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作文7篇(精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的作文 篇1
勿要以強凌弱,要尊老愛幼。
勿要窮奢極侈,要勤儉節約。
勿要好逸惡勞,要親力親為。
勿要心有旁騖,要勤奮好學。
勿要出爾反爾,要言而有信。
老話有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什么是家規呢?家規即是家訓,就是祖輩用以訓誡子孫立身治家,為學進取之言。家訓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本無字的典籍;更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思想,它用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育著我的心靈。
我家也有家訓。我家的家訓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制的一樣,要我引用孔子的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說:少年子弟平時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講信用,要廣泛關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若還有富余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是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知與?在我家尊老愛幼就是做人的根本。
記得去年大年初一,我們去給爺爺拜年。飯后,全家圍坐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不知不覺話題議論到了我的身上。爸爸老是說我這不好,那不好,最后我忍無可忍和他吵了起來,一時口不擇言罵了我爺爺的名字,頓時全家人沸騰了起來。
大爸爸嚴肅地說:“爺爺的名字是你可以叫的嗎?”
“小孩子真沒規矩.”大媽媽也不屑地說道。
爺爺好像沒事人似的`,笑著說:“名字不就是用來叫的嗎?沒啥大驚小怪的。”
爸爸二話不說,揮手就是一巴掌。
奶奶則心疼地說:“父慈才子孝,你動手打人也不對。”
這時媽媽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平時教你那么多的做人道理,你這么連做人的根本也忘了呢?那你將來還會有啥成就呢?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按規矩該怎么做。”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走到爺爺的面前深深地鞠了個躬,說:“爺爺我錯了,我不該罵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我愿背《弟子規》以示懲誡。”
爺爺摸了摸我的頭,開心地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這件事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時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家訓是尺,丈量著我的心靈;家訓是圃,蘊育著我的思想;家訓是雨,滋潤著我健康長大。
家風的作文 篇2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的家規除了尊老愛幼,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傳統外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堅持不懈,永不放棄。
我從五歲開始接觸電子琴,算上今年已經五年了,這一路上發生了許多的事情。我和電子琴是因為一次偶然的相遇。記得,一個早晨我在馬目的街上,偶然聽見了美妙的音樂,我情不自禁的跟著音樂走上了大樓,原來是一位美麗的女老師正在給小朋友上電子琴課。我看見老師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著,美妙的音樂就流淌出來。如果我也有這樣一雙靈巧的手,我也可以彈奏出美妙的音樂,用音樂來表示我快樂的.心情,就這樣開始了電子琴的學習生涯。
聽著琴聲是美妙的,但是彈起來可一點兒也不容易。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們的曲目彈越來越好聽了,可是難度也越來越大了。在我一年級的時候,電子琴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家庭作業完成后都要練習最少半小時琴,樂譜上的音符越來越緊密了,要準確地彈出節奏和速度也不那么容易,總覺得手指不夠用。樓上姐姐經常在做完作業后叫我玩,可是我還要練琴,心里嘀咕這為什么姐姐做完作業就可以玩,我還要練琴。幾次之后心態慢慢的越來越不好了,練琴的效果自然而然,不那么理想了。周六到老師那里去上課,音準不對又被老師批評了。回家的路上很不開心,咬咬牙對跟媽媽提出了不想學琴的想法。
回家后媽媽拉我坐下來聊聊。你看你當初是你自己選擇了練琴,當時老師也有告訴你練琴很辛苦的,你答應了老師,好好練琴,不半途而廢。從不會觸鍵到現在已將能夠流利的彈奏二、三級的曲目了,這是你努力的結果哦。你提出你不想學琴是因為練琴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還是你不喜歡美妙的琴聲呢?你現在放棄了,就相當于對困難說我投降,我輸了。我仔細的想了想媽媽的話,又悶不吭聲的坐到了琴凳上了。
今年暑假里,我參加了全國電子琴考試,一首《牧民的一天》,從評委老師手中拿到了優秀證書。當我拿到優秀的時候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是激動的淚水,是長期以來努力的結晶,還好當初沒有放棄。現在想想遇到困難不能逃避,不能輕易的退縮。我會一直將這個好的家風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學習中。
家風的作文 篇3
學校發起家風調查。“家風是什么呢?”在回家的電梯里,我迫不及待的問媽媽。
媽媽微微笑著說:“你注意觀察呀,其實,每天,你的行為,都在體現我們的家風。”
我怎么沒有印象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懶懶的笑著說:“回去問問爺爺。”
我無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了。只好自己觀察吧! 到家,爺爺已經做好了香香的飯菜,我搶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了皺眉頭,說:“家風旅游去了嗎?爺爺還沒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爺爺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爺爺坐好了,爺爺說:“吃飯了”,我開動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著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說:“對嘛,這才是孝順懂禮貌的孩子嘛!” “那我們家還有什么家風呢?”我大口嚼著飯菜,模糊不清的說。
老爸說:“食不言寢不語也是家風!不過,還有其他的家風,你練功的時候就能體會到了。”老爸說完,賊賊的陰笑了兩聲,我突然背脊骨發冷,掉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媽媽說:“幺兒,該練功了。”這聲音像天使的聲音那么溫柔,可我覺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喚我一樣! “o,no!”我痛苦的呻吟了一聲,極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書,慢慢騰騰的開始換衣服。 半個小時踢腿、下腰、劈叉之后,我迎來了終極的考驗——靠墻劈腿!這個痛從心底里鉆出來,跑到我的每個毛孔里,我痛的說不出話,連慘叫都發不出聲音,我只想趕快結束這個魔鬼時刻!可是老媽說:“還有5分鐘,堅持一下,藝術團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聽首歌放松一下呀?”她的聲音很溫柔,但我真的很痛苦!為了進藝術團,我只有咬牙堅持,我忍!我開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請求媽媽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覺得痛了,我知道已經超越了今晚的極限——我的腿麻了! 這時,老爸推門進來了,他嘻嘻的笑著說:“今天不錯嘛,堅持的越來越久了!看你的樣子,再堅持八九十分鐘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問我什么是家風嗎?這就是咱們的家風,吃得苦,有毅力!” 我心里一陣春風吹,偶也,原來這也是家風,我做得很不錯嘛!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這樣的,你們家的呢?
家風的作文 篇4
自古中華民族每個家庭到有著不同的家規、家訓、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是——讀書。
讀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也傳承著我們家幾代人對知識的喜愛。我對書可以說是癡迷、廢寢忘食的喜愛。記得小時候,我出去丟垃圾時,手里也拿著一本書,結果把書和垃圾一起拿了回來。還有一次,我看書看的津津有味,要不是爸爸喊,吃飯啦!我就忘吃中飯了。
聽爸爸講,我的'太爺爺從小就喜歡讀書。那時讀的是私塾,條件不太好,學的是“莊農雜學”,但不能阻擋太爺爺讀書的興趣;爺爺也喜歡讀各種方面的書,。念書時讀的是“毛選”一至N卷;爸爸也喜歡讀書。而我呢?延續了他們的血液,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每當一家人坐在一起閑談的時候多數到從古今中外、航天、遠洋、人文地理、科技、教育、國家大事、唐詩宋詞等書海方面談起,使我從小就漫游在書的海洋里,知識的寶庫中,無限快樂。
讀書的家風,使我受到熏陶,得到啟發,進步,成長!
家風的作文 篇5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家的家訓,這句話從爺爺那一輩開始傳到現在。
爺爺那時的生活很貧困,地瓜湯常常是一家人的主食。為了讓一家人能夠吃得飽飯,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地耕田種地、開荒砍柴,忙碌不停。在爺爺的辛勤勞動下,家里開始脫離貧困,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如今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仍常常下地干活。每當看到我和妹妹,他常常會教育教育我們:“孫女啊,想當年……你要記住“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爸爸也是在爺爺的諄諄教誨下成長起來的。爸爸小時候不僅要上學,還要去放鵝,因為鵝是一家人僅有的收入。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了,家里蓋起了樓房,電器應有盡有,但爸爸仍很努力的工作。他不論嚴寒酷暑都在家與工廠之間奔波著,一刻也閑不下來。
我從小在這句話的陶熏下長大。也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道理。小時候我常常頂著烈日跟爺爺去田里勞動,幫忙澆水,除草,曬得黑黝黝的,但我卻樂在其中。有一次,我在田里,一不小心摔倒了,真疼啊!我向爺爺求救,爺爺卻不來扶我,只是在那兒笑:“從哪兒摔下,就從哪兒爬起來!”在爺爺的教導下,我學會了堅強。
上了小學,我喜歡上了寫文章,有時為了參賽,我寫完之后老師幫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就一遍又一遍地抄正。下課時,看見同學們在我周圍玩耍,歡笑聲陣陣,我多么想放下手中的筆去和他們一起玩耍啊!每當這時,我耳邊就會響起了爺爺的教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于是我又靜下心認真地寫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作文不僅發表在教育網上,還發表在晚報上拿到了稿費,望著同學羨慕的目光,我心中甜滋滋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家訓成了我的座右銘,我會牢牢地把它記在心上,讓它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前進,伴隨著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家風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泗縣,她沒有什么特別,特產不多,風景不多。但是我從不怯于說出自己家鄉的名字,只因為她是生我長我十年的地方。小時候我是在外婆家生活的,那里有座盤龍山,俗稱老山,還有棵古銀杏樹,但是那迷人的農家風光,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去年一放暑假,我就要求爸爸帶我去外婆家,剛踏入那農家小院,一股竹子的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竹林玩一玩,于是,便拽著舅舅沖入了竹林。走入竹林,一個個“士兵”昂首挺胸,風一吹,它們在不停地擺動,好像在歡迎我這個遠方來的'客人。我抬頭一看,竹葉已經把陽光擋在了外面。一個個小竹筍也悄悄地探出了頭,仿佛想看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隨后,舅舅有帶我去欣賞橘園的獨特風光。走進橘園,空氣中也彌漫著橘子的芳香,簡直可以把所有人吸引過去。這時,橘子已經成熟了,黃澄澄的,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遠遠望去,猶如星星的幻影點綴在綠毯上。
回到農家小院里,已是傍晚時分了,大家都把桌椅飯菜搬到院子里,大吃大喝起來,真是感到了一種天高地闊的感覺啊!這時,我想起了陸游的一首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嗬,可能農家就是那么悠然自得吧!
吃過晚飯,新月猶如一只銀亮的小船,悄無聲息地劃過夜空,月光如水銀般瀉滿大地,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舅舅帶我們走入了瓜田,在靜寂的夜里,瓜屋旁的狗“吼”了一聲,惹得星星直眨眼睛。走入瓜屋,爸爸和舅舅在里面談笑風生。而我,則和盡職的“小哨兵”嬉戲。舅舅叫我和他去摘瓜,我高興地在瓜田里左拍拍、右敲敲,終于挑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回到瓜屋,舅舅一刀切下去,一股清香隨著瓜汁飄了出來,我挖了一勺,放入口中,清脆與涼爽在喉中回蕩。一陣清風掠了過來,我們都陶醉了。
農家風光,真是一幅既迷人又可愛的風景畫啊!同時,她也充滿著家鄉的味道,多么令人向往啊!
家風的作文 篇7
聽老一輩講,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傳家寶。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我們全家人都信守“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
爸爸是單位上出了名的“老煙鬼”。過去每天抽兩包煙還不夠,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僅從數量上減少了,連質量也下降了。幾十元的香煙平常很少買,偶爾出去應酬才抽,上班時就抽十元的“云煙”或“紅河”。壓縮煙錢只是爸爸的一個小習慣,其實幾十年前爸爸就很節約。但在讀書學習、孝敬老人和幫助他人方面,他花起錢來連眼睛都不眨,許多發生在爸爸身上的`故事,讓我至今還難以忘懷。
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雖然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但自己從不亂花錢,就連購買生活必需品都要精打細算,最近更是把“節約”發揮到極至。過去做紅燒肉時,肉占三分之二、土豆占三分之一,現在全被顛倒過來了。幸好媽媽的廚藝相當不錯,飯菜依然鮮美可口。過去家里的面包、牛奶、糕點吃不完是常有的事,現在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我和爸爸說她“摳門”,媽媽卻說這是“美德”。
在家里,我是唯一的“小皇帝”,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有時還喜歡跟富家子弟攀比。為幫助我改掉壞習慣,爸爸媽媽真是苦口婆心,經常講過去家里如何貧窮,走上社會如何艱辛的故事,終于讓我明白了“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現在我正悄悄地發生變化,很少向父母要零花錢、很少買零食,還擔心會變成有錢不會花的人呢!
朋友,如果你生長在這樣一個“勤儉為本、節約為榮”的家庭時,你會不會與父母親翻臉?我可沒有
因為我們家一直保持勤儉節約的好傳統。
爸爸媽媽經常說:“做人關鍵是要有愛心、有責任心,不亂花錢的人并不意味著家里沒有錢,而是要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最需要關愛的人身上。”我們家年年都給受災的群眾、上不起學的孩子捐款,就在汶川大地震后,我們又把近段時間節省下來的錢寄給災區群眾。
良好的家風,就好像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非常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能生長在勤儉節約的軍人家庭,讓我感到幸福和自豪。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我家的家風家教01-28
關于家風的作文:我家的家風01-28
知家風亮家風作文01-30
家風作文:家風伴我成長01-28
好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良好的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家風作文我家的優良家風01-28
精選家風作文02-15
家風作文01-26
家風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