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人生理想優質作文
許多學員和我討論關于職業生涯的定位和發展問題,問題大多數集中在職業的選擇上,究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如何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定位呢?
職業選擇并不是一種投機,而是厚積薄發的一種過程。職業生涯需要的是經營,選擇僅僅是其中之一。
最重要的并不是暫時的好工作,而是不斷追求成長!
一份好的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世界500強和國內領先企業每年都會進行校園招聘,能應聘上的,自然說明你綜合素質不錯,但這并不代表了你一定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沒有應聘上的,也不代表你的職業生涯就此完結了。事實上,大多數成功人士并沒有很好的職業起點,而正是這些并不怎么好的起點,激勵著他們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
幾乎所有的職業人士都會遇到職業瓶頸,就像“中年危機”一樣,無法避免。一般人到了三四十歲,往往就會遇到這個瓶頸,其原因不外乎失敗之后的一蹶不振,或者是成功后的志得意滿。
成長是習慣所造成的。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早年命運多舛,家境十分凄涼,他遭遇過父母破產,在同一年中失去過三位哥哥和姐姐。但是困苦往往會讓人產生征服環境的強烈欲望,松下曾在他的自傳上寫到,正是逆境讓他產生了不失人本主義的雄心壯志,并數十載的勤學不輟,最終成為一代偉大的企業家。松下只讀到小學四年級,9歲就去做了自行車店的學徒,這個多病、悲慘、貧窮的小孩不但勝任了這份工作,還不斷地追求進步,后來成為了大阪電燈公司一位上進的員工,以及成功的企業家。松下所使用的商業策略,比20世紀其他企業家要高出許多,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在獲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并未放慢腳步,反而更加努力,進而不斷超越他人,終于站在了成功之巔。松下不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成功企業,還成為了遠遠超越單純經濟利益的政治家和哲學家。這一切,完全取決于松下的不斷學習和精益求精。
盡管“理想”是現今這個功利社會很少再被提及的名詞,但我還是強調,事實上一個人的成功,完全取決他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短期的是目標,長期的就是理想。
許多人說“我對現狀不滿”,但有什么能讓自己滿意的呢?是錢多點嗎?還是職位高點?
我發現有職業不滿感的人往往集中在兩個層級,一種是畢業才幾年的“半新不舊”的人,一類是接近40歲的人,他們往往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想要突破卻很難。
“半新不舊”的人與其說是不滿,不如說是彷徨。他們往往覺得工作已經幾年了,級別卻一直還高不上去,想要晉升似乎很渺茫,想要跳槽機會也不多。他們的問題常常集中在呆在公司好還是跳槽好,但往往,他們覺得這兩個方向都不是特別的好。
我們來分析下這種“不好”是怎樣產生的。對于這些年輕人,我要說的是必須要沉得住氣。繼續在原來的公司等待機會也好,跳槽也好,其實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關鍵在于職業生涯的最初幾年,你自己增強了多少的實力?
職業生涯初期是打基礎,也是養成良好職業習慣的階段,這段時間必須放棄所有的投機心態,踏踏實實的吃點苦。盡管你可能會抱怨不公,付出與報酬不成正比,但以長遠的職業眼光來看,早期職業生涯吃得苦越多,未來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大。在這個階段報著投機心態的人,通常未來會吃足苦頭。這就像種樹,葉茂的基礎就是根深。你很難相信一個沒有扎實基礎的人能走得很遠,哪怕他運氣好不小心做到了一定的職位,也肯定不會做得好。因為做到高職位,學識和經驗都是必備的條件,否則哪怕做到了也很難服眾,也缺乏領導好一支團隊的必要基礎。
《逃離外企》的主人公李白,之所以能在從事銷售工作不到十年的時間就躍升為營銷總經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最早在可口可樂最初那幾年打下的扎實的營銷技能基礎。盡管他也不斷地在找尋機會尋求職業的突破,但首先他是極度地熱愛他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并以此為樂。他在和獵頭的一次會面中這樣描述過他的銷售工作:
我記得那時候每天都是騎著自行車拜訪客戶的。365天,風里雨里,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夏天熱倒不怕,就怕下雨天和冬天,雨一下,一件雨披根本擋不住,特別是南方的雨,細雨蒙蒙的,往往是不到幾分鐘,腿上就被雨水全淋透了,但是我還得保護客戶卡和POP還有掛旗。一天幾小時下來,鞋子里都灌滿了水。還有就是冬天,地下結冰,冷是不怕,但是穿著套鞋的腳趾都凍僵麻木了。往往到了客戶那里,走路都感覺不一樣了。但這個時候客戶是最感動的,他們會熱情地招呼你進屋坐下,幫你放好雨衣,停好自行車,對他們來講,冰天雪地,本來客人就沒有幾個,但可口可樂的銷售人員還是堅持拜訪,無論大店還是小店,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他們感動,我們也在與他們的交談中建立了深厚的客情。
在你抱怨未獲得提升,沒有好的機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有沒有吃夠李白這樣的苦呢?
另外一種,是接近40歲人的瓶頸,也稱“中年危機”。我的周圍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原先也有著良好的職業背景,但是到了這個年紀,卻往往停滯不前,甚至不少還在走下坡。
“中年危機”的產生,說到底,是由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職業人一旦爬升到一個中級職位并停留一段時間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倦怠的感覺。這是一種職業疲勞,往上看,職業的晉升似乎遙不可及,若是有,也必須要付出很多艱辛的努力和學習;往下看,似乎自己已經是個很有經驗的人了;往兩邊看,自己又似乎混得還不錯。這時候有些人就會產生得過且過的心態,認為今日混得已經不錯了。但問題在于,不努力往往就是退步,就是被淘汰。不信你翻看一下五年前、十年前的營銷書刊,如果有的話,那些以前的作者,他們今天在哪里?是的,有的還在,有的已經不見了。是他們已經足夠好,不需要再用文字表達他們的觀點了嗎?不是的`,他們很多已經再也寫不出來了,或者說,他們已經被淘汰了。
很多人迷信老經驗,但問題是,這個社會經驗能管用的時間并不長,當今的社會日新月異,五年前、十年前的東西,今天還能派上用場的并不多。如果哪天你放棄了學習,說明你離被淘汰的時間,又近了一步。
而職業倦怠,正是一種會讓人“溫水煮青蛙”感覺的東西。只要你還在某個位置上,你就會覺得學不學都無所謂,你還是一樣的處境;但一旦你離開了這個“位置”,你就會知道學不學相差太遠了,按部就班讓你在老職位上可以混日子,但是卻讓你喪失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而檢驗一個人是否還有職場競爭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他重新放在人力資源的市場上競爭,看你究竟是人才呢?還是已經成了企業的“費用”?
沒有目標,你就不會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表現出堅忍的毅力和刻苦修煉,沒有理想,你就不會在一個舒適的崗位上繼續努力和學習。
那么,什么是人的職業理想呢?
如果你要想在這份職業上持續地工作下去并且保持價值,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專業人士,成為專家。
所謂的專家,他不是那些有幾張騙人的資格證書的人士,這些是不夠的,那不是真正的專家,真正的專家和那些徒有虛名的人的區別是專家必須“顧客至上”,就如同真正的醫生向上帝發誓為病患服務并恪守操守一樣。專家要擁有的不僅僅是技能和知識,還需要以客戶利益為尊。
成為專家是一個職業人的職業理想,他不是光會看上級的臉色行事,他還需要:
1) 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報酬;
2) 不僅在公司內部,從外部看來,也具備嫻熟的專業知識;
3) 在本職崗位上,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4) 尊重客戶,全力為客戶做好服務;
5)對自己的工作懷著理想和自豪感,并持續努力。
人生很短暫,如白駒過隙,既然你選擇了這工作,那么,請堅持下去。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請你用最高的職業準則來要求自己,并懷抱這樣的理想做好每一項工作,而不是投機取巧。這,才是一個立志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的人應該懷有的理想。
【點亮人生理想優質作文】相關文章:
理想點亮人生01-30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05-15
作文:理想點亮人生05-01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精選03-07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09-02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07-24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07-24
理想點亮人生的作文10-29
理想—點亮人生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