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家風的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的作文 篇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這一細胞是否健康向上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良好的社會風氣要有好家風作為支撐。家訓,字典上解釋為“對咨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在我看來,好的家訓、家規、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親身經歷的總結和對后代的希冀與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中國的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教、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誠信勤恒,忠樸仁孝”這八個字我牢記心中,這是闖關東百年來我們尹氏家族家風凝聚的家訓。這八個字一直伴隨著我成長,陪我走過五十多個春夏秋冬,它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我,激勵著我,讓我受益終身。
說起家教、家風、家訓、家規,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家里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里,父母親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指引方向。記得,自己還在兒時,母親就教導我說:孩子,記住‘誠信勤恒,忠樸仁孝’這八個字,這是咱們家的家訓、家規,要永遠記住,到啥時也不能忘。兒時的我雖不諳世事,但仍清晰的記得母親當時說這些話時雖聲音很低,但那神情是極其嚴肅,亦或說是極其嚴厲的。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長輩們也不斷教育我去理解這八個字背后的深刻內涵:“誠信勤恒”主要是講做事。“誠”就是要誠實,接人待物要真誠、實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戲和心計。一個人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以要真誠待人、實在做事。“信”就是要守信,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有信譽,一定要說話算數。信是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人可以欺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沒有信譽,坑蒙拐騙,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也會弄臭自己的名聲,害人害已。
“勤”就是要勤奮,不能懶惰,不能怕吃苦。一個人如果干什么都嫌累,干什么都怕苦,就會一事無成,沒啥大出息。“恒”就是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認準的事就堅持到底,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忠樸仁孝”主要是講做人。“忠”就是要忠厚,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人愛家愛國的基礎。對國家要抱有忠心,要厚道為人。不因國破而棄忠,不因家貧而忘本,不管做啥都得竭誠盡責、正直不偏,不忠誠、不厚道的人,會讓人厭惡,也交不到啥真正的朋友。
“樸”就是要樸實,要踏踏實實的,你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不敗家、不顯擺,善待生活不如自己的人。“仁”就是要仁慈,寧可自己吃虧也絕不做傷害別人和對不起別人的事,記住吃虧是福,退一步海闊天空,要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事。“孝”就是要講孝道,要孝順長輩、尊重師長、敬老愛幼。一個人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不照顧、不尊敬、不愛戴,那就和牛馬沒有什么分別。
父母是這樣教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些事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的言行。在我的眼里,父母都是至孝之人,雖說那個年代沒啥好吃好喝,但如果家里偶爾做了好吃的,是必須要讓老人先吃的,像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如大人不主動給夾菜,自己是萬萬不敢動筷的'。自小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
特別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節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文化。記得上學時用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或者是別人家孩子穿過的;年三十兒,大人們給的為數不多的壓歲錢也是紙包紙裹的,從不亂花,也舍不得花;飯碗里的糧食是一個米粒都不能剩的,掉下的也自熱地撿起吃下,這使得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使得面對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總覺得一年比一年好,但從不大手大腳,這得益于我深入骨髓的家教。兒時,母親教育我說要善待殘疾人,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家里時常會來一些失明客人,每每這個時候,父母都會把家里最好吃的毫不吝惜的拿出來免費招待他們,并留他們住宿,如客人不主動提出離開,父母是斷斷不會趕他們走的。記得,最長的一次在我家住了將近兩個月之久,當時自己對這樣的行為實是有過不滿,心想本來家就不富裕,還平白無故地招待這些閑人,家里僅有那么點好吃的也輪不上自己了,心里很是失落,更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后來才知道,我的曾祖父就是個盲人,是靠算卦要飯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闖關東、立家業的,長輩們這么做不僅是體現了“仁”、“善”,也在延續“孝”,是對曾祖父思念的表達啊!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家教不僅是以言教訓,而且是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我的父母事事從自我做起,讓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也使良好的家風得以薪火相傳。
家風的作文 篇2
我家的“三股風”臨汾市第一中心校初一周一諾國有國風,校有校風,家也有家風。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家的“三股風”。
第一股“風”爺爺經歷過困難時期,他常常教育我們要勤儉節約,而他自己則是能省則省,恨不得自己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記得有一次,媽媽把面做得很咸,就像鹽罐子掉進了面里,我吃兩口就把面倒了。沒想到,這個舉動這時被一向疼愛我的爺爺看到了,他一反常態,嚴厲的目光射了過來。我害怕地低下了頭,我招架不住,為自己小聲辯解:“面……面,太咸了。”我發現自己的辯解毫無用處,爺爺根本不聽我的.話,立即開啟了唐僧式的教育模式。爺爺說:“你知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們多么辛苦,你倒了那么多的面,真是太浪費了!今天晚上的飯你就別吃了,好好反省反省……”我想雖然面咸,但是回鍋做成湯面也不錯啊,那么有營養的飯,倒了真是太可惜了!餓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我后悔了,主動向爺爺承認了錯誤,并保證以后再不浪費糧食。爺爺皺著的眉頭才舒展開來。在爺爺的帶動下,我們家形成了一股“節儉風”。第二股“風”爸爸常教育我不要貪圖錢財。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地上有一張50元大鈔,確定沒人時,我拾起來,心里想“天上掉餡餅,不要白不要。”我買了零食回家,邊吃邊看電視。爸爸回來了,他面露狐疑,為了讓我養成節儉的好習慣,不亂花錢,他把零花錢控制很緊,見這么多零食,怎能不懷疑。“你買這么多零食,哪來的錢?”爸爸知道了原委后,勃然大怒:“說了多少次,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要拿!”說著,拉著我奔向“案發現場”,等了很久,也沒有人來。于是我又被扣兩星期零花錢以示懲戒。爸爸的言傳身教,讓一股“拾金不昧風”在我心中吹開了。第三股“風”媽媽是引向我去善良的路上的最重要的路牌,為什么這么說?在周末和媽媽逛街去了,逛了一天,口袋只剩了回家的車錢,這時候有一位雙腿殘疾的男孩兒行乞,媽媽沖他友好笑一笑,把車錢給了他。我和媽媽走了一小時路,才回到家。我一直抱怨媽媽,讓我吃苦受累。后來,媽媽給我講了一大通道理,我才知道媽媽認為那個男孩站起很困難,而我們卻可以走很多的路,很幸福,而且還能鍛煉身體。
爸爸知道了后也夸了我們。媽媽的“善良風”和她的愛心教育,深深植入我心里。“節儉風”,“拾金不昧風”,“善良風”這是我的家風,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我一定會更加茁壯地成長。
家風的作文 篇3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以系列報道形式播出了持續很多天的專題節目《家風是什么》,讓“家風”這個離我們有些遙遠的詞語瞬間成為被大家討論的熱點。家風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么,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著歷久傳承的家風。 家風是什么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范,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通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了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的家庭都是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蘊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范。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后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后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后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里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 “心底無私天地寬” ,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的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家風伴我成長01-28
家風作文我家的家風家教01-28
關于家風的作文:我家的家風01-28
知家風亮家風作文01-30
家風作文我家的優良家風01-28
好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良好的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家風的作文06-22
家風作文01-27
家風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