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螞蟻的作文(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螞蟻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螞蟻的作文1
可愛的“螞蟻工坊”
前些天,我們參觀了上海科技館。在科技館購物點,我購買了心儀已久的寶貝—一螞蟻工坊。螞蟻工坊是一座小型蟻巢,在里面放上螞蟻,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螞蟻的生活習性。我挑選了一個透明外殼的蘋果形塑料盒子,里面充滿了藍色的像果凍一樣的凝膠。有4只大小不一的山螞蟻在里面爬來爬去。我根據它們的體形起了名字:“大大”“小小”“尖尖”“圓圓”。我把盒子捧在手心里,細細觀察:只見它們焦急地爬來爬去,似乎在尋找出口。
回到家里,我把它們放在自己床邊。第二天清晨,我一睜眼就去看螞蟻,驚喜地發現藍色凝膠的表面已經被挖出了一條長約1厘米的“地道”。我想象著它們昨天晚上的“所作所為”:在“大大:=的率領下,螞蟻們開始分泌蟻酸,用來溶化膠晶。螞蟻真是一種團結的小生靈,它們知道單個的力量有限,團結起來力量大。此刻,瞧它們那副優哉游哉的樣子,我相信,它們明天肯定會挖得更深更寬,把家裝飾得更美更完善!
螞蟻們又忙碌了起來。“大大”把大塊的藍色凝膠弄碎;“圓圓”不停地用蟻酸溶解凝膠;“尖尖”把“圓圓”沒溶解的碎塊傳遞給“大大”進行再加工。只見“犬大”用兩只前足踏地,兩只后足微微蹺起,在藍色凝膠上又刨起來了。過了大約5分鐘,“大大”停止刨抓,在約1毫米寬的小坑里半俯身子,兩只前足搓了又搓,還在胸口仔細地搓了些藍色碎末。
就在“大大”好似“梳妝打扮”的時間里,另外3個伙伴已經又合力把地道打深了一點點。我看了有些憤憤不平:憑什么“大大”清閑自在,而它們卻這么辛苦地勞動?正在疑惑的時候,“大大”一搖一晃地爬進地道里,它的腹部一陣劇烈抖動,似乎吐出了一些東西,而“圓圓”馬上用腳使勁扒,頓時藍色凝膠又陷下約1毫米。我恍然大悟,原來“大大”剛才是在醞釀蟻酸呀!看著那條短短的隧道,我對可愛的小螞蟻不禁產生了一些敬意。
通過這些天對螞蟻的觀察,我從它們身上感受到了團隊合作、自食其力、快樂生活的精神。它們親密無間地嬉戲著、工作著,帶給我歡樂,帶給我思考,望著它們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觀察螞蟻的作文2
我再一次回到那美麗的故鄉,再一次躺在田野里。
這次,我看到了在藍的極透徹的天空中,散落著幾方如絲帕般柔順的云朵。看到了一排風華正茂的青松。青松綠得發亮,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好似剛剛被一場豪雨洗滌過。青松染綠了山風,染綠了我的雙眸。
美好的天空下一塊石頭吸引了我。啊!原來是一只辛勤勞動的螞蟻。
螞蟻是世上最小的嗎?不,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才是最大的!若不信,且看那黑乎乎的小洞口旁,那一個個身披黑甲的小勇士,身負重比自己大出幾倍的食物,一步一步向洞口挪去。其中一只,格外吸引我的目光,它的身形比一般的螞蟻要小的多,好多次,它氣喘吁吁,停下休息,以我的眼光來看,這食物并不多,一粒米而已。甚至有幾次,這小家伙可能是真的體力不夠了,在一粒小石子前,它狠狠地摔了一跤,從手上淌出的血染紅了周圍的片片落花,在午后的陽光中綻放出難以比擬的絕美。它甚至有放棄的念頭,它打算不要這食物了,向前走了幾步,這幾步異常地緩慢“難道就要這樣嗎,今天我的家人們要吃什么?我還答應孩子今天要帶白米給他吃呢,不行,我才不要做懦夫!”。終于,它回過了頭,不顧手上還在流血的傷口,兩只手放在米上,使勁向上抬起,沉重地放在肩上,每走一步,汗珠與血滴同時落下,一路上,那血與汗的混合物,是它今天努力的見證,它已入洞口,而在旁觀看的我,思緒久久未能回神。
直到天空漸漸變暗,我感覺要下雨了。據我所知,下雨前,螞蟻會把家搬到高處去。這樣雨水才不會沖到它們。
我的目光另一個洞口。這時,一只螞蟻正馱著一塊面包屑艱難地走著,突然腳下一滑,食物滾到了一邊。也許是小螞蟻太累了,怎么也扛不起這塊面包屑了。它往回跑了。不久,一群小螞蟻趕來了,它們開始團團圍住食物,動了,食物真的動起來了!這只隊伍浩浩蕩蕩前進,我似乎聽到了他們齊心協力的口號聲……我看得入了迷,被小螞蟻的干勁兒感染了,真希望自己也變成一只小螞蟻,加入他們勤勞的隊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團結就是力量”。我這才猛然想起要下雨了,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觀察螞蟻的作文3
今天,項老師帶領我們到學校的后面去觀察螞蟻。
我們觀察螞蟻的地方都有糖堆,白花花的,我們就蹲在那里看看有沒有螞蟻發現我們放的白糖。
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發現了一只紅色螞蟻了,這只螞蟻邊走邊搖動著觸須。螞蟻的觸須有著大用處呢:它們的觸須想靈感器一樣,可以先偵探前面有沒有障礙物,還可以用觸須看看前面的東西是光滑還是粗糙,最大用處就是可以與朋友交流呢!但是它還不知道前面就是我們的誘餌了。這只螞蟻走著走著,觸須一下子就撞到糖上面了。這只螞蟻好像問到了香味,說:“好香啊!”于是,這只螞蟻就爬了上去開始吃了起來,他也不肯告訴別人,它真是一只自私螞蟻呀!它在這里吃,其它的嗎一直好挨餓了。螞蟻吃這吃著下子就不動了,好像是撐被死的。有幾個同學起哄了說:“死了!死了!”誰知道這只螞蟻又動了沒撐死他算好了,這么自私!這個“小自私鬼”都吃了那么飽還在那吃我覺得他一定在想:還有這么多食物我還要繼續吃。我們又發現了一只紅色螞蟻向這邊走來,這是我也在想,只要這只螞蟻不自私,其他的螞蟻們都不用挨餓了。這只螞蟻一發現食物,就立刻跑回去了,這只螞蟻果然不自私。我們盯著這只螞蟻發現了螞蟻的洞穴了。不過你不仔細看你也發現不出來呢!他們的洞穴就在一個石板后面,門口還有一株草遮著呢。他們的洞穴又長又深最多不過一指寬。這只螞蟻到了洞門口,還有的螞蟻在洞門口做熱身運動似的。不過這只螞蟻還是先叫了里面的的,我猜他應該是現叫里面的出來順便叫上他們。
過來一會啊,又見幾只螞蟻出來了。不過他們可不是過來吃的,看著他們在石物旁邊走來走去,留下了他們的氣味。好像是在測量食物的范圍,好像其它的螞蟻來到時候,只要聞到了氣味就知道前面有沒有食物了。
這群螞蟻一回去,再過來的可不少了。這一出來,他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他們和軍人一樣有精神,走的路線和告訴食物的那一只手的一模一樣呢!這只這隊伍整齊的到了食物的邊上,他們好像聞到了無比的香味。有的立刻就爬到上面大吃一頓,有的不餓的還是勤奮的把糖搬回家。這些螞蟻把糖運回家的方法可多了。 有的直接用牙咬有的拼命的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糖運回家。還有多搬不動大塊的,只好叫朋友一起搬了……
這么一大堆,一會兒工夫。只剩下一點兒了,這些螞蟻強得真猛呀!這些螞蟻就盡情地吃喝了,真幸福呀!這些雖然都是一群渺小、卑微的小螞蟻,但是我們依然要像它們學習團結、友善,有好東西要和他人分享的高尚品質。小螞蟻有著好品質,我們人類,要做得更好!
觀察螞蟻的作文4
我在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里看到過關于紅螞蟻的介紹:紅螞蟻從不喂養自己的幼仔,也從不自己找食物,而是到黑螞蟻窩掠奪它們的幼蟲,并強迫它們為自己照顧幼蟲和捕獵,自己則坐享其成。
今天,我在花園里的石凳下就親眼目睹了紅螞蟻團伙強行搶劫黑螞蟻窩的全過程。
首先,一只只碩大的紅螞蟻從洞口如泉水般涌出,形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活動的紅線,人站在幾米開外都能看見。隨后,“紅線”隊伍邊前行邊繼續分列,兵分六路地包圍住黑螞蟻窩。這時,黑螞蟻窩的主人仿佛也感受到了大兵壓境的緊張氣氛,洞口出現了幾十只保衛家園的“壯士”,準備給囂張的紅螞蟻大軍當頭一擊。正當紅螞蟻的大軍在洞口前成功“會師”時,幾十只黑螞蟻壯士搶得先機,向紅螞蟻噴射蟻酸,紅螞蟻頓時亂作一團,黑螞蟻趁亂再沖進紅螞蟻群中拼命廝殺,打得紅螞蟻潰不成軍,撤回洞穴。
沒多久,紅螞蟻又重整旗鼓,對黑螞蟻窩進行了第二次襲擊。第二次發動襲擊的紅螞蟻明顯比第一次數量多了很多,也謹慎了很多,不像第一次那樣氣勢洶洶。這一次黑螞蟻也派出了更多的蟻衛士,不過打了一次勝仗后,黑螞蟻的隊伍里出現了一些懶散的士兵,有些“不務正業”的蟻衛士甚至跑去找食物吃。
第二次螞蟻大戰開始了!只見紅螞蟻好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涌向黑螞蟻窩,勢不可擋,而黑螞蟻也不甘示弱,用屁股對著紅螞蟻,努力地噴著蟻酸。正當前線激烈交鋒時,紅螞蟻從蟻穴調來了幾座活動的“炮塔”——若干只螞蟻像疊羅漢一樣,最底層的螞蟻數量最多,最上層的數量最少。幾座“炮塔”緊緊地靠在了前線戰斗的一排紅螞蟻后面,但黑螞蟻并沒有發現這些厲害的“武器”。就在這時,“炮塔”上的螞蟻不約而同地沖了下來,借著高度優勢越過了一排紅螞蟻和一排黑螞蟻,徑直沖進了黑螞蟻窩。黑螞蟻知道大事不妙,趕忙折回洞里抗擊。黑螞蟻情急之下居然放棄了對洞口的把守,紅螞蟻見陰謀得逞,馬上大舉進攻,殺入蟻穴里……過了一會兒,紅螞蟻軍團從黑螞蟻的洞穴里浩浩蕩蕩地出來了,凱旋的隊伍里還多了很多黑螞蟻寶寶,每只黑螞蟻被五、六只紅螞蟻劫持著,可憐的黑螞蟻寶寶將成為紅螞蟻的奴隸。
紅螞蟻還真是又懶又霸道,不但自己不干活,還要讓別人幫自己干活。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黑螞蟻在紅螞蟻的洞穴里進進出出,不要覺得奇怪哦。
觀察螞蟻的作文5
美麗的世界像一個萬花筒,不停的轉動著。上一秒發生的不愉快的事兒,下一秒這個萬花筒就可能會讓這件事兒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加五彩斑斕。今天我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讓我知道了不少的知識,這件事就是觀察螞蟻。
螞蟻很小,為了更仔細的觀察它,我用了放大鏡。螞蟻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頭、胸、腹,而且我在螞蟻的頭上看見了一對觸角,據說這是讓螞蟻分辨方向和方便溝通的寶貝呢。我還看見了螞蟻那小的幾乎看不見的眼睛,那一對眼睛長在觸角的后面。媽媽告訴我,螞蟻因為長期生活在黑暗潮濕的地下,所以眼睛基本不起什么作用,它只可以看見陽光,別的東西都看不清楚它是靠嗅覺和觸覺來分辨東西的,這一點讓我覺得好新奇呀。他們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用觸角傳遞不同的化學物質,告訴同伴有什么事兒發生。螞蟻在胸部有六條腿,每一條腿上往下一點兒的部位都長有絨毛,這些絨毛太細太細,既使用放大鏡看,也不見得能看清。我仔細了再仔細才可以模模糊糊的看清那些絨毛。螞蟻的腹部,就相當于我們人類的肚子,里面存著螞蟻吃的食物。
正在我仔細觀察的時候,我突然看見一個和餅干一樣大小的葉子動了動,“什么?葉子長腿啦?會走路啦!”我定睛一看,呀,原來是兩只小螞蟻在搬這片葉子,嚇死我啦!我的心慢慢平靜了下來,開始仔細的觀察這兩只螞蟻的一舉一動,這可是我第一次如此認真的觀察一只小動物。
我看見在樹葉前面的那只螞蟻正用它那小巧玲瓏的嘴巴咬住那片樹葉,一個勁兒的往前拉,另一只螞蟻用觸角--不對,它的觸角是彎的呀?原來螞蟻是用頭頂著樹葉往前推呢!
終于,一只螞蟻沉不住氣掉天走了,只留下另一只螞蟻,還一個“人”在那兒一個勁兒地推食物。我在想,這只傻螞蟻,人都看干不動走了,你干嗎還這么像一個傻瓜一樣的執著堅守呢?
我觀察的有點兒累了,就準備坐在路沿石上休息休息。但是,這時我卻看見那只剛剛離開的螞蟻正在半路上和另一只螞蟻在說著什么,只見它和朋友互相碰了一碰觸角,似乎交流了很多話。之后,另一只螞蟻就匆匆忙忙的回洞去了,而那只螞蟻又完原路返回了。我以前在書上讀過,螞蟻如果發現了自己抬不動的食物,就會和其他螞蟻碰碰觸角,告訴其它螞蟻食物在哪。可是我也不是螞蟻并不知道他倆說了些什么。又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好幾只螞蟻匆匆忙忙的一起往這邊爬過來,然后扛得扛、拉得拉,一起背著那片樹葉一點兒一點兒的向洞口挪動過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又想起來白天那些可愛的螞蟻,讓我想起一句話“人心齊,泰山移”,我不經打心眼兒里佩服這些小小的不起眼兒的小小生命。
觀察螞蟻的作文6
上完昆蟲這節課以后,我們生物小組的幾個同學就開始注意觀察媽蟻的動態。看到媽蟻經常離開洞口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例如飯粒、饅頭或者小昆蟲等等都是它們的食物。如果發現較大的蟲子,不管是死的還是活的,一個媽蟻搬不動,就奔回去把窩里的螞蟻都領出來,有的鉗著蟲子的頭,有的鉗著蟲子的腳,有的鉗著它的身子,同心合力的把蟲子拖回桐里。有時把食物分成一塊一塊的,各自銜著回洞。
媽蟻是靠什么把消息通知給同伴的呢?我看到媽蟻用頭上的觸角相互碰撞,然后就向著食物的方向爬行。我想:它們一定是用觸角傳遞信號。如果它們找到的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觸角就擺動的得特別猛烈。一個一個的依次傳遞,一會兒來了一大群,你拖我拉地抬著走,非常高興。
有一天,我們要試試螞蟻的識路本領,就做了一個實驗:我捉來一只大媽蟻,把它放在門前的爛泥地上,用一個很大很大的回竹筒罩住它,只讓它看見天空,這只螞蟻仍然能準確地辨認方向;后來我們又用一塊黑布草在竹筒上,把天空和周圍的事物全擋住,這時,螞蟻就慌亂起來,到處亂轉。從這個事實說明螞蟻走一段路以后就把頭低下來,好像要聞聞地上的氣味,再走一段路程又低下頭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設想是不是螞蟻走過的地方用糖果畫上一條線,媽蟻就迷路了,從而證明媽蟻因為聞不到自己的氣味回不了家。后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實驗,情況完全相同。啊,真有趣,我們更喜歡觀看螞蟻的動態了。
天空里黑云密布,快要下雨了。成群的螞蟻嘴里街著像白飯粒一樣的東西;也有的銜著腰子形的東西,來來去去向高處搬家。雨過天晴,它們又忙碌地搬回原處。我們看過書上的圖,螞蟻窩是彎彎曲曲的通道,就跟蹤追跡挖媽蟻的窩,才知道白米粒樣的東西是卵,腰子形的東西是蛹。我們還抓到了雄蟻,可惜沒有找到幼蟲和雌蟻。我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把它們制成了標本。
螞蟻會打仗,打起仗來你咬我、我咬你,拼死拼活十分兇猛。它們為什么打仗呢?大概為了爭奪食物吧?我們就撒些食物在它們中間,漸漸地就散開了。它們怎么會知道誰是自己的同伴誰是敵人呢?我們又做了個實驗,把同窩的媽蟻放在一起,它們相親相愛并不廝打,后來我們又把不同窩的螞蟻放在一起,它們就打起來了。我想,大概不同窩的螞蟻有不同的氣味,所以它們能分p清楚。更有趣的是打仗后地上留下了許多尸體,一會兒,許多媽蟻來抬自己伙伴的尸體,各回自己的窩,把戰場打掃得干干凈凈。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感到媽蟻的群居生活真是有意思。
觀察螞蟻的作文7
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地上有一群東西在爬來爬去,于是,我悄悄地走向那,定睛一看,原來是剛剛出洞的小螞蟻,只見它們左一堆,右一群的,不知在說些什么。我突然想到:咦,老師不正要我們尋找螞蟻做實驗嗎?于是,我躡手躡腳的捉住一只稍大的螞蟻,再準備了一個樟腦丸,實驗開始了。
第一次,我將捉住的.螞蟻輕輕地放在一旁,沒想到它十分乖巧,一動不動的,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樟腦丸,在水泥地上輕輕地畫了一條防線,然后將小螞蟻引過來,小螞蟻可機靈了,只見它用觸角踏了踏那條防線,看沒什么危險,就順利沖破了防線。
我又在先前的基礎上又畫了一條防線,小螞蟻一開始幾乎停在那,一動不動的,它似乎感覺到前方有些障礙,就停下了匆匆的腳步,過了一會兒,只見小螞蟻開始慢慢的移動了,可是快到防線時,小螞蟻又停了下來,探著小腦袋仔細的觀察著,也許是樟腦丸的味道變淡了,小螞蟻才慢慢移動,然后繞道而行,沖破了防線。
我覺得十分好奇:螞蟻實在是太聰明了,沒想到它的感覺能力如此強大,我實在不敢相信,于是我又畫了個稍大的圈。
小螞蟻見前方出現了一樣新玩意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前沖,等它沖到圓心時,忽然停住了,也許它已經被樟腦丸的味道給包圍了,只見它奮力的掙扎著,急得團團轉,就像一句歇后語所說的那樣: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好一會兒,螞蟻才恢復了原樣,它擺弄著四肢,似乎在想:我到底是沖還是不沖呢?只見它糾結了半天,最終使出全身力量,沖破了大圈。
我簡直不敢相信,螞蟻居然能在包圍下沖出去,太不可思議了,我決定再試一次,看這次會怎樣。
我把圈越畫越小,直到有1角錢硬幣那么小時才停住了,小螞蟻似乎已經精疲力盡了,只見它緩慢的爬行著,停停頓頓的,它似乎已沒有了先前的神氣,變得昏頭轉向的,一會兒往那走,一會兒往那走,猶豫了好半天,小螞蟻實在忍不住住這刺鼻的味道了,所以沒有順利沖破小圈。
我也在這一瞬間昏了頭,呆呆的傻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我猜想著,螞蟻也許是因為樟腦丸的氣味太刺激了,所以才沒沖破最后一關吧!
這些忙忙碌碌的小螞蟻,沒想到感覺能力如此之大,真令我不可思議!
觀察螞蟻的作文8
篇一
十月五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國慶節前,老師布置了觀察動植物的作業,于是我特地去抓了幾只螞蟻。
我們來到山上,那里的巖石上有很多螞蟻,還有一個蟻穴。我們用一片樹葉截走了幾只螞蟻,放進紙盒子里。
我們又拿出兩根薯條放在洞口,不一會兒,一大群螞蟻爭先恐后地飛奔到薯條邊埋頭大吃。于是我笑著說:“給你們點懲罰,嘻嘻”。我拿出我的水杯,將水灌進洞里。
最后,我帶著這幾只螞蟻“戰俘”回了家。
篇二
十月五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早上抓到螞蟻后,我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觀察。
我發現,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有三對足,兩根觸角,頭上有一對口器,腳長在胸上。
為了方便觀察,我將螞蟻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但是它居然沿著平滑的杯壁爬了上去。
螞蟻在爬的時候,一會兒轉圈,一會兒又上又下,一會兒大螞蟻把小螞蟻踩在腳下,盡顯“山大王”的威風。
篇三
十月六日 星期五
天氣:晴
過了一整天,我想:這么久沒給螞蟻吃東西,它們不會餓死吧?于是我急忙帶上一塊中午吃剩的饅頭來到玻璃杯旁。
我把饅頭切成小塊,放進玻璃杯里,幾分鐘后,四五只螞蟻爬過來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所有的螞蟻都圍過來了。
螞蟻吃東西時很有趣,總是先把一對足壓在身體下面,直到完全確認“獵物”沒有危險后,才放心大吃。
篇四
十月八日 星期日
天氣:晴
后來,我把螞蟻轉移到昆蟲觀察器里,因為觀察器配有放大鏡和氣孔,更方便觀察。一不小心,過了一個晚上,螞蟻趁我不注意偷偷跑了出去,我在家里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那只螞蟻,我只能再次捕捉一只。
剛抓到螞蟻,我的心里升起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螞蟻是從氣孔里跑出去的嗎?氣孔那么小,螞蟻真能找到氣孔并爬出去嗎?為了證實我的猜測,于是在抓到螞蟻后,我便開始了觀察。
螞蟻在逃的時候,先把前面的一對足伸出去,再把頭伸出去,然后把后面的兩對足伸出來,最后把腹部拉出來。看來這些螞蟻雖然小,可它們的頭腦可不簡單哪!
篇五
十月八日 星期日
天氣:晴
我將兩只螞蟻養在一起,一位是小區里的名門貴族,另一位是荒山野嶺的混小子,不打架才怪呢!
于是貴族和混小子開打,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貴族一口咬住混小子的足,被一腳“踹”開,混小子惱羞成怒,飛撲上來一腳接一腳的“踹”。貴族不慌不忙,和它拆起招來,終于貴族找到破綻,飛起一腳,將混小子踢出老遠,看得其他螞蟻目瞪口呆。
觀察結束后,我將所有的螞蟻放回了大自然。
螞蟻世界是多么的有趣啊,愿你也有一個了解記錄生物的言行的機會!
觀察螞蟻的作文9
今天下午放學時,老師留的作業是寫一篇觀察日記,題目是《螞蟻搬食》。一聽這題目,我就犯了難:到哪兒找螞蟻呀,就是找見瑪蟻它也不一定橄食呀。我一邊琢磨一邊往家走,進了院門,顧不上放書包,就在院子里搜尋開了。轉了好幾圈,連一只瑪蟻也找不著。這下我可著急了,心怒:“平常地上的瑪蟻到處可見,今天怎么一只也不出來了?"剛怨換個地方,忽然看見一只瑪蟻正在我腳下爬。我頓時高興起來,一下子把它抓起來。我盯著手掌土的小瑪蟻說:“小東西,可葬找到你了,快帶我去找你的同伴吧,今天日記的材料可全靠你們了。”說著,我便把它輕輕放回地土。小螞蟻好像聽懂了我的話似的,向一株樹下爬去。有了小媽蟻帶路,我終于找到了螞蟻洞。
我高興極了,在樹旁一塊陰涼地蹲了下來,靜靜地等候螞蟻搬食。可等了將近一個小時,那些瑪蟻只是在洞口周圍爬來爬去,根本不尋食。我生氣機了,真想用腳把它們很死,可往周圍一看,我伸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氣也消了,大冤枉螞蟻了,原來周圍除了土和石頭,什么可食的東西也沒有。我憂然大悟,忙從家里拿來幾粒米,放在螞蟻洞口四周。然而,這并沒有引起它們多大興趣,只有幾只螞蟻爬過來,不一會兒又離開了,根本沒有搬食的意思。我急得出了一頭汗。正在束手無策時,猛然間想起上自然課時,老師曾講過瑪蟻喜咬甜食。于是我又一次跑回家,取來一小攝白砂糖,均勻地撒在瑪蟻洞口。這回引起了瑪蟻們的注意,先是一只較大的瑪蟻湊了過來,好像品嘗似的。也許覺得味道不錯,它用自己頭上的觸須碰了碰另一只小瑪蟻,那只小瑪蟻就歡快地爬進洞里。不一會兒,從洞口鉆出一大群瑪蟻,它們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剎下的便用嘴叼著;拉大些的,就幾只螞蟻一起項著抬回去。就這樣,瑪蟻來來往往,連成一串,好像有誰丟在地上一條黑線。不一會兒,砂糖就全運進了洞里,我終于看到了螞蟻搬食的全過程。
當我提筆寫日記時,不由地悠:螞蟻雖小,但它們靠大家的力貢,靠蟻群的努力,能把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的食物運走,這不正是我們常說的“團結起來有力量”嗎?
觀察螞蟻的作文10
在我快樂的童年里,有許多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我發現了一個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我發現了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回家了,為什么要搬家了。
一天,我和弟弟到公園來玩時,發現一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走向螞蟻洞口。我看了看,這群螞蟻從外面搬了很多家具、工具回家。我想了想,說:朱寶琦,這些螞蟻這么小,為什么還能搬那么重的東西呢?看你這個豬腦袋,是想不出來的。還是趕緊回家上網搜搜吧!
說完,我和弟弟馬上跑回家。打開了電腦,查了查。哦!找到了,找到了。螞蟻是動物界的小動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氣。如果你稱一下螞蟻的體重和它所搬運物體的重量,你就會感到十分驚訝!它所舉起的重量,竟超過它的體重差不多有100倍。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舉起超過他本身體重3倍的重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螞蟻的力氣比人的力氣大得多了。
后來,我又找了螞蟻為什么要搬家的相關資料。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于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了起來。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也要尊重大自然。感謝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人類一定要尊重大自然,不要破壞大自然的規律,否則定會受到懲罰。
回到家,我查了資料∶原來螞蟻可以舉起比自己身體重10倍的東西;螞蟻相互碰觸角是在傳遞消息,如果觸角擺動的很猛烈,就代表食物又大又合胃口;之所以螞蟻走的路線相同是因為它們中間有一條信息線,如果你把它們從中間分開,它們就會迷路。
通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很多奧秘。即使是一只小螞蟻也有它驚人的秘密。
觀察螞蟻的作文11
在一塊塊長滿翠綠色青苔的深灰色磚頭上,爬著五六只棕紅色的小螞蟻,那模樣回想起來還真有點兒讓人起雞皮疙瘩。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感覺螞蟻是用皮裹成的,一層一層的。螞蟻的身子由四節組成,第一節是頭水滴形的,和芝麻差不多大小。嘴是細細的夾子,吃東西時夾一點咽下去,又夾一點再咽下去。今天我才發現螞蟻原來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圓溜溜的,嵌在臉的兩側, 黑中透亮,挺有神的。別忘了,它的頭頂上還有兩條又細又長的觸角呢!兩條觸角原本筆直筆直地向前延伸,伸到一半時,突然向下垂,下垂的部分像細麻花一樣擰啊擰啊的,垂到地上,輕微地擺動。第二節和第三節是橘色的,比第一節小了足足兩倍,圓溜溜的,自然地連接在一起。尾部是灰色的,和頭部差不多大,也是水滴狀的。螞蟻有六只細細的小腿,別小看那腿,每一條都能靈活地彎曲,每一條都很有力氣呢!
我用放大鏡扣住一只螞蟻,它立刻發現了,貼著我的放大鏡邊緣焦急地呼哧呼哧跑圈,不小心掉進小坑里摔了個四腳朝天,前腳使勁亂揮,好像在跟我揮手!好不容易掙扎起來,往中間跑,跑了幾秒,突然趴下了,一動不動。我前后左右快速搖動放大鏡,那只螞蟻立刻活蹦亂跳地找伙伴去了。我上當了!我現在知道螞蟻的招術了——裝死!
我又發現了兩只正在搬送一條死蚯蚓的螞蟻,一只螞蟻爬在死蚯蚓上面一動不動,另一只則在一頭使勁地又拉又扯,一會兒六個腿使勁兒蹬地,一會兒屁股向上撅,扯一會兒在旁邊焦急地轉一圈想辦去。過了一會兒,另一只螞蟻走了,只剩一只了,它一會兒在側邊拉,一會兒在中間抬,那死蚯蚓真的動了!我好心想幫幫它,我先用衛生紙卷了一個小棍子,然后慢慢地撥動死蚯蚓,想讓它更靠近螞蟻的家,結果,把螞蟻嚇跑了!我發現螞蟻很機靈,敏捷,一發現危險立刻躲蔽,會保護自己,別看螞蟻個頭兒小,但有防范意識啊!
今天,我探索了小螞蟻的世界,發現螞蟻的很多秘密,知道它的絕招就是“裝死”,它機靈,敏捷的,還懂得知難而退……
螞蟻的世界還有很多秘密,我會繼續去探索的!
觀察螞蟻的作文12
草地上有蚱蜢、蟋蟀、蜘蛛、蜈蚣……它們生活在多姿多彩,與人類不同而又如此相似的迷你昆蟲世界。在一個云淡風輕的日子里,悠閑趴在草地上的我,發現了這個迷你世界的冰山一角。
一列隊伍龐大的黑螞蟻軍團在領隊大個頭螞蟻的帶領下整齊劃一的朝前行軍,隊伍中有不少身強力壯的大力士,也有一些初來乍到的毛頭小子們,螞蟻小勇就是第一次跟著兄長們出來覓食。走了好長時間他忍不住問前面的兄長:“大哥,我們這是要去哪里找食物啊?偵查兵隊長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大勇回過頭回答道:“聽說是一大塊的蛋糕呢,足夠讓我們洞里的村民們吃一個月呢!”小勇聽了開心地裂開嘴,腳步更加的輕盈。“到了,看見嗎?”小勇聽到大勇說,立馬探頭向前方望去,只見前方一塊好大好大的蛋糕上,許多的螞蟻隊友們正咬得咬,扛得扛,背得背,抱得抱,努力帶上食物。小勇終于也來到了蛋糕前,他皺起小鼻子聞了聞“哇塞!好香啊!真是香味逼人啊!我一定要多多的帶回家,呵呵呵!”身邊的大勇真不愧是村里的第一大力士,只見他嘴里咬著一大塊,頭上還頂了一塊比他身體大十幾倍的蛋糕,小勇目瞪口呆,瞠目結舌道“大,大哥,你真棒!”小勇趕緊也抱起一大坨。螞蟻軍團們在領隊地帶領下帶著食物整裝列隊,踏上回家的路。他們完全沿著出發時走過的那條路返回。不論原來的路有多么難走或危險,他們還是會選擇同樣的路回家。“我們是勤勞黑螞蟻,一起唱!”大個頭領隊軍令一下,頓時歌聲洪亮:“我們是勤勞的黑螞蟻,我們力大無窮。go!go!誰也阻止不了我們覓食的腳步,我們不怕艱難的路途,我們不怕任何危險,我們翻山越嶺,我們是強壯的、勇敢的……”
突然,前方隊伍傳來高喊聲:“緊急情況!前方出現不明新大陸!”螞蟻們在我突生歹意搬來的大石塊前停住了腳步,小勇急得團團轉,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了,他望著大勇擔憂地問:“怎么辦呢?我們好像迷路了!”。“大家不要擔心,你,你,你幾個跟我一起去察看地形,隊伍暫停休息!”隊長帶著幾個身手矯健的螞蟻探路去了。不一會兒,隊長就回來了,他帶領大家爬上大石塊,嘿喲,嘿喲!前進的隊伍沒有被大石塊所阻擋,隊伍陸續進入了大樹旁的一個小洞。
“哇!終于到家了!我們這次是凱旋而歸呀!”小勇首次覓食完美告捷。而我也回到了人類世界,結束了下午的悠閑時光,踏步回家。
觀察螞蟻的作文13
我獨自一人漫步在田野里,目光被一群螞蟻所吸引,它們昂首挺胸,像凱旋而歸的戰士們。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去尋找夏天的食物,一路哼著歡快的歌曲,鳥兒在空中為他們伴奏,五彩斑斕的蝴蝶在他們身旁伴舞,陽光照在他們的身上,暖洋洋的。
走著走著,小螞蟻們來到了一塊大石頭上,在那里,他們發現了一塊巨大的西瓜皮,看到這么大的西瓜皮,所有螞蟻都興奮不已,有的說:“它就像一座西瓜山。”有的說:“不,它應該是一幢西瓜大樓。”還有的說:“像一個西瓜小吃部才對。”聽到“吃”這個字,螞蟻們中有些螞蟻就開始站不住了,他們抬頭望去,那西瓜鮮紅鮮紅的,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再向上看,咦?西瓜上面怎么會有幾個小黑點呢?原來,是幾個貪吃的螞蟻寶寶正在上面享受美味呢!噍,有個螞蟻寶寶正坐在西瓜上抓下一小塊西瓜往嘴里塞,還有一個螞蟻寶寶干脆把自己埋在西瓜里。
可是,總得搬回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呀,于是,一只螞蟻來到西瓜旁,用雙手和兩只觸角使出全身的力氣推著西瓜,可是,那塊西瓜像在地上扎了根似的,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只螞蟻,他用雙手推著西瓜,雙腳還蹬著地,而第一只螞蟻則用屁股頂著西瓜,兩只手反著托住西瓜,使出吃的勁兒頂著西瓜,可那西瓜卻還是無動于衷。第三只螞蟻來了,他們努力地抬西瓜,西瓜還是紋絲不動。第四只螞蟻終于來了,他和其他螞蟻齊心協力地推西瓜,可是,西瓜卻怎么也動不了,有一只螞蟻想:這樣可不行啊!我得馬上去搬援兵才行。想到這里,那只螞蟻就飛快地跑回蟻巢。回去報告的那只螞蟻站在洞口向洞里大喊:“伙伴們,發現好東西了,快跟我一塊去搬吧!”
螞蟻們聽了這個好消息后,都爭先恐后地拿起工具,跑出洞來,來到了廣場上,當他們看到那塊大西瓜時,都不由自主地說:“好大的西瓜皮啊!”并一個接一個地爬上西瓜開始工作,他們用兩根長長的木棒,想應用杠桿原理把西瓜給撬起來,可是,最終這種辦法沒有成功。聰明的螞蟻們又用鐵鍬把西瓜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每個螞蟻都背著一小塊,就這樣,螞蟻就把西瓜運回了蟻巢。
這一天,螞蟻們的收獲可真不少呀,這是團結的收獲,更是智慧的收獲。
觀察螞蟻的作文14
在一個酷熱的中午,幾只黑色和紅色的螞蟻在泥濘的路上來回地跑著,為了弄清它們在干什么,我有意在那條泥濘路上放了些冰糖和肉,靜心觀察它們將干些什么。不一會兒,一只個頭較大的黑色螞蟻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地面搜索,起初它只是在原地上打圈圈,動作顯得很遲鈍。但是我發現,無論它遇到什么都是首先用它頭上類似天線的觸角碰一碰,經過了很多次的失敗,它終于找到了我放的冰糖。開始的時候它與先前一樣,用它的觸角碰碰冰糖,似乎有些不對勁,螞蟻的口一張一合。突然它爬到了冰糖的上面,頭朝下,口在冰糖上來回地地晃動著,似乎在有滋有味地品嘗著,而不遠處的那團肉粒依然很安靜地躺在那里。那只個頭較大的螞蟻吃了會兒,好像飽了。它沿著之前的路徑往回走,但是很奇怪,它依然是繞著圈子,并不知道沿著直線走。
就在黑色螞蟻去找同伴來分享食物時,我放肉粒的那個地方好像有了幾只另外的黑色小的螞蟻,它們的身體不足黑色大螞蟻的五分之一,黑色的小螞蟻開始用它那強有力的口搬動食物,一只螞蟻在前面用口拉,后面的幾只螞蟻鉆到了肉粒的下面,準備把肉粒頂起來推著走。可是它們試了很多次,卻依然沒有把肉粒移動多少距離。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地面,發現那是一個非常陡的斜坡,難怪它們搬不動了。后來它們用頭上的“天線”相互碰了碰,留下了三四只螞蟻在原地看守,其余的幾只螞蟻則回去叫同伴去了。那些黑色的小螞蟻與大螞蟻一樣沿著原來一模一樣的路往回走。就在其余幾只回去叫同伴來的時候,那些褐色的大螞蟻帶著兩只它的同伴誤入了小螞蟻的地區,小螞蟻遭到了襲擊,它們之間相互撕咬,最后螞蟻們奄奄一息,大螞蟻們干脆霸占了小螞蟻的食物。
回去叫同伴的小螞蟻帶著大部隊來了,它們與大螞蟻用觸角碰時發現不大對勁,幾只大螞蟻站在肉粒上不讓小螞蟻爬起,它們就這樣僵持著。突然一只小螞蟻爬上了肉粒,與大螞蟻進行了殊死搏斗,不一會兒,一只、二只、三只……小螞蟻們成群地爬上肉粒,死死地咬住大螞蟻,大戰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展開,我觀察了很久,最后我看見的是幾只無頭的大螞蟻的尸體。小螞蟻們卻格外有了精神,它們一鼓作氣地推著那肉粒慢慢地前行。大自然就是一位老師,它在一次告訴我們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觀察螞蟻的作文15
我喜歡螞蟻,因為它勤勞樸素,更因為它團結友愛。 我家車庫前有許多螞蟻。一天,我來到車庫前觀察螞蟻。螞蟻由頭、胸、腹、一對觸角、六只足、一個像兩個鉤子的嘴巴組成。螞蟻在于著各種各樣的事,有的扛著食物踏著勝利的步伐走進洞里,有的螞蟻兩手空空,四處走動,好像在尋找食物,還有的螞蟻搖晃著觸角在聊天。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我把水杯用自來水裝滿,往螞蟻洞里一澆,設計了一個螞蟻的“汪洋大海”。我心想:?你們這些螞蟻可真倒霉,就快要淹死了??沒想到的是,螞蟻們一點也不害怕,在水中拼命地游著,互相抱著。最后成了一個大蟻團,它們用雙手劃著,過了十多分鐘,終于到達了“對岸”。可是,只有幾十只螞蟻存活下來了,它們多么頑強啊!我又放了一塊餅干在旁邊,幾只螞蟻聞到了氣味,跑了過來。可是畢竟螞蟻太少,它們再用力也沒有絲毫擺動,于是,這些螞蟻走回了洞穴。難道它們不喜歡餅干嗎?不是的。不一會兒,一排整齊的隊伍走了出來,原來,它們是去找同伴幫忙。那一排螞蟻扛著“巨大”的餅干,一邊喊著“嘿喲、嘿喲”,一邊走進洞穴。
小小的螞蟻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心齊,泰山移。我們要學習螞蟻那種團結友愛的精神! 這個星期,老師布置一項作業:讓我們觀察螞蟻。 于是我開始留意這個小家伙。今天,我放學回家,剛好在家門口發現了一群螞蟻,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趕緊蹲下來認真地觀察它們。我覺得它們應該是一群黑蟻。瞧﹗它們全身都是黑色,身體一節一節的,有很多條腿,還長著長長的觸角呢﹗
我順著它爬動的方向繼續觀察,發現它們正在搬食物,而且這食物比它們的身體大好幾倍,這是為什么呢?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跑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螞蟻雖然看起來很弱小,但它是個“大力士”,它的力氣之大與自身的體重完全不成正比。科學家曾做過實驗,發現一只螞蟻可搬起是它體重50多倍的小石子。”“那它的力氣又是從哪里來呢?”我又好奇地問媽媽。后來,媽媽和我一起查閱了有關的資料。原來螞蟻的神奇力量來自于它的腿,它的腿就是一部高效率的“發動機”。當螞蟻走動的時候,它的腿部的肌肉會產生一種酸性物資,使“發動機”產生巨大的動力。在這股動力的支持下,螞蟻便可以將比它身體重幾十倍的東西舉起來了。 原來螞蟻還有這么多的奧秘,它們真是太神奇了,我喜歡它們﹗
【觀察螞蟻的作文(15篇)】相關文章:
螞蟻觀察的作文02-21
觀察螞蟻的作文(優秀)10-31
關于螞蟻觀察的作文02-24
童年_觀察螞蟻作文03-04
關于觀察的作文350字-觀察螞蟻01-22
螞蟻觀察的作文(15篇)02-21
螞蟻觀察的作文15篇02-21
螞蟻觀察作文5篇04-12
螞蟻觀察作文(15篇)04-08
觀察螞蟻小學作文【薦】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