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光盤行動作文
關于節約的作文,小編整理了幾篇,希望能幫到你。
光盤行動作文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此“光盤”非彼光盤,所謂的“光盤”就是指吃光盤子中的食物,不鋪張浪費,學節約糧食!
我家也開始“光盤”啦!
為了大家都做到節約與環保,我們一家取消了所有的家庭聚會,并承諾不在外吃飯,不浪費食物,時刻記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外面吃飯,由于剩了很多飯菜,媽媽又不想浪費,就叫服務生打包,我卻覺得打包很丟臉,便一個勁的阻止媽媽,讓她別打包。
媽媽終于生氣了:“不打包多浪費啊,現在國家都提倡‘光盤’,你昨天晚上不也看到了嗎?好了,什么也別說了,把《憫農》背十遍讓我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著背著,我的鼻子酸了,背著背著,眼眶中的淚水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
那時候,我很后悔,也很委屈,一絲絲懊悔涌上心頭。從那刻起,我更深的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艱辛,更明白每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光盤行動作文
“今天不剩飯,從我做起,我,是“光盤”!”怎么樣,是不是很熟悉呀!對,這是光盤行動的口號!
在家或外出就餐時,我有多久沒有剩過飯菜或打包?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對類似的問題不屑一顧,因為在他志愿者在北京一家飯店就餐后端起空盤合影們看來,這早已是遠離饑餓與食不果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去對所謂的剩菜剩飯斤斤計較。而正在發起的“光盤行動”,顯然是在試圖提醒與告誡我們:饑餓感距離我們仍并不遙遠,而即便時至今日,尊重糧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2012年的世界糧食日里,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每個人當然不必都去重新體驗饑餓,但我們的確要找回一種對于糧食的溫暖與敬意。詩人海子曾經說,“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們也不妨這樣趕緊行動起來,接力成為“光盤”一族。
我真的希望“光盤行動”的開始能讓人們快快醒來,快快的投入到勤儉、節約中去!
光盤行動作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近期,“光盤行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食物,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農業學家袁隆平說:“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耕地又這樣少,人均耕地這么少,好不容易國家投入很大,每年都增加科技投入,我們每年辛辛苦苦來鉆研,提高產量,我們的水稻產量,每畝提高十斤五斤都是艱難的,提高了單產之后呢?又浪費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國每年浪費糧食約500億公斤,約占總產量的十分之一,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啊!現在有許多餐館都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如果我們人人都反對浪費,那么我們可以救活多少饑餓的人口啊!
“光盤”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那種明明只有幾個人,卻點了一大桌子的現象也越來越少。我們家也積極響應“光盤行動”,除夕吃年夜飯時,以往每年都剩下一桌子菜,可今年菜肴依然豐盛,只是量相對于往年少了一些,這不,今年出奇的只剩下了一兩道菜。年初二時,姥姥家的剩飯菜也不見了蹤影,“光盤行動”進駐我家。
中國以美食聞名于世,同時又以舌尖上的浪費聞名于世,餐餐吃光你盤子里的食物,是一種良好素質,更是一種美德。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讓我們都加入光盤族,成為光榮的光盤族中的一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