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快樂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樂作文 篇1
“什么是快樂呢?”打小時候我常疑問地詢問媽媽!翱鞓钒!就像糖果,它能一直甜到你的心里!眿寢尯苷J真地這么對我說!芭妒菃?”每次聽到媽媽的回答。我就這樣想著……
記得小學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上午,班主任夏老師邁著輕快的步子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向同學們公布期中考試的成績。當她把全班同學的考試分數從高到低地念完后,卻惟獨沒有念出我的分數。正當我驚詫不安時,老師突然大聲說道:“陳陽同學這次期中考試得了雙百分,是我們班的最高分,大家祝賀他!”我不知道后面老師還講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到家里的,我只記得爸爸為此獎勵了兩元錢,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急忙拿著這兩元錢買了十顆糖果因為媽媽說過:“快樂像糖果它能一直甜到你的心里”。我一口氣把十顆糖果全吃完了,然而卻沒有品味到那份甜到心里的感覺,只感覺牙齒十分疼痛。
時間一晃又過了五年,小學畢業考試的成績終于出來了。記得那天我的班主任黃老師在班上驕傲地宣布:“陳陽同學的語文、數學兩門總分排名全年級第一!張文同學排名第十,這是我們全班的光榮你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自己得了如此成績,說真的我心里十分高興.但讓我更高興的是張文同學在這次畢業考試中也取得了好成績,當時我內心有一種比我得了第一還快樂的感覺.說起張文同學那是兩年前的事情.兩年前張文同學由于家里負擔重,父母做了一點小生意,所以他一般放學后常常要幫父母做家務活.加上父母一心放在生意上也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他,自然而然時間一長張文同學的成績就掉了下來,成為班里的一名差生。當時作為一名班干部,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幫助他.兩年來在老師的支持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當我看到黃老師對我投以意味深長的笑容時,此時此刻我真實的感受到快樂是如此的美妙。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正忙著學騎自行車,卻一不小心將媽媽自行車上的剎車弄壞了,可偏偏又忘記告訴媽媽。第二天早晨媽媽騎車去上班時,在躲避一輛急馳而來的摩托車時,因剎車失靈不幸被摩托車撞傷,被送進了醫院。在媽媽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懷著深深的歉意和自責,給媽媽送飯,陪著媽媽一起聊天,給她受傷的腿按摩……。媽媽出院后,我有時常陪著媽媽散步,鍛煉身體……。一個月后,媽媽的傷終于痊愈了,看到媽媽完全恢復了健康,我從內心感到由衷的快樂。真像吃糖一樣,一直甜到了心底。說真的我過去并不十分了解媽媽,甚至在媽媽面前任性,無理取鬧,發脾氣。但從經歷了那段日子后,我仿佛懂事了不少,成長了不少。這也許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成長也是一種快樂吧!
快樂作文 篇2
假如快樂會走路,快樂唱著歌走呀走,一蹦一跳的,一會兒走到西一會兒走到東所有它走過的地方都充滿了歡樂。
一天它走到一個院子里。發現一個身穿舊衣臉臟兮兮的小女孩。快樂向前跑去問:‘‘你怎么了?”小女孩悲哀的說:“我的媽媽生病了,不能陪我去游樂園玩了!笨鞓窚厝岬恼f:“我陪你吧!”小女孩高興的說:“快樂帶著她去游樂園玩了她一切她想玩的東西。小女孩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說:“我先回家了!”快樂說:“我也走了。
但是快樂還是跟在小女孩的后面,小女孩卻不知道?鞓房粗∨⒆哌M一個又破又舊的平房里,用那無奈的眼神看著她的媽媽,她的媽媽躺在一個又破又舊的床上,快樂走遍了他她家的屋子?鞓钒l現她家沒有冰箱,沒有電視,沒有沙發沒有…… 快樂心想:“多么悲慘的家庭啊!”快樂想了想,他微微揮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媽媽的病好了,她們的家也美麗了,叫你還來啥了出燦爛的笑容?鞓穾屯晁麄冇值较乱患規椭麄冃枰牡胤饺。
假如快樂會走路該多好哇!那么人間將會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傷心,沒有難過,世界將會變成快樂祥和的樣子。兮兮的小女孩?鞓废蚯芭苋:‘‘你怎么了?”小女孩悲哀的說:“我的媽媽生病了,不能陪我去游樂園玩了。”快樂溫柔的說:“我陪你吧!”小女孩高興的說:“好哇!”快樂帶著她去游樂園玩了她一切她想玩的東西。小女孩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說:“我先回家了!”快樂說:“我也走了。
但是快樂還是跟在小女孩的后面,小女孩卻不知道。快樂看著小女孩走進一個又破又舊的平房里,用那無奈的眼神看著她的媽媽,她的媽媽躺在一個又破又舊的床上,快樂走遍了他她家的屋子。快樂發現她家沒有冰箱,沒有電視,沒有沙發沒有…… 快樂心想:“多么悲慘的家庭啊!”快樂想了想,他微微揮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媽媽的病好了,她們的家也美麗了,小女孩的臉上出現了燦爛的笑容?鞓穾屯晁麄冇值较乱患規椭麄冃枰牡胤饺ァ
假如快樂會走路該多好哇!那么人間將會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傷心,沒有難過,世界將會變成快樂祥和的樣子。
快樂作文 篇3
自從兒子出生后,
我們和他一起分享無盡的喜悅與樂趣。
初為人母的我也有賴兒子之福,
除了心理上的莫大滿足之外,
更為我的兒童心理學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實踐機會……
0-3歲的小寶寶正處于意識和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階段,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事是不值得嘗試的。因此,當您的寶寶面對困難產生退縮或畏懼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就該好好地檢討一下,是不是我們做錯了什么呢?
成長小故事
兒子倫倫學說話比較早,10個月左右就會說些簡單的詞語,如:“媽媽、爸爸”等,1歲時已經可以說出一些較完整的語句,偶爾還蹦出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語言方面的能力與他同齡的小朋友相比較,可謂是“出類拔萃”。這也許是我由胎教做起,堅持不懈地與他談心、對話有關吧?雖然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做比較,但作為母親,兒子的任何一個過人之處都是我的驕傲!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立即使我的“驕傲”煙消云散。
那是在倫倫1歲3個月時的一天傍晚,我和媽媽帶他出去玩,遇到了鄰居劉醫生,她很喜歡倫倫,平時有事沒事地老逗他玩。這天,劉醫生高興地抱過倫倫,兩人鬧著、叫著,開心地笑個不停。忽然,劉醫生轉過身來,關切地問我和媽媽:“倫倫幾個月了?”我告訴她:“15個月了!,劉醫生接著又問:“那他到現在為什么還不會走路?你看我們小區里好幾個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會走路了!”
我一時有些尷尬,不好作答,但沒想到一聲奶聲奶氣的“膽子!”卻從兒子的嘴里冒了出來。我們先是一怔,繼而捧腹大笑,劉醫生更是抱著他親了又親。
回家后,細細回味兒子的童趣之言,忍俊不禁后,我陷入了深思……
15個月的孩子意識和自我意識剛開始萌芽,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也相當有限,那么這句“膽子小”出自何處呢?接下來幾天我仔細地觀察著,一天,我終于從外公、外婆的對話中找到了答案。
那天,外公、外婆和倫倫一起玩,外公想讓他下地自己走路,其實他以前已經在學步車里練習了很久,并且走得非常好。外公和外婆想了很多辦法,說盡了“好話”勸兒子下地,可他就是不愿意,賴在外公身上不肯下來,外婆也無可奈何地對外公說:“看來這孩子膽子太小,不敢自己走路!”聽了這句話,我恍然大悟,原來問題的根源來自于我們家長。兒子天真地模仿我們的語言,但我們也許并未意識到,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無形中提醒兒子:他不行,他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兒子也在小小的內心世界為自己貼上這么一個標簽:我不行,我做不好這件事。
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我首先和家里的老人長談了一次。他們都是知識分子,馬上意識到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對第三代的細心呵護與關愛,反而對孩子造成了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使孩子對自己沒有認同感,束縛了他的成長,抑制了他的能力發展。在與長輩們探討了一番之后,我們達成了一致的教育目標和方法,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對教會兒子學走路充滿了信心。
周末到了,我又一如既往地帶兒子到公園去,沐浴大自然的清新氣息,倫倫在小童車里拍著手,踢著腿,興奮得大喊大叫,趁著他的高興勁兒,我把他抱起來,坐在柔軟的草地上,給他講《一只小蝴蝶》的故事,他睜著圓溜溜的眼睛聽得入了迷……聽完故事以后,我對兒子說:“我們去找小蝴蝶玩,好嗎?”他用力地點點頭,此時,我心里暗暗叫好。
于是,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彩帶,上面有一只五彩斑斕的紙蝴蝶。我走到兒子對面,一面抖動著彩帶,一面對他說:“倫倫,快過來,小蝴蝶在叫你呢!”兒子見我離開了他,起先有些緊張,后來被那美麗的“小蝴蝶”所吸引,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我興奮地大聲鼓勵他:“再走一步,就可以抓到小蝴蝶了!”兒子此時又邁出了第二步,只見他伸出小手,一把抓到“小蝴蝶”了,高興得大叫起來。我一把摟住他,又親又抱,給予兒子最及時的表揚:“我們倫倫真勇敢,走路走得多好呀,連小蝴蝶都夸你呢!”光是口頭表揚還不夠,我又拿出了他最喜歡的巧克力,他那股得意勁掛在了他紅撲撲的小臉上。趁熱打鐵,我和兒子玩起了“抓蝴蝶”的游戲,每一次游戲,我都試著把“小蝴蝶”的距離放地遠一點、再遠一點,有了信心,無論我把“小蝴蝶”放得多遠,倫倫都能穩穩地抓到“蝴蝶”。
以后,外公、外婆和我一起用游戲的方式幫助兒子練習走路,還經常變化游戲道具,如:氣球、銅鈴,吹氣玩具……兒子越走越起勁,而他每走出一步,我們都會不斷地在旁邊為他加油、喝彩。
經過全家人的齊心協力,兒子腳下的路越走越踏實,而我也經常用兒子學走路的小故事來鼓勵我周圍的爸媽朋友:“別輕易地為孩子貼上標簽,他們的'成長往往超越我們的目標與想像!”
[BOX]Smart Q&A
Q 什么是心理暗示?
A 心理暗示是用間接的方法使人們按照一定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信念與意見的心理過程。
Q 心理暗示有哪幾種?
A 心理暗示可分為:
無意識暗示——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是在無意識中使對方產生暗示效應。
有意識暗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是有意識的暗示對方,使之產生特定的效應。
Q 心理暗示是通過哪些方式達到目的的呢?
A 心理暗示一般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進行的,但也可以通過手勢、表情或其它暗號來示意,人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響。
心理咨詢師媽媽建議
爸媽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這么一種現象,雖然我們并沒有對寶寶提出什么明確的規定,比如要求他去做什么、怎樣做、看什么、聽什么等,但就好像以上的小故事中發生的小插曲那樣,寶寶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了一系列有規律的行為反應。
應對此類情況,爸媽們最好能注意以下幾點:
1.對問題追根求源
往往行為問題的出現只是一個外在的表象,其背后必然隱藏著與之相關的心理活動。孩子的問題產生是否在成人身上,是否因為成人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造成了消極的行為表現。
2.制訂相應的對策
父母可以共同商量,針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制訂一些有效的措施,對于孩子良好的表現,應及時鼓勵和獎勵,并分享成功的喜悅。
3.注重自身的言行
成人應時刻提醒自己,在你的身邊,有這么一位小可愛,他(她)有一雙渴求的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探索著周圍的世界,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傾聽著你的只言片語。只有心理暗示運用得當,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文/丁彤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咨詢專家
本文由《聰明寶寶》提供
【【推薦】快樂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快樂生活作文【推薦】04-15
【推薦】快樂周末作文08-21
中秋快樂作文【推薦】04-06
快樂除夕作文【推薦】03-18
快樂的周末作文【推薦】04-01
快樂的圣誕作文【推薦】03-04
【推薦】快樂多多作文04-22
快樂的元宵作文【推薦】03-22
快樂的假日作文【推薦】02-27
元旦快樂的作文【推薦】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