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

時間:2022-04-03 11:42:24 家風 我要投稿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7篇

家風作文 篇1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家的家風。具體在我們家,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他們告訴我最多的就是——節約用水,這就我們的家規家訓。

  我的爺爺奶奶年輕就很節約。在我剛上學時,爺爺奶奶告訴我,在他們小時候,食物很少,水更是少的不能再少了。

  在老家里,有一個壞掉的水龍頭,一分鐘左右就會滴一滴水。他們把瓷碗放在水龍頭下面,一天能得到一碗的水。就算很渴,也不會去動那碗水,因為那是要澆地的水。

  如果不給小麥澆水,到了秋天他們就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每當他們想要喝水時就會跑到麥地里找幾根麥葉,喝上面的露珠來解渴。

  每當到了夏天,水都特別容易被太陽蒸發,他們就想了一個好辦法。在水龍頭下面的瓷碗上放一塊破布,水只能進不能出。因為那時的水很稀有,天氣又很干,他們不得不要節約用水……

  在爸爸媽媽長大了之后,水已經很充足了,不是那么稀有。他們已經不需要去節約用水了,想要喝水,可以大膽放心的去喝。那時已經有很少的人去種地了,所以他們也是用錢來買食物,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沒有水去灌溉麥苗。

  但是爺爺奶奶從小就教育他們要節約用水,不管多小的一滴水都不能浪費。那時他們已經把老舊的房屋重新修理,但那壞掉的水龍頭并沒有被遺棄,她的下面永遠放著那個老舊的瓷碗,盡管一天只能得到一碗水,并不夠四口人解渴。可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節約用水的這個家規。

  現在我們三代都住在一間房子里,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很節約,而我從小過著富裕的生活,沒有一點節水意識。一次,我們整個小區都停水了。所有住戶都出去買桶裝水,而我們家就是個例外。因為大人們的節約用水,儲存了許多的備用水,根本不用擔心用水喝水的問題。這件事之后我也學會了節約用水。洗臉洗手的水,可以再拖地。洗過衣服的水也可以再沖馬桶。淘過米的水可以澆花……直到現在我們家的家規還是——節約用水。

  現在非洲兒童連喝的水都沒有,更別說洗澡洗臉的水了。我希望大家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讓它也變成你們家的家風!

家風作文 篇2

  媽媽常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老人。”在我年幼時,媽媽說的這類話,我并不懂,可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理解了媽媽的話,這也許就是我的家風吧!

  說起誠實守信,我深有感觸,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和小朋友盡情地玩耍時不小心把媽媽最心愛的水果裝飾瓶給碰碎了,當時我驚慌的責怪了小朋友,可是,小朋友并沒有反抗,而是輕聲對我說:“別著急,用我的壓歲錢再給阿姨買一個不就行了嗎?我并沒有多想就點點頭接受了。誰知第二天,他真的買了一個嶄新的水果裝飾瓶送來了。恰巧被媽媽看見了,媽媽問:這是怎么回事呀?”我聽了媽媽的問話,不由得臉紅了,然后就把昨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后,并沒有責怪我,而是用誠懇的眼神聽著我說:“裝飾瓶碎了,可以再買,可是誠實的心靈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媽媽的話我聽懂了,于是我對小朋友說:“對不起,我錯了!”朋友聽了后笑了笑說:“沒關系,阿姨的話也教育了我,做人就是要誠實守信呀!”接著媽媽陪同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吧新買的東西退了,從這件事我深深的感知誠實守信的重要,這也是做人的根本。

  提起孝順老人,家里的爸爸就是我的榜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孝順長輩,每隔三兩天就給爺爺奶奶打一次電話,問寒問暖,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當然也少不了對媽媽和我的關心了。爸爸每次回來都是先去爺爺家,把買的東西放在那,同他們說說話,聊一聊家常后,在回家里看媽媽和我,爸爸他從來不頂撞長輩,還經常給爺爺奶奶洗洗腳,剪剪手指甲,給他們劈柴擔水等,只要是爸爸在家,爺爺家里的家務事就由她承擔,從來沒聽爸爸說過累,也沒有聽過媽媽對爸爸的責怪,相反的事,爸爸不在家,媽媽對爺爺奶奶更是百般的關心,媽媽的這一做法受到鄰里的贊揚,我也學著爸爸媽媽的做法,經常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活,還給他們洗洗腳,捶捶背,有時還給他們講一講學校里的事情,讓他們開心。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應該孝順老人,尊敬老人,就是這千千萬萬的老人給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作為當今的我更應該像爸爸媽媽那樣孝順老人,善待身邊不的每一個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把我的家風傳承下去。為當今的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家風作文 篇3

  “家風”,我偶然看到了這個詞。可是是什么意思呢?我連忙打開百度,搜“家風”這個詞。哦,原來是這樣啊!“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為重要。

  看完這些,我也想知道自己家的家風是什么?別人家的家風又是什么?我聽有的叔叔阿姨說,做事勤奮,守信,待人有禮貌是他們的家風。那我家的家風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我去問了爺爺,爺爺說我們的家風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原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后來在一次品德課上,老師也為我們講了家風是什么。并讓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家風。老師又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有家風。老師說:“有家風我們才能好好做人!”更讓我明白了家風的重要意義。

  做一個有用的人!既然說了,就要做到。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就從學習開始,每到了上課時,我就要做到專心聽講。決不走神兒。在生活上要勤儉節約,珍惜時間,不講粗話等等。不能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傷害他人。真正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我的家風。你的呢?快來曬曬你的家風吧!

家風作文 篇4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旦問到你的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這些問題時同學們就會傻了眼,不知如何回答。我認為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的成長。

  我家的家風有:節儉之風。節儉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節約也是我家的生活習慣。精明的媽媽會將洗菜的水,洗衣服的水,倒入一個大桶里,用來沖廁所或洗拖布。

  愛種花的爸爸說,“用淘米的水澆花,是對花最好的養料了。”爸爸每次都會用淘米的水澆花,爸爸的花兒個個都長得綠油油的。

  而可愛的我呢,每次喝完酸奶,我會把酸奶的盒子放進松鼠的籠子里面,等它舔干凈了,我又把酸奶盒拿出來,洗干凈之后種上小花,變廢為寶。

  我家的另一個家風是助人為樂。媽媽說,助人為樂是做人的道德規范,助人為快樂之本。一天早上我起來后發現家里沒人,有一張紙條上寫著:媽媽有事情,給你三塊錢買早點。

  我洗漱完就出發了,路上我看見了一個乞丐,我給了他兩塊錢,他不停的給我說:“謝謝,謝謝……”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節儉、助人為樂是我家的良好家風,它會伴我成長。

家風作文 篇5

  家風是什么?是一個家庭的習慣,還是一個家庭的精神?

  美德又是什么?是對人一次微不足道的幫助,還是對人一次彬彬有禮的問候?

  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我家,走進我家的美德。

  鏡頭一:

  放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因為正值放假,車上人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上了車。我一眼就發現了最后排還空著幾個座位,我趕緊拉著爸爸媽媽坐下來。過了一會兒,乘客們都上了車,車開動起來,我望著窗外“嗖嗖”飛過的.景物,心情十分愉快。突然,車停了,怎么回事?原來是到了一個站口,上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的老奶奶。“哪位好心人給給這位老奶奶讓個座?”售票員動聽的聲音傳到我耳邊,我本來想讓座,可是也是實在累了,離奶奶家還有好幾站呢!正當我猶豫時,爸爸毅然站了起來,攙著老奶奶坐在座位上。

  鏡頭二:

  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放學回家路上有一個買冰棒的小攤,我和妹妹看到就怎么也走不動了,央求媽媽給我們買。“好,好。你們這兩個小饞貓。”媽媽說著領著我們到了小攤,我們挑了兩個,媽媽問道:“多少錢?”“五元。”媽媽拿了十元錢遞給了阿姨。這時,旁邊一個小男孩要買,阿姨找了媽媽七元,又忙著給小男孩找冰棒了。媽媽也沒細看,就把錢裝進了錢包。回到家,媽媽再拿出找的錢一看,“咦?怎么是七元?應該是五元啊!一定是匆匆忙忙多找了兩元,得給人家送去!”媽媽說完就出去了。再回來時,媽媽已經大汗淋漓了。我問媽媽:“不就是兩元錢嗎?值得送去嗎?”媽媽的臉色嚴肅起來:“人家做這么個小買賣,也不容易呀!咱可不能做那種占便宜的人!”

  通過這幾件事,我終于明白了:家風是尊老愛幼的精神,家風更是百善孝為先的的傳統:美德是火,點燃美好之燈,美德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家風作文 篇6

  二戰前,歐洲學者曾探討,四大古文明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結論是“可能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

  重視人倫情感,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點,也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承“老”,而且是“老”傳“子”。中華文化的人倫情義正是通過家庭代代相傳。

  中華的傳統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倫常之中。大儒董仲舒提倡“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對此應該看到附著在其上的封建性,但也要發掘其中重視人倫的優良傳統。有大家曾言“中華文脈已斷”,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政治化的倫理獨尊,百姓日常人倫被邊緣化,被沖擊,幾近斷裂。但也應看到,這種判斷未免悲觀。進入新時期以來,國家不斷對道德方面的綱領性文件進行著調整,重振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與道德建設。例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兩大領域建設,十四屆五中全會加上了“家庭倫理道德”領域,后定為“家庭美德”建設。20xx年十七大又加上“個人品德”建設——符合傳統儒家先“修身、齊家”,爾后“治國、平天下”的觀念。與此相應的是引導社會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之外的“家庭責任”。

  思想道德建設,既要有頂層設計,又要從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細微處著手。現代心理學已證實,嬰幼兒的早期記憶影響一生一世。這正合我國的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童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長沃土,好家風是優良的生態環境,好家教是高尚的精神滋養。優良的家風與家教,還可對“惡”防微杜漸,20xx年公布的未成年人犯罪情況年度報告說明,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倫理感與道德感的養成,當從百姓日常人倫入手,從家風入手,從每個人自小如何待人入手。

  家風家教的喚醒和建設,是適時的善舉,是道德建設從社會細微處抓起的具體措施、實際行動,是人倫教化的好載體,是延續優良文化傳統的好方式。我們要像搶救文化遺產一樣,梳理傳統文化資源,搶救家風家教,激活優良傳統的基因,喚醒傳統美德的基因。摒棄舊“三綱”中的糟粕成分,呼吁建設親子愛、夫妻情、師生義。唯有從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入手,才能夯實社會道德大廈的根基。

家風作文 篇7

  家風家風,家族之風,

  祖輩流傳,春夏秋冬,

  牢記教會,光耀祖宗,

  尊師重教,躍虎騰龍。

  家風家風,孝長之風,

  孝敬父母,其樂融融,

  孝敬師長,八面玲瓏,

  反目成仇,天打雷轟。

  家風家風,道德之風,

  禮貌為本,傲氣無蹤,

  友人為重,聲如洪鐘,

  驕氣若盛,獨自煢煢。

  家風家風,勤儉之風,

  一粥一飯,多年耕種,

  省吃儉用,生旨肥濃,

  舍己為公,德高望重。

  家風家風,勤奮之風,

  淺顯易懂,不知丁董,

  少而勤奮,過目成誦,

  壯而有成,鬼斧神工。

  家風家風,耀祖之風,

  踏踏實實,事業恢弘,

  闖天蕩地,名聲驕縱,

  聲名遠播,謙遜為宗。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六篇04-01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八篇03-14

【精華】家風作文匯總五篇02-27

【精華】家風作文六篇01-19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九篇04-01

【精華】曬家風作文9篇03-17

【精華】家風作文七篇03-05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八篇03-04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五篇03-02

【精華】曬家風作文六篇03-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