩根紙棒時,一定要一輪里一輪外的順序粘貼,對邊的也要一樣。說干就干,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將紙拱橋做好了基礎。接著我們就按照黃靖弢說的把橋的四個角分別粘上橡皮泥,起到固定作用。終于做好了,我們長吐了一口氣。接著,我們就在橋上放書。一本、兩本、三本、四本……啊!橋散架了。我們不明白,明明已經做好了,應該能承受十幾本《讀者》的重量呀!我們不甘于失敗,認認真真的研究起來。眼尖的我發現,中間放書的下面少了四個支柱。我們發現了不足的.地方便趕緊補救。將那些不及格的紙棒也派上用場,用透明膠粘上這四根紙棒。為了進一步起到穩定作用,我們將四根做支柱的紙棒下面又粘了橡皮泥。彌補完成!我們三個人心想。一本、兩本、三本、……八本,我們歡呼雀躍,可惜好景不長,到第十本的時候,紙拱橋又塌了。我們失去了耐心,可由不得不坐下來好好思考。“呀,我知道了!”路修遠一字一頓地說,“我們忘了具有穩定性的三角形!”什么意思,我倆迷惑不解地看著他。我們應該在放書的上方和下方各做一個交叉的支柱。明白,我們三會心地一笑。我們按照路修遠提出來的建議去做。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設計的紙拱橋可以承受住十九本《讀者》的重量,我們欣喜若狂。
小小一張紙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而許許多多、成百上千張紙的力量卻是不可想象的。就好比我們做紙拱橋一樣,只有團結一致、互幫互助,才能做好。雖然我們做的紙拱橋還不算完美,還存在著一個缺陷:中間固定位置的間隔太寬。但這畢竟是我們設計與創作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支持自己的作品!
做活動作文 篇4
在這個暑假里,有許多快樂的事情,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第一次參加做餅干的活動了。
那天早上,我一早就起了床,與媽媽、爸爸一同去上海悠方玩。來到那里,我們看見了很多好玩的活動,最終選了做餅干這個有趣的活動。爸爸說:“寶貝,這個做餅干的活動爸爸可不會,爸爸等一下就在外面等著你們。加油哦。”“好啊!等會兒就讓你嘗嘗我和媽媽做的餅干。”我喜滋滋地對爸爸說。媽媽拉著我的小手說:“咱們快去排隊吧,如果去晚了就進不去了。”我們排起了隊,等時間到了,先去洗手,之后進了場,找位子坐了下來。
等人到齊后,老師給每組家庭都發了一個盤子、一個搟面杖、一塊金黃色的餅干泥和幾個做餅干的模具。我先拿起餅干泥,揉成一個圓球形,再放在桌子上用搟面杖壓成了一個大餅,之后我拿出了一個個好看的`模具,壓在上面,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個可愛的形狀。最后,老師幫我把裝著餅干的盤子放進微波爐里。大約過了15分鐘,新鮮又美味的小餅干就出爐了。媽媽就把餅干放在小袋子里,我們把餅干帶回了家。
這次做餅干讓我知道了:只要勇敢地去嘗試,就會成功。
做活動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學校開展了一次做元宵活動。
“叮鈴鈴”鈴聲打響了,教室里頓時沸騰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把桌布鋪在桌子上,家長將米粉和水混在一起,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后再分成一塊一塊小面團給我們搓。這樣同學們就開始搓元宵了。我們邊做邊笑,個個興高采烈。同學們突發奇想,把元宵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冰淇淋,有的像海星,有的像恐龍,有的像……不過媽媽告訴我們,中國的傳統元宵是圓的。于是,我們就重新搓成一個個小圓球。細心的.家長把面團變成了各種顏色,一開始我還很納悶,為什么白色的米粉會變了顏色呢?原來里面加了水果汁和蔬菜汁。等面團快用完時,我們就開始“串門”,收獲了許多面團,我們又開始認真搓起來。看,我們小組的元宵就變成了五顏六色的。
看著滿滿一盆自己親手搓的元宵,真有成就感。食堂不一會就幫我們下好了,同學們狼吞虎咽地把元宵一掃而光,真是爽極了。
今天的活動真有意義,也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做活動作文 篇6
按照指定的座位坐下后,我發現每人面前都有一個用竹篾綁扎成的飛機,或者小兔的模型,旁邊還有一些黃色的紙、漿糊、顏料等。原來老師們要教我們做花燈呀!
我被分到第五組,首先李老師講述了有關花燈的傳統知識,告訴我們如何用竹篾綁扎花燈,如何糊花燈。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花燈了。
先糊飛機的'頭部,我用一根筷子蘸上漿糊,均勻地涂抹在竹篾上,拿一張小三角形紙糊好,用手鋪平,并沿著竹篾輕輕地按壓,最后把多余的紙剪掉。用這樣的辦法,整個飛機的頭部就糊好了。
到了糊機身時,我正要拿紙糊上去,老師突然說:“先想想,如果把整個都糊住的話,蠟燭怎么放進去呢?”我一想:對啊!蠟燭怎么辦呢?
正在我迷惑的時候,楊老師又給每人發了一個帶一塊小長方形木板的U型竹篾。哦!這是提花燈用的,只要把它和花燈部分套在一起,花燈就能提起來了。我終于明白了,糊花燈時,四周都要糊起來,但上下兩個對應的口要留下來不能糊,用來穿竹篾提花燈!
我終于把花燈糊好了,開始畫花燈。我先給飛機的頭部畫上一個紅色的五角星,左右兩側畫了兩個紅紅的大眼睛,頂端、兩側翅膀各帶一個小風車。最后,我蘸上綠色的顏料,在機身正面寫下“一帆風順”,機身側面寫下“中國號”,漂亮的飛機花燈就做好了!提起花燈飛快地一跑,三個小風車就隨風轉起來,像真飛機要起航似的,真開心!
雖然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電子塑料掛燈,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自己親手做的紙花燈,因為它不但代表著春節,更包涵著我對新一年的憧憬,這樣的花燈最有年味!
做活動作文 篇7
今天我們社區要在青少年宮搞活動,于是我也參加了。
我們先在社區集中,然后就向青少年宮進軍了。我們走了一段路終于到了青少年宮。這時,一位老師說:“我們先去海洋實踐館去玩吧!”“耶!”我們歡呼道。
我們來到海洋實踐館開始了我們的歡樂,那里有地震儀,有投籃器,有釘床等許多讓我說不出名字的儀器。我喜歡“龍卷風”和“無弦琴”。龍卷風是一個儀器把水加熱蒸發形成霧氣,然后上面一個排風器,排風器像惡魔的嘴把霧氣全部吞進了肚子,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龍卷風,我們驚訝極了。無弦琴是一個沒有琴弦的琴,它上面有七個突出的小圓盤,只要你的手指一摸到它,它就會發出美妙的音樂。可最讓我喜歡的就是迷你足球場,它是八根棒子上串著幾個小人,中間有一個足球,操控者要用小棒子上的人來踢足球。我和我的一個小伙伴玩了起來,我先開始踢,結果踢了一個烏龍球,射進了自己的.球門,那個小伙伴說:“哈哈,你踢得是什么球啊!”于是我操控著小人猛地一踢,結果踢到了對方的腳下,還好我防的及時,不然就要被踢進,那個球來到我的腳下我又猛地一踢,對方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進了球,我高興地手舞足蹈。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動,可是有些儀器已經壞了,我想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公物啊!
【做活動作文】相關文章:
趣味動,動,動作文12-06
爭做活雷鋒01-28
【精選】做活動作文三篇06-13
【精選】做活動作文4篇10-31
精選做活動作文3篇11-01
精選做活動作文8篇07-01
精選做活動作文三篇05-11
【精選】做活動作文四篇10-18
精選做活動作文五篇05-25
精選做活動作文4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