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勤儉節約作文九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勤儉節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儉節約作文 篇1
我的爸爸媽媽都來自農村。他們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那個時代幾乎大家的生活條件都不好,他們經歷過艱苦的生活。因為這樣,他們總是教育我們要勤儉節約。
我們家崇尚“光盤”政策,反對鋪張浪費。爸爸媽媽都會把飯菜做得剛剛好,一般都不會剩很多。如果有一點剩的,會在不影響健康的情況下留到下一餐吃。不過,剩菜剩飯爸爸媽媽吃得最多,他們都把好吃的、新鮮的留給我們。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是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在生活中,她就是把物品的利用價值發揮到極致,并給它安個好聽的名字——價值最大化。舉個例子,我們長大了,衣服穿不了了,就會送給有需要的弟弟妹妹們。衣服穿舊了,就在家里穿著當睡衣;衣服穿爛了,還能當做抹布用,發揮它最后的價值。媽媽還說人也要發揮它最大的價值。我牢牢地記住了這些話。
爸爸媽媽還經常對我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此,我明白一個道理:爸爸媽媽擁有的財富不屬于自己的,只有用自己雙手創造的財富才屬于自己。我要像爸爸媽媽一樣既能上班掙錢,又能做好家務,還能耕田種地。我會謹記爸爸媽媽的教誨,要自己勞動,不能依賴別人,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深深地受到了爸爸媽媽的影響,會像他們一樣勤儉節約,務實能干,將來還要告誡我的子女,將勤儉節約的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勤儉節約作文 篇2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家風呢?
我的家風是大海上的燈塔,照亮著我這個漂泊的人找到停靠的海岸;也是那回家路上的一盞盞路燈,指引著我前進。我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奶奶從我記事開始就教導我,一定要勤儉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記。一開始我只是陪著奶奶點頭,并不知道什么是勤儉節約。有一次,奶奶罰了我,我才知道勤儉節約的意思。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總是只吃一點點,碗中還留著一半的米飯放在那里。奶奶看見了,用責備的眼神看著我,罰我抄了十遍的《憫農》,并教導我,以后不能有剩飯,要學會勤儉節約。這時,我才明白奶奶口中所說的勤儉節約是什么意思。以后,我就再也沒剩過飯了。我開始學著奶奶一樣,用洗菜的水拿來拖地板,用洗衣服的水拿來沖廁所,出門隨手關燈、拔插頭,盡量少用空調,多開窗戶.......直到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好多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這都要感謝奶奶,我也是一名環保小衛士了。
請各位朋友們跟我一樣,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人民素質全面提高!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對不對?
勤儉節約作文 篇3
我有一個奶奶,她非常節儉,好多東西都舍不得浪費,都要再三利用。
記得有一次放假,我回家去看望奶奶,我到家時天已經黑了,所以我就把所有燈都開了。奶奶回到家,發現家中燈火通明,以為有人跑到家里去了,趕緊進去,看見了我,問我有沒有看見什么人跑進來把燈開著,我笑呵呵地對十分緊張的奶奶說:“沒有人進來,燈是我開的。”奶奶聽了先是對我大發雷霆地臭罵一頓,然后走過去把家里的燈都關掉了。我問奶奶:“為什么不能開燈呀,明亮的房間多好呀。”奶奶說:“用電不要錢呀,你以為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呀,那可是奶奶辛辛苦苦拿到的工資。”聽了奶奶的話,我若有所悟地“哦”了一聲。
還有一次,我在淘米,正準備把淘米水倒掉,奶奶大叫一聲:“慢!”我停在那兒,只見奶奶拿了一個漏籃和一個小桶對我說:“把淘米水倒到小桶里,”我問:“淘米水有什么用,又不能喝?”奶奶說:“不要浪費,淘米水很有營養,可以澆花澆草,沖馬桶。”我哈哈大笑。
我的奶奶非常節儉,正是因為她的節儉,我從小也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作文 篇4
我們的祖先,在艱苦的生活中,學會了勤儉節約,以他們為榜樣,勤儉節約便成了我們中華人民的美德傳統。
對于我們學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但話雖如此,可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做到勤儉節約的要求呢?
勤儉節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么是勤儉,什么又是節約呢?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說起。比如說我們最熟悉的:每天都要接觸水。有人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用完了這一水池,它還會從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于缺水危險,雖然說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還有我們吃剩的飯菜,有的同學吃不完了就隨便亂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裝少一點,這樣我們就不會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有很多的山區小朋友還吃不上飯呢!
還有許許多多的,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需要節約的。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約的人,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約的學校。
勤儉節約作文 篇5
節約伴我成長勤儉節約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習慣。人們都說:“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這句話就是說有限度地索取,有節制地使用,物資就會很充足。但是,現在人們都淡忘了勤儉節約這個傳統美德,任意揮霍地球的`資源。
當水龍頭嘩嘩地響,有誰會去阻止?水也有限制,并不是永遠流不盡。可能你會說:“地球不是有很多水嗎?怎么會用完呢?”但并不是這樣的,人們喝的水用的水都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只占地球水資源的五分之二!
小時侯,我就是一個浪費糧食的人。那時,我吃完飯后碗里總會剩下三分之一的米飯,從不吃完。因為我不懂什么叫節約,只知道吃得去就是,管他浪不浪費。有一次,爺爺看見了,就對我說:“叮當呀,你知道嗎?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又是你父母親花錢買來的,而你卻把他們都浪費了,你不覺得可恥嗎?”我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后,我便注意盛飯時看自己的胃口打多打少,從不浪費一粒糧食了。
一滴水,一粒飯,一張紙都是值得我們去節約的,如果你不去節約,這些資源都會隨著人們的浪費而枯竭。人類啊!
沒有了水,萬物將消失,千萬別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沒有了米飯,我們將餓死!
沒有了森林,地球就會成為一遍荒漠。不要讓最后的食物成為干巴巴的泥土和自己的身軀!
勤儉節約,從小做起,讓勤儉節約伴隨著我們成長。
勤儉節約作文 篇6
同學們,“勤儉節約”大家個個都會說,可你們真的能做得到嗎?勤儉節約就是生活儉樸,珍惜勞動成果,不奢侈腐化,不鋪張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優良作風,它對個人健康成長和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毛澤東主席就是勤儉節約的模范,毛主席一生從不忘節約,一條毛巾用了幾年,一件衣服壞了補,補了壞,簡直是布丁加布丁,他都舍不得扔。而我們呢?一天就有10元、5元的零花錢,卻從不知道儲蓄,小吃店便成了我們下課經常光顧的地方,那些可樂、小飛機便成了我們這些上課開小差的“理由”了。家長給我們的零花錢,我們這些小學生就從此過上了這種“富裕”的生活,在學校里也養成了互相攀比的壞風氣。零花錢便越來越多了,使我們這些小學生變成了富家大小姐、大少爺了,長大了能變成什么樣?你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張婷就是這樣的一名好學生。她生活上很儉樸,既不大把花錢,也不向爸媽要名牌。
她有一個小豬儲蓄罐,她的爸媽每月給她十多元零花錢。這零花錢,她除了用來買學習用具外,從不買好吃的或好玩的,剩下的錢都悄悄地喂了“小豬”,一元、二元、十元、二十元……小豬“吃”得肚子滿滿的。她把這些錢用來買書,捐給地震災區的小朋友。
我們應向張婷學習,不講吃穿,不講玩樂,當用則用,當省則省,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當代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是最好的,還大把大把地花錢,并使這種不良的風氣漸漸滋長。我們應該明白,學生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大人們給的錢是他們辛苦勞動掙來的。平時給零用錢,春節給“壓歲錢”,這是大人們對我們的疼愛,我們要把長輩給的錢節省著花,把這些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在這里,我愿全校的學生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作文 篇7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母親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
2月5日那天,母親突然問我:“你要不要辦一張你自己的銀行卡?”“辦卡有什么用?”我好奇地問道。母親耐心地說:“平時父母不是有給你零花錢嘛,還有過年的壓歲錢,辦了這張卡后,你可以把這些錢定時的存進去,銀行會給你一定的利息,最主要是讓你變的不亂花錢。”我一聽,好處還真多,連聲答應了。
母親拿著戶口本和屬于我的錢,跟我一起來到了銀行。我看到銀行里的人多得都排著“長龍”。我們排了好久才輪到,站得腳都發軟了。一位面相和善的阿姨給了我一張表格,母親迅速填寫著表格上的內容。阿姨把資料通過電腦輸了進去,又把母親帶過去的錢存進了這張卡里邊。操作完畢后,阿姨遞給我一張嶄新的銀行卡,我拿著這張卡,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轉過身著急地問母親:“我的卡里面現在有多少錢?”“5000元人民幣。”母親笑瞇瞇地回答。“哇塞!我是有錢人啦!”我一邊大聲地說,一邊對著那張卡親了又親。母親忍不住說:“哪有自己說自己是有錢人的啊,真是個小傻瓜!”
自從辦了這張銀行卡之后,我變得節約了非常多,這段時間又把節約下來的錢存進了銀行。
勤儉節約作文 篇8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可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假如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 篇9
今天來石家莊了,姑姑家的小妹也來了。
姑姑讓姐姐帶妹妹去買吃的,我也跟去了。
買東西時,姐姐問妹妹:“要這個嗎?”“要!”“要這個嗎?”“要!”。妹妹這樣,讓我很是吃驚。回去的時候,我算了算,一共花了92元。姑姑給了100元,當時我還說:“100,太多了吧,怎么可能花這么多呢?!”現在看來,給100元也不算多。姐姐對妹妹說:“你也太能了,100元快讓你花完了。”“花那么點錢算什么,我爸爸還會掙呢!再說了,我媽媽給我錢就是讓花的,就看花完花不完了。……”
我聽的是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該怎么說她。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就不拿錢當回事,一點也不知道節儉,從來都不知道掙錢的不容易,只知道“我媽媽能掙錢”“我爸爸能掙錢”。其實,造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而不在于孩子。父母如果多給孩子灌輸一些關于勤儉節約的道理,孩子既不會是這樣的了。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10篇03-15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八篇03-15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八篇03-12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8篇02-19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8篇02-16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6篇02-14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6篇02-13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4篇02-04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5篇01-29
【精選】勤儉節約作文合集6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