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歷史典故知識點

時間:2023-10-23 10:10:25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桂花的歷史典故知識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桂花的歷史典故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花的歷史典故知識點

  桂花的歷史典故

  桂花是我國古代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素以芳香而著名,因其樹勢豐滿、緊湊、姿態秀麗、四季翠綠、色澤四時有變,根系發達、抗寒抗逆能強,可作盆花、行道樹、大小香花灌木球、盆景樁頭等種苗。她是集綠化、香化、美化、彩化于一身,品味、價值極高的珍貴花卉樹木之一。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桂花的記載,《山海經.南山經》提到:“招搖之山多桂!薄渡胶=.西山經》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保ㄗⅲ骸肮饾{”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釀制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樹的花枝作為旗幟,以裝飾用木蘭樹木材制作的車輛)。由此可見,在楚地的早期文獻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觀賞價值。此外,桂花還象征著友好和吉祥。據說戰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桂花的少數民族地區,青年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秴问洗呵铩焚澐Q:“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說明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為美的化身。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西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獻奇花異木兩千余種,其中有桂十株!睗h元鼎六年(111),武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諸如甘蕉、留求子、蜜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檳榔、橄欖、千歲子、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也有“桂菱木蘭”等記載。由此可見,桂花引種帝王宮苑,漢初已獲成功,并具一定規模。

  農歷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既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與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文人吟詩填詞來描繪桂花、頌揚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版隙鸨荚隆、“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而借喻仕途得志、飛黃騰達的“蟾宮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向往的目標。以下根據秦漢至唐宋的有關典籍,介紹這些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

  “嫦娥奔月”此傳說最早出自《歸藏》。這是一部約成于戰國初年的上古典籍。書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精。”以后,西漢劉安撰《淮南子》(公元前2世紀)等典籍中多有征引,內容更為詳盡,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變蟾蜍可能算是對嫦娥的一種懲罰!皡莿偡ス稹薄_@一傳說引自唐代式撰《酉陽雜俎》(860):“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桂樹的“樹創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愈合,隱喻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著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征長生。

  “蟾宮折桂”。一說見自《晉史》。據該書載稱:“郄詵對策第一,武帝問之曰:臣今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一枝!狈褐笟v代文人喜愛桂花,簡直到了如醉似癡、夢寐以求的程度。宋代與蘇軾交游唱和的僧仲殊有詞贊美桂花曰:“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S多才子爭攀折。常娥道:三種清香,狀元是紅(丹桂)、黃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銀桂)。”意指用攀桂、折桂來借喻科舉及第的頭、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話故事的影響,歷代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在官邸宅園引種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余株載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顧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桂樹,選后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曾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他不僅自己種桂,還想他日能在月宮植桂。有詩詠日:“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魏晉以來,文人詩詞詠桂成風,名句佳作頗多。突出了桂花的名品和奇香,亦有借花寓情,抒發感情的。

  “獨占三秋壓眾芳,何夸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庇伤未娙藚温曋。他稱桂花是三秋期間的領銜花木,有著不凡的淵源(月中種)和異異乎尋常的奇香(天際香)。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边@是一首很有名氣的詠桂詩,由宋代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所作。語言自然樸實,短短二十個字,就把桂花的生態習性(生于巖嶺間)、物候表現(花開仲秋節)以及挺拔的主干、層疊的枝葉和稠密的花朵,描繪得淋漓盡致。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后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庇伤未娫~并佳的朱淑真所作。她運用委婉、細膩的筆法,表達優美的客觀事物和個人的內心世界。農歷八月十五月圓之日,正是桂花盛開之時;花好月圓是家人團聚和生活幸福美滿的真實寫照。而花殘月虧則是人事滄桑的另一側面。

  桂花除了名品和奇香外,她的品格也是歷代名人贊賞不絕的。例如,南宋愛國名相李綱最喜愛桂花,他抗金壯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書齋就命名為《桂齋》,而且親植桂花以明志。在兩首題木犀的《采桑子》中詞云:“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余花分外濃。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長。玉壺貯水花難老,凈幾明窗,凈幾明窗,褪下殘英簌簌黃!

  其后,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福州西湖荷亭邊重修李綱祠時,在祠旁筑了一個讀書處,也題名為《桂齋》,以表繼承李綱的愛國遺志。

  桂花是木犀屬(0smanthus)植物中的代表物種,其民間栽培,始于宋代,盛于明初。全世界現已發現32種,我國有27種之多,我國是世界木犀屬植物的分布中心。桂花不僅有極高的園林生態價值,而且在開發食品方面(桂花糕、桂花湯圓、月餅、桂花茶、飲料、桂花酒等);在化工方面(提煉自然、桂花香精、香水、香皂、香包);藥材(桂花、根、桂籽、葉,都可入名貴中藥);退耕還林(一些生長快、抗逆能力強的桂花新品種產業化開發使之價廉物美)等方面有巨大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四季桂品種群的品種,在園林方面還是空白)。

  古代桂花象征勝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圖得志者,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通過挖掘豐富的桂花文化,傳承邀月賞桂的古老民俗,把賞桂與旅游節慶活動結合起來。突出桂文化的獨特性,營造了高雅、熱烈、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有關城市每年舉辦桂花節,以花為媒,繁榮經濟,推動了旅游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步伐。

  今天從主樓前走過,忽然一縷幽香飄來,驚喜,是桂花!深呼吸,捕捉著這若有若無的幽香,一陣眩暈!

  這個城市一到八月桂花飄香的季節,整個城市于是都浸淫在這桂花的香氣渲染中。走在馬路上,徜徉在校園里,抑或住家附近,到處是桂花的天下。那時,總覺得自己的鼻子不夠用,狠不得深呼吸下,將濃郁的香氣盡染五臟六腑。那時,愛將校園內每一處有桂花的芳蹤覓盡,然后停留在一株桂花樹下,讓幽香將自己包裹,沉淪、冥想、空靈。

  欲求塵外物,此樹是瑤林。

  見素合馀絢,如丹見本心。

  妍姿無點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鮮葩色,凌霜照碧潯。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中一首。他很喜愛桂樹。這首詠桂花詩題下有小注說:“此樹白花紅心,因以為號。”李德裕在平泉別墅栽種的這株桂花就是桂花品種中的紅桂。

  相關擴展:

  形態特征

  桂花是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

  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于掃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藥長約1毫米,藥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ㄆ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有生長勢強、枝干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

  生長環境

  桂花適應于亞熱帶氣候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干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因此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長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堿性土和低洼地或過于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

  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后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

  分布范圍

  園林桂花原產喜馬拉雅山東段和西部,印度(阿薩姆邦)、尼泊爾,柬埔寨、日本、韓國、緬甸、尼泊爾、新喀里多尼亞、泰國、外高加索、土耳其 , 越南。中國西南部、西藏、四川、陜南、云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和臺灣等地。

  生長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湖北武漢、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生長習性

  分化期

  桂花的花芽分化基本過程可以分為花序分化期、小花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退化雌蕊)分化期等6個時期。四季桂具有多次開花的現象,秋季(與秋桂同期)的花芽分化和開花特性與其他季節的開花特性明顯不同,秋季的花芽分化和開花特性與秋桂基本一致。在杭州地區,大部分秋桂品種從6月上旬開始進入花芽分化,至8月底到9月初完成,歷時近3個月。不同品種花芽分化進程略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品種自身營養積累狀況和對氣溫的敏感性不同造成;花芽分化對氣溫、相對濕度等環境條件沒有特殊要求,但相對低溫能顯著促進花芽分化。不同性別的品種花芽分化存在一定的差異,要表現在雌蕊(退化雌蕊)的分化和發育上:無論是雄性品種還是兩性品種,分化前期即從花序分化期到雄蕊分化期均表現為兩性狀態,且之間無顯著差異,雌蕊分化期才表現出顯著的不同。

  桂花完成花芽分化后,花的開放需要有合適的溫度條件。其中,相對低溫及其持續的時間是花開放的必要條件,相對濕度對花的開放也有一定的影響。不同品種對氣溫的敏感性不同造成花期的早晚;ㄑ吭诟惺茏銐虻南鄬Φ蜏睾笾饾u開放,整體開花進程可分為圓珠期、頂殼期、鈴梗期、香眼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衰老期等7個時期。

  萌發期

  桂花的花芽常是疊生的,這些疊生的花芽著生在當年新梢的葉腋里,通常于4-5月間抽梢展葉時就逐漸形成,整個夏季持續膨大,當花前1個月左右,兩片芽鱗開始綻裂。全樹芽鱗綻裂達25%時稱之為萌發期。

  圓珠期

  桂花開花前7-15天,在中午熱而早晚涼、兼有雨露滋潤的氣候條件下,兩片芽鱗的開析度加大,花芽很快膨大成圓球形。全樹花芽膨大成圓珠形達25%時稱之為圓珠期。

  頂殼期

  花前5-7天,繼續膨大的圓珠狀花芽因內部生長不均衡而開始變形,兩片芽鱗先后散落,而包被在花芽芽體外面的苞片,則分裂為許多大小不等的黃褐色膜殼,頂起在 花蕾 的上方。全樹25%的花芽頂殼出現 花蕾 時稱之為頂殼期。

  鈴梗期

  花前2-5天,由5-9朵小花組成的簇生花序開始分散延伸;üS啥套冮L,梗色由青轉黃。原來粘附在花序頂端的黃褐色膜殼,大量散落地面,被花農稱為脫殼。全樹達25%時稱之為鈴梗期。如當年風調雨順,鈴梗期一般持續2天左右就要開花。

  香眼期

  花前1天左右時間,簇生花序的每一朵小花,彼此開始分離。外形發育齊全,部分小花頂端出現孔隙,其大小似同香眼,由此處散逸出陣陣清香。全樹達25%時稱之為香眼期。進入到香眼期后就可以開始采花,此時花的品質最好,但因花未長足,產量偏低。

  初花期

  香眼期僅持續1天或僅半天時間,就進入初花期。此時花少量開放(約10%),大部分仍處于半閉合狀態,花梗挺立,花色較淡,但內涵香味濃足,是最佳采花時期。

  盛花期

  盛花初期:初花期僅持續1天時間,即轉入盛花初期。此時花部分開放(30%-50%),花色轉深,香氣襲人,是秋日觀賞桂花佳時良辰,也是關鍵的采花時期。

  盛花期:盛花初期持續1-2天后轉入盛花期。此時花大部分或近全部開放(50%-90%),花色更深,仍有觀賞價值,但香味有所散逸,此時采花已嫌稍晚。

  盛花末期:盛花期持續1-2天后轉入盛花末期。此時花已全部開放,花梗和花冠片開始分離,并見少量落花,旋即大量落花,微風過處,簌簌然猶如降雨,常粘附在游客發際和衣襟上。花色轉淡,香味頓減,花事接近終了。

  花謝期

  盛花末期一般維持1-2天,即轉入到花謝期。此時,花色滲淡,花事終了。若天氣晴朗,焦枯的少量花朵常附留樹上;如遇上陰雨,則枯謝花朵全部散落地面。

  繁殖方法

  桂花的主要繁殖技術包括無性繁殖、扦插、嫁接、壓條繁殖等。

  播種

  4-5月份桂花果實成熟,當果皮由綠色變為紫黑色時即可采收。桂花種子有后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采收后灑水堆漚,清除果肉,置陰涼處使種子自然風干,混砂貯藏,砂藏后可秋播或春播。砂藏期間要經常檢查,防止種子霉爛或遭鼠害。播種繁殖一般采用條播的方法。播種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于室內苗床。播種時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將來影響幼苗生長。播后覆蓋一層細上,然后蓋上草占,遮蔭保濕,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當年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約20千克,可產苗木3萬株左右。小苗于苗床生長2年后,第3年可移植栽培。實生苗開花較晚,定植8-10年后方能現花。

  嫁接

  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處剪斷砧木;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厘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厘米的削面,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厘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后埋土培養。用小葉女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壽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細”的“小腳”現象。用水蠟作砧木,生長慢,但壽命較長。盆栽桂花多行靠接。用流蘇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拷訒r選二者枝條粗細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達木質部,長約3-4厘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與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后將兩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層密結,用塑料條扎緊,愈合后,剪斷接口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后,則可成明顯主干。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扦插

  在春季發芽以前,用一年生發育充實的枝條,切成5-10厘米長,剪去下部葉片,上部留2-3片綠葉,插于河沙或黃土苗床,株行距3厘米x20厘米,插后及時灌水或噴水,并遮蔭,保持溫度20-25℃,相對濕度85%-90%,2個月后可生根移栽。

  壓條

  可分低壓和高壓兩種。低壓桂花必須選用低分枝或叢生狀的母株。時間是春季到初夏,選比較粗壯的低干母樹,將其下部1-2年生的枝條,選易彎曲部位用利刀切割或環剝,深達木質部,然后壓入3-5厘米深的條溝內,并用木條固定被壓枝條,僅留梢端和葉片在外面。高壓法是春季從母樹選1-2年生粗壯枝條,同低壓法切割一圈或環剝,或者從其下側切口,長6-9厘米,然后將傷口用培養基質涂抹,上下用塑料袋扎緊,培養過程中,始終保持基質濕潤,到秋季發根后,剪離母株養護。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堿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后上盆或換盆,可于春季萌芽前進行

  光照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于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后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后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后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澆水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后澆1次透水。新枝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后,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蘗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同時在修剪口涂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

  除萌:除萌和抹芽是在新芽剛剛萌發或新梢剛剛開始抽生的早期,新梢尚未木質化之前將它們抹除的一種方法。這一工作進行得及時,可以節省許多有機養分,促使保留枝條的快速健康發展。除萌抹芽的重點在幼樹近地面的根頸部位,一年要進行多次,特別在春、夏、秋梢旺發前要及時進行。這些從不定芽、潛伏芽萌發的新梢,生命力強,抽生速度快,處理時間稍有耽誤,基部就會出現許多叢生枝。更有甚者,有些徒長枝徑直向上,與主干平行競爭,擾亂原有樹形。由于種種原因除萌抹芽未能及時進行,萌蘗已經長成,修剪時應該從基部徹底清除,不留活樁,否則,萌蘗越剪越多。

  抹芽:嫁接后(枝接或芽接剪砧后)的除萌抹芽特別重要。由于接穗和砧木的愈合需要一個過程,往往是接穗尚未萌發,砧木上的隱芽便萌動抽生,與接穗爭奪養分,降低嫁接成活率。即使嫁接成活,接穗抽生了新枝,萌蘗的生長勢還是強于接穗,處理不及時,就會嚴重影響接穗新梢的生長。所以嫁接以后的除萌抹芽要多次反復進行。

  摘心、扭梢:摘心和扭梢主要針對正在迅速生長的新梢進行。摘除新梢先端的幼嫩部分,可以控制新梢生長高度,促進枝條老熟,刺激側枝的分生。扭枝是將半木質化的新梢扭傷,通過損傷木質部的輸導組織,削弱該枝條的生長勢,并保留該枝條葉片的光合功能。摘心和扭梢用于新梢生長勢的調控。桂花苗木基部分枝多,主干不明顯的時候,選留一個位置著生好,生長相對比較強的新梢,保留不予處理,對所有其他嫩枝進行摘心或扭枝,則保留的新梢由于頂端優勢得到加強,營養集中,高度迅速增加。如此反復操作2-3次,可以培養出粗壯的主干。主干生長過于迅速,會出現太長太細或者出現競爭枝時都可以通過摘心進行調節。

  短截:小桂花苗生長老熟的枝條需要借助整枝剪進行修剪。短截又稱短剪,是將一年生的枝條剪去一部分,以減少該枝條上芽的數量,集中養分,促進枝條的增粗和分枝,刺激剪口芽抽生強枝。短截修剪多用于主枝延長枝的修剪。短截時應該注意選擇剪口芽的飽滿程度和芽位方向,通常選擇發育飽滿的芽作剪口芽,以抽生強的延長枝。如果短截的枝本身生長太旺,春梢、夏梢和秋梢連續生長,單枝延伸過長,也可利用盲節的潛伏芽留作剪口芽,以促進枝條中下部分分枝。芽位的選擇主要是調節枝條的延伸方向。短截的輕重程度根據枝 條的粗度和希望達到的修剪反應刺激強度而定。對桂花來說,枝條的前端節間密,容易形成輪生枝,所以主枝延長枝的修剪,一般剪去枝條的1/3,以避免輪生枝的出現。

  回縮:是對二年生以上的老枝進行重短截的一種修剪方式。回縮修剪主要用于骨干枝的換頭,改變大枝的延伸方向,開張主枝角度以及調整枝序之間生長勢的平衡。

  疏刪:修剪是將枝條從基部完全剪除,主要用于處理生長過于密集的枝條。對于主枝延長枝,疏刪其下過密的輪生枝,以便集中養分,保證延長枝的正常生長。疏刪單位枝序的強枝,可以削弱該枝序的生長勢,起到平衡樹勢、改善光照的作用。

  北方種植

  一般地說桂花廣泛栽種于中國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但是北京、青島也可以種植桂花的。在“馮天哲”著作的“家庭養花300問”中就有說冬季在桂花的幼樹入冬后澆一次防凍水并在樹基部培土護根外,再用厚報紙7層包裹樹干和枝條,就能在北京露天過冬了。三年后就不用過冬再包裹了。

  病蟲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病害

  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后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莅卟“l生在7-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于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后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后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后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桂花的歷史典故知識點】相關文章:

桂花的歷史典故12-17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精選歷史典故01-30

經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典故05-20

歷史的典故05-22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宅男宅女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