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通用51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
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團圓飯,家家戶戶趕著做菜,菜的香氣彌漫著整個村子。大人們在家做飯,而貼春聯的這些事,都包在我們這些小孩子身上。我們三五成群地去貼對聯,回到奶奶家時,就可以吃飯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當天晚上,我們所有人都不想睡覺,都在守歲。到了十二點,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聽到了這種聲音,意味著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了。
元宵又是另一個開心的日子,我特別期盼元宵節的到來。下午,我們這些小孩子總會買一些小炮和煙花,像蜘蛛炮、沖天炮、煙霧彈等等。天黑了,爸爸不讓我們出去,但是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得非常開心。我們剛玩好,媽媽就讓我們去吃湯圓了。湯圓是一個圓圓的糯米團,里面包著黑芝麻糊。剛咬時,只是清香的糯米面味,等里面的芝麻糊流進嘴里,就是香甜的味道。
眨眼間,就到了該上學的時間。我的家鄉在農村,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節日的歡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
現如今的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如動畫片,有的是講植物、講動物、講科學……我最喜歡的是講動物的動畫片,一看到動畫片沙龍,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不禁還會想起家鄉元宵節中的“火龍”。
在我的家鄉,一到元宵節,村長會花錢去買許多蠟燭,再叫一些小孩在廟前的田埂上插滿,插完了,只要風不大,站在屋頂上看去,如一條滿身燃燒的火龍,好看極了!因為鄉村的廟里是簡樸一點的,所以在舞龍的時候,龍是分開的,找幾個本村的小伙子,要五個,一個高一些的舉龍頭,三個身高一般的.舉龍身,個子矮的舉龍尾。因為舉的每一段里有一個手電筒,所以像一條自由自在飛翔的龍,又聽風兒的呼呼聲,閉上眼睛想象,真像一條龍在吼叫。這時候如果你沒看清楚,他們會挨家挨戶的舉一會給你看,還要放一圈鞭炮。
我們家鄉的習俗很特別吧,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看“火龍”,吃長壽臘肉面、火培魚。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
寒假雖然比暑假要短很多,但是特別之處也很多。比如寒假里面有個重要的節日——春節。
春節有很多很多的習俗,它是屬于我們獨特的節日。春節里爸爸媽媽不僅會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可以陪我看電影,郊游,去書城。我還可以陪著爸爸媽媽準備春節的'食物和去看望平時沒空去看的親人。但是這次的春節跟以往不同所以我要記錄下來。那就是——我有屬于自己的錢包了。
其實,收到壓歲錢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據說,我一出身就有壓歲錢收。只是那個時候,媽媽會幫我存起來。而今年,媽媽說我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加減,對數字有了認識,所以媽媽就把一部分壓歲錢給我,讓我自己掌管。也就是說,我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錢了。想想真是開心,我可以想買什么買什么。
想知道我的壓歲錢有多少嗎?當然不能告訴你。其實后來去了超市看看價位表發現媽媽挺摳門的。給我支配的壓歲錢也不能買什么。但是我很高興,因為可以積少成多。以后媽媽生的時候可以給他買個禮物咯。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可好喝了,它里面有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蕩著,大人們在門外貼對聯,家中貼漂亮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得守歲。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給長輩拜年,孩子們會得到特別多的壓歲錢,有的`孩子會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
到了元宵節,超市就特別熱鬧,人們買元宵回家煮著吃,為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到了臘月十六,家鄉的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5
正月十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我們必須吃湯圓,因此,湯圓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
元宵節那天是要包湯圓的。去到外婆家里,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湯圓,結果我跟著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搓成寶塔的形狀,后來從“寶塔”的頂上拽下一塊塊面團,中間掏個洞,兩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準備好了的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后把湯圓放在手心上,兩只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我的手忍不住癢癢的,我連忙卷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湯圓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后來我們把湯圓煮熟,到熟了以后就一個個浮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湯圓真叫人眼饞!我吃了一個湯圓以后樂呵呵的說:“湯圓象征著我們的'生活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啊!家鄉的湯圓,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著家鄉人的心。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6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著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著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為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著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里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里,院子里,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
十五過后,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7
我家過年也和北方人一樣吃餃子,而且是自己做的餃子。
爸爸開始做水餃了,只見他從冰箱里拿出餃子皮和餡,然后倒了一碗水。我有一點奇怪。問:“爸爸你倒水干什么呢?”爸爸說:“放了一夜的餃子皮太干了,加了水的話會非常的粘,可以把水餃包好。下鍋時也不容易開口。”我聽了恍然大悟。
“我也要包。”我回頭一看只見我的弟弟站在了后面。老爸一口答應:“沒問題。”于是我也說了一聲:“我也來。”于是我們戴上手套。向面粉和餃子開戰。
我拿起了餃子皮。發現餃子皮十分的軟。用筷子夾了一些餡發在了餃子皮的中心位置。然后又用手貼一些水涂在了餃子皮的邊上。對折著將餃子皮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和弟弟兩個人差不多包了二十多個了,但是還不滿足。
爸爸把餃子放下鍋。不一會兒餃子浮上來了。爸爸給我們一人一大碗。等第二鍋沒有上來,我弟弟的餃子已經完了。爸爸在一旁樂呵呵地看著我,眼中滿是微笑。
爸爸平時很忙,只有過年的.時候能抽出時間來陪我,但我依然覺得幸福。過年的餃子特別好吃,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馨。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8
我的家鄉在無錫,那里有山有水風景秀麗,也有著各種傳統節日,而我參與最多的是無錫的清明節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開是無錫最美麗的季節,在那個時候所有的花兒都綻放起來,那些樹郁郁蔥蔥,綠油油的草地上花兒都顯得格外美麗。可是往往在這個美麗而又寂靜的時候,總會迎來大家那悲傷的節日——清明節。
記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海外親戚都會來到上海一起開車到無錫去掃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過世的親戚。大家會上山去燒香祭拜,我總會見到那些大人都會拿著花,在那兒默默地祈禱。掃完墓后大家還一直會去參觀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爺爺奶奶們也會回憶起他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每次聽著他們的述說,我都會幻想起老大家的'童年,讓我身臨其境仿佛回到了他們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后大家會在一起聚餐聊著閑話,每次清明節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一直在這個時候,他們都忘記了剛才的憂傷,都會談論著各自的以后。
這就是我家鄉無錫的清明節,有悲傷、又有歡樂,又有童年的回憶,又有豐盛的美食,這些點點滴滴都構成了大家每次回家鄉的常態。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9
我的家鄉――樅陽,黃梅戲可是人人都愛哼上幾段的,但是說實話,我在很小的時候一點也不喜愛這種類型傳統的戲曲,由于在我的印象里,它們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地唱個不停,一點趣味也沒有。
但我上小學時,因在奶奶家看電視時看到一段黃梅戲,從此我對黃梅戲改變了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樣輕柔,音樂也那樣優美,聽過將來,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或許,這就是黃梅戲的`魅力所在吧!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于唐代時期,黃梅戲采茶歌很風靡,經宋代民歌的進步,元代雜劇的影響,漸漸形成民間戲曲的雛形。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致,真實有趣。
黃梅戲不但優美動聽,還歷史悠久!
我覺得,目前中國的傳統戲曲愈來愈不受青年的追捧了,青年喜愛的是時尚歌曲,雖然時尚歌曲確實有它的優點,但是大家不可以由于它而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要用心去聆聽傳統戲曲,用心去領會中國傳統戲曲的美!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0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會在我們平靜的生活創造一個又一個高潮,最熱鬧,最隆重的,必是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到來之時,處處洋溢濃濃的年味。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開始準備年貨,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
在春節早上,家家戶戶門前一片火紅,都掛起了大紅燈籠,家家飄出酒肉的香。團圓飯莫過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家圍坐在桌前,精心制作的佳肴紛紛擺上餐桌,大人們一會兒大聲說笑,一會兒互相敬酒以表示自己對他人的由衷祝福。吃過團圓飯,孩子們在院中互相嬉戲,大人們在屋里談笑,看春晚,歡呼聲絡繹不絕。家家高掛起燈籠,大街上張燈結彩。“當!”時針指向了十二點,新的一年來到,煙花陸續升上夜空,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戶戶準備祭天,鞭炮聲,歡笑聲在大地上久久地回蕩著。
紅火的春節一過,人們就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春節是晚霞,歲末最后一道風景,春節更是朝露,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1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喜氣洋洋。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吃餃子、吃湯圓、放鞭炮等,讓我們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關于貼門神這個習俗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經常偷吃玉皇大帝的貢品,玉皇大帝發現后,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于是,玉皇大帝想了一個辦法,他請兩位天神看守大門,但是天神也需要睡覺休息。于是玉皇大帝就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北方,過年要吃餃子,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平平安安。而在我國南方,過年要吃湯圓,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放鞭炮是春節的習俗之一。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時就會出來吃人。后來人們發現它害怕比較大的聲響,于是制作出了鞭炮爆竹,每年春節時燃放,發出巨大的'聲響,用來嚇退“年”這只怪獸,后來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我們去記住它們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2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明月當空的中秋節,有驅惡除魔的端午節,有辭舊迎新的元宵節……在這么多的`節日里,我還是喜歡祥和的春節。吃餃子和放煙花,是春節最重要的習俗。
家鄉過春節差不多就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每家每戶的大人們忙里忙外的準備年貨。
轉眼間,就到了臘月三十,稱為“除夕”。這天,男人們在自家門口貼上春聯,掛上燈籠,再貼上“福字”。女人們在家里包餃子。媽媽很快的剁起餡兒,撒上鹽,放上各種調味料,攪拌起來。媽媽熟練地搟好餃子皮,姑姑們把皮托在手上,用小勺舀起餡兒填進餃子皮里,然后把餃子皮對折,用食指和拇指捏幾下,最后用手攏住餃子皮的邊緣,用力擠壓,一個完美的餃子就包好了。她們動作嫻熟,一會兒一大圓箅餃子就包好了。
到了春節這天,男女老少都會穿著新衣,到親戚家拜年,小孩很高興,因為會收到很多壓歲錢。
這天晚上就更是熱鬧了。爸爸宣布:“開始!”話音剛落,“砰——,砰——”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出現在漆黑的夜空中,我癡癡的望著,拍著手,心里充滿無法形容的歡喜。
春節,眨眼就結束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忙碌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3
深秋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一群群大雁飛向溫暖的南方,果園里的果子被摘光了,樹上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落葉,田野里的稻子收割了,原本金黃的海洋變得只剩下了灰色的泥土。
但是,在我的家鄉里,確實另一番景象。農家院子里卻非常熱鬧,因為我看到人們正忙著曬秋天的果實呢!家家戶戶的水泥曬場上鋪滿了金黃的稻子,粒粒飽滿的稻谷享受著陽光的溫暖,人們每過三十分鐘用曬谷板給它們翻個面,這樣每粒稻子都能曬到太陽了。有的`人家在曬橙黃色的胡蘿卜絲,先把胡蘿卜洗凈,再用刨子刨成很細的絲,鋪在竹匾里,幾個太陽一曬,就能把它曬得又干又脆,然后就能泡上一杯溫暖的蘿卜絲青豆糖茶了,真是紅綠相間,又美又甜啊!
農家院子里的曬秋,還有更多秋天的果實。我看到了翠綠的青菜,掛在了一根長長的竹竿上,大小不一的南瓜越曬越甜,還有紅艷艷的辣椒,一串串火紅火紅的就像過年時的鞭炮,還有紫紅的番薯舒服地躺在地上曬著太陽呢!
曬秋,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還給我帶來了秋天的溫暖。雖然大地一片蕭瑟,但是農家院子里卻是五彩繽紛。
作者:許博倫,長興縣實驗小學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4
我的家鄉是漯河,在漯河最大的節日是12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在之前,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悉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一此臘八節也是佛教徒的日子,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節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節這一天,無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行。在民間,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圓在一起食用,贈送自己的親朋好友。
臘八粥是由各種豆類和干果熬制而成的,豐富又營養。
剛才,臘月28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寶石,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我和媽媽一起熬過臘八粥,熬出來的臘八粥可口誘人,甜美香醇。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臘八粥美容,臘八蒜保健,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5
春節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在這一天里,親朋好友。都盡量從外地趕回來吃團圓飯,全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當然,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擺滿了菜,豐盛的菜,還沒開始吃,弟弟妹妹早已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有哪些菜呢?油煎的兩面金黃的水餃,還有白花花撈的水餃,雞鴨魚肉都有,色香味俱全,看起來很超級好吃,大人們叫我們吃,我們就像幾天沒吃東西似的,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最開心的是收到壓歲錢了,看著大筆大筆的錢在我們手上,十分開心,自然會想到怎么花。我猜想,每一個小孩收到了壓歲錢,此時他們應該也是開心的吧。
大過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簡單的鞭炮是就是摔倒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響,而且聲音很大,趁別人不注意摔別人腳下,看到別人嚇了—跳,特別搞笑。還有煙花稱仙女棒,可好玩了,點燃了就像仙女的魔法棒。五彩繽紛,星光四射,五彩斑斕。
新年就是快樂的,人們對新年充滿了憧憬,寄托著新的希望,讓我們平平安安更上一層樓。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6
春節到了,我們全村人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歡慶活動——扒豬頭。
扒豬頭是我們村年前祈福的習俗,為了祈禱來年會更好。大人們在扒豬頭前要先擺上祭祀物品,首先就是一個大大的豬頭,還有一只大公雞和一條活魚放在一個大盆里,桌子上還擺上了酒、香、蠟燭、水果、元寶……人們進行祭祀大禮,放完鞭炮,把魚放生,這時大家一擁而上,扒起了豬頭。
小朋友們直喊:“我要雞腿!我要豬耳朵!……”大人們則徒手上陣,用有力的大手精準地“庖丁解牛”,為我們分割,送到小朋友的手上,當然上陣之前他們已經好好把手洗干凈了。等小朋友們都滿足了,大人們則拿起酒杯,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豬頭肉,慶祝新年快樂。
我喜歡吃雞翅,于是我也加入了撕肉的隊伍中,我扒下一個誘人的大雞翅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最后大家把肉都吃光了,就發起了微信紅包,搶完紅包大家在歡聲笑語中一起慶祝著新年快樂!這時忽然有人喊道:“下一家要開始扒豬頭啦!”于是我也跟著大部隊來到了下一家,開始又一輪地扒豬頭,一直到了十點多才結束,大家互道晚安各自回家,我也跟著家人一起回家了。
扒豬頭,是一年里我最喜歡的.活動了,真希望明年快點到來,這樣就能再一次扒豬頭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7
如果提到餃子,你會想到什么呢?元寶?春節……
可以說餃子的外形基本一致,而餡兒的種類那叫個各式各樣,非常豐富。比如:牛肉,羊肉,豬肉,魚肉之類的,而素餡兒的`種類更加豐富,在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
今年的大年三十兒我和爸爸在家里一起包餃子。在包餃子之前,我們準備了面團,面粉,還有準備要包的餡兒。由于我最喜歡吃牛肉大蔥餡兒的,所以我們準備的就是牛肉大蔥。
爸爸和了一會面之后,便將面團輕輕的放入一個小盆里,并將保鮮膜撕開,然后封上,聽爸爸說這叫作醒面。把盆兒放一邊,便叫我剁餡兒,我是剁完牛肉剁大蔥。當我全部都做好之后,面正好也醒了。
爸爸將面團放在案板上,將它們切成長條,又將長條切成一對小塊。我們兩個分工合作,我負責按小塊,爸爸負責搟面。
“哎呀,粘手了!”
“笨蛋,不會用面粉啊?”
“哦。”
沒一會兒桌子上就擺滿了餃子皮,該做最重要的一步了。
“看著!應該左手端著餃子皮,右手拿筷子去加餡兒,然后放餃子皮里,記住別放多了,要不然一會就露餡兒了。”
我機械性的包著餃子。
“開鍋啦!”
深夜,兩個蘸醋的小碗放在桌邊,而盤子中的幾個餃子就是爸爸也奈何它不來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8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里。那里雖然沒有都市的喧囂,但家鄉的風俗活動的熱鬧氣息足以傳遍方圓百里。
正月初十的早晨,公雞洪亮的打鳴聲傳遍了全村,人們便不約而同地忙起活來了。村里的老人說,正月初十拜菩薩,要準備雞、酒、茶獻給菩薩,才能求得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很快,家家都把拜菩薩的“標配”食物做好了,大家陸續把食物、桌子等搬到了運動場上。不過一會兒,運動場已是人山人海了。
接下來還有擺菜、說吉祥話、旁人獻茶等。但最讓人喜聞樂見的是舞龍了。舞龍的.隊伍從入口沖了進來,他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排著整齊劃一的隊形,舉著頭頂上的龍左搖右擺地舞著,動作極為協調。他們舞動著的不僅是頭頂上的龍,還舞動著他們的青春,舞動著他們的熱血,更舞動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舞龍的表演者舞得那么精彩,也讓人們躍躍欲試,想大展身手一番。
“龍”走了,“菩薩”來了。那“菩薩”是由一群中年男子抬著的。他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健步如飛,一點兒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活動在人們燒香、拜菩薩中落幕了。
家鄉的風俗,以獨特的文化被世人傳承,像一壇陳年美酒沁入人們的心田。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1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說的正是春節的一番景象。
一年的最后一天正是除夕,關于除夕,有這么一個傳說:
從前有一個叫做“夕”的怪獸,它會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來到村子里大搞破壞,還會吃小孩。村里的人都很害怕,直到有一個大孩子,他經過幾次觀察,發現了怪獸的弱點。他告訴大家:“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于是,人們在那天之前會貼上紅色的春聯,在當天放爆竹。怪獸果然沒有再來過了。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稱之為“除夕”,并且會在除夕之前貼好春聯,在當天放鞭炮。
除夕的時候,我們還會包餃子。一般都是在奶奶家包。我先去買了餡,有許多豬肉、香菇、玉米、包菜、韭菜……開始包了!我們調好餡,買好了餃子皮,我拿起一塊皮,放了餡,弄了點水在邊上,一下就包好了,我包的又快又漂亮。餃子都包好,開始煮餃子,煮了十多分鐘,出鍋了!我每種餡的都吃了兩個,我覺得包菜豬肉餡最好吃。
晚上,到了放煙花的時間了!鞭炮聲接連不斷,天上處處都是煙花露出的笑的像花朵兒的小臉。煙花的'顏色真多,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什么顏色都有。
好一個熱鬧、喜慶的除夕!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0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留長,在綿延5000年的歷史中留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到中秋節……在著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小年在臘月二十三,在這天晚上,家家都在忙著祭灶王,天剛一黑,鞭炮就響起來了,人們伴隨著鞭炮聲把灶王爺送上天。在前幾天大街上就有許許多多賣麥芽糖的,它不僅能提供大家享用,它還得用來粘灶王的嘴。按舊日的說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灶王到了天上就不會向天神報告家中的壞事了。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因為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在吃餃子前,家家戶戶都會在餃子里放上硬幣。誰如果吃到,那他這一年一定會有好運的,吃完餃子緊接著就是看春晚。家家戶戶都會坐在電視機前端上瓜子,花生和各色的糖果,泡好茶水一起看春晚,小孩子們則是在客廳里嬉笑打鬧。
到了元宵節,全家都圍在一起吃湯圓。湯圓,湯圓,意思就是團團圓圓。大年初一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等等,可我唯獨喜歡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元宵節象征著團圓、美好,要是在不高興的時候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元宵,那真是美妙極了,不僅心情好了,還恨不得多吃幾個呢!
元宵節晚上還必須賞一賞明亮的月亮。出門時,心情會更加激動,因為外面處處懸燈結彩,街上像是在辦喜事,火熾而美麗。外面還有各種各樣漂亮的燈,種類多還不重樣。我的老家就是這般熱鬧,元宵節出門時我就很激動,回來時手上還提著一兩個漂亮的.燈。
家家還得吃美味的湯圓,說是可以永遠和和美美。有時間的呢,還可以自己做。好多人吃的是黑芝麻餡的,可小孩子就喜歡吃水果味的,水果味的湯圓就像邊吃湯圓邊吃美味的水果一樣,十分滿足。
賞月時,可以想象月亮的美好傳說,如果邊吃湯圓邊賞月,感覺會更棒呢!尤其是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吹著舒服的涼風。
元宵節賞的燈也是各式各樣,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還有的都是畫的各種圖案,這是我最愛看的,因為上面的內容很有趣。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2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說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絡,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后。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伙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后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絡,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著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著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3
轉眼又是一年,2022年農歷新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小時候過年是一件日思夜想的大喜事,買新衣服,貼春聯,跟著父母采購年貨……走街串巷之中,處處都可以見到張燈結彩的熱鬧氛圍,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同臉上的笑意與期待。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備足琳瑯滿目的年貨,除了讓家人吃好喝好,還要熱情款待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
春節時還要放爆竹,據說古時候人們放爆竹是為了嚇跑年獸,還要熬到12點后才睡覺,有人把它稱為“守歲”或“跨年”。
除了放爆竹和守歲外,我們還要吃餃子,餃子里面還有包上硬幣,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證明他來年會有好運氣。
每到過年去長輩家拜年時,長輩都要給我們壓歲錢,無論多少,這都是長輩給我們的最大的最美好的祝福。
拜訪與祝福在過年都是必不可少的,遠在他鄉的親人,我們可以用短信的方式來祝福。
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不一樣的年,不同歷史時期過的年也各不相同。
無論如何,在這一天都要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無論過去的那“年”,過得怎么樣,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要向前看,我們都會憧憬更好的未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4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復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的一個元宵節習俗-----炒糖圓。
炒湯圓的配料非常簡單,只有:我炒湯圓的配料非常簡單,只有:糯米粉,水油,紅糖和白砂糖,就只有這幾樣是柴犬能炒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真是物美價廉啊!
炒出的糖圓分為白砂糖炒出來的和紅糖炒出來,白砂糖炒出的更加甜膩,跟紅糖炒出的,卻沒有那么膩,但色澤卻很好看。
炒糖圓時可以先把糯米粉做成一個個長都在1到2厘米之間不等的小糯米,原鍋中放油燒熱,再倒入做好的'小糯米圓,炒到油,快要吵完時倒入調好的糖水,然后快速翻炒,整個炒糖圓的過程中就是這里最難了,在這期間要不停的翻炒,不然就很容易焦。大約炒了了個一兩分鐘左右后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湯圓都互相粘在一起,一口就能吃好幾個湯圓,軟軟糯糯的咬下去,滿嘴香甜,真是人間美味啊!
在中國北方,大多都在元宵節吃湯圓,南方卻大多數吃炒糖圓。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傳承。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5
“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不好的請走開,最好的'請過來,禮多人不怪……”這首歌一響起,春節就到了。一說到春節,誰都會想到和家人團聚吧。而這,就是春節。
每當春節即將到來時,大街小巷都是車水龍馬。超市里,服裝店,小賣部里,都擠滿了人。人們都趕著買新衣服和準備零食,等著過年時親朋好友來串門。
等這些忙完,最忙的時候到了——除夕夜。這一個晚上,每家每戶都要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大家都一起坐在電視前一起看春晚。年紀小的孩子吃完飯后就由一兩位年紀稍大的孩子帶著他們去放煙花爆竹。煙花被點燃,看著一朵朵燦爛美麗的煙花飛上天空,像花朵一樣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再點燃一串鞭炮,這“噼里啪啦”的聲音像是它們對新年的祝賀。
第二天,親朋好友都要到家中串串門。大人們一大早就在廚房中忙碌,小孩子盡量在旁邊幫忙。等到中午,大人們都在桌上聊天喝酒,小孩子們就在旁邊打鬧,歡聲笑語連接不斷。
歡聲笑語,熱鬧非凡,這就是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6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么風俗嗎?請聽我慢慢道來。
每到農歷正月,我們苗族便要開始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每到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穿著美麗的服飾,成群結隊地來到年場。
你瞧,年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有舞獅子的,有上刀梯的,還有玩龍燈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這種機會談情說愛,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結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聽的人興質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擋不住人們對連場的熱情。
更多時候有逢晨便是看龍場日,習慣稱作看龍頭后十二天又輪轉辰日,再看龍場時,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干了什么農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們苗家人。看龍場那天都會踴躍參加。大家對看龍十分重視。看龍日定在農歷的三月三。我們苗族人的一個節日,這時你就想問是什么節日了吧?是湘西的一個傳統歌舞節日,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會在約定好的地點。盡情地唱,快樂地跳。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這就是我們苗族人的風俗,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7
我的家鄉過春節時有很多習俗,此刻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好嗎?每年到了要過年的這一個月,就成為臘月。到了臘月就要過年了,遇到的任何一個節氣都和過年有關系。
臘月初八的這一天,就是喝臘八粥的日子了。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種粥,并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樣東西,有紅豆、綠豆、江米、麥仁、黑米、蓮子和百合,還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來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極了!不但要喝粥,每家還要泡臘八蒜呢!聽奶奶說,喝了臘八粥就要花錢準備年貨了。
還有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要貼紅紅的對聯和放長長的鞭炮。明白為什么要貼對聯、放鞭炮嗎?這有一個傳說故事。傳說,有一個叫“年”的頭生獨角、兇猛異常的怪獸,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來搗亂,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當它最害怕聲、光和紅顏色。一天晚上,“年”又出來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門口看見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燒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把“年”給嚇跑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這就是過年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這就是我的家鄉過年時趣味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8
每個家鄉都有屬于自己的習俗,而我最喜歡的家鄉習俗就是包餃子。
每到冬至的時候,家里都會包餃子,但是每次包餃子我都不會參加,我也想包餃子,所以這次我親自出動包餃子。
包餃子的第一步是搟面皮,將發好的面團兒,一小團一小團兒的揪下來,用手搓圓,然后用搟面杖搟成厚度適中的小圓片兒,這就是搟面皮。
第二步是要做餡兒,做餡兒就比較簡單了,將想吃的餡兒料攪拌在一起,比如我喜歡吃韭菜雞蛋餡兒,還比較喜歡吃肉,就把韭菜和雞蛋還有肉加在一起攪拌,做餡兒的`任務就這么完成了。
然后就是包餃子了,包餃子就是把面皮和餡兒包在一起,然后再弄成餃子的樣子就可以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餃子,首先將水煮沸,將餃子倒入水中,嗯,注意不要讓餃子黏住鍋底,不然餃子會露餡兒會流出來,蓋上鍋蓋兒靜等幾分鐘,餃子浮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著自己做的餃子,滿滿的成就感,感覺餃子也變得更加好吃。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快來我家,我給你煮餃子一起吃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29
最美家鄉語,最甜家鄉水。鳥自愛巢人愛家,即使離家千萬里,也是“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我的腦海就不禁會浮現出奶奶為全家人包粽子的溫馨畫面。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奶奶一大早就會從床上下來,開始緊張而麻利地忙著,擦桌擦門擦窗洗地板,最最重要的.是包粽子。
先把糯米、臘肉、紅棗和粽葉放入水中清洗干凈。再把臘肉切成指頭大小的丁狀,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不!最關鍵的一步才剛剛開始呢!
奶奶要包粽子了,只見她熟練地拿起兩片粽葉做成一個綠色金字塔,然后把糯米、臘肉、紅棗放進“金字塔”里,用手緊緊按著,再用麻線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一個胖胖的粽子就完成了。
最后一步,把“胖娃娃”放進蒸鍋里蒸煮兩個小時。不一會兒蒸鍋里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時間一到,奶奶剛把粽子起鍋,我就忍不住伸手去抓。我顧不上燙,把粽子往嘴里塞,粽子軟軟糯糯的。臘肉的香,紅棗的甜,直接在我的味蕾上炸開了。奶奶連忙說:“別急,慢點吃,慢點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知有多少年了,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家鄉的一個習俗了。我會記住這個味道,把奶奶的手藝繼承下來。讓家鄉的風俗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0
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是說從前有一個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三個弱點。所以人們過春節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看到“年”了。
三十兒晚上吃完飯以后,我們就一起去姥姥家樓下放鞭炮。記得當時爸爸給我們買了很多,有在地上開的,有在天上開的,還有兒童鞭炮等……記得當時我和表妹一人拿了兩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當成小公主一樣,卻遭到我的吐槽說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藍色的仙女棒跑來跑去,把自己當英雄一樣在打怪獸。當時媽媽問我們:“你們知道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嗎?”我們四個都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了答案:“是因為要嚇走‘年’這個怪獸!”媽媽笑著點頭說我們聰明。這時,買鞭炮的爸爸說道:“放鞭炮啊,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們幾個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聽著。也都明白了這些知識。
通過這次放鞭炮,我們都明白了很多知識,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1
每個人的老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
我的老家在東北,東北人都非常熱情好客,每個人都笑嘻嘻的迎接客人。在東北過年都要去串門,我的姥姥串門時我總會隨她一起去。媽媽的親朋好友也會來我家串門。
我最喜歡的是給紅包環節,七大姑八大姨都會給我塞紅包,我嘴上說著不要,可是手卻一直把紅包往口袋里塞。等他們都走后,我把紅包打開一個小口往里看,哇!大紅鈔,1000的、500的、還有2000的!
在東北我們一家喜歡吃凍貨。常見的就是凍梨凍柿子,在吃完年夜飯之后,把凍梨和凍柿子放在水里解凍之后再吃,吃了以后可以解酒。解膩。凍梨和榴蓮的“口號”差不多,“聞著臭吃著香”而凍梨雖然表面是黑的,但味道可一點都不差。凍梨的'汁水非常多,酸甜可口,直擊人心。
東北人吃什么都可以凍,也就是萬物皆可凍。大家在冬天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迎著寒風開吃冰棍,在原來,大街上擺著一箱的冰棍,隨便你挑,買多少你自己拿,買多的連箱子都送你。外省人看這現象稱為“雪糕堆在地上”賣的奇景。
這就是我的老家,東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2
中國是一個大國家,由許多許多的城市組成,每一處地方的食物不同,語言不同,習俗更有差異。
每年快到春節,人們都要以各種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長的徐州有這樣一個慣例,把一張張的黃紙折成一個錐形,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還會把一片片金黃色的`紙疊成一個個大元寶。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將這兩樣東西燒給祖先。每到快要上墳的時候,媽媽總是為這事“犧牲”好幾天。而在連云港,這一切都不需要費太多的精力了:先買來一沓子黃紙。將黃紙分成二三十張一摞,用底面是一個古代銅錢狀的“紙鑼子”,像蓋章似得把“銅錢”刻在紙上,最后再將這些黃紙分散成扇子狀,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們就能帶上酒肉飯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節期間,我們也不能光祭奠祖先,還要熱熱鬧鬧的圖個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風里的叫“搖錢樹”。顧名思義,就是搖一搖就能掉下錢來。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在每家每戶的院子里看到這些挺拔的“搖錢樹”。爺爺每年都不惜花大價錢買來又高又茂盛的“搖錢樹”,希望我們全家都能發大財,行大運。我家鄉的習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兒,你們也來親眼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3
每到“臘月二十四”時,每戶家庭要把環境打掃干凈,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庭院,撣拂塵垢蜘蛛網,疏浚明渠暗溝。把每一處地方打掃的一塵不染,家家戶戶到處喜氣洋洋地,干干凈凈迎新春,這是每家每戶對新春的美好祝福
貼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公正,對偶,簡潔的文字,抒發對新春的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方式。每到春節,每十戶家庭就有九戶家底都要把一個大大的“福”貼到門上。有些地方,他們會在窗戶貼上自己剪的紙一一窗花窗,窗花不僅襯托了喜慶的節目氣氛,也不讓春節那么單調。
除夕夜可真熱鬧,家家戶戶都趕著做年夜飯,到處是飯菜的香味,到處是歡聲笑語,到處是閃爍的光芒。在外面上班的人,除非是萬不得已,不然必須回家吃團圓飯,這一次夜大家都不睡覺,都要守歲到凌晨一兩點再睡
正月初一大家早早的起來穿上新衣,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拜訪親戚好友,小朋友們都會拿到紅包,大人們在一旁有說有笑,女人們在廚房做著香噴噴的`飯萊。
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都會吃上軟軟糯糯的湯圓,都會在門前掛幾盞燈,吃湯圓表示家人們團團圓圓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4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春節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如至。如:買年貨、貼對聯、年夜飯、拜年、壓歲錢、舞龍、放鞭炮、放煙花、廟會、賞花燈等習俗。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這些習俗里最讓我覺得幸福而又快樂的是“吃年夜飯”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年夜飯前要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飯。席上一般會有雞(寓有計)、魚(寓年年有余)、生菜(寓生財)等等以求吉利。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飯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飯。也是我最喜歡的習俗之一。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5
中國是文明大國,有許多傳統文化。
百里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俗,雖然大中華風俗千千萬萬,但是我最喜歡還是家鄉的風俗,每逢九月唱戲是家鄉特別的風俗。在林山廟演出,看戲時人們把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像蠶吐的絲,裏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么就豎著耳朵聽,任憑你怎么擠都擠不進去的,家家戶戶都請人來唱,這時戲班子就要大賺一筆,一戶人家一場戲就要幾萬元,唱腔全記得了,只記得不是現代劇。
小孩子不怎么喜歡聽戲,但在那時也一定會奔向去,因為那里有又大又誘人的大雞腿兒,甜甜的糍粑子……還有很多很多的玩伴。
唱戲時是所有人最開心最興奮的時候,由于時間,我呢只看過一次,但是依然對唱戲傳統文化印象深刻。那時爺爺牽著我的手去看戲,我甚至不記得那時我幾歲了,只記得那是堂叔也在,爺爺給我和堂叔都買了雞腿。
春節到了,孩子們手中攢著錢去買鞭炮,夜晚就被煙花綴了,大膽的'的孩子玩飛天炮,膽小的孩子拉起大人幫忙點燃,當煙花綻放時,大人小孩臉上都開放著笑臉,我對家鄉風俗的了解還只是滄海一粟。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6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譬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一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大家愈來愈近了,而在春節里,自己的風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伙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大家孩子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大家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大家才上床睡覺。年七年級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氛圍是不是更濃了呢?隨著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環節,由于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如何過春節的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7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過年時,家家都去到很遠的地方買年貨,準備吃的、用的、穿的,大家都很忙碌。
到了臘月二十八時,開始大掃除。我們把家都清理個遍,將灰塵垃圾全部掃出家,然后擺上食物,等待除夕來臨。
到了除夕,每家都做年菜。不管到哪里,總能聞到食物的香味,這天還要貼對聯,貼年畫,穿上新衣,把自己弄得煥然一新,等待元宵。
過了初一到了元宵又一個高潮。元宵這天非常熱鬧,這一天我們都去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在親戚面前,嘴里一聲聲的,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親戚也總會拿出大紅包給我們,我收紅包時總會不好意思的拒絕,再收下紅包,這樣才算禮貌吧,元宵這天我還總是會買很多炮,回到家里放,我先拿出“摔炮”一個一個扔出來,可摔炮的聲音比較小,而且才一個,這樣扔太慢了,還是一包一起扔才刺激,接著我再拿出“風火輪”點燃,立馬往地上扔,風火輪就像陀螺一樣,在地上轉四周,還散發著火花,還有最重要的`“天女散花”放在地上,點燃,它就會像噴泉一樣,不過噴出的是火花。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8
春節時,常常有些地方的風俗各不相同,今天我要介紹我家鄉的風俗習慣,“福到了”。
“福到了”出自諧音,在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貼上一個“福字”,而有些家庭會將“福”字故意貼倒,如果有人一來,就會說“你家福倒了、福倒了”。“福到了”寓意著這一家的福氣到了,是一種美好的寓意。
“福到了”這種寓意一般是在小鄉村和小城市里十分廣泛。家家戶戶會將買好的福字倒貼在門上,四周再貼上春聯。“福到了”就完成了。“福到了”一般是老人們口口相傳,一輩一輩地傳了下來,“福到了”也有一個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清除這場災難,就命令全城的`人必須在門口貼上一個福字。有一戶人家不認字,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見了,大怒命令要把那家人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不妙,就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要來訪故意將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了嗎”皇帝一聽,也對呀,便下令放人。一場大難終于過去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福到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39
湯圓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最早是宋代民間所流行的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包湯圓,而軟糯香甜的湯圓不僅好吃,還寓意團團圓圓。湯圓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漢文帝時期,就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節。
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在碗中加入適量的糯米粉,再加入開水,不斷揉面,直至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揪下若干面團,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求得中間掏個洞,雙手配合把洞口揉大,將餡料放入洞中,把洞口封好,再搓圓。把湯圓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就熟了。
吃著美味的湯圓,媽媽給我講了關于湯圓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昭王在復國歸途經過長江時,看見有物浮于江面,色白,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皆不知此為何物,楚昭王便派人前去詢問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知者主復興之兆。”楚昭王聽后喜出望外,正好那日是正月十五,之后,每逢此日,便命手下仿制此果食之。
湯圓寓意家人團團圓圓、和諧幸福,漸漸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后來正月十五吃湯圓,漸漸成了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0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大年三十,是爺爺最忙碌的一天,因為他要帶我們去祭祖。祭祖要買的東西很多,比如水果、紙錢、香燭、爆竹等。爺爺總提前準備好所有東西。
祭祖的`路上雜草叢生,爺爺忙著用鐮刀把雜草割掉,以保證我們幾個走得更順。而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祭祀的物品送到目的地。
終于到了,爺爺又忙著擺放貢品。我們幾個小孩兒放下手里的東西,就你追我趕的打鬧起來,頑皮的男孩子在墳頭上上躥下跳。爺爺生氣了,把我們叫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說:“晚輩對長輩一定要尊敬,活著的人對逝去的人更要敬重。你看你們像什么樣子!”被爺爺訓了一頓,我們只好乖乖地站在一旁,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教育完我們之后,爺爺就放起了爆竹。等到爆竹放完,確定安全后,爺爺就點燃了香燭插在墳前,又讓我們一人拿一疊紙錢燒給太爺爺。爺爺一邊燒紙錢一邊對著墳頭說著請求太爺爺保佑孩子們健康幸福之類的話。我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請求太爺爺保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身體健康,福如東海之類的話。
后來我才知道,祭祀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禮儀。怪不得爺爺如此看重!如此講究!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1
“二月二,龍抬頭!龍抬頭,吃豬頭!”超市里循環播放著賣豬頭肉的廣播,我們邊聽邊笑。真不知道豬得罪誰了,龍抬頭還要被吃,真是龍抬頭豬倒霉呀。
今天龍抬頭,是萬物復蘇的日子。我媽媽買回了時令蔬菜香椿芽,正好可以當拌面的菜碼。香椿是春天的蔬菜,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愛吃的人吃的上癮,不愛吃的人避之不及。原來我還住在回龍觀的時候,我奶奶在家門口種了三棵香椿,小區里也都是成片的香椿樹。那時候我每天一放學就整小區摘香椿,一次能摘兩塑料袋,一個春天都能吃到免費的`香椿芽。現在吃香椿都要花不少錢才買到一小把,有時候還不太新鮮。
我們家過龍抬頭要吃拌面。拌面用的面條稍粗,有嚼勁,配上菜鹵非常可口。香椿用開水燙過之后散發出來的香味清新極了,有青草和花椒葉子的味道。抓一把香椿末堆在拌好的面上,碗里食物的色彩就像是春天的顏色。
農歷二月初二是關乎一整年風調雨順的大日子。希望龍抬頭之后,我們的生活能順順利利,平安幸福。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2
我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么唱下去。一般持續三天左右,這三天里,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么擠也擠不進去的。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出門在外的.游子聽到這熟悉的鄉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并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里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劇!”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3
每逢新年,廣東,就分外熱鬧。
每年年三十那天晚上,姥姥都會做出大盤大盤晶瑩剔透的餃子;弟弟都會搬個小板凳,踩在上面貼春聯;姐姐和我都會往那一幅幅對聯上涂漿糊;爸爸總會泡一杯茶坐在電視前悠哉游哉;而媽媽則張羅著親戚……而當姥姥走出廚房,喊一嗓子“開飯了”時,所有人都會圍坐在飯桌前,大人們杯子里盛著紅酒、白酒。而我們總是趁媽媽不注意從冰箱里偷著掖著拿出飲料……而餐桌上只有餃子似乎單調了些,“叮咚”,打開門,是叔叔來了!跟著叔叔來的是一只大盆,特別特別大,比我家里任何一口鍋都要大,扣著蓋子,但我們都清楚,蓋子下面藏的是什么。叔叔將盆放到桌子中間空著的位置上,揭開蓋子,內里果有乾坤:鮮美多汁的鮑魚、咸甜適中的蘿卜香菇、甘脆爽口魷魚、質嫩可口雞鴨、麻辣鮮香的大蝦……應有盡有,各色各樣的美食整整齊齊的排成了一座小山,且越是在盆深處的菜,味道越是鮮美。一家人從盆中夾出合自己胃口的菜,其樂融融,這就是吃盆菜的樂趣!
吃完晚飯,窗外響起陣陣煙花聲,我們站在陽臺上,望著那一道道劃開黑夜的.煙火,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美滿的笑容,迎接新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4
我們家鄉每逢正月初一就要“鬧新房”,全鎮的人匯集在一起,個個面帶微笑,敲鑼打鼓的聲音連兩公里外的西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鬧新房”風俗是媽媽告訴我的。“鬧新房”寓意是在鑼鼓喧天的喜慶氛圍中,忘卻去年的煩心事,感受今年的收獲,同時展望來年的豐收。
“鬧新房”的這一天,蓋新房的主人要把鞭炮從門口一直鋪到后門,寓意今年從正月到臘月紅紅火火一整年。敲鑼打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大人,因為這可是一個體力活,只要新房建完不超三年的,或者正在建的房子,就連翻修的也算。從頭到尾鬧下來最少得三個小時,我親身經歷過,真的是很累的。
早早8點就要出門,提羅拿鼓跟著大部隊。邊走邊敲,“咚鏘、咚鏘、咚咚鏘!”鑼鼓喧天,人群都沸騰了起來。大家唱著歌,敲著鑼,打著鼓。鞭炮好像也被大家的熱情燃了起來,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伴隨著鞭炮聲,無數的“大紅花”從空中翩然落下來,熱情的主人給我們孩兒的.懷里塞進了一個個圓鼓鼓的大紅包。孩子們的臉上都笑出了花。鑼鼓聲停下了,緊接著是村民們的笑聲回蕩在山嶺之中,大伙的臉是紅得像個大蘋果,笑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這就是我故鄉那熱鬧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5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貼在墻上或門上的畫,它們的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民間就有流傳,到了唐朝時更是格外流行,并且一直流傳至今。
年畫各形各色,但是寓意不同,有幽默風趣,有邪惡妖魔鬼怪,其中我最喜歡的年畫就是《娃娃抱鯉魚》。
當你看到這幅年畫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幅年畫一大半的面積都被鯉魚占有,它是大紅色的,有兩對黃色的眼睛。這條魚是相當的大,比娃娃還大幾分。鯉魚身上的鱗片金光閃閃,那厚厚的大嘴唇旁邊還長了許多條白色的長胡須。讓我聯想到當時的場景,娃娃正抓著河里的鯉魚,娃娃坐在鯉魚背上,鯉魚正在游動,一不小心娃娃就會滑落河中。
畫中的娃娃身穿紅色的'布兜,下面光著身子,什么都沒穿。頭的兩邊光禿禿的,頭的中間扎了一個小辮子,臉頰上還帶有金燦燦的微光,表情帶著一點點微笑,樣子十分的可愛。手中捧著大紅鯉魚。身邊還有一朵朵荷花,花瓣上面粉,下面白,花朵中間是綠色的蓮蓬和黃色的花蕊。別看它只是一幅年畫,可是寓意美好,多子多福,年年有魚。
年畫歷史悠久,可是在最近十幾年里,貼年畫的人家越來越少,幾乎見不到了。我們一定要讓年畫文化永遠傳承下去,不要讓它只能在史冊里看到。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很多的獨特風俗。從古至今被代代承傳下來,便成為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到端午,人們必定想到粽子,但我的家鄉還有掛菖蒲的風俗。
一大早,人們帶著鋤頭去挖菖蒲。菖蒲一般生長在潮濕、陰冷的地方。菖蒲長的與野草一般,但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能在石間水澗找到菖蒲了。然后,將菖蒲打理好,捆成一束-束的,掛在門前,用來“趕鬼除菌”,希望家人不要入邪。有的地方甚至會將菖蒲切碎散在家外,驅蟲驅蛇。
莒蒲掛著門前,散發著一種淡香十分獨特,每個人從門前走過都會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聽爺爺說,常聞菖蒲還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增強呢。所以,這一天,家家門口溢出的都是幸福健康的綠。
五月初五掛菖蒲是我喜歡端午的'原因之一。掛菖蒲還有歷史淵源呢,《禮記》中這樣記載:
五月五日午,家中福有五。
贈君一菖蒲,心中常慈愛
額上點雄黃,正氣驅瘟皇。
赤口上青天,五毒歸地府。
掛菖蒲是我家鄉端午的風俗,你們家鄉獨特風俗是什么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7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大方縣,那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豆腐,便是家鄉一道特色的美味。家鄉的豆腐有好多種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還有糍粑豆腐等。
我們當地最常吃的是干炸臭豆腐。把一塊塊長寬約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塊放進油鍋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會膨脹得很厲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別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還有一股子噴香,更別說再蘸點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種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鮮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簡單,買來的豆腐不用刀切,將豆腐放在炭爐的架子上燒烤。一開始膨脹得很厲害,表面還冒小泡呢,拌上點辣椒醬,香味撲鼻,咬上一口,鮮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滾。
近年來,又開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過以后,用小刀劃破,塞入餡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層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時候特別講究火候,技藝較好的師傅炸出來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黃,口感酥脆,豆腐吃起來有些軟綿綿的。
美味啊,家鄉的豆腐!何時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頓?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8
要說節日,我們家鄉的人最愛過的就是春節了!
除夕夜里,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的餃子了。
吃完團圓飯后,我親自下廚,給全家包餃子。
我將化開的豬肉、白菜、蔥、姜和一些調料剁成沫后攪拌在一起,做成了噴香流油的餃子餡。再將一個個小劑子搟成外薄內厚的小圓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面劑子總是不聽我使喚,一會兒變成了長方形,一會兒又是個不規則圖形,一會兒又死死抱住了搟面杖,把整個身體都黏在上面,說什么也不肯下來。
好不容易我才把面皮搟好,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中間,然后一使勁兒捏緊兩邊,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紋,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案板上。那些個“大肚子士兵”東倒西歪的站立著,滑稽的模樣令誰看到了都會忍不住捧腹大笑。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我終于把它們送入了開水沸騰的鍋中。只見它們又擺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樣,兩手扶著圓滾滾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滾,可愛極了。
除夕夜里,全家人品嘗著我做的餃子,整間屋子洋溢著溫馨和幸福。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4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王安石說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年的春節都表示新年初始,同時又代表長大了一歲。
在遠古時候,“年”常常侵擾人們,惶惶不可終日,但人們還是想到了好主意——門貼大紅紙、放鞭炮,果然趕走了“年”。
春節習俗數不勝數,比如貼春聯、守歲、放鞭炮……。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放鞭炮。每年春節,當外面的第一聲炮仗打響起,我就趕緊約上小伙伴下去玩。
一來到步行街,天上、地下、各種煙花滿天飛,有沖天炮、飛天陀螺炮、甩炮……數不勝數,我們點燃蠟燭,把鞭炮點燃,只聽“呲”的.一聲,煙花噴出絢麗多彩的火花,有紅色、黃色、綠色……相互變換,非常美麗。還有電光花,既像星星在空中飄舞,又像銀杏樹上的葉子回到樹媽媽的腳下。我們用它來燒小盒子,慢慢地,這些盒子也都被電光棒燒成了灰燼,這也是我們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多么開心,多么愉悅啊!
春節時,廣場上人山人海,春節多么美好,我喜歡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50
我的家鄉的風俗和很多地方一樣,每年春節,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吃團圓飯。團圓飯的菜式特別豐富,有紅有綠也有橙。
春節這天,親戚們互相走訪,說一些客套話,家家戶戶門前掛著燈籠,貼著新對聯。如果幸運的話,春節這天會飄雪花,孩子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大人們便開始放鞭炮,只聽“噼里啪啦”幾聲響后,便可以聞到一股火藥味。
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收拾的漂漂亮亮的。有一次,我去表弟家拜年,誰知表弟太淘氣了,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讓人認為不好的象征,表弟非常害怕,最后還是姑姑,解了圍,就憑一句——“歲歲平安”證明了好的象征。這天,爸爸媽媽絕不會吵孩子。
新年這天,我們也會一家人去看煙花,這煙花持續不斷,仿佛各家各戶都在爭誰家的煙花最好看一樣。看夠了煙花,我們便去看燈,在認為好看的.景點拍照留作紀念,盡管小臉凍得通紅,但卻非常的高興。有時春節這天,也有一家人出去挑個好看的景點,為自己畫像或畫全家福的。春節這天,其樂融融,這是我家鄉的風俗,也是中國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5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最喜歡的莫過于我們家鄉春節放鞭炮的習俗了。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在農歷臘月三十這天,會到人們的家里燒殺搶掠,弄得一片狼藉。于是,人們把酒肉擺在門口,年飽餐一頓,這才走了。后來,人們用放鞭炮、貼紅紙等活動,成功嚇跑了年獸。
在我的家鄉,每年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每天都會放鞭炮。今年臘月三十的下午,我興致勃勃地拿著我的”存貨”,出來放鞭炮。我來到門前的空地上。先拿出了竄天猴,放到特制的竹筒里固定好,點燃引線。只見竄天猴如離弦之箭一般竄上天空,在空中迸發出絢麗多彩的火花,這火花與滿天的繁星互相映襯,格外美麗。接著我開始放我最喜歡的摔炮。我抓起一小把摔炮,用盡全身力氣扔了出去,摔炮層次分明地響著,別有一番樂趣。
最有意思的當然是一種延時爆炸的炮了。我的小表弟拿著點燃的炮擲了出去,一看它沒有炸,疑惑地前去查看,沒想到剛走兩步,炮就炸了,嚇了表弟一大跳,讓我哭笑不得。最后燃放的是美麗的'花筒。璀璨的火花映著我們的臉龐,和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副喜慶祥和的畫卷。
就這樣,除夕噼里啪啦大笑著走去,新的一年噼里啪啦大笑著走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作文12-02
作文:家鄉的風俗08-16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1-06
家鄉風俗作文11-03
家鄉的風俗作文06-12
(經典)家鄉的風俗作文07-24
[精選]家鄉的風俗作文07-27
家鄉的風俗作文05-08
家鄉的風俗02-01
家鄉的風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