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風作文匯總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風作文 篇1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節約風”。
我家最過日子了,奶奶說這叫節約,不是提倡光盤行動嗎,在我家,只要有幾道菜,幾碗飯,就會有幾個空盤子幾個空碗。
記得有一年過年,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不動刀”的風俗吧?奶奶每年過年都會多包些餃子,留著初一的時候吃,結果那一年奶奶竟然忘記了,所有的餃子都下鍋了。結果為了節約,全家總動員,來了個除夕大光盤行動,所有的餃子一掃而光,我們也充得不行了。結果第二天,正月初一沒飯吃了,幸虧去舅爺爺家去拜年,舅爺爺留我們全家吃飯,這才避免了“饑荒”。舅姥姥對我們家的節約風不時的“嘿嘿”的傻笑。
我們不光節約糧食,還節約用水呢!在我們家,廚房里,洗刷間里,盆盆罐罐到處是。洗菜的水沖廁,下雨的水澆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有時候也會鬧出笑話。有一次,奶奶找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裝上了空調的水,準備給花兒洗澡,結果去找錐子給瓶蓋扎眼的時候,我放學回家,看見桌子上有瓶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咕咚咕咚喝下去小半瓶,咂咂嘴,咦,這味不大對頭呀,怎么這個味?這時奶奶出現了,原來是接的空調水呀,我的奶奶呀,真節約呀!
爺爺奶奶常說,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家世世代代人應該繼承的家風的美德。
你家有什么樣的家風?一起來秀一下吧!
家風作文 篇2
我家有一個傳家寶,是一幅寫著“虛懷若谷”的字畫。
這幅畫出自我爺爺之手。我的爺爺是一名抗日老戰士。
小時候,我總是問媽媽,“虛懷若谷”是什么意思,媽媽總是勾著我的鼻子說:“你還小呢,長大后自然就明白了。”我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說:“我可是好寶寶,一定會明白什么意思的。”
漸漸得,我長大了……
直到有一天我放學回家,又看到那位字畫。于是,我又納悶地問媽媽:“虛懷若谷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已經長大了!”媽媽嚴肅地對我說:“虛懷若谷說的是謙虛的胸懷像深廣的山谷一樣。這也是爺爺對我要求。希望我們做一個胸懷大一點的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做小人。”聽完這一席話,我又望著那一副字畫,身上好像汲取了很大的力量。
我又陷于了思考中……
我的爺爺身上左側肚皮下有一塊長長的疤。這是我爺爺在參加濟南戰役時被炮彈炸開的。我無法想象爺爺當時的痛苦。我記得我在廚房炒菜時被油花濺了一次就疼得呲牙咧嘴,被爆彈炸的血液和腸子都流出來了會是怎樣的痛苦!嗚呼!我無法可想!我佩服他,經歷過生死的人才能大徹大悟,這是他一生精神的追求,亦是留給我的精神財富。
在我說服下,爸爸媽媽終于將這一幅字畫掛在了我的臥室里。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為了幾塊錢斤斤計較。媽媽得知后,把我叫到臥室里,面朝墻壁,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我的眼淚嘩嘩地像瀑布一樣,不是因為媽媽說我而委屈,而是因為自己沒有遵照爺爺對自己的要求而后悔、自責。
在這幅畫的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成長了許多,這幅畫更像是我的走向正確路上的導師,黑暗中的指明燈。干渴中的一滴水。
底下的小字是“寫人兩筆,做人一生”。它告訴我,“人”只有兩筆,很好寫,可要做好這個“人”,確是需要一生的不懈努力。爸爸曾告訴我他當年求學的艱難歲月:昏暗的油燈下,是爸爸苦學的身影;就著窩窩頭和水,一口一口往下咽。每當他要放棄時就想到爺爺的這句話,心胸就開闊了,覺得任何困難都是人這一生很小的考驗罷了。
我知道,物質條件更好的今天,我更應該繼承這種精神,好好努力。
這,也正是一位抗日老戰士戎馬一生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傳承給下一代的精神文化。
家風作文 篇3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于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認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范,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于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于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一。對于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獨秀、鶴立于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積淀,在于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于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里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里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于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梁,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點評】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議論文,小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論題,“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富有豐富的意蘊。運用層進式結構,論證層次清晰。
家風作文 篇4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富強,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一個家庭同樣要有家規,形成良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孝順、謙遜”。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喜愛的香水拿出去和小伙伴們一起玩,香水瓶被我們一不小心打碎了,我回到家立刻向媽媽承認錯誤。媽媽并沒有怪我,而是對我說:“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香水瓶打碎了沒有關系,而誠實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從此我便把“誠實”二字牢記心中!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被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從來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征求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候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會笑著向奶奶不停的討好。事后還會教育我說:“奶奶年紀大了,有時候做事會發脾氣,甚至不合情理,但我們一定要讓著奶奶,多順著奶奶。”我暗暗發誓,我也一定要做一個向爸爸媽媽那樣具有孝心的人!
有人說成功來自于謙遜。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去年的一次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二名。我非常得意,我那狐貍似的尾巴又翹了起來。家庭聚會時,我還在舅舅、舅媽面前賣弄,媽媽用警示的目光看著我,我卻不以為然。回到家中,媽媽先是嚴厲的批評了我,之后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取得一點小成績,就在別人面前賣弄是不對的。你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改正,還有很多的知識要學習,要謙虛才能不斷進步。”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因為有了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家訓的影響,我才收獲如此豐富,我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充實美好。
家風作文 篇5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家風如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房間外面總會傳來一陣椅子移動的聲音,緊接著就有嘩嘩的水流聲和沙沙的淘米聲,廚房里奏起鍋盆交錯的響聲。我知道,這是爺爺在為我們做早餐。爺爺幾乎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如做飯,拖地,有時還幫忙洗洗衣服,就像一頭在田里辛勤耕耘的老黃牛。
要說家里誰最勤勞,那就要數媽媽了。每天傍晚,我回到媽媽的學校,總能看到一大盤水果放在桌上,媽媽不是在旁邊批改作業,就是去教室輔導學生。雖然已經放學了,可媽媽的旁邊總是圍滿了她的學生,媽媽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為他們講解題目。夜深了,我已睡下,可媽媽還在桌前備課,燈光下,她的身影疲憊卻顯高大。
至于爸爸,他雖沒有像爺爺和媽媽那樣勤于家務,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周末總是加班,在我看來也是非常辛苦。
受到大家的影響,我也變得勤快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學習上更要加倍認真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勤勞是一種傳統美德,它讓人們變得更加幸福,值得我們傳揚。
家風作文 篇6
白色的干凈桌布上,熱騰騰的飯菜看起來格外誘人,而且都是我愛吃的菜。紅殼的螃蟹新鮮又肥美,讓人見了忍不住咽口水。銀皮的蒸魚躺在盤子中間的一片菜葉上,身上澆著醬油,散發出一股大海的原汁原味。湯里的菜也是特別的香。
我咽了咽口水,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子上的菜。今年中秋節,爺爺、奶奶兩個人和姑姑、姑父一家人一塊兒到我們家來過節。我知道要按輩分的順序入座、動筷,只能等著。
“大家坐吧!”媽媽大方地說。然后就是爺爺奶奶先,然后是姑姑、姑父、爸爸、媽媽坐,最后是我和兩個妹妹。動筷時,是一個更加難熬的過程,眼睜睜地看著菜被一個個地掃蕩,而又無法做些什么,真是一種特別難受的體驗,尤其是對于我這樣的吃貨來說。
我等得花兒都謝了——其實也就兩分鐘。終于,輪到我這一輩動筷了,我抓起筷子,對準桌子上的菜,發起了猛烈進攻。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一道道精心擺盤的菜被我弄得一團糟,真是慘不忍睹。唉,多好的家規也改變不了我這只饞貓的天性啊!
我們林家的家族史我半點也不了解,我連家譜都沒見過,但我時刻記著這條家規,它時刻提醒我要禮讓長輩的規矩、美德。
家風作文 篇7
小時候,媽媽總對我說,“記著,咱家是有家風的。”又曾經多次與我言談,卻總也記不得究竟是什么。
大概若無那一次的經歷,怕是永遠不清楚家風的內涵所在。
春意盎然的三月天,阿姨和表妹到來,往日冷清的家增添了不少熱鬧,與表妹玩耍的自然不亦樂乎。你追我趕的,又捉迷藏,又打枕頭大戰。
“表姐,快來”,正玩得高興間,聽到了表妹稚嫩、急躁的聲音。
“duang”,滿地的碗兒碎片,心不禁一驚,表妹出大事了。
“怎么了?”媽媽和阿姨聞訊趕來。
“表姐碰到我,所以我把碗打碎了。”本想將實情告訴媽媽,卻被表妹惡人先告狀,搶先了一步。
“哦,是表姐撞的呀。”媽媽說,“你有沒弄痛什么地方?”邊說邊關切的問表妹,那種溫柔,那種和悅的聲音,我真替表妹感到惡心至極,不明真相的媽媽啊。
“媽媽,我……”我很想為自己辯解。
“好了好了,不要再說什么了,此事到此為止。”媽媽的話語聽著溫柔,卻又帶些嚴厲,阻止了我的欲言又止。
不知為何,滿肚的委屈涌上心,一時沖動出了家門。
天,下起了朦朦細雨,沒有雨中的那種浪漫情懷。無頭緒的走著,雨水或許更多的是淚水在臉上肆意的流淌著,我不想回去,可終究還是回去了。
“孩子,今天你知道了咱家的家風是什么了吧。”
恍然大悟。此刻,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么的愚蠢。
我也終于明白了,有一種家風叫寬容,而不是縱容;有一種家風叫忍讓,而不是遷就;有一種家風叫無聞,而不是不知。
家風作文 篇8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為這樣能顯得家里很和諧。晚輩給長輩敬酒干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就是對家里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的體現出對家里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先讓長輩坐下,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么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么帶著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方面也一樣,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是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家風作文 篇9
飯桌上,我們一家人談起了家風。
媽媽簡單地說:"咱們是一個和諧的家。和諧就算是家風吧。"爸爸總結的詞語讓全家人認同:明理實干,節儉持家。是的,我從爸媽身上看到了家風的影子。
還沒來石家莊讀書的時候,家里種著幾畝地,還有2個大棚。爸爸每天去地里干活,不管烈日炎炎,還是大雪紛飛,都去。夏天,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裳;冬天,大雪鋪天蓋地,大棚需要人照看......爸爸從不說一個苦字,好像他的字典里就沒有這個字。
爸媽衣著樸素,爸爸的襪子、襯衫,媽媽的褲子、大衣破了,縫縫補補照樣穿。我穿別人給的衣服,妹妹接著還要穿。媽媽忙里偷閑,經常做些針線活。我穿的舒服的布鞋還是媽媽做的呢。
我們家也能和鄰居和睦相處。隔壁的奶奶特別喜歡我去,因為我會幫她掃院子,給她講故事。每次包餃子,媽媽都讓我給奶奶送點。奶奶可高興了,她給我什么東西,我都不要,我想留給奶奶吃。她需要營養。
來到石家莊讀書,我和妹妹都很勤奮,晚上爸爸不管多累,都會問問我們的學習,還給我們檢查作業,如果寫字不規范,還要挨批。有了爸爸的教育,我和妹妹學習都很棒。我們是要成為爸媽的驕傲。
家風是什么?我想說,家風是把爸媽優良的品質傳承下去,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6篇05-25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10篇05-15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9篇05-09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8篇05-02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六篇04-18
精選家風作文匯總6篇04-15
家風作文匯總10篇03-29
家風作文匯總8篇03-20
家風作文匯總6篇03-12
家風作文匯總八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