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作文

時間:2021-08-07 09:18:14 臘八節 我要投稿

臘八作文錦集六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臘八作文錦集六篇

臘八作文 篇1

  在華池素有“三九三凍的野狐子沒處鉆”的說法,這就是形容臘七臘八的冷勁兒,我們現在提起臘七臘八印象中也僅存一個“冷”字了。其實,臘八在古代曾經是一個挺隆重的節日,有資料說,臘八節孕育于秦,形成于漢,興盛于南北朝,之后走向衰微,以至于衰落。

  臘八的臘字來自于臘月的臘,臘月的初八日,謂之臘八。臘月的臘本與自然界的季候無關,僅僅因為臘月是農歷的十二月,進入年底,年終歲尾要,“大掃除”,“祭奠祖先”,“置辦年”,“貼春聯”等習俗。十二月便叫成了臘月,也就是說臘月本來有許多的習俗,不過在絕大多數地方,如今臘月的習俗僅存吃“臘八粥”了。

  據說臘八吃“臘八粥”的習俗與佛教有關,《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說:“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節,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以后傳于民間相沿成習。

  我自小不喜粘食,對于臘八粥,除了喜歡吃粥的時候可以大量的放糖的甜勁兒之外,并沒有什么好感,能記住的是母親操持臘八粥和喝粥時的那種氛圍。長大以后才從書籍里知道,臘八粥是有很多講究的,據《燕京歲時記》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點綴。每至臘月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而母親當年不過是把各類雜糧,放在一起煮稠而已,起稠的主要的大黃米,而出味的則主要是紅小豆和飯豆,至于江米、菱角米、栗子是斷斷沒有的,點綴之物就更是連想都想不到了。不過,那黏糊糊的粥端到飯桌上,尤其是母親把白糖罐子擺上桌子的時候,兄弟們的雀躍和父母的笑容,還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關于臘八的不滅的記憶。

  如今臘八粥已經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臘八,只要你想吃,隨便走進超市便可以買到,臘八粥連同制造臘八粥的歲月一起被裝進了罐子里,變成了一種速食品,只有記憶不能速食,不過也僅僅是記憶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

臘八作文 篇2

  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么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今天是,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粥,煮了雞蛋,這才跑到網上,這也算一種統籌安排的方法吧,做飯上網兩不誤。看到社區首頁有關于臘八的來歷,教做臘八粥之類的帖子,這才恍然,原來是臘八啊。

  曾經,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并不需要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盡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做,超市里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嘗起來便仿佛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么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著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作文 篇3

  臘八到了,我不光會想起臘八粥,還會想起臘八蒜。

  據說,只有在臘月初八這天泡的蒜才會碧綠如翠。

  臘八這天,白天,一早搬出備好的瓶瓶罐罐,一一洗凈,放到陽臺上晾干。然后,精心挑選個大的白皮蒜頭,瓣多的,殷實的,最好。

  晚上,喝罷臘八粥,便開始泡蒜。

  剝去蒜瓣上一層層的薄如蟬翼的白皮兒,洗凈,擦干,將米醋倒入罐內,加入蒜瓣和白糖,拌勻,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在陰涼處,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一周后,奇跡出現了,原本白白的蒜瓣慢慢開始變得通體翡翠如玉。

  米醋,最好選用上好的,因醋色淡,泡出來的蒜便呈碧綠色,好看。若用陳醋,泡出來的蒜,色澤就差,蒜瓣不夠綠,口感也差。

  臘月間,天氣寒冷,泡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純正。

  泡好的.臘八蒜,口感酸辣適度,據說有開胃祛膩、幫助消化和軟化血管之功效。

  臘月里,殺豬,宰羊,免不了吃喝一通,大葷大膩。臘八一過,馬上要過大年了,魚肉葷膩胃里裝了不少,吃點臘八蒜,一點油膩感也沒有了,反而越吃越香。

  除夕夜,一邊吃著餃子,一邊就著臘八蒜,越吃越有味道。

  近年,我每年都泡點臘八蒜。只為守住一點所謂的傳統,只為領略一份蒜的辛辣與醋的清香完美融合后產生的那種神秘味道。

  臘八,這樣的節日,總讓我想起農歷,想起鄉村,想起人煙。臘八蒜,總讓我想起光陰深處,那些不變的東西。

  土有土味,花有花味,臘八蒜有種特殊的味道。這味道,會讓我想起故鄉,以及一些跟故鄉有關的事情。

  今年臘八,我還要泡些臘八蒜。

臘八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到了,前一天,媽媽就拎了一大堆東西回家,興致勃勃地說:“煮臘八粥啦!” 只見媽媽先把不易煮爛的米和豆類下鍋。等豆軟湯紅時,再把果仁下鍋,并用勺子不斷攪動。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濃濃的……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到了,前一天,媽媽就拎了一大堆東西回家,興致勃勃地說:“煮臘八粥啦!”

  只見媽媽先把不易煮爛的米和豆類下鍋。等豆軟湯紅時,再把果仁下鍋,并用勺子不斷攪動。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濃濃的香味開始從鍋沿四溢,飄到了我的鼻子里。“喝粥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那香噴噴的美味粥,聞了一下已垂涎三尺了。再輕輕抿一口,黏黏的、稠稠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我一邊喝一邊舉起大拇指念叨著:“好喝,好喝,真好喝!還是媽媽廚藝高!”媽媽笑了,爸爸也笑了。

  很快,一碗粥喝完了,我用小舌頭舔著粥碗,心想可不能浪費呀!哎,一不小心我變成了“臘八貓”,又一陣笑聲響起。

臘八作文 篇5

  每年開始“數九”,我都會在潛意識里默默“”的到來。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好吃”德行所致,還是味覺使然,抑或生活原本就是一個圓,圓周的起點其實也是終點?

  在我兒時的飲食記憶中,一個叫“臘八”的日子,簡直就是弘揚味覺的宏大敘事。

  20世紀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也沒有“暖冬”一說。只要進入“三九”,川西壩子盡管沒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勝景,結結實實的寒冷卻叫人神清氣爽。

  那時我在一個名叫“新繁”的小縣城上,學校與東湖公園僅一墻之隔,學生們在課間操也能溜進東湖公園玩一會兒。只有30畝大小的東湖,為唐朝西川節度使、著名宰相李德裕開鑿。我國現在僅存兩處唐代古典人文園林,新繁東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處為山西新絳縣絳守居園池);“宋蓮”則指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安石的新繁縣令時,曾以東湖并蒂蓮為祥瑞大事,寫長詩《東湖瑞蓮歌》以資紀念。

  精巧玲瓏的東湖,景物美得叫人心醉。紀念古代先賢的“懷李堂”、“三賢堂”和“四費祠”,掩映在大片古柏貞楠中,荷塘曲水環護20多處樓臺亭閣,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思;還有許多楹聯匾額,常讓初識字的我平添思古幽情。最讓我喜愛的,是“三賢堂”的那副楹聯:“何物薦馨香,西蜀繁田,東湖清水;前賢有遺愛,唐封翠柏,宋詠紅蓮”。記得大哥曾用朗誦詩歌的語調對我解釋那副楹聯——什么事物的芬芳比祭祀焚香更為悠長?只有川西繁江的沃土和東湖的清澈流水;唐代圣賢留下的蒼翠古柏和宋代詩人吟詠過的紅蓮芙蕖,都是先哲留給我們的深厚仁愛呀!

  東湖是我和三弟兒時最愛玩兒的所在。初春時節,我們在城墻根一帶摘“狗蒂芽”(有清熱解毒等藥用價值的野菜),還有一種鮮紅色的野草果叫“蛇苞果”,據說那是蛇的最愛,我們總要狠下決心,才能拒絕它那水靈靈紅艷艷的誘惑。盛夏之中,榿木樹林是我們捉蟬子和“牽牛郎”的勝地,慈竹林則是我們捉“筍殼蟲”和“丁丁貓”(蜻蜓)的好去處。到了,我們跳到干涸的荷塘里,幾乎不費力氣就能挖菱角和蓮藕。

  即便進入隆冬,頑童眼中的東湖也是絕佳去處。一個陰霾彌漫的下午,天冷得出奇,坐在教室里百無聊賴的我朝窗外望去,只見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飛舞,不一會兒,操場旁那株高大鐵樹的墨綠色針狀上就積滿白雪,看上去格外賞心悅目。放學鈴聲還在耳畔縈繞,我已叫上三弟,一邊背誦新學的課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邊拉著他奮力朝東湖跑。

  東湖城墻上,幾大片盛開的臘梅被積雪壓彎了枝頭,那雪松軟而潔凈,伸出舌頭尖舔而食之,冷絲絲、甜絲絲,差不多堪與街頭藝人賣的棉花糖媲美,卻又勝在多出幾分馥郁。我們采集臘梅上的積雪打雪仗,弄得滿身都散發著臘梅沁人心脾的幽香,眼見天色已晚,這才意猶未盡地回家。

  未進家門,老遠就聞到一股誘人的噴香——有臘肉的醇香、蔬菜的清香、干果的脆香,還有若干莫可言狀的馨香。來不及放下書包就直奔廚房灶頭,揭開鍋蓋,只見一大鍋五顏六色的稀飯。問及此為何物,答曰“臘八稀飯”。再問“何為臘八”?外婆再答“農歷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接下來的“佛成道節”等語我則完全聽不明白。

  且不管“臘七飯”、“臘八飯”,只要可口就是好飯——好像有點兒“英雄不問來路”的意思。待到晚飯時,對吃喝問題一貫喜歡刨根問底的我再度提出質疑,外婆講的那些話我仍然一頭霧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平素嚴厲有余和藹不足的父親居然給了答案:“臘八”古稱“臘日”。早在先秦,人們就在“臘八”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云云。咦,一碗稀飯竟然有如此久遠的來歷和神奇作用,想不肅然起敬也難啊。

  以吃喝為載體緬懷先人是“古已有之于今為烈”的事情,倘若套用IT業內人士的術語,就是“程序運行正常”。可是,怎么也沒料到,今年我煮“臘八稀飯”的既定程序,卻因筆記本電腦莫名其妙染上“燒香”病毒而毀損殆盡。忙完重裝操作系統、安裝新買正版殺毒軟件等煩心事兒,“臘九”也要按“臘八”來過。至于將“臘八粥”刷新為“臘八飯”,不是顛覆傳統,不為另類炫酷,不想顯擺廚藝,只因立志“把日子過成廚子”嘛——糯米、大米以及紅豆洗凈、分別煮至半熟瀝起;臘肉、火腿腸、豆、胡蘿卜、獼猴桃、紅杏果脯、大棗、花生仁、核桃仁均切顆粒,鐵鍋燒熱調和油燒熟,先炒紅豆等輔料,再以米飯均勻覆蓋,扣上鍋蓋小火燜之,一刻鐘就成。

  外婆當年做的“臘八稀飯”,一直是我私人食譜中的一個難以消解的塊壘,一種值得永遠珍藏的情愫。每年開始“數九”,我都會在潛意識里默默期待“臘八”的到來。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好吃”德行所致,還是味覺記憶使然,抑或生活原本就是一個圓,圓周的起點其實也是終點?

  思來想去,似乎豁然開朗——其實是一個過程。即便走到那個“終點”,人生也應該像江河那樣激揚奔流,絕對不能凍結為冰山,在上面刻下“孤獨”、“冷寂”、“漠然”等字樣。何況長路上總會有關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靨、溫暖的雙手和親切的語言,引導我們一直向前行;何況鐫刻在心靈深處的親情、愛情、友情,早已譜就明媚的樂曲——那是一首無字詠嘆調,只要在心底低吟淺唱著它,我們就會依然寄情于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還有那隆冬傲然開放的臘梅。

臘八作文 篇6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歷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歷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后后,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干凈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里: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著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里,游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溫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拉扯著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酸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氳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里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著嗎?大黑還在翹著尾巴繞著石甕打轉嗎?甕里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閑地漂著嗎?那只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里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濃的甜香,吸引著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著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臘八作文錦集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臘八作文錦集9篇01-17

【實用】臘八作文錦集8篇01-16

【精選】臘八作文錦集八篇01-13

【實用】臘八作文錦集六篇01-11

【精選】臘八作文錦集四篇01-06

【推薦】臘八作文錦集七篇02-26

【精選】臘八作文錦集十篇01-27

【精品】臘八作文錦集十篇01-25

實用的臘八作文錦集四篇01-24

【實用】臘八作文錦集七篇01-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国一级a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另类bd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