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德的作文匯編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德的作文 篇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美德:如勤勞善良、熱情好客、孝順父母等,這些都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但如今的社會里,愈來愈多的美德正在流失,許多人都對這些很是淡漠,有的甚至與之背道而馳!
我的爺爺比較喜歡讀書看報,因此家里訂了不少的報紙書籍,累積的多了,爺爺就會把舊的報紙處理掉。
經常來我家收廢報紙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每次看她顫顫巍巍的蹬著個三輪,我的心里都酸楚的無以復加。按理說這么大的歲數應該在家頤養天年,可是她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卻開始嫌棄她,說她是個累贅,不愿意供養她,兒媳婦也嫌棄她,就把她一人扔在老房子里,也不給生活費,就給了她一輛破三輪,讓她“白手起家”,任她自生自滅。當看到她每次用那雙飽經風霜的雙手默默的整理著廢舊報紙時,當她理著那一毛一毛的零錢時,我都恨不得揪出他兒子問他他的心是什么做的?是不是黑的?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將美德置之度外的,大多數的人還是堅持著傳統美德的。
環境衛生大家創。我校的學生從小就養成了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每周,老師都會選出各班的先進分子,將校園“潔凈美”的重任給予他們擔當,這些人就是“小紅帽”。“小紅帽”的責任可多了,什么操場、升旗臺、階梯等地方,只要有垃圾,第一個動手消滅的肯定是他們。
每天,當我早上到學校時,忙碌的身影總是他們,當我晚上離開學校時,認真的身影還是他們。總之,不管風吹雨打,“小紅帽”們一定會認真維護“校園潔凈美”!
美德的確在我們身邊,關鍵是我們從小、從現在就要讓它成為我們的習慣。所以,作為新一代的“美德少年”,可不要忘了中華民族的良好品質與美德哦!
美德的作文 篇2
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寬容是一種美德,勇敢是一種美德,自律是一種美德,勤奮是一種美德,第二天早讀,她拿著一本舊書在讀書。下課后,我打開舊書一看,封面已被撕裂,書頁上角向里翻,書脊線斷了,并且少了兩頁。上課后,我拿新書和她換,但她不同意。團結是一種美德,堅強是一種美德,文明是一種美德,誠信是一種美德,樂于助人是一種美德……俗話說得好“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在我的身邊也有那么一位美德少年。這位美德少年就叫做——張鈺欣。張鈺欣是我們班的班長,也是我們學校的大隊長。張鈺欣非常樂于助人。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不慎將語文書弄丟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張鈺欣將自己的語文書借給了他,那位同學對張鈺欣說道:“你的書給我了,那你怎么辦?”張鈺欣不慌不忙的說道:“沒關系的,我自有辦法。”接下來的課,張鈺欣都是和他的同桌一起合看的。第二天第二天早讀,張鈺欣拿著一本舊書在讀書。下課后,我打開舊書一看,封面已被撕裂,書頁上角向里翻,書脊線斷了,并且少了兩頁……張鈺欣不僅樂于助人,而且是個勤奮的人。張鈺欣的成績非常的好,總是名列前茅,這都是因為她的勤奮。每當我們在課余時間玩耍的時候,總能看到張鈺欣在座位上安靜地看書學習。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張鈺欣寫一篇征文,張鈺欣只有一有空就會坐下來開始寫。過了幾天張鈺欣將征文給了老師,只見紙上斑斑點點,有很多涂改的痕跡,可見張鈺欣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呢!這就是我的同學張鈺欣,是值得我學習的美德少年!
美德的作文 篇3
美德好少年,大家一定認為應該又高又大!其實我身邊的美德好少年他不高也不大,但是在同學們的心里,他的形象卻非常高大,他就是我們班的崔國慶同學——一個很瘦小的男孩子。好奇的你一定會問:他為什么在同學的心目中這么高大呢?
記得在一年級時,崔國慶在班里是個不起眼的小男孩,在班級40多個同學中,他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一樣普通。但是,慢慢地我們發現,普通的他上課時從不講話,聚精會神地聽課,作業認真細心,因此被老師和同學們選為紀律委員。
擔任了紀律委員后,崔國慶不僅學習認真,更積極地為班級做了很多事情。他的特長是長跑,他就主動報名參加了學校的田徑隊,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市里的田徑比賽,為班級爭光添彩。作為紀律委員,他積極地幫助老師維護班級紀律和秩序,比如在班級里,崔國慶看到一些男孩子欺負女生時,總是勇敢地保護女生。記得四年級時,崔國慶的同桌在大掃除中表現突出,老師獎勵了她幾粒好吃的糖果,被幾個男生看到了就要搶她的糖吃。這個時候,崔國慶馬上站起來,擋在同桌的前面,對那幾個男生說:“別人的勞動成果你們憑什么要吃啊?”說的男生臉紅通通地走開了。
更加讓我們贊賞的是在今年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正在出操排隊,突然“哇”的一聲把大家嚇了一跳,原來有同學嘔吐了。崔國慶馬上沖進教室,拿來掃把,把又酸又臭的污穢物打掃干凈,眉頭都沒有皺一下。當我們走到操場上,天哪,又有另外一個同學嘔吐了。崔國慶馬上又帶領幾個男生把操場清理干凈。回到班級上課時候,剛剛在操場上嘔吐的同學又嘔在了教室里,當周圍同學都捏著鼻子時,又是崔國慶主動把地上打掃干凈,這個時候,老師和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贊賞的眼光。
崔國慶就是這樣一個高大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的驕傲。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做個好孩子,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在校做個好學生,奮發圖強,團結友愛,人人爭做“美德好少年”!
美德的'作文 篇4
中華美德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具有的品質,我們應該做到熱愛學習,尊敬兄長,孝敬父母等……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六歲時候的一件事。有一天,孔融家有一個客人來了,他買了一筐梨,孔融的母親把梨洗好后就放在桌子上,她叫她的三個兒子出來吃梨,大兒子拿了一個較大的梨,二兒子不知拿哪一個好,孔融毫不猶豫地拿起小的梨,又將大的梨給了二兒子,客人問:“為什么你要將大的梨給他呢?”孔融說:“因為我比較小所以我要吃小的梨,哥哥比較大所以讓哥哥吃大的梨。”這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鑿壁借光》講的是一個小孩的家里很窮,但小孩很喜歡看書,于是他向鄰居家借了書,但是一到晚上就沒有光,他也沒錢去買燈。他看見鄰居家要光,于是他在墻上打了一個小洞讓鄰居家的光照到家里來,他就可以看書了。
是啊!我們也要學《孔融讓梨》中的孔融,他僅六歲就懂得了尊敬長輩了,所以我們要學校孔融,學會尊敬長輩,同時《鑿壁借光》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要學校故事中的主人公,學會認真學習,專心學習!
美德的作文 篇5
現在許多人破壞環境,而他們卻忘記了一樣東西——美德。
美德是我們每人必不可少的,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素質的標準。可是當你亂扔垃圾時、踐踏草坪時,你是否想過,美德還在你的身邊?你是否有想過,破壞環境那慘痛的代價。大家知道破壞環境有什么后果嗎?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資源枯竭、氣候變異、生態平衡失調等等。這些都是從我們一個不好的動作而引發出來的。現在我們從而得知破壞環境的危害,所以保護環境是多么重要!那我就從最小的現象說起吧,亂扔垃圾的人隨處可見。有記者調查顯示,在繁華的大街上平均一小時,就有兩三百人存在亂扔垃圾的現象。
可想而知,現在的人們,已經把身上最美好的品質扔在了地下,你覺得這是應該丟的嗎?不應該!我們應該共同創造一個美麗的家園。現在人類破壞環境的方法可真不少!我想可能大家都有注意到一個問題,走在街上總有點不妥。那就是沾黏在墻上的廣告或用噴漆噴上的廣告,那就是被我們成為城市的“牛皮鮮”。這種“牛皮鮮”不但很難鏟除,而且影響我們城市的美觀。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例吧。一天,我在樓下玩耍著。突然用一個人鬼鬼祟祟地靠近我家大門的墻壁。我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是“牛皮鮮”的制造者。我有禮貌地說了一聲:“叔叔,可不可以不要再粘貼這種廣告了”。
那個叔叔聽了我的話,他快速地拿上膠水和廣告紙逃之夭夭了。我記得這種人太可恥了,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環境和愛惜每一草每一木,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同時我們要記住,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
美德的作文 篇6
每一人都是中華的一部分,每各國都有字的傳統美德。我國沒得有很多,比如尊老愛幼,去敬老院為他們做點事情他們打掃衛生等等。我們要尊重老師,如果沒有老師教我們認字。也沒有今天的我們,如果我們連尊重老師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就是沒良心的家伙,雖然有的時候老師對是很嚴格。是有點冷漠,可是他們都是為我們著想,他們都表明顯得嚴肅但是他們的內心全充滿關心,關注,他們的內心。其實非常溫柔的。說以我們一定要尊重可愛,溫柔,關心我們的老師。
誠實,騙了相親們好幾次說狼來了,結果他喊了兩次狼來了,相親們都相信了他的謊話,他覺得欺騙別人很高興,很好玩,于是就叫了第三遍,這一次鄉親們有認為狼真的來了,哥哥都帶著武器來到小男孩面前,氣喘吁吁的問男孩子狼呢?小男孩笑著說,你們真笨,我說他來了就真的來了,真笨,于是鄉親們很生氣,于是就對她說,早知道就不該相信你,下次就算狼真的來了,我們也不會幫你的。
于是狼真的來了,小男孩這次拼命的喊,拼命的叫就是沒有人出現,小男孩很后悔,他后悔不應該欺騙鄉親們,最后,小男孩被狼吃了。
人貴誠信,誠信是人的基本,我們要弘揚中華美德,做誠實守信的人。
美德的作文 篇7
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為其核心“孝”道,孝作為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為核心。
還記得央視一套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著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著也端著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蕩起的水花,孩子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么溫馨與幸福啊。年輕媽媽滿臉的疲憊瞬間化成世間最美的笑容,人間的真情與天倫之樂的幸福展露無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里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里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很好的詮釋了“家風“這個詞語,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孝",呼吁現在的人們要常回家。
看看,關愛老人與兒童。 “媽媽,洗腳“這稚嫩的童聲依然回蕩在我們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詞,“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也成了我們行動的指揮棒 。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歷經歲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傳,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后代繼承人立身于社會,讓后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使得優良家風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為人子要孝順尊敬
父親,為人父要關愛教育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教育后人成為棟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為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后人懂得進取,胸懷凌云,心系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