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七月半的由來

時間:2022-01-27 17:26:09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元節七月半的由來

  導語: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七月半的由來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后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浙江省習俗:

  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于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臺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于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中元節的飲食:

  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后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清明,又稱鬼節,中國鬼節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中元節七月半的由來】相關文章:

七月半的由來08-20

七月半中元節的習俗08-06

七月半中元節的民間習俗08-21

潮汕中元節七月半習俗08-22

七月半中元節幽默短信賀詞08-23

中元節的由來07-18

七月半中元節的七大習俗介紹范文08-20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07-22

中元節的由來與習俗01-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 九九热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