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魯迅的作文匯總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迅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的作文 篇1
這是華東六市旅游的最后一天了,我們來到魯迅故居玩。
我們先游玩了魯迅祖居,再游玩魯迅故居。魯迅故居里有百草園、三味書屋,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園。
剛進去的時候我覺得很荒涼,腳下一粒粒沙子讓勞累的我們覺得正在沙漠中行走。通過幾條大小不一的通道,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但這里不像剛才感覺的那樣荒涼,而是有點覺得我們在一座種滿花草、生機勃勃的山上。
有幾棵樹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幾棵樹很特別,它結的果實叫皂角。以前那些貧窮人家都拿來洗頭、洗身體、洗衣服,洗后就像我們用肥皂洗的一樣干凈。我和垣禹看見樹下有刻字的石頭,便在旁邊照了一張相做紀念。
聽同團的魏晨曦和橙子說我們以后會學到一篇魯迅寫的.作文,里面有寫到百草園。她們都是小學高年部的,所以比較清楚。
導游說百草園是魯迅和他同伴童年玩耍的天堂。慢慢的,我突然覺得我愛上了這個地方……
魯迅的作文 篇2
一說起大作家,大家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魯迅;一說起魯迅可能想起的不僅他的作品還有他的故鄉——紹興。
而我覺得在紹興看魯迅故居,卻沒有在魯迅故居里看紹興那樣別有一番風味,整個魯迅故里是粉墻黛瓦,而魯迅的故居更是蘊藏著紹興悠遠的人文,藝術與獨特的江南風味。今天我們小記游學紹興。去體驗魯迅故里的人文軼事。
且不說魯迅小時候的住的房子、魯迅爺爺奶奶的祖屋和他上學的古老學堂——三味書屋。就單單說魯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園。那里翠綠的菜畦長得十分繁盛,小巧圓滑的市井壘得十分精致;碧綠的爬山虎還是爬滿四壁圍墻,茂盛的何首烏心葉蒼翠。且不進去仔細瞧,只是站在圍欄邊一望,眼前就好像浮現出魯迅孩提時與伙伴在此追逐嬉戲的樣子。又好像看見長媽媽拉著年幼的魯迅,坐在大桑樹下吃茴香豆,講《美女蛇》的故事。
一想起這兒,整個紹興熱鬧的'街景有立刻浮現在我眼前——在街頭叫賣蓮子、香糕的小販,在那古色古香的街坊間穿梭的炸油豆腐的老奶奶,在題扇橋上畫扇子的作坊老板……
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到酒菜的香味,遠遠地便看到了咸亨酒店大大的招牌,依稀記得以前讀過的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又想起”竊書不算偷”這句話,好像看見了文中的”我”在酒店里忙碌著為客人們溫酒,而孔乙己悠閑的倚在門欄上喝著碗里的濁酒。頓時整個紹興的街景又浮現在我眼前——蜿蜒窄小的河道、古色古香的烏篷船,釀酒作坊里放著的壇壇清酒,木桌上擺著的幾粒茴香豆……不由得,又嗅到了很濃的江南氣息。
要說在魯迅故居,三味書屋是最值得一看的。那是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家。在那里我們看到了魯迅當時讀書所坐的地方。看到這個書屋,讓我們仿佛看到當時的魯迅穿著長袍,跟著老師搖頭晃腦地念“人之初,性本善”。一張擺著桌椅的小角落,桌上刻著一個“早”字,據說當時魯迅為了給身患重病的父親買藥每天一早去當鋪變賣家產——換藥,結果有一天上課遲到了。這個“早”是他為了提醒自己——無論多忙,上課都不能遲到,可能這也是他成為大作家的原因之一吧。
這次游學是我多次游學中,覺得學習東西最多的一次。在三余書屋我們還體驗了一把魯迅小時候聽課的經歷:穿上藍色的長袖長袍,系上衣襟上的藍色盤扣,寬寬的袖口,長長的衣衫,我們再戴上一頂粘有小辮子的瓜皮錦緞小帽,活脫脫的一個個明清時期的小小秀才,在全木結構的書屋,仿梨花木刻的桌椅里,聽劉老師講魯迅小時候的趣事,他的經歷,咀嚼他文字的精彩……
桌上的一壇濁酒,碟中的幾粒茴香豆,碗里的一堆手剝筍,這些依著水,坐在烏篷船上慢慢享受著紹興人文的游客,使我從魯迅的筆下,他的故居看見的頗具江南韻味的真實紹興。
魯迅的作文 篇3
這學期開學以來,我們開展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就是讓我們把名人讀書故事和名人名言等和讀書有關的事以手抄報的形式寫出來。本人收集了許多資料,并把自己讀書的方法和魯迅先生做了比較。
本來我是不該和魯迅先生做比較的,可我喜歡讀書,太喜歡讀書了,我……“什么呀!你是有一點點愛讀書,可你看的是什么?故事書!你看看人家有名的文學家,他們才是真愛讀書呢!好好學著點……”真掃興,我還想好好夸夸自己呢!不行,不能讓自己太跌面!我讓你們看看,我和文學家魯迅誰更愛書與讀書!
魯迅先生,舉例一:魯迅先生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牌,他馬上去賣掉買了一本書和一串紅辣椒,晚上冷時,就嚼一顆辣椒,用這種方法堅持讀書。愛讀書指數:五顆星!!
魯迅先生,舉例二:魯迅先生讀書前,總是先把手洗干凈在拿書,借出書后,書如果有破損,魯迅先生會很不高興……愛書指數:五顆星!!
說完了魯迅先生的,就該說我的了!
本人,舉例一:“哈哈哈,這個故事好好玩呦!笑的.我的門牙都快掉了!老媽,我給你讀讀!哈哈——”現在想起那個故事:我還想笑呢!只不過——’愛讀書指數:五顆星!!負!
本人,舉例二:“喂!你這個熊孩子!口口聲聲說自己愛讀書,書在哪呢?!枕頭下頭的褥子下面!哦?怪不得這幾天睡覺這么硌的慌呢!愛書指數:十顆星!!!!負!!
最后總結:“看來老媽說的沒錯,我是要多想魯迅先生學習!多讀書!”剛說完,只聽老媽從廚房傳來一聲慘叫:“咱家的辣椒呢!”
魯迅的作文 篇4
因讀了一篇魯迅爺爺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于魯迅小時候百草園的歡樂與三味書屋的乏味,我真想親身感受一下,于是硬纏著爸爸帶我去。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都在魯迅東路上,其實這條路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的,但這個暑假卻被封了,到處是建筑工地,馬路也變得坑坑洼洼的,好不容易來到三味書屋卻因改造上了鎖。好在三味書屋我已去過,是前年(二年級)暑假拍小魯迅的MTV的時候去的,印象還是深刻的。記得書屋很狹小,屋內黑暗悶濕,木格窗透入的光線讓人感到壓抑。先生桌上有把戒尺,那是專門用來責罰像我這樣頑皮的學生的,先生后上方有一塊扁,上寫“三味書屋”,其意可能是酸苦辣吧,至于甜那是定不會有多少的。扁下是松鹿圖。上課時老先生領念,我們跟著讀,先生搖頭晃腦沉醉在文章里時,我們就趁機逃到后花園去玩耍,當先生聽見周圍沒動靜時,就會回過神來說:“人都到那里去了?”“哈!哈!哈!”這個“老糊涂”!
望著三味書屋那二扇緊鎖的黑漆竹門,我不免有些失望,手扶著蓮花形的橋墩,嘆它似老先生一樣顯得蒼老而斑駁。眼前的河水中有幾條小魚圍著只烏蓬船上下翻騰著,我不由得坐在門前的木欄上靜靜地注視著它們,任時光從我身旁靜靜地流過,任思緒飛揚,飛向那快樂的百草園……
魯迅書中的百草園非常大,內有高大挺拔的皂夾,碧綠的閃著晶瑩珠兒的青菜,還有紫紅的桑椹,更好吃的覆盆子,就是扎上半身刺,能吃上一兩顆那也是很高興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覆盆子,可能就是我常摘的紅珊瑚似的野草莓吧。知了聲從園內遠遠傳來,參差的長吟,鳴聲悠長而不噪,很是好聽。至于那肥胖的黃蜂、喜歡唱歌的油蛉子,一嘯沖天的“叫天子”我卻并不陌生,因我家就住在山邊。每天就是它們吸引我的眼球并伴我入睡的。
百草園里故事很多,其中的美女蛇不光使小魯迅聽后膽戰心驚,我讀后也是一樣,每天晚上睡覺總忍不住會去看那舞動著的白窗簾,它會變化出什么?大肚和尚、搖曳的小樹、飄搖的'極光……但當它要變成美女蛇時,我會急忙翻身,用毛毯子蓋住頭,虔誠地呼喚飛蜈蚣,實在挺不過去就只能叫爸爸媽媽,還謊稱要上廁所,看來小魯迅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突然我覺得魯迅離我是那么近,近得我可以拉著他的手一起去釣龍蝦,一起去摘野草莓……
“瀟逸,還愣著干什么?回家去吧。”爸爸的輕聲呼喚讓我回過神來,就這樣回去?我心有不甘,執意要去百草園。在我的執著下,爸爸或抱或攙地將我“護”到了魯迅故居。天哪,二扇大門緊鎖著,完了,來的不是時候!但這卻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用力推著門,從門縫中向里張望,極力想看出點什么,但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沒有,唉,只能打道回府了。
其實在我的心中早已有百草園了,那就是我的快樂天地——窗外的鹿池山!那有:春天雪云似的開滿層層白花的梧桐林,繁榮的狗尾巴草,幽靜的石板路,紅蠟般的石榴花,三角形的“酸葉子”,還有緩流橋下的大螯龍蝦,馬尼拉草地上的滑滑梯和秋千,最令我高興的是山腳下的泳池,炎炎夏日可以盡情玩我的“狗爬式、水中空翻了”。真是
“山碧碧,水漣漣,
云淡天高盡歡顏。
人間勝景此處有,
常使兒童樂忘返。”
啊,百草園——我心中的樂園!
魯迅的作文 篇5
大家好,我就是今天帶領你們參觀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匡迪。這里就是魯迅故里了,大家都認識魯迅先生吧?他的原名叫周樹人,他一生寫了許多名作,如《孔乙己》、《阿Q》等。魯迅是他的筆名,他的“魯”字是照他母親取的,因為他的'母親十分有才華,他希望自己也和母親一樣有才華。
大家看見的這個富麗堂皇的大廳了嗎?這就是周家賣給當地富翁朱家的老臺門,周家因為慢慢衰落下來,不得不與族人商量,賣了老臺門。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座典型江南特色的深宅大院。朱家買到后將老臺門開始了重新修建,后來因朱家慢慢衰落也不得不停止了修建,將老臺門大部分原樣保留了下來,所以我們才看到這原汁原味的老臺門。
這里就是百草園了,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到百草園》中提到過,這里種著大量花朵、蔬菜、桑樹。春天,花朵開放,十分美麗;夏天,桑果成熟,紫里透紅,讓人直流口水;秋天,蔬菜成熟,一個比一個綠,一個比一個嫩;冬天,這里白雪一年,百草園就像穿了一件雪白的衣裳……
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這里就是那時城里最嚴厲的書屋了,他們的先生姓壽,是位一絲不茍的老人。你們看,這就是魯迅坐的位子,你們看他的桌上有個“早”字,這還有段來歷呢!因魯迅父親生病,家中不得不將一切東西都去換藥,就在一天,魯迅不小心延誤了上學,被壽老師批評了。從此,魯迅不僅不恨老師而且更加發奮讀書,終于,他成了第一個“用筆與日本人打仗”的人。
今天到此為止,大家可以分散參觀了,請注意安全。
魯迅的作文 篇6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偉大的、高尚的、平凡的、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評價他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還非常關心愛護青年,他一生接待過來訪的青年五百多名,給進步青年寫信三千五百多封。魯迅不但關心進步青年,而且關心愛護成千上萬的勞苦大眾、勞動人民。他為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強盛,把自己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我們的祖國了。因此,魯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像他那樣珍惜時間、發奮學習、努力工作。實實在在的做一個優秀的學生。
我清清楚楚的記著,他那黃里帶白的臉,瘦的真讓人擔心,頭上的頭發像一把刷子一樣直豎著,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形成他那獨特的形象和外貌,他逝世時,許許多多的人都來追掉他,向他致敬,有的都失身痛哭,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花圈和挽聯堆滿房間,各種各樣的人都來了,有工人、學生、青年、老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來呢?因為,魯迅先生是一個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我還清清楚楚的記著他小時候很聰明。接下來,我給大家講幾件逸聞趣事吧!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周樟壽,他的老師是一個戴闊邊眼鏡、待人和氣的人,他叫壽鏡吾。一次,上課之前,有一個學生偷看了壽先生的考題“獨角獸”,后來他就去問周樟壽,周樟壽回答說:“四眼狗。”后來那個人真把四眼狗,來回答老師,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每一個學生的答案,壽先生都不滿意,唯獨,周樟壽的答案滿意,因為他以古書《爾雅》中的比目魚來作答。魯迅先生從小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因此,從小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長大了寫下了許許多多的著名的文章。
是啊,魯迅更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家人去吃飯,在路上他毫不猶豫的去救助了一位黃包車夫。他們給他取玻璃片,扎繃帶等等。魯迅做過的好事有成千上萬。所以我們一定要像魯迅一樣助人為樂,為大家著想。是啊,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魯迅的作文 篇7
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魯迅先生都是偉大的,他是中國的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在18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作者看到伯父把受傷的拉車夫的腳包扎好后,把剩下的'藥給了他,又給了他一點兒錢,讓他在家好好休息。
在19課《一面》中主要寫了魯迅的外貌描寫,緊緊的表現出了一個“瘦”字,全文共寫出了魯迅六次“瘦”的描寫。
在20課《有的人》中,通過了魯迅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充分的表現了魯迅先生生前為人民鞠躬盡瘁,死后人民懷念他。
在我的心目中,跟別人想的一樣,就和別人想的總結在一起就是一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先生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魯迅的作文 篇8
我所認識的魯迅先生,是從他的著作中見到的,我沒有與他會過面。當魯迅先生創造出阿Q的時候,我還沒想到到文藝界來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沒有訪問 求教的機會與動機。及至先生住滬,我又不喜到上海去,故又難得相見。四年前的初秋,我到上海,朋友們約我吃飯,也約先生來談談。可是,先生的信須由一家書 店轉遞;他第二天派人送來信,說:昨天的信送到的太晚了。我匆匆北返,二年的工夫沒能再到上海,與先生見面的機會遂永遠失掉!
在一本什么文學史中(書名與著者都想不起來了),有大意是這樣的一句話:魯迅自成一家,后起摹擬者有老舍等人。這話說得對,也不對。不對,因為我是 讀了些英國的文藝之后,才決定也來試試自己的筆,狄更斯是我在那時候最愛讀的,下至于烏德豪司①與哲扣布②也都使我欣喜。這就難怪我一拿筆,便向幽默這邊 滑下來了。對,因為象阿Q那樣的作品,后起的作家們簡直沒法不受他的影響;即使在文學與思想上不便去摹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啟示與靈感。它的影響是普 遍的。一個后起的作家,盡管說他有他自己的創作的路子,可是他良心上必定承認他欠魯迅先生一筆債。魯迅先生的短文與小說才真使新文藝站住了腳,能與舊文藝 對抗。這樣,有人說我是魯迅派,我當然不愿承認,可是決不肯昧著良心否認阿Q的作者的偉大,與其作品的影響的普遍。 我沒見過魯迅先生,只能就著他的著作去認識他,可是現在手中連一本書也沒有!不能引證什么了,憑他所給我的印象來作這篇紀念文字吧。這當然不會精密,容或 還有很大的錯誤,可是一個人的著作能給讀者以極強極深的印象,即使其中有不盡妥確之處,是多么不容易呢!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認識泰山,但是泰山的高偉 是他畢生所不能忘記的,他所看錯的幾點,并無害于泰山的偉大。
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 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的贊詞。學問淵博并不見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淵博,博覽群籍,出經入史,所以他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見與主張,而取著述而不 作的態度。這種人好象博物院的看守者,只能保守,而無所施展。有的人,因為對某種學問或藝術的精究博覽,就慢慢的擺出學者的架子,把自己所知的那些視為研 究的至上品,此外別無他物,值得探討,自己的心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假若他也喜創作的話,他必是從他所閱覽過的作品中,求字字句句有出處,有根據; 他作而不創。他犧牲在研究中,而且犧牲得冤枉。讓我們看看魯迅先生吧。在文藝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這些學問并沒把他嚇住。他寫古文古詩寫得極 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漢,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體的東西他能作,新的文藝無論在理論上與實驗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對舊物的探索而 阻礙對新物的創造。他對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遠不被任何東西迷住心。他隨時研究,隨時判斷。他的判斷力使他無論對舊學問或新知識都敢說話。他的話,不 是學究的掉書袋,而是準確的指示給人們以繼續研討的道路。
學問比他更淵博的,以前有過,以后還有;象他這樣把一時代治學的.方法都抓 住,左右逢源的隨時隨事都立在領導的地位,恐怕一個世紀也難見到一兩位吧。吸收了五四運動的從新估價的精神,他疑古反古,把每時代的東西還給每時代。 博覽了東西洋的文藝,他從事翻譯與創作。他疑古,他也首創,他能寫極好的古體詩文,也熱烈的擁護新文藝,并且牽引著它前進。他是這一時代的紀念碑。在文藝 上,事事他關心,事事他有很高的成就。天才比他小一點的,努力比他少一點的,只能循著一條路線前進,或精于古,或專于新;他卻象十字路口的警察,指揮著全 部交通。在某一點上,有人能突破他的紀錄,可是有誰敢和他比比全能比賽呢!
也許有人會說:在文藝理論方面,魯迅先生只盡了介紹的 責任,并未曾建設出他自己的有系統的學說;而且所介紹的也顯著雜亂不純。假若這話是對的,就請想想看吧,批判別人的時候,不是往往忘卻別人的努力,而老嫌 人家作得不夠嗎?設若能看到這一點,我們不是應當看看自己,我們自己假如也把研究、創作、翻譯,同時并作,象魯迅先生那樣,我們的成績又能有多少呢?我們 就是對于一位圣人,也應不客氣的批評,可是我們也應當曉得批評不僅是發威,而是于批評中,取得被批評者的最良最崇高的精神,以自策自勵。魯迅先生能于整理 國故而外,去介紹,去翻譯,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一個人的精力與天才永遠不能完全與他的志愿與計劃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這苦痛是越來越 深,而殺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魯迅先生的精神便是永遠不屈不撓,不自滿,不自餒。魯迅先生的精神能以不死,那就靠后起者也能死而后已的繼續努 力。抓住一位英雄的弱點以開心ziwei,既無損于英雄,又無益于自己,何苦來呢!
還有人也許說,魯迅先生的后期著作,只是一些小品文,未免可惜, 假若他能閉戶寫作,不問外面的事,也許能寫出比阿Q更偉大的東西,豈不更好? 是的,魯迅先生也許能那樣的寫出更偉大的作品。可是,那就不成其為魯迅先生了。希望魯迅先生去專心著作的人,雖然用著惋惜的語調,可是心中實在暗暗的不滿 意!不滿意他因愛護青年,幫忙青年,而用去許多時間;不滿意他因好管閑事而浪費了許多筆墨。
我不曉得假若魯迅先生關上屋門,立志寫偉大的作品,能夠有什么貢獻;我不喜猜想。
我卻準知道魯迅先生的愛護青年與好管閑事是值得欽佩的事,他有顆純潔的心,能接近青年;他有奮斗的怒火,去管閑事。是的,先生的愛護青年,有時候近于溺 愛了;可是佛連一個螞蟻也愛呢!母親的偉大往往使她溺愛兒女;這只有母親自己曉得其中的意義,旁觀者只能表示惋惜與不滿,因為旁觀者不是母親,也就代替不 了母親,明白不了母親,自己不是母親,沒有慈心,覺得青年們都應該嚴加管束,把青年們管束得象羊羔一樣老實,長者才可逍遙自在的為所欲為。為長者計,這實 在是不錯的辦法。可是,青年呢?長者的聰明往往把將來帶到自己的棺材里去,青年成了殉葬者。魯迅先生不是這樣的長者,他寧可少寫些文章,而替青年們看 稿子;他寧可少享受一些,而替青年們掏錢印書,他提拔青年,因為他不肯只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們活埋了。這也許是很傻的事吧?可是最智慧的人似乎都有點 傻氣。
至于愛管閑事,的確使魯迅先生得罪了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諷刺譏罵,實在使長者們難堪,因此也就要不得。中國人不會憤怒,也 不喜別人掛火,而魯迅先生卻是最會掛火的人。假若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會老老實實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筆時時刺著那些不會怒,不肯犧牲的人們的心。 在長者們,也許暗中說句:幸而那個家伙死了。可是,我們上哪里去找另一個魯迅呢?我們自慚;自慚假若沒有多少用處,讓我們在紀念魯迅先生的時候,挺起 我們的胸來吧! 只寫了些小品文嗎?據我看,魯迅先生的最大成就便是小品文。我敢說,他的學問限制不了后起者的更進一步,他的小說也攔不住后起者的猛進直前。小品文,在五 十年內恐怕沒有第二把手,來與他爭光。他會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來。
他的舊學問好,新知識廣博,他能由 舊而新,隨手拾掇極精確的字與詞,得到驚人的效果。 你只能摘用他所用過的,而不易象他那樣把新舊的工具都搬來應用,用創造的能力把古今的距離縮短,而成為他獨有的東西。他長于古文古詩,又博覽東西的文藝, 所以他會把最簡單的言語(中國話),調動得(極難調動)迭宕多姿,永遠新鮮,永遠清晰,永遠軟中透硬,永遠厲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 文字,容納在一兩千字里,象塊玲瓏的瘦石,而有手榴彈的作用。只寫了些短文么?啊,這是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后無來者的,文藝建設!
燃起我們的怒火吧,青年!以學識,以正義感,以最有力的文字,盡力于抗戰建國的事業吧!在抗戰中紀念魯迅先生,我們必須有這個決心!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故里讀魯迅作文01-21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02-02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2-02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02-02
高中作文:游魯迅的故里-魯迅12-19
高中我讀魯迅作文-魯迅12-18
夢見魯迅作文800字-魯迅12-18
相遇魯迅作文1000字-魯迅12-27
走近魯迅—游覽魯迅的故居作文11-25
魯迅作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