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1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兵奪主,又萬般嬌態。
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圓月在天空中像玉盤,使我想到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句。黑夜籠罩在我們頭頂,唯獨這皎潔的明月分外耀眼。月亮并不總順心如意,有時如一葉小舟,怎經得起曠宇中的海嘯巨浪;也似勞作的鐮刀,耕耘了多少良田。宋朝詞人就抒發了“月有陽睛圓缺,人有悲觀離合”的感慨。透過深邃的夜空,仰望天空,月光依舊如水,我好似看到了廣寒宮里的寒氣奪人,好似看到了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了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了周幽王在清幽的月下用淚拍擊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挽歌……
中秋節吃月餅已成為中國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秋節吃月餅相傳起始于明代。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命令屬下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里,再派人傳到各地起義軍手中,通知他們起義,就這樣起義軍一舉推翻元朝。此后朱元璋決定,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必吃月餅。
我拿著一個月餅,走到桂花樹前,頓時一股清香鋪天蓋地地襲卷而來,真香啊!我閉上眼,細細品味著清香四溢的淡淡桂花香,真的是“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夜晚,涼風習習,我完全沉浸在花香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是一朵桂花。我的腳變成了花莖,我的身體變成了小巧玲瓏的花瓣,手與頭變成了花蕊。一陣清風拂過,我們就翩翩起舞。好久,我才想起我在賞桂花。我咬了一口月餅,慢慢地咀嚼著。我抬頭一望,咦?一朵朵桂花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把一半身子露在外面。我耐不住好奇心,想知道它的真面目,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香味更濃了,真是“廣寒一點香,吹得滿山紅。”一顆晶瑩剔透的小露珠,又給桂花增添了一絲嫵媚。露珠們像一個個小寶寶一樣,依偎在桂花媽媽的懷抱里,不肯出來。仔細看,它們姿態各異,一團團,一簇簇,像一個個溫馨的大家庭,有的分得開開的,像兩個孩子吵架了,誰也不理誰……
中秋,月圓桂花香,思念之情徘徊心上……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端午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我剛起床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穿好衣服就發現一門把手上掛了幾捆捆好的艾葉。后來我問爸爸這件事,爸爸笑著對我說“艾葉可以辟邪,還可以做藥材用。”我聽完后匆匆下了樓,看見媽媽外婆在包粽子…
媽媽包粽子的動作可嫻熟著呢!先把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豆、豆沙、糯米等做餡,將這些餡煮熟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之后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后,改文火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鍋里不時地飄散出一股粽子的香味,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饞嘴的我不住地問媽媽:“粽子有沒有好啊?我等不及了!”媽媽有時耐心地回答我一聲:“沒有。”有時卻懶得回答我。再過半個小時后,饞嘴的我終于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心滿意足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端午節的另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但是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怎么來的呢?爸爸走過來告訴我:“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仗義執言遭到革職放逐,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自己有心報國卻無法挽回,心如刀割,但是屈原不肯放棄自己的國家,于是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后,百姓們紛紛劃起龍舟到汨羅江去憑吊屈原,有的還拿著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蝦食用,這樣魚蝦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后來擔心飯團被蛟龍所食,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就發展成現在的粽子了。以后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為的就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聽得津津有味,想不到粽子和龍舟的“背后”竟有這么悲傷的歷史故事。我以后要更加珍惜五月初五這個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一個擁有歷史故事的節日,我愛這端午節。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風的民俗作文04-20
客家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18
有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4
民風民俗秧歌的作文12-24
民風民俗的作文【推薦】12-22
民風民俗的作文【薦】12-22