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1
“干菜鮮肉粽子真香,真好吃!”“栗子粽子才好吃呢!”……是呀!又是一年粽葉飄香的端午節到了。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歡天喜地地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等,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端午節包粽子,這民族風俗歷史悠久,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留有千古佳作“楚辭”,這一膾炙人口的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
于是,端午節前一天,大家都忙著包鮮美的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我勤快的奶奶更是因為我愛吃粽子,早早地忙活著。包粽子可有講究了,先把碧綠的新鮮粽葉洗干凈整理好,然后再準備餡:有鮮肉,把它切成條,鮮肉青豆、板栗、糯米等食材調好味,放置一邊半小時為宜,等它入味。
包粽子先把兩片棕葉卷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在里面放入少許粽米,再放入各種食材,如:干菜鮮肉餡兒、板栗鮮肉餡兒、青豆鮮肉餡兒等等。然后把棕葉包嚴實,最后用線把它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包粽子有許多種花樣,如:干菜鮮肉粽、青豆鮮肉粽、板栗鮮肉粽,還有甜甜的、滑滑的豆沙、紅棗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的是干菜鮮肉粽。接著夜間煮熟,然后放鍋里燜一晚上,這樣的粽子吃起來更鮮美,吃到嘴里更糯,更滑,那叫一個鮮呀。于是,端午節這天我就早早地起來吃這讓人垂涎的粽子,才有前面與媽媽的搶白。
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激烈精彩的賽龍舟呢!我的`家鄉雖然沒有這個習俗,但是我的親戚家鄉有,我和爸爸媽媽便去湊熱鬧。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穿著整齊,在賽龍舟呢!龍舟上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有規律地敲著鼓點兒,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嗚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我也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這吶喊聲中……
吃粽子、賽龍舟,這端午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特別是讓人情真意“粽”的粽子,它不僅味美,還連接著親情呢!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2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在這個節日里,最讓我期待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了。
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提前準備好了糯米、紅棗、豬肉和粽葉。早上,我興奮地跑到廚房,看到媽媽已經開始浸泡糯米和粽葉了。她微笑著對我說:“今天我們要一起包粽子,你準備好了嗎?”我點點頭,心里充滿了期待。
包粽子是個需要技巧的活兒。媽媽先給我示范,她熟練地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放入適量的糯米,再放上幾塊紅棗和豬肉,最后再加上一層糯米,最后把粽葉折疊起來,用繩子綁緊。我看得目不轉睛,心里想著:“我也要試試!”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粽葉,按照媽媽的步驟開始包粽子。可是,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手笨拙,粽葉總是折不好,粽子也總是包得松松垮垮。看到我皺著眉頭,媽媽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勵我說:“沒關系,多練習就好了,包粽子最重要的是用心。”
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慢慢掌握了技巧。隨著一次次的嘗試,我的粽子終于包得越來越好。每一個粽子都像是我用心的結晶,里面包裹著我的祝福和對家人的愛。
包完粽子后,我們把它們放進鍋里煮。鍋里冒出的香氣讓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等粽子煮熟后,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充滿了幸福。媽媽告訴我,端午節的粽子不僅僅是美食,更是家庭團聚、傳承文化的象征。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不僅學會了制作美食,更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每一個粽子都承載著我們的愛與祝福,讓我明白了“情真意粽”的真正含義。
在今后的每一個端午節,我都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傳承這份美好的傳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3
“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 每年的端午節,對我來說,可不只是一個傳統節日,更是一場溫暖與愛的盛宴,那一只只小小的粽子,裹滿了濃濃的情。
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輕輕灑在廚房里。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廚房,只見外婆早已系上圍裙,站在灶臺前,準備大展身手包粽子。桌上擺滿了新鮮的食材:翠綠欲滴的`粽葉,像一片片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的翡翠;潔白如雪的糯米,顆顆飽滿,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還有那紅寶石般的紅棗,仿佛在向我眨著眼睛。
外婆拿起兩片粽葉,熟練地將它們交錯疊放,輕輕一卷,一個小巧玲瓏的 “漏斗” 就成型了。接著,她舀入一大勺糯米,放入兩顆紅棗,再用糯米填平,然后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用棉線繞了幾圈,打個結,一個四角粽就大功告成了。看著外婆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我心里直癢癢,纏著外婆要學。
在外婆的耐心指導下,我拿起粽葉,可粽葉在我手里卻像個調皮的孩子,怎么都卷不出 “漏斗”,不是漏了米,就是散了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差點就放棄了。外婆卻笑著鼓勵我:“孩子,別著急,慢慢來,第一次包能這樣已經很不錯啦。” 在外婆溫柔的鼓勵聲中,我漸漸靜下心來,經過多次嘗試,終于包出了一個歪扭但還算完整的粽子。那一刻,我心里滿是成就感。
粽子下鍋蒸煮,廚房里熱氣騰騰,粽香四溢。不一會兒,熱氣裹挾著粽香彌漫了整個屋子,那香味直鉆鼻腔,勾得我肚子里的饞蟲咕咕直叫。
終于,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解開棉線,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泛著油光,紅棗的香甜與糯米的軟糯完美融合,一口咬下去,唇齒留香。我把自己包的粽子遞給外婆,外婆笑得眼睛瞇成了縫,直說:“好吃,好吃,這是外婆吃過最甜的粽子。”
其實,我知道,這粽子真正的甜,不在舌尖,而在心里,它飽含著外婆對我的疼愛,也承載著我對外婆深深的敬愛。這份情,如同這端午的粽香,悠悠飄散,歲歲綿長。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4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對于我來說,粽子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承載著濃厚的親情和傳統文化的氣息。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總是期待著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我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好材料,心里充滿了期待。媽媽已經在廚房忙碌,她把糯米浸泡得軟軟的,紅棗、豆沙、咸蛋黃等餡料也一一備齊。看到這一切,我的.心里樂開了花。
“快來幫忙!”媽媽招呼我。我立刻跑到廚房,洗凈雙手,準備開始包粽子。媽媽教我如何將粽葉折成漏斗的形狀,放入糯米和餡料,然后小心翼翼地包好,最后用繩子綁緊。剛開始,我的手法笨拙,粽子總是包得歪歪扭扭,媽媽看到后,忍不住笑了:“沒關系,多練幾次就好了。”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媽媽一邊包粽子,一邊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她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的愛國精神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聽著聽著,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覺得包粽子不僅是為了吃,更是為了傳承這種精神。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我們終于包好了幾十個粽子。它們一個個整齊地排在桌子上,像是一支支士兵,等待著出征。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煮,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待到粽子煮好,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滿是幸福。咬上一口,糯米的香甜、餡料的美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濃濃的親情在舌尖綻放。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明白,粽子不僅僅是食物,它更是家人之間情感的紐帶,是文化傳承的象征。每一個粽子都蘊含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的尊重。在這個節日里,我感受到的不僅是美味,還有那份濃濃的情真意粽。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5
情真意 “粽”
“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 每年的端午節,小區里總會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粽香,那熟悉的味道,勾起了我心底最溫暖的回憶。
記得六年級那年端午,學校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包粽子活動。同學們興奮不已,圍坐在擺滿食材的桌子旁,眼睛放光,仿佛即將開啟一場奇妙的美食之旅。老師請來了社區的李奶奶當指導,李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她的雙手靈巧得如同飛舞的蝴蝶。
只見李奶奶拿起兩片翠綠的粽葉,輕輕一卷,一個小巧的錐形就出現了,再舀上一勺晶瑩的`糯米,放入紅棗、豆沙等餡料,然后用糯米將其填滿,最后用繩子熟練地捆綁,一個飽滿可愛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
我學著李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拿起粽葉,可粽葉卻像個調皮的孩子,怎么都卷不好,不是松開就是破了個洞。我急得滿頭大汗,旁邊的同桌見狀,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別著急,我來幫你。” 說著,他手把手地教我,在他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包出了一個歪扭但還算完整的粽子,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大家齊心協力,不一會兒,桌上就擺滿了形態各異的粽子。有三角的、四角的,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這些粽子雖然模樣不那么精致,但每一個都飽含著我們的熱情與努力。
活動結束后,老師將粽子煮熟分給大家。我輕輕剝開粽葉,一股熱氣撲面而來,糯米的軟糯、紅棗的香甜瞬間在舌尖綻放。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心里滿是喜悅。那一刻,我明白了,端午節的粽子,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份濃濃的情誼,它將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讓這個傳統節日變得格外有意義。
如今,每當端午臨近,我總會想起六年級那次包粽子的歡樂場景,那情真意 “粽” 的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溫暖著我的心房。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6
又是一年端午至,家家戶戶飄散著粽葉的清香。在這個充滿傳統韻味的節日里,最令我難忘的莫過于那一個個包裹著深情厚誼的粽子。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悄悄地喚醒了沉睡中的我。廚房里傳來媽媽忙碌的身影和鍋碗瓢盆的交響樂。我知道,那是媽媽在為我們準備端午的特別禮物——粽子。她精選了上好的糯米,搭配著紅豆、綠豆、花生和腌制得恰到好處的五花肉,每一片翠綠的粽葉都承載著媽媽對家人的愛與祝福。
我走進廚房,看著媽媽那雙靈巧的手,如何將糯米與餡料巧妙地融合,再用細繩緊緊綁好,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熟練而富有情感。媽媽告訴我,包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是家人間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每一個粽子,都蘊含著對家人深深的思念與祝福。
當一鍋鍋熱氣騰騰的粽子端上桌時,整個房間都彌漫著誘人的香氣。剝開一個粽子,糯米的軟糯與餡料的鮮香交織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那一刻,我品嘗到的不僅僅是粽子的美味,更是媽媽那份無私的.愛和家的溫暖。
端午節,因為有了粽子,變得更加溫馨而有意義。它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情感的寄托。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讓我們用心去感受每一份情真意粽,珍惜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時光,讓愛與祝福隨著粽香飄向遠方。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7
在六年級的學習生活中,每一個節日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著我們童年的記憶。而端午節,更是以其獨特的文化韻味和濃濃的親情,成為我心中最溫暖的那一抹亮色。
今年的端午節前夕,家里彌漫著一種特別的氛圍——那是準備包粽子的熱鬧與期待。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她早早就泡好了糯米和粽葉,還準備了紅豆、蜜棗等豐富的餡料。一到周末,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了這場關于愛與傳承的活動。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拿起兩片粽葉,輕輕一卷,形成一個小小的漏斗狀,再用勺子舀入糯米,放上幾顆紅豆和一顆甜甜的蜜棗,最后再覆蓋上一層糯米。可別看這步驟簡單,真正操作起來卻屢屢出錯,不是米漏了出來,就是粽葉包不緊。每當這時,奶奶總是笑瞇瞇地接過我手中的“半成品”,三兩下就調整得完美無缺。
粽子包好后,奶奶把它們整齊地碼放在大鍋里,加滿水,生起爐火。隨著水溫的`升高,屋內漸漸飄起了粽葉的清香,那是端午特有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等待的時間似乎變得格外漫長,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和幸福。
終于,粽子煮熟了。剝開熱氣騰騰的粽葉,露出晶瑩剔透、軟糯香甜的粽子,一口咬下,甜蜜瞬間溢滿口腔,更溫暖了心房。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情真意粽”的含義,它不僅僅是對傳統節日的慶祝,更是家人間情感交流的紐帶,讓愛與溫暖在每一次的品嘗中傳遞。
這個端午節,因為有了家人的陪伴和親手制作的粽子,變得格外有意義。而那些關于粽子的記憶,也將成為我六年級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8
“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 那悠悠粽香,宛如一把神奇的鑰匙,輕輕開啟了我記憶的匣子,將六年級那年端午的溫馨畫面徐徐展開。
六年級的那個端午節,學校別出心裁地組織了一場包粽子活動,消息傳來,全班都沸騰了。同學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圍坐在擺滿食材的長桌旁,眼中閃爍著期待與興奮的光芒,仿佛即將踏上一場神秘而有趣的美食探索之旅。
老師特意邀請了社區里德高望重的李奶奶前來指導。李奶奶一露面,大家就被她那嫻熟的技藝吸引住了。只見她沉穩地拿起兩片翠生生的粽葉,手指靈動地輕輕一卷,眨眼間,一個精巧的錐形就亭亭玉立在掌心。隨后,她不緊不慢地舀起一勺宛如珍珠般的糯米,再添上紅棗、豆沙等甜滋滋的餡料,接著用糯米將其填得滿滿當當,最后,一根繩子在她手中上下翻飛,不多時,一個圓潤飽滿、模樣可愛的粽子就完美誕生了。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張得老大,還沒等老師下令,就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也不甘示弱,照著李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拈起粽葉,可這粽葉卻好似故意跟我作對,怎么都不聽使喚。我要么卷得松松垮垮,要么用力過猛,戳出個洞來,急得我鼻尖上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正當我懊惱不已時,同桌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著說:“別慌,我來幫你。” 說著,他便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從粽葉的拿捏角度,到糯米的填充技巧,無一遺漏。在他的熱心幫助下,我終于包出了一個雖然形狀有點歪扭,但好歹完整的粽子,那一刻,一股難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頭。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桌上很快擺滿了形態各異的粽子。有的規規矩矩呈三角狀,有的別具一格是四角模樣,還有些奇形怪狀,活像一群綠色的小精靈在開派對。這些粽子或許外表不夠精美,但每一個都承載著我們滿滿的熱情與付出。
活動接近尾聲,老師將粽子煮熟,一一分給大家。我輕輕剝開粽葉,騰騰熱氣裹挾著糯米的軟糯、紅棗的香甜撲面而來,瞬間在舌尖上綻放出一場美味的狂歡。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喜悅之情溢滿心間。我深知,這小小的粽子,凝聚的不只是食材,更是同學們之間真摯的情誼,它像一根無形的紐帶,將我們的心緊緊纏繞在一起,讓那個傳統節日變得熠熠生輝,意義非凡。
如今,端午的腳步漸近,那情真意 “粽” 的畫面總會如期浮現在腦海,溫暖如初,成為我成長路上一抹永不褪色的亮色。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9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會慶祝這個節日。對于我來說,端午節不僅是一個吃粽子的日子,更是一個充滿溫情和回憶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奶奶總是會在端午節前幾天開始準備粽子。她會提前泡好糯米,準備各種餡料,有紅棗、豆沙、咸肉,甚至還有我最喜歡的蛋黃。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在一旁興奮地看著奶奶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滿了期待。
那天,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粽葉的清香。奶奶把糯米和餡料放在粽葉上,然后熟練地包起粽子,動作輕快而又有力。我好奇地問:“奶奶,您包的粽子為什么這么好看?”奶奶微笑著說:“因為每一個粽子都藏著我的心意,包得越用心,粽子就越美味。”我聽了,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溫暖。
當粽子煮熟的那一刻,整個家里都彌漫著濃郁的香氣。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嘗一嘗,奶奶把熱騰騰的粽子放在碗里,遞給我。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露出了白皙的糯米,咬上一口,粽子軟糯香甜,心里滿滿的幸福感涌上心頭。
除了美味的`粽子,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奶奶告訴我,屈原為了國家的安危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的身體,紛紛把粽子投入江中。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端午節不僅是吃粽子,更是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長大,奶奶也漸漸老去。雖然她的手不再那么靈活,但她的心意依然在每一個粽子里。每當端午節來臨,我都會親自下廚,嘗試著包粽子。雖然包得不夠好看,但我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奶奶對我的愛和祝福。
端午節的粽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每一個粽子都承載著我和奶奶的回憶,傳遞著濃濃的親情。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希望把這份愛延續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情真意粽”的溫暖。
端午節,是我心中永遠的節日,它讓我懂得了家庭的溫暖和傳統文化的珍貴。每當我吃到粽子時,心中都會涌起對奶奶的思念與感激。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 10
“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 每年的端午節,那熱鬧歡快的氛圍,獨特的習俗,總讓我滿心歡喜。但于我而言,這個節日可不只是遵循傳統,更是一場溫暖與愛的盛大慶典,一只只小小的粽子,裹滿了濃濃的親情。
清晨,陽光宛如金色的絲線,透過窗戶的縫隙,輕柔地灑在廚房里。我像一只歡快的小鹿,迫不及待地奔向廚房。一進去,便看見外婆早已系上那帶有碎花的圍裙,精神抖擻地站在灶臺前,好似一位即將出征的將軍,準備大展身手包粽子。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新鮮的食材:翠綠欲滴的粽葉,恰似一片片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的翡翠,那葉片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潔白如雪的糯米,顆顆飽滿圓潤,仿佛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還有那紅寶石般的紅棗,宛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在綠葉白米間俏皮地眨著眼睛。
外婆手法嫻熟,她拿起兩片粽葉,輕輕一抖,讓粽葉在手中舒展開來,隨后交錯疊放,手指靈動地輕輕一卷,一個小巧玲瓏的 “漏斗” 瞬間成型。接著,她舀入一大勺糯米,那糯米如涓涓細流般歡快地落入 “漏斗”,再放入兩顆紅棗,恰似給糯米安了兩個甜蜜的 “小窩”,接著又用糯米填平。然后,外婆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用棉線繞了幾圈,打個結,一個標致的四角粽就大功告成了。看著外婆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我心里直癢癢,像只小饞貓似的纏著外婆要學。
在外婆的耐心指導下,我拿起粽葉,可粽葉在我手里卻像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怎么都不聽使喚。我費了好大勁卷,不是漏了米,像個漏勺似的,就是散了形,氣得我直跺腳。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額頭布滿了汗珠,差點就放棄了。外婆卻笑著鼓勵我:“孩子,別著急,慢慢來,第一次包能這樣已經很不錯啦。” 她那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眼中滿是慈愛。在外婆溫柔的鼓勵聲中,我漸漸靜下心來,深吸一口氣,經過多次嘗試,終于包出了一個歪扭但還算完整的粽子。那一刻,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滿滿的成就感涌上心頭。
粽子下鍋蒸煮,廚房里瞬間熱氣騰騰,粽香四溢。那股香味如同有魔力一般,不一會兒,熱氣裹挾著粽香彌漫了整個屋子,直鉆鼻腔,勾得我肚子里的饞蟲咕咕直叫,我在廚房門口不停地踱步,眼巴巴地盼著粽子出鍋。
終于,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解開棉線,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泛著油光,紅棗的香甜與糯米的軟糯完美融合,一口咬下去,唇齒留香。我把自己包的'粽子遞給外婆,外婆笑得眼睛瞇成了縫,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可那笑容卻比春日里盛開的鮮花還要燦爛,直說:“好吃,好吃,這是外婆吃過最甜的粽子。”
其實,我深知,這粽子真正的甜,不在舌尖,而在心里。它飽含著外婆對我的疼愛,從準備食材時的精心挑選,到包粽子時的耐心指導;也承載著我對外婆深深的敬愛,在每一次失敗后的重新嘗試,在每一個與外婆相伴的瞬間。這份情,如同這端午的粽香,悠悠飄散,歲歲綿長,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都永不消散。
【情真意粽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粽情端午作文02-05
粽情端午作文03-18
“粽”情端午05-19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3篇05-02
粽情端午作文四篇05-12
粽情端午作文9篇08-15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4篇10-12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三篇08-12
粽情端午作文五篇06-19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4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