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作文集錦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習俗二:吃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習俗三:臘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后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么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么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泡臘八蒜為什么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近年來市場上紫皮蒜不多見。用一般的蒜,泡出來,別看瓣大但口感不脆,發紫。種蒜的又怎么說呢?紫皮蒜低產,比一般的蒜少收兩成,誰還種?紫皮蒜在市場上偶有所見,麥收后就上市了,價格比一般蒜高三分之一。這道理不是一樣嗎?收成少,可能賣個好價呀!
泡臘八蒜為什么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熏醋,略帶糊味,也許這正是它的特色,其實這只是習慣罷了,好吃不如愛吃嘛!
臘八作文 篇2
農歷十二月(即臘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咸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作文 篇3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當到了臘八節,我的心情也跟著舒爽起來,嘴里自然而然地哼起這通俗易懂又好聽的童謠。
媽媽聽了,便神秘地對我說:“你總哼唱臘八粥,想不想親自動手做一次啊?”“好啊!好啊!”我開心地跳起來。
我和媽媽從網上查到,臘八粥是由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糯米、香米等材料制成。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媽媽去了超市,經驗不足的我把豆子、花生、香米們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媽媽趕緊阻止了我的手,并對我說:“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我又把那些豆子,花生分類放回去,然后又按媽媽的要求一粒一粒精心挑選。回到家,媽媽先泡好紅、綠豆和蓮子,然后去淘糯米。紅豆和綠豆像是一對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過了一會后,媽媽叫我把材料洗干凈然后放到電飯煲里,再放上清水。我問:“媽媽,不放糖?”媽媽把電飯煲插好,對我說:“先放糖會粘鍋,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臘八粥要煮一個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定期地查看和翻攪,才能保證臘八粥不粘鍋。一個小時之后,媽媽揭開鍋,放進了糖,我再旁邊看了一眼,原來粒粒分明的材料都變成糊糊的棕紅色,跟我以前吃的紅豆湯的顏色很像,看起來十分好吃,飄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頤一番,可媽媽說放完糖還得攪拌煮一會,然后蓋上電飯煲,烹煮5分鐘。我在一旁看著電飯煲中的一縷縷香氣飄出來,鉆進我的鼻子,又從嘴巴出來。5分鐘終于過去了,我覺得這5分鐘比一小時還要長。
媽媽將插頭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臘八粥給我,咦?怎么那么稀啊!原來沒有經驗的我和媽媽把水放多了,不過還好,冰糖放得多,味甜不膩人。
雖然自己做的臘八粥沒有街上買的好吃、好看,但是我覺得這個比街上買的更有意義、更營養、更衛生。喝著自己做的臘八粥,我真實地感受到了濃厚的節日氣氛,還有中國傳統民俗那迷人的魅力。臘八粥中蘊含著祈求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喝著臘八粥,希望來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臘八作文 篇4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莫過于過年了,而臘八則是那時最甜的一天。
早些年,對于臘八的記憶卻只是老家、鞭炮、臘八粥。而臘八粥就數二姑家的甜。年間,總要冒著被父母教訓的風險,磕磕絆絆一兩里路到鄰村去,只為喝一口二姑奶奶做的粥,回來時便已滿身泥漿,自己也被樹枝刮的遍體鱗傷。經過父母的說教和藥油的“洗禮”后卻又悔不當初。然而來年卻仍為了一口粥長途跋涉。
那年臘八,母親命我去趙叔家里借鹽,這個命令似乎是告訴我又可以出去玩了!這讓我有些驚喜。前一天夜里便已落雪,雪積了小指厚,一路上邊走邊玩險些將借鹽的事忘掉。一夜的鵝毛大雪將趙叔家的小路埋得不見蹤跡。我正玩的不亦樂乎,哪有心思管這些?隨即踏上了那條通往鄰村的泥路。這可不是一條普通的路,而是一條能讓汽車深陷其中動彈不得的路,泥濘之極。沒走一會半條小腿就已陷入泥中,于是只能用盡全身力氣把腳拔出來才能踏出下一步。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好久都沒有看見趙叔家的房子,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心砰砰直跳,腦子只知道“我迷路了”我渾身發顫手中握著的一把泥漿從指縫溢出只留下一片褐色的痕跡。
夜幕降臨,前面村子的燈火約好似的'亮起。我鎮靜下來忽然想起這條土路似乎是去往二姑家的,想起那甜甜的臘八粥便一骨碌爬起來,用手抹了一下眼淚卻抹了一臉泥。小路在家家燈火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楚,就連二姑家朱紅色的大門也被映的通紅。此刻它是那么的親切。拍響大門,前來開門的二姑夫被我這模樣嚇得一愣,隨即便說了句“咋弄成這樣了呢?”便和二姑端來一盆清水洗著我的臉和手。當溫熱的水變的渾濁的時候二姑奶奶已將給我熱好了臘八粥。似乎早已知道我來的原因。我全然不顧形象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頤。偶爾還會叫上幾句“好甜”“好燙”。二姑奶奶便會關切的說“吃慢點兒,別燙著咧。”邊說邊給我端來腌黃瓜“別甜煞嘴哩,吃點咸的”。吃著吃著就開始犯困,眼皮漸漸下垂險些把臉倒在碗里。二姑便把我抱到那個好老的木床上。我就在臘八粥的香味兒和腌黃瓜的咸味兒中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晨睜開眼時,卻在家里的土炕上,洗凈的衣服在窗外的晾衣架上隨風搖曳。
往事并未被時間的風吹散,就如同那臘八粥的香氣一般若隱若現。
臘八作文 篇5
據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棄位出家,經過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身體變得極度瘦弱。
終于覺悟到,世間的人們追逐物欲,忱迷于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無法達到解脫;而一味的執著于苦行,只是使肉體上受苦,也是徒增對于身的執著,也是沒有辦法證悟的;只有舍棄苦樂二邊,才能進趨大徹大悟的菩提大道,于是,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凈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素日里看見釋迦牟尼如此虔誠苦修,心中甚是感動敬佩,這時見釋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選擇肥壯的母牛,入河洗浴干凈,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愿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自此,釋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后,體力強健,已回復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之后,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畢波羅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發下誓愿:“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如此,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時至臘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釋迦牟尼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禪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世、未來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臘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現天上,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
從此,臘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為佛教的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臘八節既由此而來。
臘八作文 篇6
有到了臘八節,看著臘八節必吃的臘八粥,我不僅想起許多往事……每年的臘八節媽媽用花生、紅棗、核桃仁、綠豆、栗子、大米、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臘八粥也并是只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盡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嘗起來便仿佛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么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著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節的臘八粥真的是人間的美味,我喜歡臘八粥!
臘八作文 篇7
今天是臘八,可惜最近,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粥,煮了雞蛋,這才跑到網上,這也算一種統籌安排時間的方法吧,做飯上網兩不誤。看到社區首頁有關于臘八的來歷,教做臘八粥之類的帖子,這才恍然,原來是臘八啊。
曾經,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母親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并不需要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洗紅棗等等,還熱心的盡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也沒有了那種興致,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嘗起來便仿佛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么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著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嘆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作文 篇8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蠟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北齊詩人魏收在其詩作《臘節》里說: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嘉平就是臘日。而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說文》載:冬至后三戌日臘祭百神。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臘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而臘八節食用的臘八粥,則是到了北宋才正式開始有臘八粥名稱的記載,宋朝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
開封民間稱過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并非單指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臘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了,臘八也就是新年的開始。俗話說,吃了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就是這個道理。
【臘八作文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臘八作文集錦9篇03-22
臘八作文集錦8篇03-21
臘八作文600字集錦六篇02-07
臘八作文300字集錦6篇02-01
臘八作文300字集錦5篇01-14
【精品】臘八作文300字集錦7篇03-14
【推薦】臘八作文300字集錦九篇03-11
【精品】臘八作文300字集錦8篇03-11
【熱門】臘八作文300字集錦六篇03-10
關于臘八作文300字集錦八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