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的歷史典故

時間:2024-09-02 15:23:25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的歷史典故

  導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項羽的無奈,項羽的失敗,項羽的死,留給了后人無盡的想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歷史典故,歡迎查閱,謝謝。

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的歷史典故

  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

  舊指在爭奪政權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現在常用來形容勢力看人的社會。

  貶義成分居多。

  出處: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史》詩:“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縱董狐。”

  故事

  生逢亂世,揭竿而起,生死相拼,誰為王?

  宴席雅斗,無賴俗爭,兵戎相見,誰為寇?

  一位是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驍勇善戰的名門之后;一位是不事生產,不學無術,好酒貪色的鄉間小吏。

  倘若要投注的話,我們必以為前者為王。然而,誰會料到落得眾叛親離,身首異處的恰是前者,而終成一代開國之君的卻是后者呢?

  項羽與劉邦,這兩個戲劇式的角色,值得我們細細剖析。

  我以為,項羽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他英勇善戰,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屢立戰功。此外,直爽闊豪的'項羽敬愛和尊重部下,他甚至能為士兵吸瘡療毒。如此,優秀的軍事家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我想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項羽剛愎自用。要知道,戰爭是一種群體力量的較量,它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垂死時刻也不忘向部下夸示勇敢的項羽,正因不納范增之言,放虎歸山,最終四面楚歌;正因為剛愎自用,不聯盟韓信,結果腹背受敵,釀成一個英雄的悲劇。此外,項羽沒有超凡的政治頭腦。稱王易,守國難。俗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項羽殺子嬰焚秦宮,坑降卒毀協議,殺義帝背合約。如此,能得民心所向嗎? 再看看由井底之蛙成為一國國君的劉邦,他善于用人。他總結項羽失敗的原因時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輸糧草,保供給,治國安民,我不如蕭何;親臨前線,揮兵殺敵,我不如韓信。他們三人都是當世不可多得的豪杰,我雖然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他們,但我卻能重用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干,所以,我才戰勝項羽得到天下。如此,重用能人的人,能不成功嗎?此外,劉邦還采用平民化政策,廣施福利,收攏民心。

  因此,從用人與治國方面看,項羽是遠遠遜色于劉邦的。但從用情方面看,項羽是強于劉邦的。單看,項羽與虞姬忠貞不渝,生死與共的愛情,就能感受到項羽是個至情的好男人。再者,從項羽寧可烏江自刎,也不愿獨自偷生,就可看出他是個至義的好漢。而劉邦呢?雖然,他與他的丑妻子相儒與沫,但我想,以他貪色的本性,是不可能只鐘情于一個女人的,所以他不可能與愛人生死與共。由此,我更欣賞項羽的品格。

  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項羽的無奈,項羽的失敗,項羽的死,留給了后人無盡的想像。

【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有關周公輔佐成王的歷史典故09-24

歷史典故:立木為信06-06

商鞅立木為信的歷史典故03-29

孝莊皇后與雪蛤王的歷史典故06-08

王猛捫虱談天下的歷史典故07-12

歷史典故11-17

歷史的典故09-20

經典的歷史典故05-29

經典歷史典故04-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 日本久久午夜不卡免费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