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風作文合集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作文 篇1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就應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也能夠說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 “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一樣。”可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只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于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于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完美!
家風作文 篇2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傳承的家風、家訓,比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孝順……”我家的傳承的家風、家訓也不例外,下面就讓同學們了解一下我的成長歷程吧!
在我剛剛蹣跚學步的時候,年邁的外公外婆總是不辭辛勞地彎著腰,弓著背,牽起我胖乎乎的小手一步一步地教會我走路。當我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總愛撒嬌,走到一半就伸出小手讓外公外婆抱,他們不顧烈日炎炎下的累,寒風瑟瑟的苦,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抱起我,不辭辛勞的走上半個小時路程接送我上幼兒園。上了小學,為了不影響我的學習,家里的電視機每天都只能靜靜的“呆在一旁”,當我遇到了不會做的題目,爺爺會一遍遍耐心地為我講解,直到弄懂為止。為了培養我的閱讀習慣,每次我做完作業,家人都會陪著我看半個小時的課外書來開闊我的視野,提高我的寫作水平。
在生活中,我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壞習慣,比如:在吃飯時總是會掉得滿桌子都是飯粒,爸爸見了嚴厲地對我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頓時農民伯伯辛勤勞作的情景立刻浮現在我眼前,以后每次吃飯我都會特別小心,一點兒也不敢浪費糧食。還有,在公園游玩我總是習慣性地隨手亂扔垃圾,媽媽見了每次都和藹地對我說:“陽陽,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亂扔垃圾,那公園的環境就會臟兮兮的,讓我們撿起來仍到那邊垃圾桶好嗎?”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不好意識的立刻改正了自己的缺點。
通過長輩們的諄諄教導,學校老師的辛勤培育,如今,不懂事的我,已逐漸變成了一名知書達理的中學生了,我長大以后,一定會像小烏鴉反哺老烏鴉一樣的去孝敬他們。我相信,如果每個家都能將這些好的傳承的家風、家訓一代代傳承下去的話,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家風作文 篇3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爸爸、媽媽從小就在我耳邊常常叨念的一句話。他們讓我懂得了珍惜糧食,不準浪費。因為《憫農》這一首詩也就毫不費力地會說,會寫了。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吃晚飯時,不小心掉了一些飯,被爺爺看見了。爺爺就對我說:“掉出去飯是農民幾個月辛辛苦苦種起來的糧食,換句話說,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接著他又說:“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我想了想,覺得爺爺說得對,就把爺爺說的話給記住了。
我也經常這樣提醒我身邊的一些好朋友。一次,一位男生吃飯時,我看到他總是要掉一些飯到地上,就好心提醒了一下,也把爺爺跟他說了一遍。他聽了不以為然,回了我幾句。后來,老師聽到后批評了他。從此我再也沒看到他邊吃邊掉飯了。在我的影響下,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和我一樣,養成了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有時候學校分飯多了,他們還會放回去一些。
愛惜糧食是一種好習慣,我很感謝長輩對我的教導,我要繼續傳承和發揚節儉的家訓,讓節儉不光是一種美德,也要讓節儉成為一種時尚。
家風作文 篇4
今年春節假期,央視節目中,新聞聯播和新聞30分“新春走基層”欄目的“家風”,接連做了八期,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浮想聯翩,回憶起我過去的家風。
家風,我理解也就是家庭的教育。我不是出身于書香門第,家就靠一個讀書兩年的母親支撐。我的母親卻是一個知書達理,性格堅毅的女人。她對我們并沒有系統的孔孟禮教,也不是對我們聽之任之。當時,我們的家教形成的家風有哪些呢?
一是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我們家的堂屋里的神堂牌位就是寫的“天地國親師之位”。每月的初一十五早,就要點香蠟朝拜。就是由幾歲的我(全家最大的男子)擔當此任。母親教導我的是:沒有天地就不生五谷,就沒有人類。國有難家必破,我們家就是國難家破的典范。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代代族親不可忘!每年年末守歲,一家圍坐火盆聽母親述說家世,控訴可惡的日本鬼子侵犯常德的罪行。
二是做人的道理。母親對我的學習是無暇顧及;他自己經常說的是要忙全家的`生活。但是,她要我必讀的書有:"三字經";我從那里知道了孟母三遷的故事。要我讀增廣賢文,使我懂得打虎還要親兄弟,搞好兄弟和睦。懂得鐵圩磨成繡花針,要刻苦讀書。他還要我抄寫“正氣歌”,曉得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
三是求身的本領。除了讀書外,她就告訴我打算盤。從打“666”開始,再打三盤還原,六盤還原,九盤還原,歸除,剝皮除,斤求兩,兩求斤。所以,我1962年轉入商業戰線,就不用學徒。
四是法紀觀念,當然,那時我母親不曉得么得法紀,她經常和我們嘮叨的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人莫犯法,犯法莫為人”。就是教導我要遵紀守法!
我想這四條也就是我當年的家教與家風吧!
家風作文 篇5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個很平常但卻讓我思緒萬千的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于爸爸和姑姑的口述,是一個關于我奶奶的故事……
奶奶的童年是在黃連湯中泡大的。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家境貧窮被送給別人當孩子(據說這種現象在那個時代十分普遍),而過繼孩子的那戶人家也不富裕,作為家中最大的孩子,奶奶肩負起幫父母操持家務及帶弟弟妹妹的責任,這樣的生活現實使她早早地失去了獲得教育的機會,她的學歷定格在小學二年級,而喂豬、種菜、做飯、洗碗……成了她全部的童年。然而,困苦的生活、早年的自立也養成了她在生活中尋找快樂的能力。
故事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一個寒冬,那時候的奶奶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由于爺爺在外地工作,奶奶不得不獨自在閩南農村撫養著三個幼子,長期的勞作讓她俊秀的臉龐充滿了憔悴,白發也入侵了她的鬢角。那天天氣真冷,海風夾雜著寒冷已經咆哮了一整天,但這天在海田里干活的奶奶卻特別有勁,因為今天是臘八,隔壁村落演社戲,她要快點結束一天的工活然后回去帶孩子們去看戲。
盡管工作了一天滿身疲憊,盡管抹黑趕路有些危險,盡管看完戲后回家還有大把的家務可能要做到深夜,但奶奶并不想錯過這次社戲,這可是她們一家難得的娛樂時光。背著一個,牽著兩個,奶奶和她的孩子們在漆黑的鄉間小路上,頂著刺骨的寒風,趕著胡亂的腳步,終于在社戲開鑼不久后趕到了演戲的小廣場。由于遲到,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想有座位自然更是一種奢望,只能站在后排踮起腳尖看了,但這些完全無法動搖哪怕是一點點的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們看社戲的熱情。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母子們互相依偎,舞臺的光線照在她們的臉上,她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喜悅,這是看戲的喜悅,是樂觀生活的喜悅、更是憧憬未來的喜悅……
奶奶的培養下,這種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深深地影響了我的爸爸和姑姑們,她們比同齡人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懂得通過努力實現美好夢想,現在,我的姑姑成為了廈門大學的教授,我的爸爸是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未來我也要把這種優秀的家風繼承下去,勇敢地面對困難,樂觀地面對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祖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這就是我的奶奶、這就是我的家風、這就是我的財富!
家風作文 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后人廣泛流傳。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說起老人,那用爸爸媽媽的話來說說我們家有“四寶”:那就是我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看過大海,也沒有爬過高山,更別說到處旅游了。
隨著奶奶爺爺姥姥姥爺漸漸年老,爸爸媽媽說要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從前年開始,爸爸媽媽每年都會帶著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出去旅游。當然最高興的是我呀,我很享受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旅行的快樂時光。
去年的重陽節前夕,爸爸帶著我們開啟了第三次旅行。出發前兩天,姥姥和姥爺便從老家趕來,準備和我們一起去天鵝湖游玩。在去天鵝湖的路上,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美麗風景,一路上說說笑笑,不停地談論著并遐想著天鵝湖美麗的景色,他們一想到自己將要去一個景色迷人,環境優美的地方游玩,而且還有漂亮舒適的小別墅可以住,臉上便禁不住露出興奮、幸福的笑容。
天鵝湖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讓人仿佛走進畫卷之中。陽光照在波紋細碎的湖面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亮的碎銀,又像被揉皺了的綠鍛。湖水真靜,靜的像一面鏡子,清晰地映出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還有岸邊紅紅的花,碧綠的樹。
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欣喜地望著眼前這片美麗的湖水,嘴里贊嘆道:“這湖水真的是很好看啊。”奶奶和姥姥最愛照像了,在同一個地方她們擺出各種姿勢讓爸爸媽媽為她們拍照,生怕不小心漏掉一個景色。爸爸媽媽拿著相機、手機忙得不亦樂乎,我便跟在他們身邊,時不時地也和奶奶姥姥來個合影,刷一下存在感。爺爺和姥爺安靜地在湖邊散步,他們低聲地談論著什么。從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能看得出他們也特別喜歡這里的風景。
媽媽說,雖然這樣的旅行,她和爸爸很累。但是這樣既能陪伴我成長,也能同時陪伴父母,就值得他們去做。我也被這種合家歡樂的氛圍感動著,我心里默默地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帶著我的爸爸媽媽去那些更美更遙遠的地方旅行,我也要享受陪伴父母變老的幸福。
我想,這就是家風的傳承吧!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6篇02-05
【精華】家風作文六篇01-19
【精華】曬家風作文4篇02-12
【精華】曬家風作文8篇02-12
【精華】曬家風作文3篇02-11
【精華】曬家風作文7篇02-10
【精華】最美家風作文3篇02-09
【精華】家庭家風作文4篇02-09
【精華】曬家風作文10篇02-08
【精華】曬家風作文5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