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

時間:2022-04-17 10:01:13 家風 我要投稿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8篇

家風作文 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在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要誠實,講信用,要善良。我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出去玩,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這條小道又窄又偏僻,但卻被爸爸看見了,他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你怎么能這樣做呢?”“怎么了”爸爸生氣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爸爸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他的口氣才緩和下來了,繼續說:“乖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說:“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

  “好!”

  一個小小教訓,讓我知道,人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行為會傷害到他人的。

  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在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守信。”原來在約定等人時,總是別人等我,我不會等別人。但是,經過媽媽的感召下,久而久之,我也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言行,總是在響著我們。優秀的品質,是在父母的影響中

  培養起來的。

  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我們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不值得傳揚嗎?

家風作文 篇2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與節儉作為培育家風的準則。雖生活節儉,但卻造就了樸實的家風。節儉不是一件小事,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從小在一個節儉的家庭中生活,接受父母節儉的教育,長大之后才能做到不怕吃苦的優秀品德。

  學會節儉,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才會抵抗得了誘惑,自覺自律自重。在節儉的家風中,只會不斷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在社會中抵得住誘惑而成就自己的夢想。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家風以嚴厲的學習為常態任務。圣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學習可以改變命運,所以有很多家庭會以學習為家風,雖嚴厲,卻是一種正能量。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不是因學習而成就,遠名四海。學習文化知識,不僅是一個家庭的任務,更是一個名族崛起的必經之路,我們以學習為傲,以學習為榮。在家庭中,家風的形成從小時候開始的,從小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嚴厲之后必有大的作為。每個家庭成員都希望通過這嚴厲的家風,使代代能薪火相傳,代代出人才。“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于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絕對是個性的。如今我們會經常聽到官府某某,被曝光后遭到人民百姓的極大反響。一個家庭或家族能用能用清貧作為家風,這不僅是偉大也是一種個性十足。

  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流傳后世。以清貧作為家風傳承,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女必有大的作為,他們不計金錢為目標,追求的是精神的傳承。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的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安詳。

  良好的家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我們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需要用努力去傳承。家風是中國文明的標志,每一個家風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因為有家風,才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良好家風,做美德少年!

家風作文 篇3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每當耳邊想起稚童誦讀的《規》,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回首中華五千年,長江黃河不絕流,炎黃血液于水濃。

  古人云:家—國—天下。不論是原始的母系社會,還是后來至今的父系社會,無不是以家庭為單位。周朝禮儀萬古傳,宗法情緣,讓家人間情感相通。一代,一代,父教子學,家訓家風就這樣傳承了下來。社會的穩定依賴于家庭的和諧,而家庭的和諧,正是良好家風的傳承。

  細品古昔,諸賢家風名揚萬戶。

  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中云: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仔細想來,這也是他的生平寫照。少時家貧,劃粥分食,刻苦攻讀。蒼天不負,終成名相。成功之后的他卻依舊嚴于律己;簡約樸素,不忘初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致生前不曾豪奢,入殮竟無新衣。一日,看到為朝廷之女的兒媳用從娘家拿來的絲綢做帳幔,心里不高興,道:這樣好的絲綢,怎么能用來做帳幔呢?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我家里,亂了我的家規,我就要燒了你的綢緞!正是這樣嚴格的范氏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不望代代得富貴,但愿代代有秀才。”曾氏后裔經歷的余年而不衰:中國近代外交家曾紀澤,數學家曾紀鴻,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翰林院最年輕的進士曾廣鈞等等,而這些卻是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兒孫。成功的背后,離不開家風的熏陶,而曾國藩家訓更是眾多家訓中的代表。曾家門風,以“八本”“三致詳”為精髓,為今人提供了堪為典范的藍本。曾國藩曾留下了十六字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家訓如此,而曾國藩自己的言行更是“苛刻”。家里不得雇傭仆役,男人必須下田耕地,女人需要親自紡織。據說,他穿的鞋都是夫人做的。他對祖訓的恪守,不得不讓人們肅然起敬。也正是這樣的家風和這樣的模范作用,讓曾氏家風傳承數代而不衰。

  縱觀古今,戶戶家風平凡而又偉大。

  央視“家風走進基層”專訪欄目,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不論是問鼎諾獎的作家還是各行各業的普通市民,都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莫言說:“重視文化,與人為善。”

  面攤老板說:“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做人要實在一點,樸實一點,厚道一點。”

  臺灣企業家黃梅頓說:“父親崇信儒家思想,常說一句話,我們不要做不要孩子做的事。”

  撫今追昔,不難發現,中華兒女的成長道路上,都有各自獨特的家風,或大如朝廷大員,或平凡如市井居民,家風都沐浴著我們。

  云往哪兒,取決于風的方向,風不定,運會迷茫。人如云,行走在人世的天空里,家風尤為重要。良好的家風有如春風化物,雖默無聲息,卻指引人生,凈化心靈。

家風作文 篇4

  我的家是中國千百萬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個,但我的家庭中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家庭中一直保持著——軍人的作風。從軍報國是每個家庭成員的一生的驕傲,綠色軍營則成為每個人心中不變的“圣地”。無論歲月交替與時代變遷,軍人的熱血卻代代傳承。

  我的爺爺1958年入伍,到西藏去保衛邊疆,當時爺爺才15歲。他1979年轉業,在部隊奉獻了21年,真是了不起!我的爸爸1986年入伍,1991年退伍,也在部隊奉獻了5年。爺爺和爸爸都不抽煙不喝酒。雖然爺爺、爸爸都已經是退伍軍人,但他們一直仍對部隊有著特殊的感情。平日里,他們還一直穿著整潔的綠軍褲,筆直的腰桿,炯炯有神的雙眼,只有雪白的頭發和深深的皺紋寫盡歲月滄桑。

  他們的朋友幾乎全是當兵的,周末到我家,你會發現一屋子全是穿綠軍裝的聚在一起。他們自己至今仍看不慣那些染著頭發、穿著花里胡哨的男孩,他們覺得只有綠色才是最美麗的顏色,軍人作風才是男子漢的象征。因此他們對我要求十分嚴格。他們經常對我說,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正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他們從小要求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迅速、要快:起床快、穿衣快、吃飯快、洗澡快……對我像軍人一樣要求。

  我們家里所有的人待人接物都很熱情。爸爸也這樣要求我,要講禮貌,講文明,做一名優秀的人。他們對我言傳身教。我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體會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也認真地按他們的要求:盡心盡力地做每一件事情。我現在努力讀書,刻苦鉆研,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后爭取考軍校,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我一定去保衛邊疆。

  這個軍人家庭的傳統!鑄就了我們這個普通家庭的家風!我決心今后一定要把它發揚。

家風作文 篇5

  “勤儉節約是傳家寶,祖祖輩輩傳到今天,不管什么時候都要記心間。勤儉節約,國更富,民更安,咱生活幸福美滿。”這首歌不但是我們家族的家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詞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會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爸媽一起去飯店吃排骨米飯,由于肚子餓的“咕咕”哭,我頭也不抬,低著頭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說:“這孩子,真能吃。”而爸爸則留心于碗中的米粒兒,瞧!我剩的米粒一個個晶瑩剔透,遍布于碗中。爸爸有點不耐煩地說:“先別吃了,先別吃了,自己看看你的碗。”我低頭一看,哇哦!我慚愧的臉都紅了,爸爸有點生氣:“今兒早上才看的新聞,要進行‘光盤行動’,怎么?一會兒就忘了?快,馬上吃干凈!一粒米也不許剩。”我應了一聲,便行動了起來。是啊,每一粒米都包含著農民辛勤勞動的汗水,每一元錢都是父母辛勤勞動的成果。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本也。”回憶20xx年的暑假,我收獲無窮。我與媽媽去北京游玩,那些我們家鄉沒有的食品、玩具,牢牢的把我那充滿好奇的心勾住,使我流連忘返,見什么都想據為己有,媽媽自然不同意,開導我說:“孩子,戒奢從簡,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警句,大人們賺錢不容易,我們應該節約才是啊。”10歲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滋潤著枯涸的土地。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陽光,給予我們溫暖與溫馨。勤儉節約的美德似花朵,點綴著青青的草原。勤儉節約的美德似小鳥,唱響了寂靜的森林。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是以樸素、節儉來約束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三國名相諸葛亮的修身之道;毛澤東則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大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小到一個家庭,每個人。要想生存,要求上進,絕對離不開勤儉節約。翻閱我們剛剛學習的歷史書,哪一位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不懂得節儉?翻閱世界歷史,哪一個國家不知道節約?“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聞名世界的日本現代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他們公司的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紙張用完了正面要接著用反面等等事例讓我們震驚。

  總而言之,勤儉節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一種美德,讓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把鋪張浪費的現象徹底消滅掉。讓我們90后、00后的后代人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家風作文 篇6

  鄉村的春節是個農活相對悠閑的時候,但看著跑進跑出的外婆,我忽然驚覺記憶中的她似乎總是這樣忙碌。

  小時候的我是打心眼里對外婆沒有什么特殊的記憶,唯一記得的便是外婆滿嘴的土話和忙碌的身影。語言的不通成了我們之間交流的最大障礙,加之難得去趟外婆家的大部分時間里仍是看不見外婆的,久而久之,外婆在我記憶的影集中只留下了小小的一隅。

  過年,照例是必須跟著爸爸媽媽回外婆家的。遠遠的看到雨霧朦朧的狹窄鄉村小路上外婆一個人傻等的身影----“今天沒有上田嘛!”媽媽驚奇地說,我贊同地點點頭,卻不由愣住,記憶深處外婆已似與那黑黑的黃土地和看不盡的糧田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還沒等車子停穩,外婆便蹣跚著走過來要幫開車門,泥濘小路上的腳印淺淺的,不細看仿佛一點痕跡也沒有。外婆欣喜地拉住我,唧唧咕咕地說了一堆什么,我并沒有在意,注意力被手背上一陣微痛轉移了,我的視線第一次停留在緊緊攥住我的這雙手上。那是一雙怎樣的莊稼人的手哦!比平常女子寬大的骨架上樹皮一樣的皮膚松垮垮的搭著,深深的溝壑貫穿整個手背,指關節突兀地拱著,指甲無一不開裂了,露出黑漆漆的肉來,寬扁的大拇指輕輕摩挲著我的手背----她是那樣的小心,仿佛怕碰壞了一件易碎品,可是我卻如被一張砂紙摩擦般。外婆咧著干癟的嘴,仰頭沖著我開心地笑著,我不由得鼻子一酸----什么時候開始,外婆因種莊稼而彎下去的腰再也直不起來了?什么時候,她竟只齊到我的下巴了……

  看著外婆吃力地扛著一根粗大的釘耙佝僂著向外走去,我不竟喊道:“外婆,歇會兒吧!”外婆回轉過身,仰著頭笑著揮揮手,隱約聽清一句“不累!”媽媽憂怨地和我說:“你外婆一直這樣,半刻離不開她的地。”是了,這句話漸漸與記憶中的印象重合。

  從前和外婆的有關事情大多是從媽媽和舅舅的通話中聽來的,今天是外婆要回了被舅舅丟給別人去種的地,明天是外婆回掉了舅舅請來幫忙打農藥的人……舅舅和媽媽看外婆年老了,想讓她享享福,外婆聽了可不干,那好像是好脾氣的外婆唯一一次的大聲嚷嚷:“種了一輩子的田了,怎么舍得扔掉!”那也是在記憶中外婆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了,小小的我不懂,只是昂起腦袋幫外婆撣掉衣角上的泥巴。

  “哎,你外婆就只知道種她的地,她的地比什么都重要!”媽媽憤憤地嘆了一口氣:“種田的命!”我沉默了許久,看著外婆佝僂的身影一點點陷入綠油油的麥田中,心中不由嘆氣:也只是外婆有一顆忙碌的心吧。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就是外婆的執著和希望吧。

家風作文 篇7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是家族中長輩對后輩的默默影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學會孝敬長輩。記得兩三歲那年吃團圓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夾。這時爸爸媽媽立刻制止了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學會尊敬長輩,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等爺爺奶奶他們來才能一起吃!”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那時還不明白話中的真正含義,但我還是聽了爸爸媽媽的話,坐在旁邊安安靜靜地等長輩們來。從那以后,“孝”的種子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里,并開始生根發芽。

  外婆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只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著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說話不是清楚,媽媽總是貼近外婆細心聆聽,猜測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顧她。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的含義。此時,“孝”的種子已在我心里開花結果。孝敬父母,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說,為人處世要講禮。

  “禮”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有一次,爸爸帶我出去玩,爸爸對路線不熟。于是,爸爸微笑著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請問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還年輕呢,爸爸仍用了尊稱,最后還不忘說“謝謝”。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個微笑,一句感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帶給他人溫暖和尊重,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會牢記家風,注意禮儀。

  奶奶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勤勞能干。

  奶奶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都會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我吃飯總是掉飯,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奶奶心靈手巧,總是能修復舊物。被子這里縫縫那里補補便可以繼續蓋。奶奶還特別有創意,經常舊物改造,廢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縫一個小枕套,奶粉罐綁在一起又是一個凳子。從奶奶手中出來的東西既美觀又實用。她還叮囑我們要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久而久之,我們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我還學會了做人要善良、寬容、誠實等等,我會銘記家風,并將家風發揚光大!

家風作文 篇8

  要說家風,就要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天天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洗洗涮涮,從沒閑著。而每天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有一次我目睹到了奶奶早上的一舉一動,她干活時動作十分輕,聲音也十分小,似乎生怕吵醒我們。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而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各月都是他們單位賣東西的第一名。媽媽下班后,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夸張,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里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媽媽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被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里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天怎么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里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苦的在家做家務,真不愧是我們勤勞的榜樣!

  我在奶奶和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不僅學習響當當,勞動也不例外。

  一次,語文作業布置的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不知為什么,平常不善于寫作文的我這次竟然寫滿了三張稿紙!那次我用了兩個小時寫作文。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八篇02-10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六篇03-28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9篇03-13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九篇02-24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7篇02-23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10篇02-18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5篇02-17

【熱門】曬家風作文合集9篇04-08

【熱門】家風作文合集十篇03-25

【熱門】曬家風作文合集8篇03-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在线免费国产久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