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狼的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狼的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狼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個非常快樂的日子,因為爸爸、媽媽帶我去游狼山。
吃過早餐,爸爸開著汽車帶上我和媽媽一起向狼山方向駛去。過了一個收費站,我們進入了沿海高速。
汽車開得很快,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狼山腳下。媽媽買了門票,我們開始游覽狼山。狼山很高,有很多的臺階,爸爸和媽媽拉著我的手向山上爬去。山上游人很多,其中有許多小朋友,他們都是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陪著來的。爬了一會兒,爸爸說:“兒子,向上還有很多的臺階,你能走得動嗎?”我抬起頭,自信地說:“沒問題,老爸,還是讓我自己爬吧。”爸爸說:“為什么?”我說:“因為老師經常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克服困難,學會獨立啊。”聽了我的話,爸爸、媽媽會心地笑了。我掙開爸爸、媽媽的手,獨自一人向山上爬去。很快,爸爸和媽媽就被我甩在了后面。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景色,還看到了我夢中一直想見的長江。我們一直爬到山頂,在那里,我看到了從未見到的金色菩薩。
下山的時候,我還是一馬當先地走在前面。到了山下,我們來到一個小攤面前,這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套圈”游戲,我也套中了一輛小汽車。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望著狼山的背影,大聲說:“狼山,我愛你,你給我的收獲太多了!”
描寫狼的作文 篇2
提起狼,大家可能都是敬而遠之,心里除了害怕就是厭惡,兒時不少聽一些關于狼的反面教材,漸漸的便對狼這種生物產生極大的抵制。
但是和獅子豹子比起來,狼的粉絲少之又少,為什么,因為狼的戰斗里沒有獅子兇狠?還是因為狼的速度不如豹子敏捷?理由是肯定多的,但是我說,我喜歡狼,它有它的驕傲,它活出了自己的尊嚴!
獅子的`驕傲是什么?它的殘忍?它的體型大?那我們來說豹子,它的驕傲是什么?是敏捷的戰斗力?兇狠的習性?我不管怎樣說外表和內在,狼是有某些比不上它們,但是至少
我從沒在馬戲團看見過它的身影。
你們是否沉默了?
狼最引以為傲的驕傲,到死都不屈服!獅子和豹子它們有嗎?寧愿殘疾也不愿意茍且偷生,不愿意生活在他人的掌控之下,這種就是我們所沒有的——傲骨!
這就是狼的驕傲,永不屈服的天之驕子!
描寫狼的作文 篇3
在森林里,有一只可愛的兔子,叫欣欣。這天,欣欣像平時一樣,一邊走路一邊尋思怎么對付老狼,不過這一次他差點把自己毀了。
“救命!救命!”路邊傳來一個聲音,原來是老狼被壓在大石頭地下。“救救我,幫我一把吧!”老狼叫道,“把石頭搬開,救我出去。”欣欣并不喜歡老狼,但還是為他感到難過,,于是,他頂住石頭,讓老狼爬了出來。可老狼非但不感謝兔子欣欣,反而一把揪住它的耳朵,養眼要拿欣欣當晚餐。
兔子欣欣飛快地動了動腦筋。“我說老狼,殺害搭救你的人就是犯法的,這個你總知道吧!”欣欣說。“不,這個我不知道。”老狼遲疑了一下,回答說。“那好”兔子欣欣說“那咱們得去問問烏龜,這方面他可是專家,如果證明是你錯了,那你可是有麻煩了!”于是,老狼同意到烏龜家去問問。
聽說它們要征求自己的意見,烏龜擺出一副知識淵博的樣子。實際上,它是兔子欣欣的朋友,想幫欣欣一把。
“這是個復雜的案子。”聽完雙方的陳述后,它慢吞吞地開口道,“但是,法律絕不能被破壞。在我判決之前,我必須看到事情發生時的情景。”
于是,三只動物來到了現場。
烏龜繞著石頭左看右看。“要判斷下只有一個辦法。”它對老狼說“得讓我看看你是怎么被壓在底下的。”老狼便便乖乖地趴在石頭旁邊,讓烏龜和兔子把石頭壓在自己身上。
這時烏龜說道:“兔子欣欣,是你錯了。當時你發現老狼被壓的時候,那是它自己的事,你不該去管。”
說完,烏龜就和兔子欣欣一起走了,老狼只能耐心地等別人來救它了。
同學們,大家千萬別像老狼一樣將恩仇報,否則沒有好果子吃。
描寫狼的作文 篇4
我是一條狼,名叫灰灰。我了解祖先們的心情,是氣憤,是討厭,甚至是難過。
其實祖先也想稱霸,也想成為獸中之王,但他們明白自己不是老虎。我可憐的祖先們。人類像是很討厭我們,因為。。。因為他們總是拿著一把鋒利的刀或是一桿槍,來到森林里“趕盡殺絕”。為什么?
因為他們想擁有我們的皮毛,拿去賣錢。聽說我們的皮毛很管錢,所有的獵人都拿著一桿槍到森林里來了。森林里經常發出狼的慘叫聲,人類又把這叫做“鬼哭狼嚎”,趁著這個借口,人類又來了,到森林里來了。
我明白,我們傷過很多人,但。。但這也是迫不得已的呀!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我們,我太高興了!
請不要傷害我們!我們會報答你們!
【描寫狼的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狼的作文「精選」08-22
描寫狼的作文08-19
描寫狼的作文精選01-20
描寫狼作文10-09
描寫狼與羊作文08-02
描寫狼的小學作文09-23
描寫狼的優秀作文05-19
描寫狼的作文素材08-19
關于描寫狼的作文08-30
關于描寫狼的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