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扁擔拳重獲新生六年級作文
“嗨、嗨……”每周周二下午,學校操場上都會傳出震撼的吶喊聲。 在干嘛呢?哦,原來是學校武術隊隊員們在學習操練施厝扁擔拳。 咱們施厝扁擔拳是從哪里傳來的呀?休息之余,我向教練施爺爺問起了扁擔拳的前世今生。
“施厝扁擔拳傳承于清朝乾隆年間的南少林武術,說來話長!”施爺爺摸著我的頭,娓娓道來,“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秋,泉州南少林寺被毀后,有一武僧馮海和尚劫后余生,雙目失明,渾身燒傷,流落到我們泉港施厝村,被施、林、吳三姓鄉親收留救治。馮海為感恩村民,教授南少林護寺秘傳武功。施姓得傳少林棍法后,在農村日常生活勞動中衍變為扁擔拳! 我想了想,算了算,撇了撇嘴:“哇塞,那得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施爺爺點了點頭,接著說,“祖傳的`施厝扁擔長六尺,與人齊眉,又稱齊眉棍,木料要求是上好的,平時挑擔可以承重150多公斤貨物。舊時兵荒馬亂,遇到危險狀況時,將貨物往地上一放,棍子順手抽出,立馬變成防身兵器! “可是,我們已經不經常用到扁擔,干嘛還要學呀?” “你這孩子,還喜歡刨根問底!笔敔斝α耍霸蹅冞@扁擔拳,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目前已列入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哦,學習扁擔拳,讓非遺文化進入校園,是為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讓它發揚光大。
施爺爺還介紹說,村里成立了施厝扁擔拳文化研究會,對扁擔拳歷史淵源進行追溯,整理武術套路和傳承譜系,鼓勵傳承人舉辦培訓班,發展扁擔拳愛好者、習練者隊伍。施厝扁擔拳代表隊曾參加泉州市老年人健身節比賽,獲得特別獎。
“我知道,中央電視臺的《國寶檔案》有一期欄目,提到了施厝扁擔拳對泉州海絲文化保護的貢獻!” “不僅如此,我們施厝扁擔拳還走出國門呢。韓國電視臺的系列電視片《天下武林紀行》,更是詳細介紹了施厝扁擔拳的起源、傳承和發展。” 是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更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對此,我自豪,我認同。
讓扁擔拳重獲新生,我們一起傳承!
【讓扁擔拳重獲新生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重獲新生初中作文06-02
重獲新生高二作文02-21
讓銅雕藝術重獲新生作文10-12
重獲友情作文06-25
學生作文 重獲自由08-04
小鳥重獲自由作文09-22
父親的扁擔作文07-14
外公與扁擔作文11-06
爺爺的扁擔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