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效課堂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效課堂作文 篇1
“瘦身”后課堂高效了
這幾天的課感覺上得特別輕松,細細琢磨想想,關鍵是自己的理念變了,教學方法變了。以往的教學,可以說是課本上寫得密密麻麻,足見備課多么“細致”,一個一個的環節,一個一個的問題。拿到課本,教參上的教學設計成為教學主題。可是一節課到底學生學了些什么?滿滿一節課,甚至到下課都還講不完,把自己累的不得了。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究竟每一課教什么?于是本學期我決定要讓自己的課堂“瘦身”。結果發現這一單元下來,感覺自己課堂輕松多了。
我的課堂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明確預習方法,通讀全單元課文。
一讀,讀通讀順課文
二讀,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框出四字詞語
三讀,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在預習的基礎上,單元學習生字的認讀和詞義。
接著逐課學習,我摒棄繁瑣的問題,計劃抓住本單元重點,學習每一課時,直奔重點,力求一課一得。
《山中訪友》,這一課我設計了兩個課時,第1課時四個問題:1、作者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作者是怎樣把自己這種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的?你覺得哪里寫得好?然后抓住3、4、5段,品味作者的寫法。3、開頭和結尾,你有什么發現?4、積累背誦第5段。第二課時運用本課寫法,仿寫《校園訪友》。
《山雨》這一課的教學環節更簡單了。通讀課文后,1你感受到什么?2作者寫了山雨的什么美?哪些語句寫了山雨的聲音美、色彩美?美美地讀讀3、作者是怎樣把山雨的聲音美、色彩美表達出來的?4、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5、積累優美段落。
《草蟲的村落》,在理清文章順序的基礎上,抓住課后兩道題1、作者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什么,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樣表達的?第二課時學習本課寫法,練筆自己觀察到的小蟲子,融入豐富的想象。
《索溪峪的“野”》,這一課主要抓住作者總分的寫法,從幾個方面表達景物特點。第二課時運用本課寫法,寫自己旅游過的一個地方。
學以致用一課一得。
我感覺這樣瘦身的課堂,老師輕松了,學生收獲了,語用的味道濃了,課堂高效了。何樂而不為呢?
高效課堂作文 篇2
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潭四周封閉的水,那么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條河渠,帶著清澈的水流向傳統課堂,慢慢稀釋、融合,在這個過程中,那潭水必定會由一陣渾濁逐漸地變得清冽明朗直至完全被取代,被新生的力量所代替延續。
傳統課堂與高效課堂實在是一個極為鮮明的對比。傳統課堂是老師教、學生學,當然這個“學”是指老師口中的學。這種教法最大的缺陷就是讓學生一味照著書本復制,只以教師的話為宗旨,完全不會思考是對是錯,以致把思想局限在教材上,養成一種機械的木偶式學習,這就相當于將自己的靈魂囚禁在枷鎖上,多么讓人膽寒!而高效課堂則改變了“授之以魚”的缺陷,真正實現了“授之以漁”,重在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整個過程由基礎到提升到拓展再到梳理、檢測,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原來死板的教學方式被淘汰,課堂變得活躍。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和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行獨學、對群學和展示,把課堂45分鐘全都交給學生,可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高效課堂的課堂氣氛熱烈,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獨學時同學們埋頭苦干、奮筆疾書,在紙張上留下陣陣墨香;對學時大家與各自的對子互幫互助、夯實基礎,在對方的腦海里刻下道道印記;群學時小組分工合作,把一個個問號變成一個個可愛的感嘆號;展示時全組參與,聲音洪亮,像一個精靈鉆入每位同學的耳朵。這是一個多么理想的課堂啊!它就像一道彩虹,引領同學們從起點到終點;它就像一對翅膀,讓每個同學整體提升,在廣闊的藍天上飛得更高更遠;它就像一罐蜂蜜,讓同學們在“興趣”這位老師的帶領下快樂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在高效課堂里,我們是老師,我們是主人,我們都一樣懷揣著夢想。新時代造就的高效課堂,已在我們的注視和期盼中款款而來,為我們注入新的力量!
高效課堂作文 篇3
雖然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已經普降大地,但我絲毫沒有感覺到嚴寒的侵襲,在我的心中,金秋十月的溫暖和收獲卻時時縈繞在我的心田。在這兩個月的打造高效課堂的號召下,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認真學習,勇于實踐,教研時主動提出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指出自己的迷惑和疑問。兩個月下來,我受益匪淺,嘗到了高效課堂帶來的甜頭。
首先,高效課堂強化了集體教研,要求教師必須提前備課。我們組在許鴿平主任和組長何金平的帶領下,每天都要抽出一節課,進行集體教研。每天教研都有一位主講人。為了準確把握教材,每個人都提前翻閱相關資料,鉆研教材。教研時,我們針對自己的理解提出好的建議與方法,經過討論,使得該方法不斷完善,達到理念共享,資源共享,策略共享。同時,我們還會提出自己的困惑與迷茫,大家齊心協力,互相探討,得到滿意的結果。因為做到了這些,我們老師都能在高起點上發展,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了整體專業素質。因此我走上講堂時更自信,更有底氣。同時,我感覺工作起來更輕松,更高效。
其次,高效課堂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目標的完成情況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尺度。為此,我們每上一節課,都要精心制定目標,根據學生情況采取自學指導方法。這樣以來,課堂上目標是師生共知的,體現了“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方法。教學中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采用多種學習方式,積極主動、興趣濃厚的進入學習狀態。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成了學生的服務者,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幫助者,激勵著。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課堂怎樣去吸引別人的眼球,千方百計去尋找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使課堂變得去偽存真,簡簡單單,真真實實,只要達到目標,學生學得好就是好課。這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搞教研,抓成績。我在主講《“掃一室”與“掃天下”》時,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3、學習反問句。經過集體教研,大家一致認為,正確流利的讀課文應該是第一課時的目標,第二個目標應該與第一個目標合并一下。因此改為目標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針對第三個目標,大家認為目標指向不明,語言不夠準確,改為學習反問句并理解其作用。這樣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教學目標更具體,更明確。在設計教學環節時,大家贊賞我的思路清晰,但對指導朗讀提出質疑,認為指導的不到位。這也是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弱項,正苦于沒辦法解決。這時,大家給我出點子,介紹自己的經驗。于是,我茅塞頓開,重新調整了朗讀指導方法,通過讓學生抓重點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再加上我精心設計的導讀語言,我在上課前已經成竹在胸了。在多媒體教室公開講課時,我沒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受到年級領導和教研組姐妹的充分肯定。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是高效課堂帶給我的甜頭。
高效課堂作文 篇4
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本校的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的活動。但如何讓校本教研不流入形式,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2x11年4月6日,我校利用業務會時間,召開了新學期的第三次校本教研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如何讓小組評價機制更有效”,為讓本次教研活動確實能解決課改中的困惑,在召開教研活動的前幾天,教務處就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然后確立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題,根據活動主題確立本次活動的主講人為趙玉合主任,他在小組評價機制方面已探索了一年有余,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且效果已顯現出來,他擔任的八四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全校領先,他的經驗對其他教師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在教研活動之前,就告訴了趙主任,讓他精心準備,讓經驗更具有可操作性。趙主任在校本教研會上,系統地介紹了學習小組的構建原則、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小組評價機制的確立原則、評價機制在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如何協調等。他雖然介紹了將近一個小時,但教師們聽得津津有味,時而記錄,時而深思,還有些教師對疑惑的地方進行提問,會后,又按年級組為單位進行了研討,并借鑒趙玉合主任的經驗,對自己在小組評價中的不當做法進行了修正?梢哉f,本次教研活動是有實效的。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有許多感受。
一是校本教研要有明確的主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這些問題來源于課堂,來源于教室,來源于某些教育情景,這些問題既可能是共性問題,也可能是個性問題,且這些問題也存在有輕重緩急之分,因此,每次校本教研活動必須要有明確的活動主題,這樣在校本教研時老師們就可以圍繞主題進行研究和交流,從而商討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用以指導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校本教研應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由于校本教研是教師們在一起集體探討的活動,因此在活動開展前,教師們就應該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對教研主題進行思考,歸納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樣在開展活動時,就能圍繞某一主題,進行思維的碰撞,就能進行深度的思維和爭辯,這樣的教研結論會更具深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校本教研應進行有效的延伸。通過校本教研所確立或修正的教育策略,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紙上談兵”,還需要實踐的驗證,因此,校本教研的結論應是開放性的,應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正,鑒于此,當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結束后,應對教研結論進行跟蹤印證,這樣,才能確保教研結論轉化為教育力,也才能使校本教研更具有科研力,讓教師切實感受到校本教研是實實在在的促使專業成長的平臺,這樣才能更加激發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熱情。
四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多樣化。由于校本教研的對象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是教師自己的問題,因此校本教研要形式多樣化,比如可以開展專題講座來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用案例反思促教學反思。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有點和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突破口;專家指導促教學骨干專業成長。校本教研雖說是面向全體教師,但要為肯鉆研,善探索的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讓他們盡量多出去學習,同專家和名師進行零距離接觸,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為學科帶頭人,進而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校本教研的直接指向是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只有切實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讓教師智慧的火花在校本教研中進行碰撞和對接,才能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也才能讓校本教研為學校教育教學助力。
【【推薦】高效課堂作文4篇】相關文章:
【推薦】高效課堂作文三篇11-15
【推薦】高效課堂作文3篇11-01
【推薦】高效課堂作文四篇10-23
高效課堂之我見作文09-08
精選高效課堂作文5篇01-07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8篇01-07
關于高效課堂作文四篇01-06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九篇01-01
高效課堂作文合集10篇12-31
【精品】高效課堂作文四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